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以下哪一项是中国国家和法最终形成的标志_(分数:2.00)A.夏王朝的建立B.武王伐纣C.商汤灭夏D.吕侯作吕刑2.在罪人面上或者额头刺刻后再涂上墨,留下痕迹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这种刑被称作_(分数:2.00)A.墨刑B.劓刑C.剕刑D.宫刑3.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_(分数:2.00)A.一断于法B.轻罪重罚C.约法省刑D.明德慎罚4.因一人犯罪牵连其亲属、邻里、同伍以及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人,使他们一起承担罪责的刑罚制度是_(分数:2.00)A.分户令B.连坐法C.亲罪D
2、.共犯5.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嘉礼是_(分数:2.00)A.祭祀之礼B.丧葬之礼C.行兵打仗之理D.冠婚之理6.西周专指官员管理立契事宜的人被称作_(分数:2.00)A.司约B.质人C.司刺D.小司寇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是以下哪一项活动_(分数:2.00)A.邓析铸“竹刑”B.晋国铸刑鼎C.成文法之争D.郑国铸刑鼎8.西周时期婚姻需要履行“六礼”程序,其中第五步是_(分数:2.00)A.纳采B.问名C.纳吉D.请期9.西周时期审理民事案件被称为_(分数:2.00)A.断狱B.听狱C.听讼D.断讼10.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_(分数:2.00)A.大辟、膑、宫、黥
3、、墨B.墨、黥、剕、宫、大辟C.墨、劓、剕、宫、大辟D.墨、黥、宫、大辟、劓11.据历史记载,“禹刑”指的是_(分数:2.00)A.夏王朝法律的总称B.禹制定的刑罚C.夏王朝刑事法律的总称D.禹以自身典范示范后世12.夏朝的中央司法官叫_(分数:2.00)A.司寇B.大理C.廷尉D.蒙士13.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制和_(分数:2.00)A.任意继承制B.夫死妻继制C.兄终弟及制D.指定继承制14.商朝的法律总称叫做_(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D.九刑15.西周时期,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是_(分数:2.00)A.五过B.五刑C.五听D.五罚16.“三不去”
4、的离婚限制确立于_(分数:2.00)A夏B商C.西周D.汉朝17.西周婚姻实行的是以下哪种制度_(分数:2.00)A.一夫多妻制B.一夫两妻制C.一妻多夫制D.一夫一妻制18.冠婚之礼在西周时期被称作_(分数:2.00)A.吉礼B.嘉礼C.宾礼D.凶礼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西周时期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_(分数:2.00)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20.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及“亲亲”“尊尊”的礼治原则在定罪量刑方面直接体现为_(分数:2.00)A.三宥B.三刺C.三赦D.“中道”“中正”“中罚”21.西周初期统治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5、对“天罚”思想进行了修正并提出的立法思想是_(分数:2.00)A.天命天罚B.明刑弼教C.明德慎罚D.德主刑辅22.在我国历史上,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_(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D.法经23.西周时期“以财货相告”称为_(分数:2.00)A讼B告C狱D诉24.规定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是_(分数:2.00)A.盗法B.贼法C.网法D.捕法2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2.00)A.云梦秦简B.法经C.九章律D.汉律六十篇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秦朝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_(分数:2.00)A律B科C令D.廷行事27.司法机关有关审判原则、治狱程
6、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文书程式在秦朝被称作_(分数:2.00)A律B令C.法律问答D.封诊式28.在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作_(分数:2.00)A.讯狱B.治狱C.讯监D.问监29.汉朝法律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以外的罪行,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于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是_(分数:2.00)A.上请B.亲亲得相首匿C.德主刑辅D.八议30.因怨恨不满而诽谤朝政的罪名,在汉朝被称作_(分数:2.00)A.欺谩、诋欺、诬罔B.废格诏书C.怨望诽谤D.左道31.在汉朝,监察官之首为_(分数:2.00)A.丞相B.太尉C.御
7、史大夫D.太常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32.以下哪些为夏朝时期对监狱的称呼_(分数:2.00)A.夏台B.钧台C.圜土D.内服33.西周的罪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政治性犯罪B.破坏社会秩序类犯罪C.渎职方面的犯罪D.侵犯人身财产方面的犯罪34.以下哪些属于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原则_(分数:2.00)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与小宗并无联系,相互不存在权利义务C.大宗和小宗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相辅相成D.家国一体,等级秩序分明35.在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具备以下哪些条件_(分数:2.00)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同
