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00KB ,
资源ID:140360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36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及答案解析.doc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_(分数:2.00)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_(分数:2.00)A.依法治国B.服务大局C.党的领导D.执法为民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分数:

2、2.00)A.立法机关B.人民群众C.执法机关D.司法机关4.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_(分数:2.00)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抗性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_(分数:2.00)A.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B.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C.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D.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6.关于法律与自由,正确的是_(分数:2.00)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3、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7.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8.法律问题的核心是_(分数:2.00)A.民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B.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C.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D.实体与程序的关系问题9.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_(分数:2.00)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C.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观念D.

4、正确理解民主与法治的观念10.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会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础特征。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是_(分数:2.00)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11.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优先适用的社会规范是_(分数:2.00)A.传统道德B.内心信念C.社会主义道德D.法律规范12.合同法中规定了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_(分数:2.00)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预测作用D.指引作用13.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

5、值追求的是_(分数:2.00)A.法治理念B.法治观念C.法治思维D.法律信仰14.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的是_(分数:2.00)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修养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_(分数:2.00)A.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上B.个人品德的提高上C.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上D.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16.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精神面貌好、社会风气正、社会风尚淳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_(分数:2.00)A.办事公道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D.勤俭持家1

6、7.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_(分数:2.00)A.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C.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D.使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得以实现18.网络生活中更要求人们形成道德自律是因为网络生活的_(分数:2.00)A.信息广泛性B.方便快捷C.虚拟性D.覆盖面广19.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_(分数:2.00)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20.根据宪法的规定,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的权利有_(分数:2.00)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宗教信仰自

7、由21.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_(分数:2.00)A.人身自由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宗教信仰自由D.政治自由2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包括_(分数:2.00)A.人格尊严不受侵犯B.身体不受侵犯C.财产不受侵犯D.通信自由和秘密不受侵犯23.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_(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8、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4.属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政治制度有_(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维护祖国统一C.反对民族分裂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26.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_(分数:2.00)A.人身安全B.

9、生态安全C.科技安全D.文化安全27.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特点有_(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版图内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区域B.特别行政区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保持不变C.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的立法权2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_(分数:2.00)A.公平正义B.自由平等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29.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其基本要求除严格执法外,还有_(分数:2.00)A.科学立法B.全民

10、守法C.公正司法D.完善法律体系30.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其基本要求有_(分数:2.00)A.以人为本B.文明执法C.服务大局D.尊重和保障人权31.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执法公正坚持的原则有_(分数:2.00)A.必须听取群众的意见B.坚持合法合理的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D.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32.关于实体和程序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规定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法B.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前提C.执法不公、司法不公是因实体不公正导致的D.程序不公正往往

11、会导致实体不公正的处理结果33.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所有治国理政实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这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有_(分数:2.00)A.法律至上B.人权保障C.权力制约D.正当程序34.法治的至上性指的是法律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为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体现为法律的_(分数:2.00)A.普遍适用性B.阶级属性C.优先适用性D.不可违抗性35.1763 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他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

12、,但是国王不可能够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有_(分数:2.00)A.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B.权力决定权利C.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D.权力优先于权利36.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有_(分数:2.00)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37.关于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分数:2.00)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B.行

13、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毋须遵循程序性要求38.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的是_(分数:2.00)A.法律的外在强制力B.公民法律信仰的提高C.法律的内在说服力D.立法的质量和立法水平39.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_(分数:2.00)A.法律的内

14、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40.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在于_(分数:2.00)A.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B.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C.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D.更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合法权益41.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权威意味着_(分数:2.00)A.法律在所有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B.道德的要求也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设定C.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不可以代替法律D.社会行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42.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

15、随吕某生活。小强 15 岁时,其祖父去世,孙某让小强参加葬礼而小强与祖父没有感情,加上吕某阻挡,未参加葬礼。从此,孙某就不再支付小强的抚养费用。吕某和小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孙某承担抚养费。在法庭上,孙某提出不承担抚养费的理由是,小强不参加祖父葬礼属不孝之举,天理难容。法院没有采纳孙某的理由,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判决吕某和小强胜诉。根据这个事例,正确的有_(分数:2.00)A.一个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B.法院判决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立法可以不考虑某些道德观念C.法的适用过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断D.法对人们的行为的评价作用应表现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43.社会公德

