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0KB ,
资源ID:140409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4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抒情_2.抒情性作品(分数:2.00)_3.抒情话语(分数:2.00)_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分数:2.00)_5.声情并茂(分数:2.00)_6.情景交融(分数:2.00)_节奏_隐喻_象征_10.抒情角色(分数:2.00)_1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分数:2.00)_12.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3.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4.在西方。抒情诗地位上

2、升并超过叙事诗是在( )文学运动中实现的。(南开大学 1 999年)(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5.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分数:2.00)_16.如何理解抒情与叙事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17.如何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分数:2.00)_18.抒情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分数:2.00)_19.抒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分数:2.00)_20.简述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关系。(分数:2.00)_21.为什么说抒情内容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分数:2.00)_2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

3、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分数:2.00)_23.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哪些?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分数:2.00)_24.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数:2.00)_25.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景、情关系。(分数:2.00)_26.如何理解抒情性作品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蕴?(分数:2.00)_27.如何理解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问题?(分数:2.00)_28.简述实境与虚境的异同。并举例。(分数:2.00)_29.以具体的抒情性作品为例,试析其内在的情感韵律与外在的语言韵律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分数:2.00)_30.结合具体作品,说说你对作者与抒情主

4、人公的关系的理解。(分数:2.00)_31.抒情性文学文本的情感抒发与日常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何不同?(首都师范大学 2001年)(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2.试论抒情文学。(四川大学 2002年)(分数:2.00)_33.谈谈你对抒情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苏州大学 2003年)(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抒情性作品)-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抒情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

5、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解析:2.抒情性作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解析:3.抒情话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它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

6、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解析: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解析:5.声情并茂(分数:2.

7、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组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表现形式。)解析:6.情景交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抒情之语。)解析:节奏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

8、不是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解析:隐喻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也叫暗喻,是比喻的一种,明确表明了喻体和喻本的相合关系,但是与明喻不同的是,中间不用“如”“像“、“似”、“好像”等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解析:象征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用声音和画面等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来表达情感,它是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解析:10.抒情角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抒情作者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9、。常见的抒情角色有第一人称的抒情、代言式的抒情和叙事者的抒情。)解析:1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指抒情作者为创造审美化的抒情话语而采用的特殊用语方法。常见的抒情话语修辞方式有比喻、象征、倒装、歧义、夸张、对比、借代、用典等。)解析:12.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抒情作品的语言可以分为景语和情语。景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直抒胸臆,

10、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言都浸透着浓烈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3.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4.在西方。抒情诗地位上升并超过叙事诗是在( )文学运动中实现的。(南开大学 1 999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浪漫主义)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5.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学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2

11、)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3)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其作品以表现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叙事性作品。)解析:16.如何理解抒情与叙事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并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要分析二者的异同,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差异,由于抒情和叙事是两个相异的概念,因此它们的相异点是明确的。一般来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另外,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抒情和叙事的基本差异从内

12、容到话语形式的诸多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由于表达方式的需要,抒情和叙事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各有侧重。在诗词、散文的行文中利于情感的抒发,而在小说、戏剧中叙事的成分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抒情性作品中也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这便体现了分类的相对性,发现它们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才是更好的理解这两种文学类型的突破口。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一首伤春感怀的抒情,词中记叙了词人醉酒浓睡,试问卷帘人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但没有削弱词的抒情成分,反倒以问答方式、藏问于答的精妙方式,强化了作者心中那一缕淡淡的忧伤。在以叙事为主的戏剧文学中,中国戏曲文学却因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展现了其独

13、特的魅力,不仅唱词多为抒情诗,而且不少对白也有抒情的风格,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段唱词“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但是将爱侣之间伤离别的愁绪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出来,很明显,抒情的意味非常的浓厚。另外,小说也是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但是很多小说中也有鲜明的抒情性,作者情感的抒发在明确了整个文章基调的同时也加上了隽永的深长意味。)解析:17.如何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二者是有差别的。首先,抒情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

14、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情感表现,可以说抒情是一种自我表现。其次,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对个性自我发生影响,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同样成为了作者的创作之源,所以说,文学抒情正因为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才能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2)二者也是有联系的。第一,抒情是一种社会交流,作者表现自我感受的同时也在向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文学抒情不是一种完全自我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与某些社会成员(读者)发生内在联系的,从而给作品打上了社会的烙印。第二,抒情自我还与一定的

