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4.50KB ,
资源ID:140425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042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综合)-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类试卷】社会学概论(综合)-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社会学概论(综合)-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分数:2.00)_2.如何理解“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分数:2.00)_3.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分数:2.00)_4.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如何理解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分数:2.00)_5.试用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6.什么是社会角色?它和社会互动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的角色失调问题?(分数:2.00)_7.什么是社会网

2、络?社会网络有什么功能?(分数:2.00)_8.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分数:2.00)_9.社会群体有哪些基本类型?(分数:2.00)_10.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11.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数:2.00)_12.请尝试着评论“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概念。(分数:2.00)_13.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生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分数:2.00)_14.怎样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数:2.00)_15.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2.00)_16.滕尼斯区分 geme

3、illschaft(“礼俗社会”)与 geseuschaft(“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分数:2.00)_17.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之一的“民族志方法”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分数:2.00)_18.谈谈你对“乡土文化”的当代命运的看法。(分数:2.00)_19.什么是社会制度?制度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分数:2.00)_20.何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分数:2.00)_2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分数:2.00)_2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4,分

4、数:8.00)23.简述网络时代社会互动的特点。(分数:2.00)_24.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数:2.00)_2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分数:2.00)_26.怎样理解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的关系?试从“中国经验”的视角展开论述。(分数:2.00)_社会学概论(综合)-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

5、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逆向社会化。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解析:2.如何理解“个

6、体化的社会”的来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 20 世纪下半期特别是 20 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变迁,各种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也发生了持续性的消解或重组,它们的影响力也在明显地衰落或转变,相对而言,当代个人面对的是一种更为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社会”。 个体化社会主要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和趋势:(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 (2)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抽象化的符码数字象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虚拟经济的规模迅

7、速扩大。并且,高波动性和高风险性也成为当代经济领域的常态现象。 (3)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社会产业结构由重型化的工业制造业向轻型化的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使得社会生产体系呈现了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4)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导致了新的劳动和 分工趋势,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群体、年龄和性别这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项。 (5)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借助计算机、网络、传媒等新技术,劳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劳动弹性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6)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随着个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度的提高,各种形式的短期就业、临时就

8、业或自雇用越来越成为常态。 与社会结构、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变迁相应的是,以往集体化和组织化的社会景观正在被改造,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作为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境况、劳动就业、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因人而异,集体性的记忆、命运、经验图式、行动方式愈趋淡化,人们也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大型的集体化和组织化社会渐行渐远,“个体化社会”成为最新的生活动向。)解析:3.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

9、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个体化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2)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社会化是个体化的基础,社会个体首先要进行社会化,习得社会生存的技能以及基本规范;这是个体在个体化之前的基本条件。 个体化是社会化的发展和提升。个体化是随着当代社会发生的新变化而产生的,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人们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解析:4.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如何理解个体化

10、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人的个体化过程中,贯穿着一些基本的机制。把握这些基本的机制,有助于更为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过程的规律性。 (1)个体化主要有以下重要机制: 个体化的自主机制 个体化的自主机制是指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形成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 个体化的能动机制 个体化的能动机制是指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主观内在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迅速变化的客观外界因素。 个体化的选择机制 个体化的选择机

11、制是指,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设,制定行动的目标,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手段和方式的比较、步骤和环节的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预测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 个体化的创新机制 个体化的创新机制是指,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 (2)个体化是现代社会下的产物,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个体越发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而传统社会化主要是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很难显示出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这些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解析:5.试用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

12、现象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自然现象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影响。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即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与自然现象相反,是人类群体在自然界的种种反应的总称。 (2)“自我实现预言”理论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是默顿在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托马斯提出的“情境定义”概念和理论,即“如果人们认为情境是真实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的”。这一定理表明,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人们赋予情境某

13、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种意义的影响。 默顿认为,在人类活动的每一领域,不管是社会或公共领域,还是个体或私人领域,都有自我实现预言作用的痕迹。个人的自我实现预言是指发生在个体层面上的互动导致的语言。社会或公众型的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个体间或集体问互动所导致的预言。 (3)“自我实现预言”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 根据自我实现预言理论,社会现象通常因为一种最初是虚假的但被广泛接受的预言、期望或信念,最终却实现了。这不是因为语言本来是真实的,而是因为太多的人把它当作是真实,并依此进行社会互动。而自然现象则不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即使大多数人依照认为正确的语言进行互动,也很难使自

14、然现象向预期方向发展。这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解析:6.什么是社会角色?它和社会互动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的角色失调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角色是在人的持续互动中形成的,即形成社会结构。一旦社会具有了结构,角色也就出现了,互动的规范也就产生了。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个人在社会里不仅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根据

15、情境以及互动对象的不同,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互动的重要依据和标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3)社会转型期处理社会角色失调的方法 社会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 角色距离 对于能够胜任而没有领会角色要求的现象,应该帮助其理解角色期待;对于无法胜任的角色扮演者,只能中断扮演。 角色冲突 a对一个人承担的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应促使社会角色单一化,即尽量使人们在一种社会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b对于不同人所承担的相对角色之间的冲突,需要更多地通过角色沟通与交流以消除矛盾; c对于涉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角色紧

16、张,需要利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来调整角色行动。 角色不清 只有通过长期互动,社会为角色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消除。 角色中断 a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 b对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 c对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对于那些因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角色中断,应给予帮助。 角色失败 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遇到角色冲突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角色协调。角色协调有三个基本原则: a在特定情境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 b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

