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社会分化(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2.阶层(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3.精英循环(帕累托)(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4.结构性流动(中山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5.迟发展效果(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6.“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7.城市化(中财 2012 年研)(分数:2.00)_8.集体行为(华中农大 2011 年研;河北大学
2、2010 年研;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年研;中财 2009 年研;人大2006 年研)(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0.社会变迁的方式可分为渐进社会变迁与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 年研)(分数:2.00)_11.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 17 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并且其影响随之向世界各地蔓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_方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3、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13.根据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解体理论,未达到社会解体程度而较常见的社会解组的状态,除文化冲突外,主要还有以下何种表现形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A.文化滞后B.失范C.价值崩溃D.社会解体14.测定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有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A.有效性B.效率C.责权对等D.分工协作E.人文关怀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16.简述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中财 2010
4、 年研)(分数:2.00)_17.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中财 2007 年研)(分数:2.00)_18.简述发展中国家“迟发展效果”的主要特点。(南京理工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19.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20.如何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出发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实质?(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21.城市化的涵义和动力。(中财 2010 年研)(分数:2.00)_22.请简要叙述城市化道路的几种主要观点。(北科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23.简要阐述沃思“作为
5、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主要见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试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25.联系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进程阐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年研)(分数:2.00)_26.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过程、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中财 2009 年研)(分数:2.00)_27.以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例阐述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 年研)(分数:2.00)_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6、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1.社会分化(中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解析:2.阶层(华中农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
7、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解析:3.精英循环(帕累托)(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
8、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解析:4.结构性流动(中山大学 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从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科技发展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市人口。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解析:5.迟发展效果(人大 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9、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解析:6.“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解析:7.城市化(中财 2012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城市化又称都市化,
10、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解析:8.集体行为(华中农大 2011 年研;河北大学 2010 年研;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年研;中财 2009 年研;人大2006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它与“制度化行为”
11、或“常规化行为”相对,而不是与“个体行为”相对。)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10.社会变迁的方式可分为渐进社会变迁与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激进(革命)社会变迁。)解析:11.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 17 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并且其影响随之向世界各地蔓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_方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组织。)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
12、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_解析:13.根据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解体理论,未达到社会解体程度而较常见的社会解组的状态,除文化冲突外,主要还有以下何种表现形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A.文化滞后B.失范 C.价值崩溃 D.社会解体解析:14.测定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有_。(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9 年研)(分数:2.00)A.有效性 B.效率 C.责权对等D.分工协作E.人文关怀 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
13、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个弹性结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弹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不同于刚性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 (1)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低度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弹性结构的社会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 (2)在弹性结构中,由于各分层属性处于不相关状态,因此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3)在弹性结构中,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而得到补偿,即社会成员在
14、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因而只能算做相对劣势。 (4)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在弹性结构中,尽管人们倾向于同那些地位相同的人打交道,但是在某一社会地位上相同的交往群体,很可能在其他社会地位上分属不同层次,因此在一个分层层面上的层次内部交往,在其他分层层面看又是一种层间交往,即弹性结构赋予各种社会交往以广泛的层间交往性质。 (5)弹性结构社会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解析:16.简述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中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社会结构的性质 社会结构的性质是指社会结
15、构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就是说各个层次的成员与其地位问的关系是固化的还是松散的。如果一个社会在制度安排上不鼓励,甚至限制社会成员的流动,那么社会流动的频率和多样性就会受到限制;反之,一个社会中的社会流动就会活跃得多。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流动。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在比较封闭的范围内生活,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中,新的机会不断出现,社会流动也频繁得多。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向上流动的推进器。现代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的社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几乎成为进入更高社会层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
16、受教育者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接受较好教育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更大。 (4)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对于人的社会流动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传统社会,家庭的经济状况、父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会直接影响子代的地位获得,这是先赋因素在发挥作用。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家庭也是影响子代社会流动的重要作用。 (5)社会网络资源 人们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影响着他们的地位升迁和成功。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社会关系网络对人们的社会地位的获得的影响是明显的,即一个人所拥有的支持性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力,他在职业和地位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这种现象与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特征密切相关。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也对人们在职业和地位上的成功
17、做出一定的解释。)解析:17.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中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环境可分为两类: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人口与社会变迁
18、 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3)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 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予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特别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4)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即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因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基本方
19、面,并且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生活方式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需要而在各种生活领域中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 (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 (6)经济与社会变迁 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对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既包括社会物质财富量的增加,又包括质的提高;既包括不同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更替,又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结构、劳动方式的变化。)解析:18.简述发展中国家“迟发展效果”的主要特点。(南京理工大学 2011