15、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化的情感反应中,抒情自我总是要从属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具体作品中表现为某种感受、评价、信仰和表现的模式。第三,伟大的抒情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和领悟,总是把自我与进步的或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命运和追求同人民群众的命运和追求融为一体。)解析:18.抒情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诚挚性原则。抒情最基本的原则是诚挚与可靠,它要求艺术家在抒发情感时必须真诚可靠,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2)独特性原则。艺术家要把最为独特的感受传达给

16、别人,避免使用一般性的情感概念。(3)感染性原则。真正的抒情艺术一定会使读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受到感染,它消除了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解析:19.抒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抒情的主要途径有二:(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指律,“情“指情感,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特别是抒情诗中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具有音乐的某些形式特征,在声音的层面上尤其如此,它们都拥有声音和谐的音调和节奏。韵律是某些抒情作品,特别是抒情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失去韵律不仅会使它失去韵味,而且还会失去生命。(2)情景交融。“情”指情感,“景”指景物,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的关系极为密切。情

17、景交融,历来是中国抒情创作的一大理念,情感的表现总是要借助某种媒介,这样主观情感、心性才能真切表达出来,才能为人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构成文学活动。)解析:20.简述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二者是直接融合的。抒情内容是指文本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往往是一种体验、感悟或心境。具有无法用普通话语来充分表达的“不可言传“性。抒情内容的这种含混性导致了它对抒情话语形式的直接依赖。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能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用声音和图画的组织形式来体现难以言传的抒情内容。抒情主体

18、把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之中,达到二者的融合,而读者直接接触的也是抒情话语,他通过抒情话语得以体悟抒情内容。所以,抒情话语是欣赏和分析抒情性作品的直接切入点。)解析:21.为什么说抒情内容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抒情性作品的题材大多是人生经验在人的心灵中留下的投影,以及由此而激起的人的情感经验。当情感经验成为抒情性作品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首先,人类社会生活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幻,人生过程的坎坷曲折,直接影

19、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这些都使人面对外在世界时产生了内在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体验。抒情性作品就是将这个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使之成为我们的审美观照对象。内在的人生心灵世界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建立在空想基础上的抒情是无病呻吟的。只有让客观生活成为抒情反映的对象,这样才会真实可感,引起共鸣。其次,在抒情的内容中,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形成这种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作家心灵深处的人格有着深刻的联系。抒情内容突出了创作主体自身的心灵感受、主观情绪和审美情感,侧重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它注重感情活动中的审美快感,并努力将其以感性的形式充分表现。

20、这样,抒情性作品就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生,反映出了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读者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抒情主体独特的体验与思想,个性化的情感倾诉,自然会给每一篇抒情性作品打上抒情主体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烙印,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不同的个体姿态。所以说,抒情内容不仅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解析:2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通过强调抒情话语的声音层的象征功能。作为一种通讯系统,普通话语几乎不考虑词句组合而形成

21、的音响关系。但是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被显现了出来,造成一种高低、快慢、长短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具有了音乐性。以最接近音乐的文学体裁的抒情诗为例,情调通过音调、情感运动形式通过音响节奏象征性地表现出来。字音变化组合形成的音调,可以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象征性地传达感受,加强词语的抒情效果。格律、节奏等表现手段,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组合成优美的音响形式,并且与情调、情感运动形式融合一致,这就是声情并茂。(2)通过强调抒情话语的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在普通的话语系统中,由词义诉诸想象而产生的视觉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实在色彩和形状。在抒情话语中,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为一种主观的

22、、感受之中的色彩和形状,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之景不是自然景物,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过程,从而达到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有时抒情主体为了达到主观感受的真实,赋予景物浓烈的主观色彩,创造出某种“幻景”,以达到写景的逼真和抒情的真诚。(3)为了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抒情诗人常常要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富有表现性的语言,用能够表现复杂意义的陌生化的话语形式,来传达直接的、新鲜的审美经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变了词性的

23、同时也增强了其表现力。通常作者除了改变词语的词性以外,还用改变普通话组合法则的抒情话语形式,使语言更加经济和精炼。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花弄影“,这看起来不合常规的用法,放在这里细细品味,意境全出,鲜花、花影摇曳多姿,宛若眼前,真切地传达出了诗人的情趣。)解析:23.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哪些?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1)比喻与象征。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是借他物来表现某物的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达到化虚为实的效果。比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就对“乡愁”这种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情绪做了多种比喻,邮票、船票、坟墓

