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9KB ,
资源ID:139326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932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5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95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分数:2.00)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分数:2.00)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

2、本质的概念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分数:2.00)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6.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00)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分数:2.00

3、)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8.孔子在论语中讲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9.“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说法属于(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10.“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它们的共同启示是(分数:2.00)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

4、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11.2014 一年 2 月 18 日上午 10 点,近地小行星 2000EM26 以每小时 2 万 7 千英里的时速掠过地球表面。2013 年 2 月,一行星撞击俄罗斯,造成 1200 余人受伤。两事件在时间点十分接近,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分数:2.00)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运动是绝对的C.偶然性支配必然性D.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无法把握其本质12.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分数:2.00)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5、B.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C.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13.我们党统一战线中的“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分数:2.00)A.否定之否定规律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4.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分数:2.00)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15.2013 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引起人们

6、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同自然的和解”。“同自然的和解”的关键是(分数:2.00)A.树立自然中心主义B.摒弃人类中心主义C.树立正确的实践观D.放弃人类的主体性1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两句话(分数:2.00)A.表明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表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是经验论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唯物辩证

7、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分数:2.00)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19.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分数:2.00)A.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C.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D.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2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

8、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2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分数:2.00)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抽象的否定2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分数:2.00)A.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由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由人构成23.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为(分数:2.00)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D.构成事物的每种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4.人类实践活动的具

9、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分数:2.00)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科学文化实践D.精神劳动25.运动的基本形式,除机械运动之外还有(分数:2.00)A.物理运动B.化学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分数:2.00)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C.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主张规律是主观的D.前者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后者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裂的27.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是(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10、殊性的辩证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28.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分数:2.00)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29.“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每一步发展不过是对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B.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C.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D.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

11、包含差异和对立30.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特点及关系有(分数:2.00)A.社会历史趋向是指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决定性B.主体选择是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选择性、能动性C.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历史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D.社会历史主体在尊重和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发挥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31.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目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分数:2.00)A.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B.目的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的C.人的活动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不可以预期的D.历史结果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2、95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分数:2.00)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题目要求准确地把握“度”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范畴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两端极限之间的范围。这样就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严格地区分开来

13、了,所以,只有 C 项是正确的。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分数:2.00)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贡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就是从自然科学的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为共性寓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之中,二者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所以只有 B 是正确选项。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分数:2.00)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14、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故选项 C 正确。A 是理性认识的含义。B 是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D 是“范畴”的含义。5.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分数:2.00)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的方法论意义。做事要把握适度原则,只有 D 选项是正确的。6.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00)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15、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同一性使对立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引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基本趋势。ABD 项不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选项;只有 C 项符合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分数:2.0

16、0)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只有 C 选项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选项。8.孔子在论语中讲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己所不

17、欲,勿施于人”所体现的哲理就是要善于从对立面的角度看问题,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9.“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说法属于(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句话是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了,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所以 B 是正确选项。10.“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它们的共同启示是(分数:2.00)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

18、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客观性。“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的故事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认识、尊重并利用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C 选项正确。11.2014 一年 2 月 18 日上午 10 点,近地小行星 2000EM26 以每小时 2 万 7 千英里的时速掠过地球表面。2013 年 2 月,一行星撞击俄罗斯,造成 1200 余人受伤。两事件在时间点十分接近,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分数:2.00)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运

19、动是绝对的 C.偶然性支配必然性D.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无法把握其本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运动。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A 选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C 选项是关于偶然性和必然性,D 选项是讲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这三个选项与题干无关。B 才是符合题干的正确说法,所以正确选项是 B。12.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分数:2.00)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 C.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

20、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所以正确选项是 B。13.我们党统一战线中的“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分数:2.00)A.否定之否定规律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讲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的,题干“又斗争又联合”正是同一项和斗争性的表现。所以正确选项是c。14.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

21、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分数:2.00)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所以正确选项是 C。15.2013 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这引起人们的反思,促使人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同自然的和解”。“同自然的和解”的关键是(分数:2.00)A.树立自然中心主义B.摒弃人类中心主义C.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22、 D.放弃人类的主体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只有从正确的实践观出发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所以正确选项是 C。1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两句话(分数:2.00)A.表明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表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是经验论的观点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被动机械地反

23、映外界,而人则是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差异性、主观能动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C 选项正确。A 选项自身表述错误;B 选项,虽然因主体差异没能感受到风景和矿物的存在,但并未否认物质的存在,也未否认物质第一性,故不符合题意;D 选项与题干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8.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分数:2.00)A.认为凡

24、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法的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所以 AB 选项属于正确选项;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D 选项也是正确的;只有 C 选项割裂了间断性和

25、连续性的同一,是错误选项。所以 ABD 是正确选项。19.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分数:2.00)A.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C.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正确选项为 ABCD。2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

26、中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基本趋势。ABD 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符合题意。矛盾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C 项不合题意。所以只有 ABD 是正确选项。2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分数

27、:2.00)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包含肯定的否定D.抽象的否定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形而上学由于否定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所以,其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28、主观任意的否定。形而上学由于将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因此,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是不包含肯定的抽象的否定。因此,选项 BD正确。2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分数:2.00)A.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由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由人构成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取决于三个方面:(1)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由意识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选项 ABC 符

29、合题意,而选项 D 语焉不详,故而排除。23.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为(分数:2.00)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 D.构成事物的每种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选项 C、D 实际上是对第三点的拆分。因此,ABCD 都符合题意。24.人类实践活动的具

30、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分数:2.00)A.物质生产实践 B.社会政治实践 C.科学文化实践 D.精神劳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精神劳动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使用的术语,主要

31、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不符合题意。因此,ABC 是正确答案。25.运动的基本形式,除机械运动之外还有(分数:2.00)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物运动 D.社会运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的基本形式。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因此,ABCD 都符合题意。2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

32、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分数:2.00)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 C.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主张规律是主观的D.前者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后者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裂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而上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历史观上是唯心的,而辩证唯物主义

33、做到了二者统一。所以正确选项是 AB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既可以是唯物主义的,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同时,选项 C 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没有关系。27.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是(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统筹兼顾是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是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统筹兼顾是把事物普遍性和

34、特殊性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所以正确选项是 ABD。28.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分数:2.00)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A 是发展观点,BD 是矛盾转化,是矛盾同一性,C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无关。所以正确选项是 ABD。29.“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每一步发展不过是对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

35、东西的基础 B.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C.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D.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包含差异和对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方法。逻辑(即思维)是对历史(客观现实)的再现,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再现。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由此,ABC 正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

36、律,从而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因此,D 选项也正确。30.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特点及关系有(分数:2.00)A.社会历史趋向是指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决定性 B.主体选择是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选择性、能动性 C.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规定了历史主体的活动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D.社会历史主体在尊重和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发挥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含义及其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的能动性就体

37、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因此,ABCD 正确。31.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目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分数:2.00)A.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 B.目的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C.人的活动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不可以预期的D.历史结果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意识、目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人的活动的目的不一定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第二,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第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过程;第四,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意志的实现程度和活动的成败,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由此,ABD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可知论,因此 C 选项错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