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2 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_。(分数:2.00)A.研究教育现象B.解决教育问题C.探索教育规律D.总结教育经验2.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_。(分数:2.00)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_。(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文化D.生产力4.世界各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时间是_。(分数:2.00)A.19 世纪末B.一战以后C.二战以后D.20 世
2、纪 80 年代5.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被教育学家称为_。(分数:2.00)A.顺序性B.最近发展区C.阶段水平D.互补性6.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做出此规定的是_。(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7.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来的?_(分数:2.00)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8.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_。(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B.及
3、时巩固C.因材施教D.启发式教学9.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属于_。(分数:2.00)A.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B.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0.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_。(分数:2.00)A.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B.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道德影响C.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D.以上三者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5.00)11.全民教育 (分数:5.00)_12.人力资本 (分数:5.00)_13.形成性评价 (分数:5.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14.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分数:10.00
4、)_1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10.00)_16.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7.试分析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分歧。 (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18.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每个生字抄 10 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老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 遍甚至 30 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
5、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 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的意义。(分数:20.00)_七、第二部分 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八、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9.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_原则。(分数:2.00)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
6、教育性20.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分数:2.00)A.反射弧B.神经元C.突触D.神经纤维21.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_。(分数:2.00)A.语词B.形象C.情绪D.动作22.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_。(分数:2.00)A.盲从B.任性C.顽固D.优柔寡断23.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_的变化。(分数:2.00)A.灵活性B.自动化C.准确性D.熟练化九、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24.观察 (分数:5.00)_25.常模 (分数:5.00)_26.复习 (分数:5.00)_27.分类 (分数:5.00)_十、简答题
7、(总题数:3,分数:30.00)28.简述联想的规律。 (分数:10.00)_29.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分数:10.00)_30.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 (分数:10.00)_十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31.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分数:20.00)_32.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分数:20.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2 答案解析(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_。(分数
8、:2.00)A.研究教育现象B.解决教育问题C.探索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解析:解析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_。(分数:2.00)A.汉朝B.隋朝 C.唐朝D.宋朝解析:解析 我国的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兴隆于明、清,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的兴起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
9、和速度的是_。(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文化D.生产力 解析: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社会将对教育进行调整,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决定作用。4.世界各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时间是_。(分数:2.00)A.19 世纪末B.一战以后C.二战以后 D.20 世纪 80 年代解析:解析 二战以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
10、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5.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被教育学家称为_。(分数:2.00)A.顺序性B.最近发展区 C.阶段水平D.互补性解析: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6.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做出此规定的是_。(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
11、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第 16 条)。7.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来的?_(分数:2.00)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解析:解析 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形成于 20 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杜威反对分科教学,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针对学科课程而提出活动课程的理论。8.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_。(分数:2.00)A
12、.理论联系实际B.及时巩固C.因材施教D.启发式教学 解析:解析 孔子主张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9.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属于_。(分数:2.00)A.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B.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解析:解析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是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主张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去探索,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这几种教学方式属于以引
13、导探究为主的方法。10.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_。(分数:2.00)A.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B.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道德影响C.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D.以上三者 解析:解析 间接道德教育指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以及通过学生组织、社会活动、校内外的环境,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的措施。间接道德教育主张德育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避免直接的灌输;强调知行统一,注意行为习惯的培养。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5.00)11.全民教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全民教育是为全民的教育,是惠及每一个民众的教育,它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
14、脱盲。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始于 1990 年 3 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其基本含义是: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其核心思想就是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最终目标是“要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12.人力资本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
15、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 GDP 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13.形成性评价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形成性评价亦称“学习中评定”,是指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类型一般可分为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
16、性评价和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活动;它重在实施过程中依据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及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对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步骤的矫正,对已经掌握的学生进行强化和鼓励,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掌握学习。在实施途径上,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测验来判断,同时也应辅之以日常作业和评价者的观察来共同完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14.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循序
17、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学既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逻辑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正确认识和估计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教学既要有顺序、有条不紊,又要高难度、高速度,使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与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掌握学生发展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学生身心某一发展的量变阶段,教学要有次序、连续地增加学生在某一方面量的积累,不可操之过急;在学生身心某一方面发展处于质
18、变阶段,教学要用新质的要求与内容来促进学生某一方面发展的飞跃。总之,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但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在可接受性程度上促进发展。 (3)教学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连贯性与高难度、高速度结合 教学要把握学科的发展线索和逻辑线索,依据线索将教学内容逐步推进到学科的高级层次;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潜力,相信学生的能力,向学生提出高要求;根据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规划教学进度计划。1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职业,对从业者的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但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有了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
