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0.00)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_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人的意识C社会实践 D生产力(分数:1.00)A.B.C.D.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_A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分数:1.00)A.B.C.D.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_A联系和发展 B内因和外因C原因和结果 D必然和偶然(分数:2.00)A.B.C.D.4.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
2、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_A简单的沟通和交流B相互依赖,谁也无法离开谁C相互渗透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数:2.00)A.B.C.D.5.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前提是事物之间的_A变化 B区别 C发展 D运动(分数:2.00)A.B.C.D.6.事物发展的实质是_A新的事物的产生和旧的事物的灭亡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所有事物的前进与上升D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分数:2.00)A.B.C.D.7.唯物辩证法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其中,它的实质和核心是_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联系的观点(分数:2.00)A.B.C.D
3、.8.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_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B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D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分数:2.00)A.B.C.D.9.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_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C共性和个性 D必然性和偶然性(分数:2.00)A.B.C.D.10.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_A根本矛盾 B非根本矛盾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分数:2.00)A.B.C.D.11.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_A矛盾分析法 B联系与发展C对立统一 D客观分析法
4、(分数:2.00)A.B.C.D.12.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_A量 B质 C属性 D度(分数:2.00)A.B.C.D.13.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的_A度 B质 C量 D程度(分数:2.00)A.B.C.D.14.保持事物的质的不显著的变化,并体现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_A量变 B质变 C静止 D时间(分数:2.00)A.B.C.D.1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激烈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分数:2.00)A.B.C.D.16.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的是_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
5、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自然规律(分数:2.00)A.B.C.D.17.“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属于_A辩证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 D唯心论(分数:2.00)A.B.C.D.18.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是_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社会规律(分数:2.00)A.B.C.D.19.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_A必然性和偶然性 B原因和结果C内容和形式 D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数:2.00)A.B.C.D.20.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是_A原因和结果 B可能性和现实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 D现象和本质(
6、分数:2.00)A.B.C.D.2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是_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分数:2.00)A.B.C.D.22.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_A归纳方法 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 D综合方法(分数:2.00)A.B.C.D.2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_A尊重客观规律 B创造规律C摆脱规律的束缚 D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分数:2.00)A.B.C.D.24.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_A意识 B理念C社会实践 D蓝图(分数:2.00)A.B.C.D.25.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实质是_A人的意志改造
7、世界的过程 B人的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C人用意念变物的过程 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分数:2.00)A.B.C.D.26.“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_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7.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其具体指_A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分数:2.00)A.B.C.D.28.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_A客
8、观性 B必然性 C普遍性 D多样性(分数:2.00)A.B.C.D.29.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具体表现有_A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分数:2.00)A.B.C.D.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_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
9、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分数:2.00)A.B.C.D.31.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_A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B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切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分数:2.00)A.B.C.D.32.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有_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C它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
10、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分数:2.00)A.B.C.D.3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_A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D矛盾的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分数:2.00)A.B.C.D.34.下列选项中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分数:2.00)A.B.C.D.35.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其具体内涵包括_A承
11、认矛盾的特殊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B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D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数:2.00)A.B.C.D.36.关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表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数:2.00)A.B.C.D.37.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C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质和量的
12、统一为度(分数:2.00)A.B.C.D.3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_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B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C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D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分数:2.00)A.B.C.D.39.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分数:2.00)A.B.C.D.4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_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分数:2.00)A.B.C.D.41.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
13、_A可能性和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D必然性和偶然性(分数:2.00)A.B.C.D.42.关于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对本质的反映,假象不是对本质的反映B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D现象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分数:2.00)A.B.C.D.43.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_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历史(分数:2.00)A.B.C.D.44.下列关于抽象和具体思维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_A感性具体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是
14、人们认识的起点B理性具体是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把握C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D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分数:2.00)A.B.C.D.45.关于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_A二者完全一致B二者绝对对立C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分数:2.00)A.B.C.D.46.规律这一范畴深刻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_A本质的联系 B必然的联系 C稳定的联系 D偶然的联系(分数:2.00)A.B.C.D.47.关于人与客观规律
15、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_A人们能够发现规律,并进一步认识规律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C人们能够利用合规律的认识来指导实践,为人类谋利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分数:2.00)A.B.C.D.4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有_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B自然规律可以重复出现,社会规律是历史的,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C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有人的参与,是主观的(分数:2.00)A.B.C.D.49.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_A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
16、、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不仅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分数:2.00)A.B.C.D.50.从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来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_A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标B错误的消极的意识没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分数:2.00)A.B.C.D.51.关于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_A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
