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课-法理学-9-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所依据的基础是_。A不同时期的法学流派B法律传统的不同C法所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D法律的渊源不同(分数:2.00)A.B.C.D.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分数:2.00)A.B.C.D.3.法律规则
2、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_A律师法第 13 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 4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
3、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62 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分数:2.00)A.B.C.D.4.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_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分数:2.00)A.B.C.D.5.下列关于法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_A由于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法依附于政治,并完全服务于政治B法律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法律C法可以对政
4、治组织、利益集团等政治角色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程序性和规范性控制D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离不开法律的运作(分数:2.00)A.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与道德、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B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C法律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D法律对政策具有指导作用(分数:2.00)A.B.C.D.7.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_。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分数:2.00)A.B.C.D.8.关于法起源的一般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法总是先有
5、一个又一个的个别裁决,即先有司法,再有后来的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即后有立法B法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然后才出现成文(制定)形式。显然,存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法律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日益脱离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而成为独立的社会规范体系的过程。因此,法与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的本质、根本任务是不同的D法律在其独立的过程中还受到来自习惯、道德、宗教规范、精神和观念的影响,早期国家的法律甚至还多带有原始氏族习惯、道德、宗教的痕迹(分数:2.00)A.B.C.D.9.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成文法(分数
6、:2.00)A.B.C.D.10.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_。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分数:2.00)A.B.C.D.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 194 条: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该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该规则在表现形式上省略了行为模式部分B该规则中“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属于法律后果部分C该规则
7、的行为模式是允许做说明D该规则在表现形式上省略了假定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分数:2.00)A.B.C.D.12.在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_。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C肯定性法律后果 D否定性法律后果(分数:2.00)A.B.C.D.13.胡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 500 元钱。关于胡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A孩子 B保姆C孩子的安全、健康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 500 元报酬(分数:2.00)A.B.C.D.14.关于法律关系的主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因此,法律规范是确定法律关系主体
8、资格的最终根源B具有权利能力就具有参加法律关系的资格C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法人具有权利能力必须有行为能力D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分数:2.00)A.B.C.D.15.在法律中对于有关问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即出现了法律漏洞时,应采用_。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24.00)16.法学产生的前提是_。A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 B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C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D社会上已出现一个职业法学家集团(分数:3.00)A.B.C.D.17.规范性法律
9、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其相同之处在于_。A二者同属于法的效力B二者都具有普遍约束力C二者的效力都来自于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分数:3.00)A.B.C.D.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C国家意志并不必然表现为法D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分数:3.00)A.B.C.D.19.关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些?_A法人的行为能力有完全和不完全之分B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
10、务范围决定C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即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D法人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有行为能力(分数:3.00)A.B.C.D.20.责任法定原则要求_。A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C罪刑法定主义 D无罪推定(分数:3.00)A.B.C.D.21.某机关工勤人员赵某在一次公务活动中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之进行立案。赵某认为自己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规定不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检察机关则认为赵某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案件侦查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
11、,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赵某聘请的律师刘某认为该解释不应溯及以前行为。上述案件中,属于法律解释的有_。A赵某的解释 B检察机关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D律师刘某的解释(分数:3.00)A.B.C.D.22.下列可以成为辩证推理依据的是哪些?_A法律原则 B立法精神与目的C法理 D公正、正义观念(分数:3.00)A.B.C.D.23.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A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B法律意识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C法律意识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D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分数:3.00)A.B.C.D.三、简答题(总
12、题数:2,分数:10.00)24.简述法律事实的特征。(分数:5.00)_25.简述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分数:5.00)_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2005 年 11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囝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 19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 30 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 19 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问题:(分数:8.00)(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分数:2.00)_(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
13、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分数:2.00)_(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分数:2.00)_(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分数:2.00)_26.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着一辆未锁的摩托车,甲未向旁边站立的车主丙打招呼就骑上摩托车去追乙,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7.结合实际,论述在我国坚持公民在
14、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现实意义及其要求。(分数:10.00)_28.结合实际,论述权力制约的法治原则及坚持这一原则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意义。(分数:10.00)_综合课-法理学-9-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所依据的基础是_。A不同时期的法学流派B法律传统的不同C法所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D法律的渊源不同(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所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人类社会的法所作的分类。因此,本
15、题应选项为 C。2.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C 项明显错误。3.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_A律师法第 13 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
16、进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 40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 62 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