16、所涵盖的关系层面有_(分数:2.00)A.人与人之间B.人与社会之间C.人与自然之间D.人与物质之间44.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特点有_(分数:2.00)A.基础性B.广泛性C.简洁性D.历史传承性45.公共生活法律规范的基本立法精神有_(分数:2.00)A.维护公共秩序B.保障公共安全C.维护公共环境D.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与自由46.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有_(分数:2.00)A.道德B.风俗C.法律D.纪律47.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其主要特征有_(分数:2.00)A.证据要有合法性B.证据要有合理性C.证据要有

17、客观性D.证据要有关联性48.在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中,可以适用调解原则的有_(分数:2.00)A.协商B.控告C.仲裁D.诉讼49.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以人为本B.政府依法保障C.权利义务一致D.和平进行50.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

18、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_(分数:2.00)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解析:十六字方针虽然是法律内容,但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均有论述,而且后者比前者论述的更加详细、篇幅更多。二者的区别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称十六字为“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称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反映出学者们的认识并不统一,这会产生一些干扰。如果不过度思考这一点,则本题较容易选择。邓小平在总结社

19、会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个字的前两句是董必武 1956 年在党的八大提出来的。邓小平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完整内容。有法可依就要加快立法步伐,彻底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建立完备的、适应社会主义法治需要的法律体系。邓小平认为“我们的法律是太少了,成百件法律总要有的,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只是开端”。考研政治中有许多的提法是正确答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很深的政治渊源,而其他的提法虽然学理上并没有不妥,但是却不能作为正确

20、答案。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_(分数:2.00)A.依法治国 B.服务大局C.党的领导D.执法为民解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要义;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民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A 选项正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的比较 五方面 内容 意义 内容 考试 历史 依法 治国 核心 内容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全民守法 执法 为民 本

21、质 要求 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 权、文明执法 公平 正义 价值 追求 起点、保障、防线 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 重;实体与程序并重 2014 年 考过 服务 大局 重要 使命 党的 领导 根本 保证 思想、政治、组织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分数:2.00)A.立法机关B.人民群众 C.执法机关D.司法机关解析: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因此,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B 是正确答案。4.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_(分数:2.0

22、0)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抗性 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的强制性是法的不可抗性的条件。因此 ACD 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 B。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_(分数:2.00)A.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B.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 C.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D.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解析:四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本题考查的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的社会关系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直接决

23、定了它的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定的出发点和目的性。故B 选项最合题意。6.关于法律与自由,正确的是_(分数:2.00)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解析:法律和自由的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标和价值,自由也必须受法律的限制,故 A 说法不正确,D 是正确的。另外,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正义等标准,故 B 错误。实证主义者认为“恶法非法”,所以 C 判断错误。因

24、此,D 是正确选项。7.关于法律与人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人权的法律化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 B.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C.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D.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解析:人权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应有权利,第二个层次是法律权利,第三个层次是实有权利。人权的应有权利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权利,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但并非表明人权只能是一种实有权利。在现代法治社会,保障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容之一。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反过来法律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是有了法律并不能当然根除侵犯人权的现象,也

25、不意味着有了法律,人权必然就会得到实现和保障,因为法律实施的效果决定着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的程度。所以,A 的说法是错误的。8.法律问题的核心是_(分数:2.00)A.民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B.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 C.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D.实体与程序的关系问题解析:法律问题的核心是法律权利义务问题,法治思维是一种法律权利义务思维。B 是正确选项。ACD 三个选项是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列为法律思维方式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四个方面之一。9.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_(分数:2.00)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C.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观念D.正确理解民主与法治的观