24、、海峡。奇特的想象构筑的形象深情地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绪,使作品产生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成抒情性作品的含蓄风格,意味隽永。(2)倒装与歧义。倒装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在格律诗中,倒装句多是为了迁就格律或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歧义是一个或多个诗句包含多重意义,诗句的多种含义丰富了抒情话语的情感内涵,强化诗句的感觉效果。(3)夸张与对比。夸张是运用想象和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激昂之语,极为强烈地表现诗人非同寻常的感受。比如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怎么会没有春天

25、的到来呢?这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强烈的真切情感,从而摆脱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真实的境界。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通过相互之间对比的文学形象,情感内容的传达既含蓄又强烈,审美空间得以拓展,艺术感染力也随之大大加强。(4)借代与用典。借代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运用借代的方法可以写出新颖别致的佳句。用典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它分为神话、历史和文学典故三类。用典会使抒情话语简练、含蓄而内涵丰富,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解析:24.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26、确答案: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正所谓“诗言志,诗传情”。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操、情绪、情调都是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诗歌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是诗人主观感受上描绘出来的主客观的统一体。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可以赋予客观景物以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色彩。要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不能不联系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家庭地位、他的生活环境以至整个时代背景对诗人的影响。所以

2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解析:25.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景、情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景和情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情相生这几种。(1)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世界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作家言志、抒情的工具和载体。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不尽意”到“立象以尽意”再到“借景以抒情“,这一抒情理论发展的过程正是人们对情景关系渐进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人们对情感进行了细致、深入、准确的阐述。比如王夫之就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

28、铺锦帐,寓意则灵。”诗中的一切形象和景物都是为表情达意而存在的,即所谓“景为情设”。诗人写景,意在言情。“景”与“物”成为了“言志“与“抒情“的工具和载体。这样,诗中之景也就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它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抽象之物,而是通过景物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就算诗人心中有着千变万化、细微幽渺、难以言传的情感,但是这一过程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也就使得抒情性作品既具有了情感美,又具有了画面美。(2)情景交融、景情相生。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这便是意境。清人王夫之在论述情景关系时就曾说到:“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

29、景生情,情生景。“他认为情和景虽然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抒情作品中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景中含情,情中带景,情景结合才能传达出真正的神韵。在情景交融的问题上,王国维可以说是分析的最为透彻的一个,他将“景”、“情”二者视为文学的“原质“,并对“景”、“情“作了广义上的界定。抒情作品中景与情的对立统一,正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借山川以立言的结果,所表现出的是主体的生命情调与客体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一种境界。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客体已“人化“,而主体已“对象化”,主客体各自向对方渗透和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相契而生成具有新质的统一体。不过这个新的统一体并不是情与景简单相加的结

30、果,是一个远远大于两者之和的统一体。因为它具有了能够诱发和开拓读者的一个更为宽广的审美想象空间。它不仅要传情达意,还要展现“味外之旨”。借助于作品中的实景和由实景所诱发出的虚景,抒情者与接受者进行着意味无穷的情感与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也使读者在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中获得了更为丰富、深刻的审美意蕴。)解析:26.如何理解抒情性作品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诗与画,都是情感支配下表情达意的艺术,诗与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借助外在景物的描绘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所以也都对画面具有依赖性。当然,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与画由于它们物化的媒介

31、不同,也就有了一些明显的区别:第一,诗是语言的艺术,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主要诉诸于听觉;而绘画是造型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主要诉诸于视觉。第二,绘画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因此更具直观性;而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所以是间接的。诗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所以诗中之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过程之中,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审美空间。 诗与画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又是可以各取所长,互相融合转化的。这种时空转换,可以使画更多地突破空间限制,拓展其表现空间。而诗歌受绘画的影响,就可能使其抒情更加形象化、含蓄化,读者从

32、诗歌形象的画面中所能得到的审美享受也就愈加生动、丰富。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画面,也似乎能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诗的声音。苏东坡称赞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比如他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没有词藻的堆砌,也没有琐细的形容,就运用一横一竖,一横一圆,这极简单的线条组合,便把一幅生动的画面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使读者透过简单的景物和词句,看到了北方旷远荒凉之景,感受到了静寂中的雄浑。作者正是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联想、想象、再创造的空间,给诗歌带来了写意画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正是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之间转换时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说,在抒情性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情与景的结合表现出来的。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即“艺术意境”。)解析:27.如何理解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问题?(分数:2.00)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