17、点为法律规则的分类。按照法律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综上所述,本题 A 项正确。4.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_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法的默示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从理论上讲,立
18、法机关有意废止某项法律时,应当是清楚而明确的。如果出现立法机关所立新法与旧法发生矛盾的情况,应当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办法解决矛盾,旧法因此被新法“默示废止”。5.下列关于法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_A由于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法依附于政治,并完全服务于政治B法律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法律C法可以对政治组织、利益集团等政治角色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程序性和规范性控制D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政治发展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离不开法律的运作(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政治确实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总体上法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
19、动相关,并反映和服务于政治。但法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法并不是完全依附于政治。故 A 项错误。其他几项都正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与道德、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B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C法律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D法律对政策具有指导作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法的产生规律表明 A 项是正确的,B、C、D 三项均与法的特征不合。7.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_。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所谓法的规
20、范性,指的是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法的程序性是指法的运行是通过时间、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8.关于法起源的一般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法总是先有一个又一个的个别裁决,即先有司法,再有后来的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即后有立法B法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然后才出现成文(制定)形式。显然,存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法律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日益脱离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而成为独立的社会规范体系的过程。因此,法与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的本质、根本任务是不同的D法
21、律在其独立的过程中还受到来自习惯、道德、宗教规范、精神和观念的影响,早期国家的法律甚至还多带有原始氏族习惯、道德、宗教的痕迹(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总是先有一个又一个的个别裁决,才有后来的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法律,但前者和后者都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和立法,因此不能说先有立法后有司法。A 项表述错误。法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然后才出现成文(制定)形式。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B 项表述错误。法律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日益脱离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而成为独立的社会规范体系的过程,但是并没有改变法与习惯
22、、道德和宗教规范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即阶级性和维护阶级统治。C 项表述错误。9.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成文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当代中国的全部法律中,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出来的,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就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为主的形式。10.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_。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
23、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的分类。法律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从大的方向分为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的特殊分类。法的一般分类主要包括这样几种: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法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项。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 194 条: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
24、内容,但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该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该规则在表现形式上省略了行为模式部分B该规则中“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属于法律后果部分C该规则的行为模式是允许做说明D该规则在表现形式上省略了假定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 194 条所规定的法律规则仅表现出了行为模式部分,省略了假定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因此,A、C 项错误,D 项正确。同时,该规则中“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也属于行为模式部分,不属于法律后果部分。故 B 选项也错误。12.在
25、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_。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C肯定性法律后果 D否定性法律后果(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式,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13.胡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 500 元钱。关于胡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A孩子 B保姆C孩子的安全、健康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 500 元报酬(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胡某夫妇和保姆之间存在双向法律关系,即胡某夫妇有权要求保姆照看孩子,同时也有义务向保姆支付 500 元报酬;保姆有义务照看
26、孩子,同时也有权要求胡某夫妇支付报酬。因此,在这个法律关系中有两个法律关系客体,即照看孩子的劳务和 500 元报酬。故选 D 项。14.关于法律关系的主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A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因此,法律规范是确定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最终根源B具有权利能力就具有参加法律关系的资格C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法人具有权利能力必须有行为能力D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法律关系的主体既具有法律性又具有社会性,法律性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任意参加法律关系,
27、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社会性是指法律规范规定什么人和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但法律规范是确定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最终根源,即立法者不能任意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A 选项错误。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还有资格的限制,即所谓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力,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某些特定类型的法律关系,行为人除了要具有权利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行为能力。B 项表述错误。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C 选项正确。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将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权利能力一般来说人
28、人都享有,不存在区分的问题;特殊的行为能力只存在有无的问题。D 选项错误。15.在法律中对于有关问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即出现了法律漏洞时,应采用_。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当法律规定本身可能有抵触时或法律对有关问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时,应采用实质推理,因为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法律和事实)中若有一个不确定,则不能直接进行形式推理。此时首先要确定这两个前提,而确定这两个前提的过程,就是实质推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24.00)16.法学产生的前提是_。A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 B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C立法发展
29、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D社会上已出现一个职业法学家集团(分数:3.00)A.B. C. D. 解析:解析 根据马克思在论住宅问题中所述:随着立法进一步发展为复杂和广泛的整体,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家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17.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其相同之处在于_。A二者同属于法的效力B二者都具有普遍约束力C二者的效力都来自于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分数:3.00)A. B.C. D.解析:解析 法的效力,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
30、从的一种法律之力。法的效力来自于制定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因此,A、C 项应入选。B 项本身表述错误,D 项表述正确,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具有普遍约束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而这是二者的区别,不是二者的相同之处。要注意所选项要符合题干的提问,不要被选项所迷惑。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从体现国家意志的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意味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C国家意志并不必然表现为法D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
