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96KB ,
资源ID:140053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05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1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26.00)1.甲因为丈夫乙与别的女人有染而产生了怨恨,决定杀乙。某日,甲将一瓶安眠药掺入水中让乙喝下。乙喝下茶水后,逐渐昏迷过去。甲看到乙昏迷倒地,逐渐产生了悔恨之意,于是找来邻居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结果乙通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则对甲_。(分数:1.50)A.按照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处罚2.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对于预备犯,应

2、当比照既遂犯免除处罚C.对于中止犯,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对于既遂犯,应当从重处罚3.下列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1.50)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在犯罪过程中,可以成立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D.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4.甲与乙结有仇恨,准备购买猎枪杀乙。一日,二人在路上相遇,甲对乙扬言说:“我早晚要收拾你,你的末日就要到了。”由于甲未将猎枪带在身上,当日甲并未对乙有任何伤害行为。甲的扬言行为属于_。(分数:1.50)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C.犯意表示D.犯罪

3、中止5.洪某因失恋欲杀原女友黄某,一日早上上班时见无他人,便手持车间工具将黄某击昏,以为黄已死而锁门离去,后黄某遇来上班的同事相救未死。洪某的行为属于_。(分数:1.50)A.意外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不能犯未遂D.能犯未遂6.山区村民甲与乙有仇而欲杀乙,乙家门前有一座小木桥,桥下是几十米深的山涧。某晚,甲探悉乙离家外出办事,即破坏了小桥,将一块横板做成活板,意欲让乙跌下山涧摔死。甲预料到会有人经过小桥,但由于杀乙心切,也没顾那么多,结果一村民丙有事急找乙,踩中活板摔死。乙因而幸免没有死亡。则_。(分数:1.50)A.甲杀乙的行为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甲对丙的死亡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心

4、理态度C.甲对丙的死亡不存在犯罪目的D.丙的死亡对甲而言属于意外事件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某文物机构的文物。甲负责放风,乙负责窃取文物,丙负责运输销售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分数:1.50)A.犯罪集团B.复杂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D.简单共同犯罪8.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从犯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B

5、.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10.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确定该重伤是由谁引起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50)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B.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D.甲、乙不是共同犯罪,但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就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首要分子就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C.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

6、其所参与的全部罪行处罚D.教唆犯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12.对于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B.教唆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犯任何犯罪,都应当从重处罚C.教唆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D.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并从重处罚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只有共同实行行为才是共同犯罪B.仅某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没有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成立共同犯罪要

7、求所有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D.对于参与犯罪谋议而未参与犯罪实行的,应当认定构成共同犯罪14.下列关于共犯种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从犯是帮助犯B.实行犯是主犯C.教唆行为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D.被诱骗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15.下列选项属于简单共犯情形的是_。(分数:2.00)A.甲、乙共同对丙实施抢劫,甲用凶器控制住丙,乙对丙搜身将其财物抢走B.甲、乙共谋杀丙,甲用乙提供的手枪和子弹将丙杀死C.甲唆使乙奸淫了丙(女)D.甲在背地里指挥多人参与盗窃16.甲、乙都和丙有仇,乙得知甲要在一天晚上杀丙后,便于当日晚偷偷打开丙的房门,以便能够使甲顺利杀死丙。结果,甲将丙杀死。则

8、_。(分数:2.00)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对乙的行为可以按照从犯处理C.乙属于帮助犯D.乙属于故意杀人的实行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74.00)17.刑法第 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该条规定的解释属于_。(分数:2.00)A.司法解释B.文理解释C.立法解释D.论理解释18.下列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分数:2.00)A.外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故意重伤第三国公民乙B.我国公民丙在外国境内故意重伤该国公民丁C.外国公民布劳恩在其本国国内杀害我国公民徐某D.外国公民易卜拉欣将一枚炸弹邮寄到我国某市,致使 3人被炸死19.关于刑法溯及力,世界上曾经