17、,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c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解析:7.什么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有什么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网络的含义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社会网络的功能 (2)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解析:8.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群体的含义 社会群体(social gm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

18、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社会群体的特征 包括: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解析:9.社会群体有哪些基本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 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

19、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次级群体 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初级关系淡化,次级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形式。(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划分) 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

20、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问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解析:10.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 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从个人和群

21、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成员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互惠性原则,即共同获得利益,才有可能长久维持。 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具有权威的领导和成员对此权威的认同、拥护,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解

22、析:11.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 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在今天的城市里,儿童从小就被送到了托儿所、幼儿园,以后又上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主要是接受次级群体的教育。这与传统社会中初级群体功能有较大差别。 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大众传媒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人们之间的交往日趋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的特点。 在农村中的村落已有解体的趋势,城市中的“邻居”成了纯粹地理上的概念。 (2)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影响 从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来看,初级群体日渐衰落对社会生活既

23、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 a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b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消极影响 a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社会支持网络; b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 c初级群体的衰落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人们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这成为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解析:12.请尝试着评论“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概念。(分数:2.00)_正确答案:

24、(正确答案: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共同构成了“人类初级生活圈”的整体存在状态。所有社会关系与社会运行的各种机制,其实已经从中产生出来。应该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层面。 (1)研究对象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完全可以分别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三者实际上又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存在。引申社会学关于初级群体的基本概念,可以把它视为人类“初级生活圈”,如下图所示。 )解析:13.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生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家庭 作为生活实体,家庭代表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设置,家庭则代表血缘供养继承,以及

25、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这是因为,对于社会来说,家庭首先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未成年孩子和老年人口的供养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供养、赡养、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说,在社会设置的意义上,不同的个人仅仅是由于这些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才组合成家庭的。对于家庭的一切社会设置,都是围绕着子女建构的。在中国,最典型的社会设置就是户籍制度中的“户”。 但在生活实体的意义上,家庭其实仅仅是一个以供养关系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在中国,家族一般是以“五服”为界,宗族则指同宗同姓同地域的各个家族结成的群体。家庭一般是“五服”之内的,但并不严格限定在

26、某一辈分之内,而是更强调共居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核算范围。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而家族却是血缘的产物。 (2)婚姻 作为生活实体,婚姻代表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作为社会设置,婚姻是指: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当事人的“婚”);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间的“姻”)。 婚姻的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在矛盾中统一为某时某地的婚姻存在形态。个人不得不遵守社会的婚姻制度,或者说被社会化为能遵从婚姻制度的人。社会也不得不在法律上承认事实婚姻,或者说,社会默认了婚姻的生活实体是先于社会设置而存在的。)解析:14.怎样理解社会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7、(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组织的两种理解: 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社会组织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

28、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解析:15.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

29、绕目标而进行的。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 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组织活动都是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否有效益或效率,以及效益和效率如何,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解析:16.滕尼斯区分 gemeillschaft(“礼俗社会”)与 geseuschaft(“法理社会”)用意何在?我们通

30、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 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

31、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gesellschaft)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 gesellschaft),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已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

32、域。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解析:17.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之一的“民族志方法”有什么优

33、点。又有哪些局限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民族志方法”的优点 “民族志方法”,强调研究者长期参与到一个特定的小地方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主客互动获得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解释。从宏观层面讲,它重在对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考察。人类学家们注重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社区,因为不同社区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是有不少差异的,进行比较,尤其是不同民族问的跨文化比较,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 (2)“民族志方法”的局限性 “民族志方法”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受制于研究者自身文化的影响,从旁的短期直接观察有时并不能十分准确的理解研究课题。)解析:18.谈谈你对“乡土文化”的

34、当代命运的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现代化对农村社区的乡土文化带来了以下冲击: 乡村淳朴人情受到了商品经济中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的侵蚀;乡村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在现代文化的侵袭下日趋式微;深受商品经济影响的消费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活。 (2)学者对“乡土文化是否正在逝去”的不同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和地方信仰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现代文化的严重挤压而再难有生存空间,而这将会导致乡土文化的边缘化和农民主体性的逐步丧失,并由此带来农民普遍的文化无根感和焦虑感。 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的蜕变只是乡土文化危机的表象,

35、乡土文化的根基和精神内核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冲击。村民的生活虽经受着城市文化的冲击,但是左右人际关系远近亲疏的伦理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习俗,依旧在支撑着乡村的社会秩序,并在村民的合作组织和权力结构的运作中自然呈现。 (3)尽管对于乡土文化在农村社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适应和融入现代城市的生活轨迹来看,乡土文化经历了移植一解构一抽空”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消解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复制传统的乡土社会关系网来移植乡土文化去适应城市,但是为了进一步融人城市,他们通过解构乡土社群关系和逃避人情消费解构了乡土之恋和怀旧情感,他

36、们在移植传统文化的同时,却又在深层次地解构着传统文化。显然,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乡土文化选择的逻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被抽空了。)解析:19.什么是社会制度?制度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2)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价值观与价值判断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值得与不值得、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等的一种感受、认识和主观判断。 从习俗规范,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再到法律制度乃至社会根本制度,都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的体现。 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 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是制度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则和对行为的奖惩,制度可以起到相互影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规则是引导和指导社会成员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