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88KB ,
资源ID:140020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02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及答案解析.doc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是_(分数:2.00)A.人的认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B.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2.20 世纪 30 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喜旱莲子草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

2、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_(分数:2.00)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C.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D.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_(分数:2.00)A.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的实质是_(分数:2.00)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的绝对运动D.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_(分数:2.0

3、0)A.世界都是过程,过程都是集合B.与过程相对的结果是过程集合的世界C.世界是以往过程的总结D.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6.从古到今,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记录,都在存储。从古代的石刻、竹简,到布料、纸张,再到光盘、闪存,存储一直在变得更简单、数据更庞大。在电脑,乃至于互联网领域,短短十年间,存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容量的软盘到超大容量的移动硬盘,从便携的大容量光盘到更小体积的优盘,从实体介质到基于网络的云存储。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_(分数:2.00)A.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4、D.事物发展是矛盾推动的结果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_(分数:2.00)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发展由量变过渡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_(分数:2.00)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C.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D.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分数:2.00)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C.向有利于克服矛盾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10.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_(分数:2.00)A.质和量的相互转化

5、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11.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 5000 万台,且以年均 20%的速度在增长。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山”的哲学依据是_(分数:2.00)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中医药讲究“三因”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辩证施治。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

6、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_(分数:2.00)A.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13.“当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这段话强调了_(分数:2.00)A.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客观性

7、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00)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15.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度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C.把事物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16.战国时期,张仪从分析魏国地理形势、兵力状况、目前处境、“合纵”协约不可信等不利条件人手,最后用“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魏哀王终于听从了张仪的劝议,背离“合纵”协议,请

8、求和秦国“连横”。能体现“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一论断所蕴含哲理的是_(分数:2.00)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7.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_(分数:2.00)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C.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1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_(分数:2.00)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19.下

9、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_(分数:2.00)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20.“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21.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

10、构成了他研究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研究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体现了_(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原理B.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C.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D.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22.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_(分数:2.00)A.归纳方法B.分析方法C.综合方法D.演绎方法23.“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_(分数:2.00)A.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B.对历史和逻辑的关系的错位C.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4.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多年来已经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

11、括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_(分数:2.00)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25.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_(分数:2.00)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26.人在实践中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促进改造主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促进改造客观世界B.实践是

12、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主观世界在实践基础上能够正确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2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_(分数:2.00)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同一的B.意识从其本质来说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指挥物质28.“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想也是他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这句话表明_(分数:2.00)A.幻想是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B.意识来源于物质C.幻想是物质世界在人脑

13、中的能动反映D.意识是人脑的主观反映2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_(分数:2.00)A.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B.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C.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D.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0.近年来,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人造树叶”能够

14、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_(分数:2.00)A.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B.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C.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D.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31.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而远隔数万公里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这一事件反映出_(分数:2.00)A.世界上任何

15、两个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原因和结果在一条件下相互转化D.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是不同的32.关于蝴蝶效应,有人举例说北半球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了南半球某个地区的气象变化。这个事例可以说明_(分数:2.00)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所谓联系是主观的C.思维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33.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而“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主要说明了_(分数:2.00)A.部分依赖于整体B.脱离了

16、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34.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一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_(分数:2.00)A.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B.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C.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35.“沉舟侧畔千帆过,

17、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_(分数:2.00)A.运动是绝对的B.事物是前后联系的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36.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是_(分数:2.00)A.新生事物里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B.新出现的事物较以前的旧事物在时间上更晚出现C.新生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因素D.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37.辩证法的“过程论”的观点认为_(分数:2.00)A.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C.存在即是过程D.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要灭亡的38.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

18、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_(分数:2.00)A.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3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_(分数:2.00)A.它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其他规律是由对立统一规律推演出来的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4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

19、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与拿破仑的观点相比,习近平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_(分数:2.00)A.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B.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C.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D.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刻舟求剑”41.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恩格斯有过两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历经灾难洗礼的中国将以更加成熟、坚强、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也会用更加沉稳和内敛的姿态面对世界