9、采取的原则有_。(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0.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 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 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

10、追究刑事责任D.凡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中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21.下列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分数:2.00)A.外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故意重伤第三国某公民B.我国公民乙在外国境内故意重伤该国某公民C.外国公民丙在其本国境内杀害我国某公民D.外国公民丁将一枚炸弹邮寄到我国某市,致使 3人被炸死22.下列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的是_。(分数:2.00)A.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B.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盲人实施 2次盗窃行为数

11、额较大,且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的C.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D.初次犯罪并积极退赃并赔偿被害人损失的23.下列关于我国犯罪形式意义上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的形式概念B.犯罪的形式概念是从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两个方面来界定犯罪的C.犯罪形式意义上的概念是从主观恶性来界定犯罪的D.犯罪形式意义上的概念是从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来界定犯罪的24.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包括_。(分数:2.00)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25.甲、乙二人在市场买菜发生纠纷,甲将乙推了一下,乙倒地而亡。尸体解剖表明,乙

12、患有心脏病,受惊吓而死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乙的死亡是甲不能预见的,因此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对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26.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的是_。(分数:2.00)A.行贿罪B.徇私枉法罪C.医疗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犯罪有_。(分数:2.00)A.贪污罪B.受贿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公款罪28.甲于 14周岁生日那天在大庭广众之下用绳子勒住另一小孩,路人乙看见后不予制止,眼睁睁看着甲将小孩勒死。下列表述正

13、确的是_。(分数:2.00)A.乙属于不纯正不作为犯B.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不负刑事责任,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D.乙不构成犯罪29.下列表述的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是_。(分数:2.00)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15周岁的乙在非法拘禁他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 6000克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30.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_。(分数:2.00)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不构成犯罪C.犯罪工具的认识错误D.以故意杀人未遂论处31.甲某酒后看到邻居乙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争吵,于是拿起一块大石头,朝乙砸过去,不料没

14、有击中乙,反而击中自己的父亲,导致其父死亡。对某甲的行为的性质认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构成故意伤害罪B.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对其父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32.甲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吃饭时,其 3岁幼子突然抢要母亲的饭吃。甲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对其妻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B.甲对其儿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C.甲对其妻子和儿子的死亡持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D.甲对其妻子和儿子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15、33.甲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将校长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校长的秘书乙当做校长杀死。甲的行为属于_。(分数:2.00)A.行为对象错误B.故意杀人未遂C.故意杀人既遂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34.关于不作为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在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拟制的B.在不作为犯罪中,可以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35.下列有关刑法

16、上的因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只要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B.危害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是让行为人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C.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也会存在因果关系D.偶然因果关系虽然会影响量刑,但对定罪则不会产生影响36.下列犯罪中,属于真正身份犯的是_。(分数:2.00)A.刑讯逼供罪B.诬告陷害罪C.贪污罪D.玩忽职守罪37.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故意“明知”的范围的是_。(分数:2.00)A.对本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违法性的明确认识B.对本人行为、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认识C.对本人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明确认识D

17、.对本人行为的目的和动机的明确认识38.甲公司于 2014年 5月因骗取贷款给银行造成较大损失,已构成犯罪,但甲公司已于 2015年 4月被吊销营业执照。对于甲公司的骗取贷款行为_。(分数:2.00)A.对甲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B.对甲公司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C.对甲公司不再追诉D.对甲公司判处罚金39.关于正当化事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正当化事由在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B.正当化事由构成犯罪的阻却事由C.正当化事由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D.自救行为属于非法定正当化事由40.下列属于法定正当化事由的是_。(分数:2.00)A.自救行为B.

