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60.03KB ,
资源ID:14033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3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历史.docx

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历史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小题 48 分) 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 A.周 B.秦 C.汉 D.唐 解析 :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国家统一问题。变七国为一国,行县制,是秦始皇兼并六国、推广郡县制度的结局。故答案选 B。 答案: B 2.读 下 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 C.

2、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 解析 :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都城的变迁。西汉都长安(西安);北魏都平城(大同)、洛阳;北宋都东京(开封);南宋都临安(杭州),明太祖都应天(南京)。结合地图知识,答案选 C。 答案: C 3.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青花瓷是明代以来才有的产品;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于十七世纪。故答案选 C。 答案: C 4.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

3、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 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春秋繁露是汉代董仲舒的代表作,主要是吸收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的产物;儒林外史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不是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故答案选 B。 答案: B 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 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 95%,约 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

4、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 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 由年均 200 亿卢布增长到 409 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A.选项 A B.选项 B C.选项 C D.选项 D 解析 : 本题考查文史素养。 A 项错在雕版印刷术长期使用,直到今天; B 项错在“普遍实行坊市制”; D 项错在工农业发展失衡现象并没有改变。故答案选 C。 答案: C 6.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 由 航行 解

5、析 :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显示美国因支持英法联军侵华而在战后获益。当时美国与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选项中只有 D 项符合天津条约的相关约定。 答案: D 7.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 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 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 :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材料内容显示内地(如皖、川、楚等省)和沿海使用洋纱

6、量较大,而使用洋布较少。洋纱的主要用途是织布。故答案选 D。 答案: D 8.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解析 : 本题考查近代民主革命进程。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共支持全中国统一、推进民主,而苏维埃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权。 A、 D 项时间不吻合材料; B 项与

7、题目材料主旨不吻合。故答案选 C。 答案: C 9.下 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相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1954 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会议已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的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 1956 年。故排除,答案选 A。 答案: A 10.俄国在 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 1855 年和在 1812 年时一样勇敢地作

8、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1812 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1812 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1855 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1855 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俄国史。十二月党人,是 1825 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 1812 年时期并无十二月党人。故排除含 2 各选项,答案选 B。 答案: B 11.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 由 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

9、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解析 : 本题考查德国代议制度。根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立法机关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任命的代表组成,有权提出和通过法案,颁布某些行政法令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的批准 ;首相主持政府,但由皇帝任命。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2.下 图是 1933 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

10、政府,“ 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 :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材料内容显示“ NRA”和蓝鹰标志。“ NRA”是“全国复兴管理 局”的缩写;蓝鹰是企业、雇主、工人遵从国家规定,公平经营,有符合规定的生产规模、工资标准、工作日时数等,故答案选 D。 答案: D 二 .材料 解析 题 ( 37 题 34 分 , 13 题 第 (1)小题 8 分, 14 题第 (2)小题 10 分, 共 52 分) 13.( 34 分)计时 记时 纪史 材料一 : 公元前 431 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

11、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 15 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 48 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 公元前 431 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 (1)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 2 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6分)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 年前 格林尼治时间 由 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5 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47 年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

12、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 年 600 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 年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 年 英法美德俄日等 25 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 由 。( 4 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8 分) 材料二 : 1874 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 19 世纪 80 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

13、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 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 1918 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 5 个时区, 1927 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 1929 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 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

14、代中国的变化历程。( 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题从国际标准时间变化入手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特点”从材料信息看出比较混乱,没有统 一的纪年。“状况”主要从各区域之间的关系、交流、文化发展、社会要求等角度分析。 (2)“阶段划分”根据标准信息可分为两个阶段: 1880 前、 1880 1884;依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归结即可。“历史条件”主要从工业革命需求、世界市场发展、英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 (3)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择“解读”,只

15、要能够体现出完整的逻辑关系,归结全面、准确即可。 答案: (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2 分)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 2 分)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 2 分)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 2 分) (2)阶段和理由:(示例) 第一阶段: 1880 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2 分) 第二阶段: 1880 1884 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2 分) 历史条件: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2 分) 19 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

16、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 需求日益迫切。( 3 分) 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分) (3)示例 1: 19 世纪 70 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 2 分) 20 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 2 分)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 2分)随着经济建 设的

17、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 2 分)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 2 分)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2 分)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2 分) 示例 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 分) 20 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 2 分) 20 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

18、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 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 3 分)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4 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2 分) 示例 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 ( 2 分)从发布者角度看: 19 世纪 70年代是传教士, 20 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

19、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4 分)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 2 分)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 分)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4 分) 14.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 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 1836 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 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 1864 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

20、行了 3 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 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 年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 年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8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论证、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回答时注意题目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出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并用相关的事例加以说明。 答案: (1)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2 分) 例 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

21、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2 分)例 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 3 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 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2 分)例 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2 分)例 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15.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2)概

22、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10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数量和分布变化,注意归结是要从总的变化趋势和局部的变化两个方面归结。原因主要从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等方面归结。 答案: (2)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 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