8、姓不婚C.履行“六礼”程序D.“七出”“三不去”36.以下哪些属于中国早期法制的特点_(分数:2.00)A.成文法B.公开C.不成文D.不公开37.以下哪些属于西周时期关于婚姻解除方面的规定_(分数:2.00)A.七出B.三不去C.义绝D.六礼38.在西周时期,将审理案件称作_(分数:2.00)A.断狱B.听讼C.定分D.止争39.下列属于西周时期刑罚适用原则的内容有_(分数:2.00)A眚B.惟终C.非眚D.非终40.以下哪些属于西周的刑法原则_(分数:2.00)A.因地、因时制宜B.老幼犯罪减免刑罚C.宽严适中D.同罪异罚41.以下列举的活动,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有_(分数:2.0
9、0)A.商鞅的连坐法B.邓析“造竹刑”C.子产“铸刑书”D.赵鞅等人“铸刑鼎”42.在周代礼制中,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以下哪些_(分数:2.00)A.有恶疾B.有所娶无所归C.与更三年丧D.前贫贱后富贵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6.00)43.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分数:8.00)_44.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 (分数:8.00)_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以下哪一项是中国国家和法最终形成的标志_(分数:2.00)A.夏王朝的建立 B.武王伐纣C.商汤灭夏D.吕侯作
10、吕刑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和法的最终形成。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君主,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并最终导致原始氏族制度的最终解体。夏朝政权共传14世 17王,历时 400余年。启在取得政权以后,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逐渐形成新的国家行政区划,设“九牧”为管理九州的地方长官。同时,建立了国家机构和公共权力系统,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2.在罪人面上或者额头刺刻后再涂上墨,留下痕迹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这种刑被称作_(分数:2.00)A.墨刑 B.劓刑C.剕刑D.宫刑解析:解析 奴隶制五刑为:墨、劓、剕、宫、大辟。其中墨刑指的是在罪人面上或额头刺
11、刻后再涂上墨,留下痕迹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即割掉受刑人的鼻子。剕刑,秦汉时称作斩趾,此刑或断人之足,或剔去膝盖骨。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器官的刑罚。大辟为死刑的总称,其执行方法主要是斩首。3.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_(分数:2.00)A.一断于法B.轻罪重罚C.约法省刑D.明德慎罚 解析:解析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明德慎罚。轻罪重罚、一断于法为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约法省刑为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4.因一人犯罪牵连其亲属、邻里、同伍以及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人,使他们一起承担罪责的刑罚制度是_(分数:2.00)A.分户令B.连坐法 C.亲罪D.共犯解析:解析 商鞅在战国时期变法中颁布连坐法。所谓连坐,即
12、因一人犯罪连其亲属、邻里、同伍以及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人,使他们一起承担罪责的刑罚制度。5.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其中嘉礼是_(分数:2.00)A.祭祀之礼B.丧葬之礼C.行兵打仗之理D.冠婚之理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军礼是行兵打仗之礼;宾礼是迎宾待客之礼,嘉礼是冠婚之礼。6.西周专指官员管理立契事宜的人被称作_(分数:2.00)A.司约 B.质人C.司刺D.小司寇解析:解析 依据周礼,西周设有专职官员管理立契事宜,称作“司约”,并设“质人”作为市场管理人员。司刺为西周时期专职
13、处理司法事务的官吏,小司寇是西周时期协助大司寇审理案件、处理狱讼的中央司法官。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是以下哪一项活动_(分数:2.00)A.邓析铸“竹刑”B.晋国铸刑鼎C.成文法之争D.郑国铸刑鼎 解析:解析 针对上古时期刑不预设、临事议制的法律传统,春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明确主张法布于众、民征于书,要求打破世袭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将成文法公布于众。公元前 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九礼制的崩溃,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8.西周时期婚姻需要履行“六礼”程序,其中第五步是_(分数:2.00)A.纳采B.问名C.