18、正当防卫C.正当业务行为D.紧急避险41.下列对避险过当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B.避险过当具备了成立紧急避险的条件C.避险过当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D.对避险过当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2.对避险过当者应予减轻或免除处罚考虑的因素有_。(分数:2.00)A.避险目的B.罪过形式C.保护权益的性质D.过当程度43.医生甲由于害怕病菌感染,拒绝给带有传染病病毒的患者治病。下列对甲的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_。(分数:2.00)A.医生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B.医生甲的行为属于避险过当C.医生甲的行为属于正当业务行为D.医生甲的行为不成立紧急避险44.故意犯罪的既遂

19、形态包括_。(分数:2.00)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45.下列情形属于犯罪中止的是_。(分数:2.00)A.行为人盗窃他人财物后又返还财物的B.实施强奸犯罪的行为人发现被害人是男人而停止犯罪的C.主动停止杀人的预备行为的D.行为人试图杀死被害人而连开两枪,在未击中后停止了射击行为46.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_。(分数:2.00)A.持刀在酒楼里寻找仇人的B.为了盗窃某户人家而将其看门狗毒死的C.将毒药投放在被害人的酒杯中D.半夜守候在路旁意图对路过的妇女实施奸淫的47.胡某为杀人而与沈某商量并委托沈某购买毒药,沈某果然为其买来了毒药。但一周后胡某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

20、焚毁。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胡某成立犯罪中止B.胡某属于危险犯C.沈某成立犯罪预备D.沈某属于行为犯4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对于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C.对于既遂犯,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D.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9.甲(21 岁)伙同其弟乙(15 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得钱财共计 3万余元,并一起强奸了一妇女。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乙二人构成强奸罪和诈骗罪的共犯B.甲单独构成诈骗罪C.乙不构成犯罪D.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犯50.下列情

21、形构成共同犯罪的是_。(分数:2.00)A.甲、乙夫妻二人共同遗弃年老有病的父亲丙,致使丙走投无路而自杀B.甲纠集多人举行一次淫乱活动C.甲教唆乙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并予以大量销售,数额巨大D.甲教唆乙吸食大量毒品51.甲、乙不约而同地枪杀丙,甲没有命中,乙命中丙头部致丙死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B.甲、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C.甲、乙属于同时实行的单独犯D.甲、乙应分别对自己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52.甲、乙共同前往丙的住处实施盗窃行为。根据分工,乙在丙家楼下望风,甲入室窃取财物。甲进入丙家后,被丙发现,丙欲报警,甲抄起厨房的铁勺将丙打昏

22、,致丙重伤,甲将 2万元现金取走。甲出来后对乙声称劫财 1万元,给乙 5000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甲单独成立抢劫罪C.甲、乙构成抢劫罪共犯D.乙的犯罪所得数额应当认定为 5000元53.甲(21 岁)弄得碱面 100克,向乙(15 岁)谎称系海洛因,让其出卖。乙将“海洛因”卖掉之后,获得赃款 2万元,后甲、乙被抓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B.甲构成诈骗罪(既遂)C.乙构成贩卖毒品罪(未遂)D.对甲应当从重处罚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23、(总题数:16,分数:26.00)1.甲因为丈夫乙与别的女人有染而产生了怨恨,决定杀乙。某日,甲将一瓶安眠药掺入水中让乙喝下。乙喝下茶水后,逐渐昏迷过去。甲看到乙昏迷倒地,逐渐产生了悔恨之意,于是找来邻居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结果乙通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则对甲_。(分数:1.50)A.按照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减轻处罚 解析:解析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刑法第 24条第 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据此,对于甲的行为,应当减轻处罚,故选 D项。2.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4、_。(分数:1.50)A.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免除处罚C.对于中止犯,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对于既遂犯,应当从重处罚解析:解析 刑法第 23条第 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据此,A项表述正确。刑法第 22条第 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据此,B 项表述错误。刑法第 24条第 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据此,C 项表述错误。对于既遂犯,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可见,D 项表述错误。3.下列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表述

25、错误的是_。(分数:1.50)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在犯罪过程中,可以成立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D.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解析:解析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而在于是否齐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可见,A 项表述错误。是否已“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与预备犯区别的根本标志。预备犯是“准备实行犯罪”,由于遭到意志以外原因的阻止,未能开始实行犯罪。犯罪未遂是“已开始实行犯罪”。可见,B 项表述正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