2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发展中国家“迟发展效果”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在同发达国家的强烈对比中,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种种不平等关系以及屈辱的殖民地历史经历中,感到了自己的落后与贫穷,因而激发了社会现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试图使自己的国家也强大和发达起来。这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一般表现为借鉴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存在着借鉴和模仿的可能,因而它们都试图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某些阶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赶超”因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
21、一个突出特征。为了实现“赶超”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某种程度上的“集中化”和“计划化”,以促进社会现代化过程。 (2)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与“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有一个重要区别,即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引发和带动的,或是受到外来的打击与刺激,或是由外来的殖民主义者引发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输人种种现代化因素,包括经济模式、社会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科学技术等。 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会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 a外来因素,包括现代化因素的输入,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社会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对
22、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民族矛盾和冲突。 b这种基于外部因素引发的现代化过程,会造成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此,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比起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常常表现得更加不稳定,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中断”的情况。 c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发达国家在物质生活、制度结构、价值观念和消费方面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一方面使这些国家人民产生过高的企望,形成超越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的急迫心理;另一方面,迫使国家和政府被迫采取急功近利的策略。)解析:19.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
23、2011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二元社会结构的含义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迟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二元社会结构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原因 在发展中国家中,它们的现代化或者是对外来工业化国家刺激的反应,或者是殖民化的产物,它们一般接受了大量异质模式,并且一般采取集中资源重点推进的发展战略,因此,现代化的进程往往集中在那些与发达国家联系比较紧密的
24、地区(城市)或经济部门。这些地区或部门由于发展的需要,更多地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系,而不是与本国传统生产部门相联系。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对于一个正在进行重大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讲,“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可以控制社会冲突的范围内,“二元”社会结构也许是迅速推动现代化的一种选择,但值得重视的是,“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发展差距的拉大,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别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一元”中的社会成员,不仅仅有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对抗情绪,而且会形成与整个社会现代化目标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因
25、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关键在于如何从本国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战略出发,积极而慎重地协调“二元”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其与整个国家统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协调起来。“二元”社会结构只有在一个社会走上稳定的现代化道路之后,才能逐渐消除。)解析:20.如何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出发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实质?(中山大学 2008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 社会体系是一个各个部分都被矛盾联结在一起的整体。由于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因而社会变迁是必然的。 社会冲突的根源不在于社会经济关系,而在于社会中权力分配的状况以及人们对权力再分配的欲望。 社会冲突和变迁是
26、社会的常态,不应将之视为社会的病态,并且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全球化的实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实现最优配置,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了等级制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 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输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通过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冲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接连发生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代世界和世界秩序。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严峻挑战,
27、全球化正在重组民族国家的权力、功能和权威。 但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主权或民族国家也一直在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现实。)解析:21.城市化的涵义和动力。(中财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城市化的动力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导致工商
28、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同时,由于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方式,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而在全面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自动化的实现,将使农业生产几乎完全可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采用类似工厂的生产方法来进行。这种目前尚只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工厂化的趋势,预示着作为典型农村的基础的传统农业,必将否定自身而接近或变成类似于工业的活动,而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必将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城市文明不断
29、向农村地区传播,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地,不仅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文明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与扩散。散播到农村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等,又必然引起农村地区发生变化。从物质方面看,它会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农村社会分化和分工创造物质前提;从精神方面看,推动农村居民向往、学习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所有这些,都促进着农村的城市化。)解析:22.请简要叙述城市化道路的几种主要观点。(北科大 2010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城市化道路的含义 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
30、,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 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 万50 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 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镇)。 (2)中国城市化道路主要观点 小城镇重点论 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 中等城市重点论 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而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
31、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即直接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大城市重点论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而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 并举论 进入 90 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
32、镇)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 (3)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解析:23.简要阐述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主要见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8 年,“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路易斯.沃思发表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著名论文。沃思认为,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人文(社会)生
33、态学上的特质,即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与高人口异质性。这些特征的每一方面都进一步决定了城市生活的其他一系列特点: (1)就人口数量而言 大量的人口会在城市的文化和职业上产生异质性; 文化差异的存在形成了城市生活中正规控制结构的需要; 千差万别的众多人口成为专业化急剧扩大的基础; 城市是以次属关系而不是以首属关系为特征的; 大量人口造成了分散与混乱的可能性。 (2)人口稠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它促使城市居民丧失了对他人“比较有人情意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 异质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结合,会使城市人产生比较强烈的“容忍差异”的意识。与此相伴随,人们尽管在身体方面相距很近,但相互之间的社会距离往往很大。被迫
34、在身体方面接近的城市人彼此之间总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密度过高会引起反社会行为增加。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摩擦与冲突往往不可避免。 (3)人口异质性的后果 在城市环境中,各种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将打破顽固不化的等级界限,阶级结构将变得更加复杂化。而当门第这类稳定因素在个人奋斗的巨大成就面前黯然失色时,城市中势必出现高度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可能会伴以人们身体的移动。 千差万别的人口的集中,必然导致进一步的非个性化。)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试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人大 2007 年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
35、确答案:(1)贫富差距扩大现象 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但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 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 425的财富,东西部地区年人均收入差距已超万元。 (2)贫富分化的影响 包括:贫富分化会影响社会公正;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 (3)可以用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分层的理论以及冲突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 功能主义的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体系,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如果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够很好的协同工作,社会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而功能主义就是要研究社会实践与制度的功能,分析其对社会延续所起的作用。中国现有的市场制度和政府措施对社会贫富分化产生一定的作用。 社会分层的理论 贫富分化体现着社会的分层,而社会的分层又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的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标准就是社会中个体的财富占有的多寡。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社会的贫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