14、纳吉D.请期 解析:解析 西周婚姻制度的六礼程序。一是“纳采”,即男家请媒妁向女家提亲;二是“问名”,即男方询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卜于宗庙以定吉凶;三是“纳吉”,即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订婚;四是“纳征”,又称“纳币”,即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婚约正式成立;五是“请期”,即商请女方择定婚期;六是“亲迎”,即婚期之日新郎迎娶新妇。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最终成立。9.西周时期审理民事案件被称为_(分数:2.00)A.断狱B.听狱C.听讼 D.断讼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将诉讼成为“狱讼”,审理民事案件称作“听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作“断狱”。10.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_(分数:2.00)A.大辟、膑、宫、黥
15、、墨B.墨、黥、剕、宫、大辟C.墨、劓、剕、宫、大辟 D.墨、黥、宫、大辟、劓解析:解析 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奴隶制五刑,具体为墨、劓、剕、宫、大辟。11.据历史记载,“禹刑”指的是_(分数:2.00)A.夏王朝法律的总称 B.禹制定的刑罚C.夏王朝刑事法律的总称D.禹以自身典范示范后世解析:解析 “禹刑”为夏朝法律总称。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12.夏朝的中央司法官叫_(分数:2.00)A.司寇B.大理 C.廷尉D.蒙士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中国奴隶制时期的司法制度。在夏朝,专门的司法官吏称作“士”和“理”,中央最高司法官叫“大理”,是国王的司法助手。13.商朝前期实行父
16、死子继制和_(分数:2.00)A.任意继承制B.夫死妻继制C.兄终弟及制 D.指定继承制解析:解析 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二者并存的继承制度。14.商朝的法律总称叫做_(分数:2.00)A.禹刑B.汤刑 C.吕刑D.九刑解析:解析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15.西周时期,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是_(分数:2.00)A.五过B.五刑C.五听 D.五罚解析:解析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西周总结出一套“以五声听狱诉讼求民情”的经验。即运用察言观色进行审讯,以判断当事人陈述的真伪。“五声”亦即“五听”,其具体内容是:一曰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
17、当事人的言语表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二曰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理屈者则面红。三曰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即观察当事人的呼吸,无理则喘息。四曰耳听,“观其听觉,不直则惑”,即观察当事人的听觉,理亏则听语不清。五曰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眊然”,即观察当事人的眼睛与视觉,无理则双目失神。16.“三不去”的离婚限制确立于_(分数:2.00)A夏B商C.西周 D.汉朝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关于婚姻解除制度的规定有若干条,被称作“七出”“三不去”。“三不去”即“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17.西周婚姻实行的是以下哪种制度_(分数:2.