26、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包括既遂、预备、未遂、中止等各类型态。可见,C 项表述正确。只有故意犯罪而且是直接故意犯罪才有犯罪停止形态问题,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仅仅存在罪与非罪的问题。可见,D 项表述正确。4.甲与乙结有仇恨,准备购买猎枪杀乙。一日,二人在路上相遇,甲对乙扬言说:“我早晚要收拾你,你的末日就要到了。”由于甲未将猎枪带在身上,当日甲并未对乙有任何伤害行为。甲的扬言行为属于_。(分数:1.50)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解析:解析 虽然甲已经为杀乙准备了工具,进入了犯罪的预备阶段,但甲向乙扬言并未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

27、系造成现实危险,应当认定为犯意表示。可见,选 C项。5.洪某因失恋欲杀原女友黄某,一日早上上班时见无他人,便手持车间工具将黄某击昏,以为黄已死而锁门离去,后黄某遇来上班的同事相救未死。洪某的行为属于_。(分数:1.50)A.意外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不能犯未遂D.能犯未遂 解析:解析 从本题表述的情形看,洪某是能够将黄某杀死的,只不过以为黄某已经死亡而锁门离去,因此属于能犯未遂,选 D项。6.山区村民甲与乙有仇而欲杀乙,乙家门前有一座小木桥,桥下是几十米深的山涧。某晚,甲探悉乙离家外出办事,即破坏了小桥,将一块横板做成活板,意欲让乙跌下山涧摔死。甲预料到会有人经过小桥,但由于杀乙心切,也

28、没顾那么多,结果一村民丙有事急找乙,踩中活板摔死。乙因而幸免没有死亡。则_。(分数:1.50)A.甲杀乙的行为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甲对丙的死亡持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心理态度C.甲对丙的死亡不存在犯罪目的 D.丙的死亡对甲而言属于意外事件解析:解析 甲杀乙的行为属于实行终了的未遂,而不是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故不选 A项。甲对丙的死亡持有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故不选 B项。在直接故意犯罪中,可能有犯罪目的,但在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因为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根本不可能存在以希望、追求一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为特征的犯罪目的。本题中,甲对乙的死亡是有犯罪目的的,即对乙死

29、亡的结果的积极追求,但是甲对丙的死亡就不存在犯罪目的。可见,C 项表述正确,D 项表述错误。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某文物机构的文物。甲负责放风,乙负责窃取文物,丙负责运输销售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分数:1.50)A.犯罪集团B.复杂共同犯罪 C.必要共同犯罪D.简单共同犯罪解析:解析 以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有无分工,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从本题表述的情形看,甲、乙、丙三人在窃取文物的活动中有实际分工,因此属于复杂共同犯罪。可见,选 B项,不选 D项。以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任意形成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对犯罪主

30、体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而必要共同犯罪则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必要共犯包括对象犯(如重婚罪、贿赂罪中的行贿罪与受贿罪、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聚众共犯和集团共犯三种类型。从本题表述的情形看,应属于任意共同犯罪而不是必要共同犯罪,故不选 A、C 项。8.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从犯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解析:解析 刑法第 27条第 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据此,选 C项。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

31、,正确的是_。(分数:1.50)A.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97条的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据此,A、B 项表述错误。在聚众犯罪中,首要分子未必是主犯,我国刑法对聚众犯罪只处罚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而对于其他参加者不处罚,因此,假如在聚众犯罪中首要分子只有 1人和其他参加者,则只有首要分子负刑事责任,此时就无所谓主犯和从犯的区分。可见,C项表述错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

32、子都是主犯,但在聚众犯罪中,首要分子则未必是主犯,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为多人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见,首要分子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故 D项表述正确。10.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确定该重伤是由谁引起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50)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B.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D.甲、乙不是共同犯罪,但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解析:解析 共同犯罪人对于共同犯罪行为所致的危害结果都负有刑事责任。因此,甲、乙共同的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故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