20、投射的关注目光。这蕴含的哲理有_(分数:2.00)A.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事物是处于矛盾之中的,矛盾互相渗透、互相贯通C.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D.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念42.一位哲人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印刷会这样精美吗?”这表明_(分数:2.00)A.矛盾中的任何一方,不仅仅抑制对方的发展,而且推动对方的发展B.矛盾不仅具有斗争性,而且具有同一性C.盗与防盗,伪与防伪,在动态中竞相增长D.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只有彻底地消灭对方,才能获得永恒的存在4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_(分数:2.0

21、0)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B.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C.使矛盾双方都发生变化D.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44.“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_(分数:2.00)A.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B.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D.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45.近年来,我国北方某研究所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

22、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 亩约等于 0.067 公顷)达到 689.7 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_(分数:2.00)A.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C.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D.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4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是_(分数:2.00)A.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次要矛盾的解决对主要矛盾的解决起着决定的作用C.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D.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47.关于唯物辩证法

23、“度”的概念正确的理解是_(分数:2.00)A.度就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C.质变就是对度的规定性的突破D.度是区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标准48.“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_(分数:2.00)A.承认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B.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C.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D.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49.下列成语说明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有_(分数:2.00)A.水滴石穿B.量小非君子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0.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否

24、定观认为,辩证的否定是_(分数:2.00)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C.事物发展的环节D.扬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是_(分数:2.00)A.人的认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B.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解析:解析 A 项,把认识

25、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最重要的原则和核心,但与题干不符。B 项说法正确,但并非在辩证法范畴之内。C 项,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与题干表述意思一致。D 项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 C。2.20 世纪 30 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喜旱莲子草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_(分数:2.00)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B

26、.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C.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D.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解析:解析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革命草蔓延本土植物种类减少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_(分数:2.00)A.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解析 所谓“人事有代谢”,是说大至朝代更替,小至家庭兴衰,以及个人的荣辱得失、生老病死、悲欢离

27、合,无不处在发展、变化、运动之中;所谓“往来成古今”,是说日月愈迈,一往一来,即成古今,古人曾经是“今人”,而今人亦有作古的一天。这两句诗道出一个哲理,那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永远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的实质是_(分数:2.00)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的绝对运动D.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发展”知识点的把握,发展的最重要特点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也属于变化发展,但不是发展的本质特点,所以 A 项不选。事物的绝对运动,以及绝对

28、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与发展都有关联,但不属于最佳选择,所以 C、D 项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 B。5.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_(分数:2.00)A.世界都是过程,过程都是集合B.与过程相对的结果是过程集合的世界C.世界是以往过程的总结D.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和“过程论”的观点。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A 项是望文生义,B 项没有强调事物的发展。C 项同样没有强调事物的发展。D 项是符合这一辩证法思想的表述。因此,正确答案为 D。6.从古到今,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记录,都在存储。从古代的石刻、竹简,到布料、纸张

29、,再到光盘、闪存,存储一直在变得更简单、数据更庞大。在电脑,乃至于互联网领域,短短十年间,存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容量的软盘到超大容量的移动硬盘,从便携的大容量光盘到更小体积的优盘,从实体介质到基于网络的云存储。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_(分数:2.00)A.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事物发展是矛盾推动的结果解析:解析 题干阐释了存储介质发展的过程,新的存储量更大、更易于携带的介质不断涌现,表明了人类在存储技术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题干未涉及发展的状态和动力,A

30、项和 D 项排除,也未体现发展的曲折性,B 项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 C。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_(分数:2.00)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发展由量变过渡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观点。A、B、D 项的内容,即是否承认普遍联系、是否承认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是否承认量变和质变,都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但是二者分歧的核心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其内部矛盾。因此,正确答案为 C。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_(分数:2.00)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C

31、.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矛盾同一性概念的理解和把握。A 项是矛盾斗争性的基本含义,而 B、D 项则否认差别,把矛盾的同一性看作是完全等同,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选项中对矛盾同一性正确表达的只有 C项。因此,正确答案为 C。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分数:2.00)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C.向有利于克服矛盾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矛盾和矛盾的同一性的认识。矛盾转化并非是由坏向好,由低级向高级,或是向任何一个方向,而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马克思主义

32、哲学矛盾转化的基本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D。10.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_(分数:2.00)A.质和量的相互转化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题中的四个选项,“质和量的相互转化”是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问题;“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是讲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问题;“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是讲矛盾的对立关系。这样将 A、B、D 三个干扰项排除。C 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实际上所谓“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指矛盾着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正确答