26、念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上的自由观念的理解,ACD 三个选项均与题干无关。10.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会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础特征。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是_(分数:2.00)A.中立性B.参与性 C.公开性D.时限性解析: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参与性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公开性是重要特征,时限性是内在要求。故 B 选项正确。11.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优先适用的社会规范是_(分数:2.00)A.传统道德B.内心信念C.社会主义道德D.法律规范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优先适用性的理解。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

27、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类型的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于其他社会规范。故 D 选项正确。12.合同法中规定了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_(分数:2.00)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预测作用 D.指引作用解析: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预测作用指法律具有对于人们之间将要如何行为能够预料和估计。C 是正确答案。13.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的是_(分数:2.00)A.法治理念 B.法治观念C.法治思维D.法律信仰解析:考查几个极易混淆的

28、概念。A 是正确答案。14.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的是_(分数:2.00)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修养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共道德在道德规则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公德是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因而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所以,A 是正确选项。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_(分数:2.00)A.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上B.个人品德的提高上 C.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上D.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解析: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要求只有同个人品德相结

29、合,才会转变为现实的道德力量。同时,个人品德的提升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故 B 选项正确。16.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精神面貌好、社会风气正、社会风尚淳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_(分数:2.00)A.办事公道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 D.勤俭持家解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C 正确。17.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_(分数:2.00)A.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B.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C.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

30、合D.使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得以实现解析:B 选项正确。A 选项包含的范围过大;CD 选项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18.网络生活中更要求人们形成道德自律是因为网络生活的_(分数:2.00)A.信息广泛性B.方便快捷C.虚拟性 D.覆盖面广解析: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难实施具体的规范,所以人们在上网时必须养成道德自律性。因此,C 是正确选项。19.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_(分数:2.00)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解析:C 的干扰性比较大,制裁是法律教育作用实现的一种

31、方式,而不能直接体现法律的教育作用。因此,B 最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20.根据宪法的规定,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的权利有_(分数:2.00)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解析: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而宗教信仰并不属于政治的范畴,因此宗教信仰自由不是政治自由。21.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具体包括_(分数:2.00

32、)A.人身自由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宗教信仰自由D.政治自由 解析: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这是宪法规定的,这里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固定概念。AC 具有很强的干扰性,但是,要明白: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可以成为政治问题,但却不是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2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包括_(分数:2.00)A.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身体不受侵犯 C.财产不受侵犯D.通信自由和秘密不受侵犯 解析: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包括人格尊严、身体、住宅和通信自由与秘密,财产属于社会经济权。23.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

33、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_(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马克思主义,强调其理论上的合法性;是党带领人民奋斗的成果,来之不易;符合民意和民益;顺应历史潮流。西方国家不断对外宣传其议会制、政党制、选举制的普世性,对我国的政治安全构成挑战,因此,深刻认识我国的国家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优越性有着重要意义,也将长期成为考查的重点。24

34、.属于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政治制度有_(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解析: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它反映的是一国整体和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CD 正确。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

35、族政策: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因此,A 不能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落实三个基本原则制定的基本政治制度,二者都是专有概念,不在一个层面上。26.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_(分数:2.00)A.人身安全B.生态安全 C.科技安全 D.文化安全 解析: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即国家安全除了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外,还应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在内,因此,BCD 是正确答案。27.我国特别行政

36、区制度的特点有_(分数:2.00)A.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版图内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区域 B.特别行政区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保持不变 C.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的立法权 解析: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有权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自主地制定本行政区的法律。因此,ABCD 正确。2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_(分数:2.00)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解析:社会主义法

37、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以及党的领导。29.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其基本要求除严格执法外,还有_(分数:2.00)A.科学立法 B.全民守法 C.公正司法 D.完善法律体系解析: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个基本方面。D 选项不正确的原因在于,即使法律体系不完善,也必须实施依法治国。ABC 三个选项正确。30.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