33、共犯,选 C项。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就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首要分子就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C.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罪行处罚D.教唆犯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 解析:解析 刑法第 26条第 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主要包括两种犯罪分子: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二是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未必是实行犯。可见,A 项表述错误。刑法第 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

34、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可见,B 项表述将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排除在外,故 B项表述错误。刑法第26条第 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据此,C 项表述错误。教唆犯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一般情况下是主犯,但不排除是从犯的可能,如从犯的教唆即教唆他人帮助别人犯罪,这种情况就应当作为从犯处罚。可见,D 项表述正确。12.对于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50)A.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B.教唆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犯任何犯罪,都应当从重处罚 C.教唆已满 14周岁不满 1

35、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D.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并从重处罚解析:解析 刑法第 29条第 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从重”不同于“加重”。可见,A 项表述错误。教唆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犯任何犯罪,都应当从重处罚,因为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 B项表述正确。“从重”不同于“加重”,故 C项表述错误。教唆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但教唆人可能是间接正犯,也可能不是间接正犯,故 D项表述错误。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

36、.只有共同实行行为才是共同犯罪B.仅某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没有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成立共同犯罪要求所有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D.对于参与犯罪谋议而未参与犯罪实行的,应当认定构成共同犯罪 解析:解析 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表现为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等,不能仅认为只有共同实施实行行为才是共同犯罪。可见,A 项表述错误。共同实施的犯罪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结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即便共同犯罪人中只有一人的实行行为引起危害结果发生,其他人的实行行为没有导致危害结果

37、发生,也应认为他们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见,B 项表述错误,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有意思联络,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共同犯罪人之间都存在意思联络,如实行犯与组织犯、教唆犯等存在意思联络,但帮助犯并未与其中的组织犯存在意思联络,也构成共同犯罪。可见,C 项表述错误。对于参与犯罪谋议的,属于共谋行为,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可见,D 项表述正确。14.下列关于共犯种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从犯是帮助犯B.实行犯是主犯C.教唆行为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 D.被诱骗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解析:解析 刑法第 27条第 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次要作用是相对于主要作用

38、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指虽然参与实行了某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主犯小,主要表现为:在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领导下从事犯罪活动,罪恶不够大,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等。这种情况是次要的实行犯,而实行犯不可能是帮助犯。所谓辅助作用是指为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方便条件,帮助实行犯罪,而不是直接参加实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从犯,和起次要作用的从犯不同的是,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就是帮助犯。可见,A 项表述错误。实行犯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可见,B 项表述错误。教唆行为的方式只能是作为,因为不作为不可能使没有犯罪故意的他人产生实行犯

39、罪的故意。可见,C 项表述正确。刑法第 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被胁迫”不同于“被诱骗”,“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不能认定为胁从犯。可见,D 项表述错误。15.下列选项属于简单共犯情形的是_。(分数:2.00)A.甲、乙共同对丙实施抢劫,甲用凶器控制住丙,乙对丙搜身将其财物抢走 B.甲、乙共谋杀丙,甲用乙提供的手枪和子弹将丙杀死C.甲唆使乙奸淫了丙(女)D.甲在背地里指挥多人参与盗窃解析:解析 按照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在简单共同犯罪中,所有的犯罪人都是实行犯,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存在既有实行犯,又有组织犯、帮助犯、教唆犯

40、等多种情形。A 项表述中,尽管甲、乙实施不同的行为,但犯罪客观要件是相同的,都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这不同于各共同犯罪人存在分工的复杂共犯,因此甲、乙都是实行犯,属于简单共同犯罪,故选 A项。B 项表述中,甲实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乙实施非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甲、乙之间存在分工,甲是实行犯,乙是帮助犯。可见,B 项表述的情形为复杂共同犯罪。甲唆使乙奸淫丙女,乙是实行犯,甲是教唆犯,也存在分工。可见,C 项表述为复杂共同犯罪。D 项表述中,甲是组织犯,其他人为实行犯,故 D项表述是复杂共同犯罪。16.甲、乙都和丙有仇,乙得知甲要在一天晚上杀丙后,便于当日晚偷偷打开丙的房门,以