33、案为 C。11.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 5000 万台,且以年均 20%的速度在增长。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山”的哲学依据是_(分数:2.00)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 “环境炸弹”和“城市矿山”作为形象的比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A 项错误;B、C 项与题干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D。12.中医药讲究“三因”因人而异、因地

34、而异、因时而异,辩证施治。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_(分数:2.00)A.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解析:解析 “三因”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既要注重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和个性,从而能够对症下药,取得奇效。并不涉及从特殊性总结归纳出普遍性及理论与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B。13.“当某一件事情(任何事

35、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这段话强调了_(分数:2.00)A.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客观性解析:解析 这句话强调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相互转化。题目前半句“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与后半句“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

36、体现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A。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00)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度的理解。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断定事物是处在量变阶段还是质变阶段,其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C。15.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度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C.把事物内容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度的概念的理解把握。度是事

37、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B。16.战国时期,张仪从分析魏国地理形势、兵力状况、目前处境、“合纵”协约不可信等不利条件人手,最后用“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魏哀王终于听从了张仪的劝议,背离“合纵”协议,请求和秦国“连横”。能体现“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一论断所蕴含哲理的是_(分数:2.00)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解析:解析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

38、系。“自高必危,自满必溢”主要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强调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因此,正确答案为B。17.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_(分数:2.00)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C.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法关于本质与现象的观点,具体是考查对真象与假象的区别。真象和假象在日常生活语言中有约定俗成的含义,这容易给选择

39、带来困惑。A、B、C 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的表述。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因此,正确答案为 D。1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_(分数:2.00)A.宿命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中,这是属于辩证法的观点。题干所引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不能把偶然性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否则历史就会变得非常神秘。因此

40、,正确答案为 D。19.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_(分数:2.00)A.天地玄黄,宇宙洪荒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因果关系的内涵的把握。A、B、D 项所表述内容前后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判断。只有 C 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C。20.“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_(分数:2.00)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

41、条件是否充分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的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回答本题要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可能性、好和坏的两种可能性。本题引用孟子中孟子同齐宣王对话中的一段话,引文不全,引语之前齐宣王问孟子:“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即不肯去做与不能做到在表面上有什么区别?孟子回答:如果说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即渤海),对别人说,这个我

42、做不到,这真是不能做到。要是说替老年人折取树枝,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去做,不是做不到。显然这段话,前者说的是不可能性,后者说的是可能而又不去做。试题主要考查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区别,同时又把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作为干扰项。本题所问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这是客观存在,与 A 项主观努力、B 项对人利害无关,所以排除。D 项是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的区别依据,C 项才是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依据的区别。因此,正确答案为 C。21.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

43、想实际上构成了他研究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研究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体现了_(分数:2.00)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原理B.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C.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D.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解析:解析 归纳和演绎是人类认识最早、运用最为广泛的思维方法。它所涉及的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事物和概念之间的外部关系。所谓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归纳和演绎是人们把握事物的两种相反的思维运动,二者又具有统一性。题中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

44、料进行研究,属于由个别向一般的归纳研究,而达尔文接受的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是经过大量研究形成的一般性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B。22.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_(分数:2.00)A.归纳方法 B.分析方法C.综合方法D.演绎方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方法的知识点。归纳与演绎正好相反,演绎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则从个别到一般。因此,正确答案为 A。23.“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_(分数:2.00)A.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B.对历史和逻辑的关系的错位C.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45、的思维方法与观点。“历史是逻辑的基础”,指逻辑是对历史的反映,而“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指逻辑反映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24.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多年来已经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_(分数:2.00)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解析:解析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

46、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恩格斯指出:“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即是以概念、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客观辩证法。C、D 项是明显的错误选项,首先排除。B 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都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不属于唯心主义;而且主观辩证法体现的是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A。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25.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_(分数:2.00)A.区分实践活

47、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解析:解析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本题属知识点的直接考查,记住即可得分。A 选项与试题的要求无关,是干扰项。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6.人在实践中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促进

48、改造主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促进改造客观世界 B.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 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主观世界在实践基础上能够正确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关系的掌握和理解。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是同构的,二者具有同一的运动规律,并且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断定四个选项全部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_(分数:2.00)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同一的B.意识从其本质来说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指挥物质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