38、其基本要求有_(分数:2.00)A.以人为本 B.文明执法 C.服务大局D.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人为本、文明执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服务大局与执法为民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31.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执法公正坚持的原则有_(分数:2.00)A.必须听取群众的意见B.坚持合法合理的原则 C.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 D.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 解析:A 选项的错误在于,可以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但执法必须遵循法律,否则不叫执法。32.关于实体和程序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

39、A.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规定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法 B.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前提 C.执法不公、司法不公是因实体不公正导致的D.程序不公正往往会导致实体不公正的处理结果 解析:实体法是规定权利、义务、责任的法,程序法是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得以履行或实现的法。如果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都不公开,执行过程必然不会公正;同时执行过程不公正,又会导致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得以真正实现,即导致实体的不公。故 ABD 正确。33.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所有治国理政实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这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有_(分数:2.00)A.法律至上 B.人权保障 C.权力制约 D.正当程序

40、 解析:这是一个识记型试题,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 新旧教材关于法治思维基本要素的变化 旧教材表述 新教材表述 具体表现 权利与 义务统 法律 至上 普遍、优先、不可抗 治国理政的手段、工具;治国 理政的最高原则 重证据 权力 制约 职权法定、有权有责、用权受 监督、违法受追究 人权 保障 宪法保障(前提与基础)、立法 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 (关键条件)、司法救济(最后 防线)讲程序 正当 程序 中立性(底线)、参与性(核 心)、公开性(重要特征)、时 限性(内在要求)34.法治的至上性指的是法律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为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体现为法律的_

41、(分数:2.00)A.普遍适用性 B.阶级属性C.优先适用性 D.不可违抗性 解析:B 选项是法律的特点之一,不是法律的至上性的具体体现。35.1763 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他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可能够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有_(分数:2.00)A.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B.权力决定权利C.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D.权力优先于权利解析

4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有四个方面: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力服务于权利;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因此,AC 为正确选项。36.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有_(分数:2.00)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解析:本题是一个识记型试题,四个选项都是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37.关于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分数:2.00)A.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执

43、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毋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解析:A 错在执法的主体仅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执法机关,而不包括所有的法人;B 错在公民的守法既包括积极的守法也包括消极的守法;C 是正确的表述。D 错在积极的守法也要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就是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将抽象的行为模式转化为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守法的实质要求。因此,选 ABD。38.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的是_(分数:2.00)A.

44、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B.公民法律信仰的提高C.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D.立法的质量和立法水平解析: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公民法律信仰的提高有助于树立法律权威,但不影响法律权威,故不是主要的。立法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影响法律的权威性,但不是绝对的。故AC 两个选项正确。39.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_(分数:2.00)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D.

45、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解析: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D 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但并不能成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40.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在于_(分数:2.00)A.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46、家的前提条件 B.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C.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 D.更有利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合法权益 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故 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41.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权威意味着_(分数:2.00)A.法律在所有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 B.道德的要求也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设定C.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不可以代替法律 D.社会行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解析:B 选项错误在于,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道德调整的范围广,法律调整的范围小,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同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42.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随吕某生活。小强 1

47、5 岁时,其祖父去世,孙某让小强参加葬礼而小强与祖父没有感情,加上吕某阻挡,未参加葬礼。从此,孙某就不再支付小强的抚养费用。吕某和小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孙某承担抚养费。在法庭上,孙某提出不承担抚养费的理由是,小强不参加祖父葬礼属不孝之举,天理难容。法院没有采纳孙某的理由,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判决吕某和小强胜诉。根据这个事例,正确的有_(分数:2.00)A.一个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B.法院判决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立法可以不考虑某些道德观念 C.法的适用过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断D.法对人们的行为的评价作用应表现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 解析:法与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

48、为的规范,法通过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通过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二者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着作用。虽然道德对立法具有指导作用,是评价法律善与恶的标准,但二者仍有不一致的地方,法律仅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尽管如此,仍不能忽视道德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故本题中只有 C 的说法不正确,本题答案为 ABD。43.社会公德所涵盖的关系层面有_(分数:2.00)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质之间解析: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ABC 为正确选项。44.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特点有_(分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