19、的职责,根本还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教师专业化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通常是以特定学科教师的身份与学生发生关系,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这里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需要精通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把握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又反过来可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一名教师能否自觉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发展,与他是否具有教育理论素养,能否正确理解教育本质、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3)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具有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特殊要求 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组织管理班级活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另外,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向学生传递信息,还需要掌握对话的艺术,善于与学生交流、讨论。16.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的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人一生
21、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
22、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教育需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7.试分析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分歧。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导致课程论者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不同的课程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各自的观点上,具体分析如下: (1)学科中心论 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
23、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论关心的是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而忽视儿童身心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中心课程论对学校课程设置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 (2)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儿童。儿童中心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
24、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儿童中心论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否定了学习系统知识的必要性,不利于学生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 (3)社会中心论 社会中心论认为学校课程应以目前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功能、社会生活为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技能、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应成为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工具或手段。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来组织学校课程。 三种课程理论均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偏执带来了各自不同的局限性。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18
25、.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每个生字抄 10 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老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 遍甚至 30 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 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
26、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的意义。(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从案例分析中可以得知王老师的新规定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得学生背生字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改善。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如下:(1)从学生本质属性的角度分析 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此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虽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
27、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影响学生的发展。王老师的新规定认识到了学生的本质属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发展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
28、,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存在,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王老师的新规定也体现了现代新型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王老师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3)从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的角度分析 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使得人的个体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
29、生潜能存在的事实和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王老师的新规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王老师的新规定正是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新规定也反映了教与学相统一这样一种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七、第二部分 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八、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30、)19.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_原则。(分数:2.00)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教育性 解析:解析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课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伤被试的身心发展,而教师采用非标准化的测试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从而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D。20.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分数:2.00)A.反射弧B.神经元 C.突触D.神经纤维解析:解析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作为一种特
31、殊类型的细胞,神经元的形态与其他组织细胞很不相同,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21.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_。(分数:2.00)A.语词B.形象C.情绪D.动作 解析:解析 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为基础。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22.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_。(分
32、数:2.00)A.盲从 B.任性C.顽固D.优柔寡断解析:解析 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凡能做到这点的,叫自觉性高;反之,则为自觉性差。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盲从就是盲目接受别人的暗示或影响。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坚韧性不同于顽固,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23.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_的变化。(分数:2.00)A.灵活性B.自动化C.准确性 D.熟练化解析
33、:解析 练习曲线是指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反映练习进程和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各种技能在形成过程中的共同处和差异性。九、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24.观察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人的知觉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则是有意的。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为使观察更细致、更全面,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
34、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主要的观察品质有: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观察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特别是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教育活动都不可缺少。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有特殊意义。25.常模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常模是参照标准的一种,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可用于评价受测者该项测验成绩的标准。根据测验适用的对象团体,可分为全国常模、特殊团体常模、地区常模、学校常模等。其可信度取决于常模团体的代表性、新近性和适切性。代表性指取样是否合理,新近性指常模应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及时修订,适切
35、性指测查对象应与常模团体在性质上相似。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两种。按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的各年龄阶段的常模,多为智力测验所采用;按学校年级制定的各年级的常模,适合教育测验。根据分数的性质,可分为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等。26.复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复习指多次的识记。识记后的复习是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复习在存储中有很大的作用,它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对所学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宜性。识记材料能否得到有效保持和提取,取决于复习的策略,要做到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应该按照以下几点: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把集中复习与
36、分散复习相结合;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复习的形式多样化。27.分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它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种与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可以把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可以把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事物经过分类,人就能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分类必须按一定标准进行,即必须根据对象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来进行分类。客观上,事物有多种属性,有多种联系,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
37、的不同,人们对分类标准的掌握也有差异。分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通过分类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十、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28.简述联想的规律。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规律包括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 (1)接近律: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如,由关羽想到张飞,由唐朝想到宋朝。 (2)类似律:形式相似和性质相似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到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人。 (3)对比
38、律:事物间相反的特征也容易形成联想。如见到一个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两人在经验中并未联系过。 (4)多因律: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 (5)强因律: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 (6)近因律:最近的联想,昨天比前天的联想更巩固。29.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属于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
39、,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的是与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从表现角度看,情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而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始终在意识的控制之下。因此,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30.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 (分数:10.00)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