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从教育要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倡学习实用科学知识的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赞可夫 D.卢梭(分数:1.00)A.B.C.D.2.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U /U。 A.人类社会的出现 B.交往的出现 C.学校的出现 D.语言的出现(分数:1.00)A.B.C.D.3.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U /U。 A.二战以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以后 C.废除科举以后 D.文艺复兴以后(分数:1.00)A.B.C.
2、D.4.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U /U要求。 A.不平衡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C.D.5.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1.00)A.B.C.D.6.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文化 D.生产力(分数:1.00)A.B.C.D.7.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一句所论述的主题相当于现代教育中 A.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B.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C.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D.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分数:1.00)A.B.C.D.
3、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U /U。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D.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分数:1.00)A.B.C.D.9.2001 年颁布的U /U,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分数:1.00)A.B.C.D.10.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U /U。 A.1911 年 B.1905 年 C.1898 年 D.1902 年(分数:1.00)A
4、.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5.00)1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道路实现:一是: 1,二是再生产科学技术。(分数:1.00)填空项 1:_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在“ 1”这一大类。(分数:1.00)填空项 1:_13.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 1 之间的矛盾。(分数:1.00)填空项 1:_14.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原则被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15.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
5、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16.义务教育(分数:3.00)_17.陶冶教育法(分数:3.00)_18.劳动技术教育(分数:3.00)_19.发展关键期(分数:3.00)_20.道尔顿制(分数:3.00)_四、B判断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分数:5.00)A.正确B.错误22.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分数:5.00)A.正确B.错误23.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分数:5.00)A.正确B.错误24.学生品德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数:5.00)A.正确B.错误25.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
6、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根本在于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分数:5.00)A.正确B.错误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26.论述教育性活动和交往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分数:15.00)_27.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下述案例。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个长着红头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
7、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全身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挎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洛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洛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 大家全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 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 可
8、怜的克洛西的不幸似乎感动了加伦,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的。站起来吧!” 克洛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 “坐下吧。”老师说,“欺侮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伦的腮下,抬起了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伦的双眼,对他说:“你是一个高
9、尚的人。”加伦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分数:15.00)_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8.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他们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
10、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试从教学原则、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等方面对上述教学案例分析评价。(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从教育要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倡学习实用科学知识的是 A
11、.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赞可夫 D.卢梭(分数:1.00)A.B. C.D.解析:2.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U /U。 A.人类社会的出现 B.交往的出现 C.学校的出现 D.语言的出现(分数:1.00)A.B.C. D.解析:3.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U /U。 A.二战以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以后 C.废除科举以后 D.文艺复兴以后(分数:1.00)A.B. C.D.解析:4.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U /U要求。 A.不平衡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 C.D.解析:5.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于 A.汉
12、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1.00)A.B. C.D.解析:6.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文化 D.生产力(分数:1.00)A.B.C.D. 解析:7.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一句所论述的主题相当于现代教育中 A.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B.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C.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D.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分数:1.00)A.B.C.D. 解析: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U /U。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接受六年义务教
13、育的权利 D.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分数:1.00)A. B.C.D.解析:9.2001 年颁布的U /U,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分数:1.00)A.B.C. D.解析:10.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U /U。 A.1911 年 B.1905 年 C.1898 年 D.1902 年(分数:1.00)A.B. C.D.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5.00)1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道路实现:一是: 1,二是再生
14、产科学技术。(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再生产劳动力)解析: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在“ 1”这一大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解析:13.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 1 之间的矛盾。(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社会对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解析:14.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的原则被称为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原则)解析:15.学校课
15、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小组活动)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5.00)16.义务教育(分数:3.00)_正确答案:(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解析:17.陶冶教育法(分数:3.00)_正确答案:(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解析:18.劳动技术教育(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解析:19.发展关键期(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身
16、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解析:20.道尔顿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柏克赫斯特 1920 年在美国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其显著特点是,教师不系统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自学,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解析:四、B判断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分数:5.00)A.正确 B.错误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22.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班级管理制度只是良好班集体建设
17、的最初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这才能使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持续发展。23.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分数:5.00)A.正确 B.错误解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培养目标。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对象提出的,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24.学生品德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数:5.00)A.
18、正确 B.错误解析: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学生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外界的认识对其品德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25.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根本在于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26.论述教育性活动和交往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
19、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3)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解析:27.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下述案例。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
20、德教育? (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个长着红头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全身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挎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洛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
21、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洛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 大家全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 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 可怜的克洛西的不幸似乎感动了加伦,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的。站起来吧!” 克洛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 “坐下吧。”老师说,“欺侮
22、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伦的腮下,抬起了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伦的双眼,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伦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分数:15.00)_正确答案:(1)进行如下方面的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2)使用如下的道德教育方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3)该案例反映
23、了如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注:考生可结合案例展开论述)解析: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8.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到他们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
24、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试从教学原则、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等方面对上述教学案例分析评价。(分数:15.00)_正确答案:(1)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一做法体现了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
25、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多方面、整体地和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同龄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从而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基础。 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学生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
26、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3)教师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当陈老师发现王超单凭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吃不饱”时,通过让王超单科免修的方式,并为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这改变了王超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王超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这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解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