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697.99KB ,
资源ID:13978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97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地理.docx

1、20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地理 一、 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读中国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图表 (表 1),回答 1-3 小题。 表 1 中国四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表(单位 (104hm2)) (标注: a 表示 1980-2000 年 b 表示 2000-2010 年) 1.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对应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 ) A.东北 西北 长三角 华北 B.华北 东北 长三角 西北 C.东北 华北 西北 长三角 D. 长三角 华北 东北 西北 2.与甲地区旱田改水田的原因最不相关的是 ( ) A.

2、气候变暖 B.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 C.市场扩大 D.劳动力丰富 3.引起丁地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工返乡建设新农村 B.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D.国家的政策优势 解析 : 第一题由题干信息,结合表格,甲地土地面积巨大,并且是既有旱地也有水田,这与我国东北的情况是一致的,而华北的水田比重要小得多(基本没有)而长三角地区旱地要少得多,由此排除 B、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耕地比重小而林草地比重大,这与丙的结构是一致的,故排除 A,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建设用地多增加快与丁结构及变化一致故选 C;第二题气候的变暖使得我国东北地区 一些纬度更高

3、的 地区能够种植需要热量较多的水稻,市场的扩大,使农民种植水稻有着更高的利润,水利条件的改善是种植水稻由可能变为现实,而东北地区在我国各地区而言是 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故选 D;第三题丁地变化最大的是由其他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说明该地城市化、工业和水平高,选 B。 答案: 1.C 2.D 3.B 图 1 为世界某区域甲地的一个居住小区图片,图 2 为该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回答 4-6 小题。 区域 旱地 水田 耕地 林草地 其他 建设 林草地 耕地 a b a b a b a b 甲 110 105 2.4 3.2 3.5 7.6 23.5 12.2 乙 34.8 8.9 46.4 75.9

4、 6.43 25 224 56.8 丙 1 0.6 27.1 15 8.5 18 64.4 225 丁 6.2 11 6.1 10.5 110 188 20 6.5 4.据图判断 a、 b、 c、 d 四条等温线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d B.ab=dc C.a=bdc D.adbc 5.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 ( ) A.降水较少 B.年较差较大 C.冬季更为寒冷 D.周围地势起伏较大 6.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 3: 1 时,其后 3 小时图一中房屋的影子转向及长短变化将是 ( ) A.逆时针 变短 B.逆时针 变长 C.顺时针 变短 D.顺时针 变长 解析: 图 2 中,第四题,气温

5、的变化要受到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地形变化的影响,由此确定气温 a b,可排除 C 项, C 介于 b、 d 之间,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三者之间应有其中两个数值相等,由此排除 A、 D, c 处为河流发源地,地势高,气温低,故选 B。第五题,甲地位于黑海沿岸受海洋影响更大,且冬季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位置,故降水要多,冬季较温暖,使得气温年较差较小,故排除 A、 B、 C,同时甲地比乙地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变化大,则地势变化大,故选 D。第六题,在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在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位置,一天中物体影子 的方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故排除 A、 B 项,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 3:

6、 1 时,新旧一天得分界是 90 W,即 90 W 为 0 时,此时甲地为( 40 E)的地方时 8 时 40 分,在正午以前,此时太阳高度在变大而影子在变短,故选 C。 答案: 4.B 5.D 6.C 在中国最美乡村 -江西婺( wu) 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 500 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 (一种器具 )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 (huang)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 7 9 题。 7.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阳光充足

7、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8.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 ) A.油菜籽 B.茶叶 C.稻谷 D.剑麻 9.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 A.防雨物品 B.防晒物品 C.防寒衣物 D.薄衣短衫 解析: 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第七题,知道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使得当地居民在晾晒农作物是要借助一些工具(竹匾进行)故选 B;第八题,江西是亚热带气候,而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故当地不可能晾晒剑麻,选 D;春季江西开始进入雨季,游客准备好雨具是需需要的,故选 A。 答案: 7. B 8. D 9

8、. A 图 5 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蓝水足迹 (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 )和灰水足迹 (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 )。据此读图 5 完成 10 11 题。 10.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 ,符合图示的是 ( )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 B.水足迹和工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11.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 )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 ,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A. B. C. D. 解析

9、: 第十题,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印尼人口众多但水足迹并不大,可排除 C,日本的灰水足迹比重要大于印度,可排除 A、 B,故选 D;第十一题,降低灰水足迹其实就是采取措施降低或减少污水排放,而不是减少用水量,故排除 A、 D,选 C。 答案: 10. D 11.C 二、 非选择题 12.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左侧为甲地景观图。 材料二:图中甲处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难以再看到绿色,只有一片片沙漠和奇形怪状的白色和红色岩石。这不免让人想起月亮表面,这片土地就是举世闻名的“月亮谷”。 (1)比较分析材料一图 中 A、 B 两段河流在流量、汛期上