41、便能够使甲顺利杀死丙。结果,甲将丙杀死。则_。(分数:2.00)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对乙的行为可以按照从犯处理 C.乙属于帮助犯D.乙属于故意杀人的实行犯解析:解析 片面共犯是指他人暗中帮助犯罪的行为。关于片面共犯是否构成共犯,学界争议较大。考试大纲认为,片面共犯不构成共犯,因为受到暗中相助的实行犯不知情,所以缺乏共同犯罪的故意,因而不能与暗中帮助者构成共犯。可见,A 项表述错误。对于暗中相助者可按照从犯处理,但要注意,可按照从犯处理并不是说二人就是共同犯罪。可见,B 项表述正确。由于帮助犯存在于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必须是实行人知道某人在帮助,这是构成具有共同犯罪的关键。而片面

42、共犯中的帮助行为,实行人不知道,缺乏共同犯罪的故意。可见,C 项表述错误。D 项表述中,乙属于片面共犯,其帮助行为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故 D项表述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74.00)17.刑法第 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该条规定的解释属于_。(分数:2.00)A.司法解释B.文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论理解释解析:解析 刑法第 99条关于“以上、以下、以内”的解释,是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术语所作的解释,因而属于立法解释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学理解释。同时,该条规定是对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所进行的说明,而不是从逻辑上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

43、的说明,因而是文理解释,而不是论理解释。可见,选 B、C 项。18.下列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分数:2.00)A.外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故意重伤第三国公民乙 B.我国公民丙在外国境内故意重伤该国公民丁 C.外国公民布劳恩在其本国国内杀害我国公民徐某 D.外国公民易卜拉欣将一枚炸弹邮寄到我国某市,致使 3人被炸死 解析:解析 A、D 项表述的情形都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我国可依据属地管辖行使刑事管辖权,故选A、D 项。B 项表述的情形属于属于我国公民在域外犯罪,我国可依据属人原则行使刑事管辖权,故选 B项。C项表述的情形属于外国人在域外针对我国公民的犯罪行为,我国可依据保护原则行使刑事管辖

44、权,故选C项。19.关于刑法溯及力,世界上曾经采取的原则有_。(分数:2.00)A.从旧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解析:解析 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世界上曾经采取的原则包括从旧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新原则和从新兼从轻原则。我国现行刑法在刑法溯及力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可见,备选项应全选。20.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

45、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 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 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凡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中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解析:解析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因此,如果约翰果真进入我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

46、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可见,A 项表述错误。根据刑法第 7条第 1款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据此,我国刑法可以根据属人原则对赵某行使刑事管辖权。可见,B 项表述错误。C 项表述的情形属于属地管辖原则而不是保护管辖原则,故 C项表述错误。根据刑法第 10条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据此,D 项表述正确。21.下列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分数:2.00)A.外国公民甲在

47、我国境内故意重伤第三国某公民 B.我国公民乙在外国境内故意重伤该国某公民 C.外国公民丙在其本国境内杀害我国某公民 D.外国公民丁将一枚炸弹邮寄到我国某市,致使 3人被炸死 解析:解析 A、D 项表述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B 项表述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属人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C 项表述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关于保护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22.下列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的是_。(分数:2.00)A.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B.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盲人实施 2次盗窃行为数额较大,且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

48、并积极退赃的 C.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D.初次犯罪并积极退赃并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解析:解析 刑法第 13条规定了不认为是犯罪的“但书”: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6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该规定是“但书”规定对认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具体适用。可见,A 项表述的情形不认为是犯罪。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 9条第 1款规定,已满 16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 3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1)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2)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3)具有其他轻微情节的。据此,B 项表述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