18、00)A.一夫多妻制B.一夫两妻制C.一妻多夫制D.一夫一妻制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有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婚姻不合此三者即属于非礼非法。18.冠婚之礼在西周时期被称作_(分数:2.00)A.吉礼B.嘉礼 C.宾礼D.凶礼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的礼仪主要有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婚冠之礼被称作嘉礼。1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西周时期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_(分数:2.00)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 解析:解析 D 项是西周时期关于婚姻解除制度的规定,而非
19、婚姻缔结。20.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及“亲亲”“尊尊”的礼治原则在定罪量刑方面直接体现为_(分数:2.00)A.三宥B.三刺C.三赦 D.“中道”“中正”“中罚”解析:解析 周礼记载对于幼弱、老耄、蠢愚三种人,如果触犯法律,应当减轻、赦免其刑罚。21.西周初期统治者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对“天罚”思想进行了修正并提出的立法思想是_(分数:2.00)A.天命天罚B.明刑弼教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解析:解析 西周将天与德、礼与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以德配天”原则指导下的“明德慎罚”“刑兹无赦”和“刑罚世轻世重”的法律思想,C 项正确。对于历代的立法思想是法硕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望考生在备
20、考中熟练记忆。22.在我国历史上,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_(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 D.法经解析:解析 吕刑是西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了解西周法律制度的重要参考,西周很多重要的法律制度和原则都是从吕刑中归纳出来的。吕刑中规定了较为完整的收赎制度,赎刑由此开始制度化。除此之外,吕刑又被称为甫刑。对于吕刑所继承并贯彻的周初明德慎罚的思想,强调须以德教为本,规定了例如“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上下比罪”等审判原则,考生应细致掌握。23.西周时期“以财货相告”称为_(分数:2.00)A讼 B告C狱D诉解析:解析 西周已开始区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称“讼”:“讼
21、,所谓以财货相告者”,审理民事案件为“听讼”;刑事案件称“狱”;“狱,谓相告以罪名者”,审理刑事案件为“断狱”。24.规定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是_(分数:2.00)A.盗法B.贼法C.网法D.捕法 解析:解析 法经共有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盗法是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犯罪的法律规定;贼法是关于人身伤害、破坏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定;网法也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法捕法二篇属于诉讼法的范畴;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2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
22、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2.00)A.云梦秦简B.法经 C.九章律D.汉律六十篇解析:解析 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秦朝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_(分数:2.00)A律B科 C令D.廷行事解析:解析 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法律问答、封诊式、廷行事。科为汉朝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除此之外比也是汉代的主要法律形式。27.司法机关有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文书程式在秦朝被称作_(分数:2.00)A律B令C.法律问答D.封诊式 解析:解析 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包括:律、
23、令、法律问答、封诊式、廷行事。其中,律是秦朝法律的主体,是通过正式立法程序制定、颁布、实施的法律条文,具有稳定性、规范性与普遍适用性。令是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的命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问答是对法律条文、术语、律义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因采用答问的形式,故称为法律答问。封诊式是司法机关有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式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文书程式。廷行事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在律文无相关规定时,可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28.在秦朝,把讯问被告称作_(分数:2.00)A.讯狱 B.治狱C.讯监D.问监解析:解析 秦朝把讯问被告成为“讯狱”,审判定
24、罪称为“治狱”。29.汉朝法律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以外的罪行,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于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是_(分数:2.00)A.上请B.亲亲得相首匿 C.德主刑辅D.八议解析:解析 “上请”和“亲亲得相首匿”是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上请”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普通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奏请皇帝裁决,给予其减免刑罚优待的特权制度。“亲亲得相首匿”在汉朝法律中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于刑罚。德主刑辅为汉武帝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八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事立法
25、制度不属于汉朝。30.因怨恨不满而诽谤朝政的罪名,在汉朝被称作_(分数:2.00)A.欺谩、诋欺、诬罔B.废格诏书C.怨望诽谤 D.左道解析:解析 欺谩、诋欺、诬罔:对皇帝不忠,欺骗、轻慢、毁辱和污蔑等行为。废格诏书:官吏不执行皇帝诏令。怨望诽谤:因怨恨不满而诽谤朝政。左道:以邪道巫术诅咒皇蛊惑民众者,依律处死刑。31.在汉朝,监察官之首为_(分数:2.00)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 D.太常解析:解析 汉初沿袭秦制,中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太尉为最高武官;御史大夫为检察官之首。丞相下设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蔚、太仆、廷尉、宗正、大鸿胪、大司农、少府,