17、理相关联B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的制约,但选择哪种可能性来生活,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C尊重客观规律是选择的内在根据D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主体自己检验(分数:2.00)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0.00)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_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人的意识C社会实践 D生产力(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
18、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_A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
19、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_A联系和发展 B内因和外因C原因和结果 D必然和偶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4.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_A简单的沟通和交流B相互依赖,谁也无法离开谁C相互渗透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A 是日常生活中对联系的理解,BC 是联系的部分内容,不完整。5.
20、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前提是事物之间的_A变化 B区别 C发展 D运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联系的前提是事物之间的区别,没有区别也就不存在联系,而是同一。ACD 都是联系的结果。6.事物发展的实质是_A新的事物的产生和旧的事物的灭亡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所有事物的前进与上升D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
21、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7.唯物辩证法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其中,它的实质和核心是_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联系的观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8.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_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B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
22、盾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D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BCD 都属于逻辑矛盾,都予以排除。9.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_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C共性和个性 D必然性和偶然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
23、系的两个方面。其中,AC 是矛盾问题的精髓,D 属于五大范畴中的一对,都不符合题意。10.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_A根本矛盾 B非根本矛盾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1.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_A矛盾
24、分析法 B联系与发展C对立统一 D客观分析法(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12.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_A量 B质 C属性 D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
25、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13.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的_A度 B质 C量 D程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14.保持事物的质的不显著的变化,并体现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_A量变 B质变 C静止 D时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
26、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1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激烈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ABC 不属于将这二者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故排除。16.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的是_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自然规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质量互
27、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17.“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属于_A辩证否定观 B形而上学否定观C诡辩论 D唯心论(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18.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是_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社会规律(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
28、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的是_A必然性和偶然性 B原因和结果C内容和形式 D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
29、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20.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是_A原因和结果 B可能性和现实性C必然性和偶然性 D现象和本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是_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D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客
30、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22.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_A归纳方法 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 D综合方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
31、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_A尊重客观规律 B创造规律C摆脱规律的束缚 D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
32、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C 说法错误,D 与题意无关。24.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_A意识 B理念C社会实践 D蓝图(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25.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实质是_A人的意志改造世界的过程 B人的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C人用意念变物的过程 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
33、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ABC 都不是意识“物化”过程的实质,都不选。26.“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_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B先有精神后有物质C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27.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其具体指_A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
34、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
35、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8.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_A客观性 B必然性 C普遍性 D多样性(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36、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29.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具体表现有_A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
37、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_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
38、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31.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_A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B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9、一切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3
40、2.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有_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B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C它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
41、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3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_A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D矛盾的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同一性对于事
42、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D 属于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不选。34.下列选项中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43、用 B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B 表述错误,故不选。35.关于矛盾的特殊性,其具体内涵包括_A承认矛盾的特
44、殊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B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D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A 表述有误,应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故不选。36.关于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表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
45、共性寓于个性之中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B 颠倒了矛盾
46、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选。37.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C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分数:2.00)A. B.C.D. 解析:解析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B 表述有误,C 中度不是关节点,度的极限是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故 BC 都不选。3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_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B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C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D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A 选项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的定义,不符题意,故不选。39.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分数: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