10、的差异。( 12 分) 解析: A 河段位于内陆降水少,有沼泽的调节,因此 A 河段径流量少,汛期晚。 答案 : A 河段径流量小于 B 河段( 2 分),因为 A 河段距海较远 (或 B 河段距海较近 )( 2 分),A 河段降水量较少 (或 B 河段降水量较多 )( 2 分)。 A 河段汛期洪峰滞后于 B 河段( 2 分), A河段有沼泽( 2 分),沼泽有调蓄水源功能( 2 分)。 (2)分析材料二中月亮谷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 12 分) 解析:干旱是形成 月亮谷自然景观的根本原因,要从气候干旱开始、结合降水、风化、风力侵蚀植等情况进行分析 。 答案: 地处内陆( 2 分),同时西风背

11、风坡( 2 分),降水少,气候干旱( 2 分),蒸发旺盛,风力作用强( 2 分),所以形成植被稀疏( 2 分),沙漠广布( 2 分),风力地貌广布的景观( 2分)。 ( 7 选 6,计 12 分) 13.古人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即一个国家的存粮若不够吃三年就不能称其为国家了。可谓谁拥有粮仓,谁就拥有天下。读我国部分古代重要粮仓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古代重要粮仓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南方地区虽为鱼米之乡但重要粮仓较少,请分析原因。( 14 分) (2)现代中国,粮仓可谓遍地开花。有人认为东北将成为“中国粮仓”,还有人认为鱼米之乡的南方才可继续担当“中国粮仓”大任。请你就南方可担当“

12、中国粮仓”大任这个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8 分) 解析:比较中国古今粮仓南北方差异的形成要从粮食的生产、消费、储存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古代华北地区古都多,国家安全角度粮仓离都城近或城市多 ( 2 分) ,人口密集 ( 2分), 市场需求旺盛 ( 2 分), 交通便利 ( 2 分), 南方地形比较复杂 ( 2 分) ,距离市场远 ( 2分), 气候湿热不易储存 ( 2 分)。 (2)南方 :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 ( 2 分 ), 一年两到三熟、产量高 ( 2 分), 劳动力丰富 ( 2 分), 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高 ( 2 分), 或临近广阔市场 ( 2 分)。 选做

13、部分地理选考题 14.【旅游地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 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 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 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蛳 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6 分) 解析:南岭美食的形成要从这里的食材丰富(与气候、地形、水源的关系)以及独特的烹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品种多,山区有可供人们享用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 河湖多,高山泉水多,水量大,有水生动植物; 无工业污染,纯天然食材; 山区

14、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烹饪手法质朴天然自成一派。( 4 选 3,计 6 分) (2)在南岭诸省区境内旅游一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4 分) 解析: 南岭诸省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应是公路运输,其交通工具就是汽车。 答案: 汽车( 2 分)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公路建设投资省,建设难度小( 2 分);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更强,符合旅从速、游从悠的特征。( 2 分)。( 3 选 2,计 4分) 15.【自然灾害】 2014 年 4月 18 日当地时间 6点 45 分,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条登山线路发生雪崩, 13人遇难多人失踪, 这是 珠峰迄今最严

15、重登山事故 。尼泊尔发言人说,遇难者多为向导,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登山旺季做线路准备。雪崩是登山最大的威胁,而春季发生的概率大且破坏力强,他提醒登山爱好者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读图并结合材料,总结珠峰春季雪崩多发的形成原因。( 10 分) 解析:雪崩发生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春季多发生,要从南坡的雪量大、升温快、冰川沿山坡下滑方面分析。 答案 : 南坡位于迎风坡,降雪量大( 2 分)山顶永久性积雪多( 2 分),春季气温回暖导致表层雪融化( 2 分),雪水渗入积雪和山坡之间形成积雪与岩石间的滑动面( 2 分),地形起伏大积雪下滑造成雪崩。( 2 分)。 16.【环境保护】下图为天津市政府在滨海新区倾力打造的生态新城循环模式图,读图说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并总结该循环模式的综合效益。( 10 分) 解析: (1)污染治理过程要按示意图的顺序解析说明。 (2)产生的效益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答案: (1)吸收各类污水,化工污水、混合污水、生活污水( 2 分) ,净化处理后供给景观用水,为再生水厂提供原料或污泥用于新能源制造( 2 分)。 (2)经济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或提供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紧张( 2 分)。 生态效益:增加了水体面积,改善了局部气候或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2 分) 社会效益:扩大就业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