31、的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法是一元的,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国家意志不仅体现为法,还体现为道德、伦理等多方面;法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以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为前提条件的。19.关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些?_A法人的行为能力有完全和不完全之分B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C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即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D法人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有行为能力(分数:3.00)A.B. C. D.解析:解析 法人的行为能力总是有限的,并且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的,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不存在法人
32、有权利能力而没有行为能力的情形,法人的行为能力也不存在完全与不完全之分,A、D 项错误。20.责任法定原则要求_。A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C罪刑法定主义 D无罪推定(分数:3.00)A. B.C. D.解析:解析 责任法定原则要求在认定和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时,要依照法律的预先规定,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虽不违背罪刑法定主义和责任法定主义原则,但不是该原则的本身要求。无罪推定更是违背责任法定原则的要求,故 B、D 项不能入选。21.某机关工勤人员赵某在一次公务活动中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之进行立案。赵某认为自己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
33、员,根据刑法规定不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检察机关则认为赵某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应构成玩忽职守罪。案件侦查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赵某聘请的律师刘某认为该解释不应溯及以前行为。上述案件中,属于法律解释的有_。A赵某的解释 B检察机关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D律师刘某的解释(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赵某和律师刘某及检察机关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属于法定解释。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司法解释的主体也包括
34、检察院,但要成立司法解释,则必须一是最高检察机关作出,二是要形成规范性法律文件。故在具体适用法律中,一般检察机关的解释仍属于非正式解释。22.下列可以成为辩证推理依据的是哪些?_A法律原则 B立法精神与目的C法理 D公正、正义观念(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法律推理,可以以法律原则、立法精神与目的、法理以及公正、正义观念为依据。23.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A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B法律意识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C法律意识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D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分数:3.00)A. B. C. D.解析:
35、解析 法律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是公民遵守法律的重要保证,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是法律形成的思想和心理基础。虽然统治阶级可以利用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来维护其阶级统治,但法律意识不是维护阶级统治的主要工具。D 项表述错误。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4.简述法律事实的特征。(分数:5.00)_正确答案:(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它是法律规范社会的产物,没有法律就不会有法律事实,所以法律事实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规范所设计的事实模型。(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某一被称为法律事实的事实,肯定是对法律关系产生
36、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有的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有的可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解析:25.简述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同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第一,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是统一的,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协调的。比如我国法律部门,都是统一于宪法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和谐有序的法律体系。第二,各个法律部门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内容是有区别的。如果内容相同,那就不能称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了。第三,各个法律部门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但又是相对的和变动的。由于人们掌握的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和标准
37、不完全相同,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法律部门及其结构和内容的变动就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法律部门既有客观基础,也有主观因素,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客观生存和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主观愿望的建构。一方面,作为人类的法律调整活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法律部门的划分也确实离不开客观的社会关系,它有客观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毕竟是人们尤其是立法者主观活动的产物,法律部门的划分又带有主观的因素。所以,对于法律部门的划分,虽然有着客观的基础,但是最终还是人们主观活动的产物。)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2005 年 11 月 7
38、日,中华人民共和囝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 19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第 30 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 19 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问题:(分数:8.00)(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分数:2.00)_正确答案:(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答行政规章也正确)。)解析:(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9、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的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 19 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第 30 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运用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论
40、进行正确分析也正确)解析:(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看,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看,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解析:(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
41、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解析:26.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着一辆未锁的摩托车,甲未向旁边站立的车主丙打招呼就骑上摩托车去追乙,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分数:8.00)_正确答案:(实质推理是指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事实和法律)存在矛盾或不确定时而采用辩证的方法所作的推理,即实质推理的前提是两个前提不确定而无法进行形式推理,故先进行确定这两个前提的过程。本题材料中,警察甲未经丙允许骑丙的摩托车是侵权行为还是正当
42、行为,即对甲骑车行为的定性是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这一形式推理的前提,而要为甲的该行为定性,只能运用辩证的方法,即在价值判断上是优先保护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如果优先保护公共利益,则甲的行为就是正当的。追赶逃犯是为公共利益,而摩托车被骑是私人利益,故从公安机关处理结果看,公安机关在实质推理过程中运用了辩证方法,以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确定了甲的行为属正当,然后进行形式推理,即甲不该受到处罚。)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7.结合实际,论述在我国坚持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现实意义及其要求。(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含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各级国家司
43、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行使司法权时,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2)重要意义:1)实行这项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交易的前提是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只有主体之间平等、自由地竞争才有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平等地适用法律是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和保障。2)实行这项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在民主政治中,公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国家的主人,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及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同的义务。在法律适用中贯彻平等原则,才能使各项公民权利得到司法保障,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实行这项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贯彻实施公民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