26、分管各项政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32.以下哪些为夏朝时期对监狱的称呼_(分数:2.00)A.夏台 B.钧台 C.圜土 D.内服解析:解析 夏朝的监狱称作“圜土”,即在底下挖成圆形土牢,或在地上围成圆土墙以拘禁罪人。竹书纪年明确记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此外,夏王桀曾以“夏台”作为监狱囚禁商族首领汤于其中,故夏朝监狱又有“夏台”或“钧台”之称。33.西周的罪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政治性犯罪 B.破坏社会秩序类犯罪 C.渎职方面的犯罪 D.侵犯人身财产方面的犯罪 解析:解析 西周的罪名比商朝发达,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政治性犯罪,二是破
27、坏社会秩序、侵犯人身财产等方面的犯罪,三是渎职方面的犯罪。ABCD 四个选项正好完整地说明了三种犯罪分类,故均入选。34.以下哪些属于西周宗法制的基本原则_(分数:2.00)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与小宗并无联系,相互不存在权利义务C.大宗和小宗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相辅相成 D.家国一体,等级秩序分明 解析:解析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家长制发展而来。西周宗法制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一,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祧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二,大宗与小宗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相辅相成。其三,家国
28、一体,等级秩序分明宗法制度构成了西周的基本政治模式,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35.在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具备以下哪些条件_(分数:2.00)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同姓不婚 C.履行“六礼”程序 D.“七出”“三不去”解析:解析 西周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履行六礼程序。“七出”“三不去”是西周时期婚姻关系解除的规定,不是婚姻关系确立的条件。36.以下哪些属于中国早期法制的特点_(分数:2.00)A.成文法B.公开C.不成文 D.不公开 解析:解析 中国早期法制的突出特点是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不公开不成文。37.以下哪
29、些属于西周时期关于婚姻解除方面的规定_(分数:2.00)A.七出 B.三不去 C.义绝D.六礼解析:解析 西周关于婚姻解除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七出”,第二个方面是“三不去”。38.在西周时期,将审理案件称作_(分数:2.00)A.断狱 B.听讼 C.定分D.止争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将诉讼称为“狱讼”。对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已有所区分。审理民事案件称作“听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作“断狱”。39.下列属于西周时期刑罚适用原则的内容有_(分数:2.00)A眚 B.惟终 C.非眚 D.非终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在刑法原则上,已经开始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两者在观念上已有所区别。史籍
30、中过失被称作“眚”,故意即是“非眚”,惯犯被称作“惟终”,偶犯被称作“非终”。40.以下哪些属于西周的刑法原则_(分数:2.00)A.因地、因时制宜 B.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C.宽严适中 D.同罪异罚 解析:解析 西周在总结夏商刑罚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刑罚适用原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上古刑法理论和实践,而且对后世的刑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有: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宽严适中;因地、因时制宜;上下比罪;同罪异罚。41.以下列举的活动,属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有_(分数:2.00)A.商鞅的连坐法B.邓析“造竹刑”
31、C.子产“铸刑书” D.赵鞅等人“铸刑鼎”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为考试分析的基础知识,在此不再赘述,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尽可能拿下基础题目。42.在周代礼制中,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以下哪些_(分数:2.00)A.有恶疾B.有所娶无所归 C.与更三年丧 D.前贫贱后富贵 解析:解析 西周关于婚姻的解除,有“七出”“三不去”之规定。所谓“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三不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休妻的限制,但根本上是出于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是中国民间传统道德所拥护的。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6.00)43.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分
32、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地理条件,中国国家和法的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从家族制度发展到宗族制度,原有的血缘关系纽带并未因氏族制度的瓦解而削弱,而是以转化为家族与宗族制度的形式保留下来,并愈加牢固和强韧。法的起源受其影响,也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显著特点:第一,古代法的起源与宗法等级制度密切结合,具有明显的宗法伦理性质。 第二,古代法的起源主要是以“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的形式完成。 第三,古代法的起源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为基础。44.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其意义在于:首先,公布成文法是对旧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信条,结束了法律的秘密武器,使法律制度逐步走向公开化,开创了古代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其次,公布成文法在客观上为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罪和刑对应的成文法典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也为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最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以法治世的统治模式,为法治取代礼治拉开了序幕,也为战国及其后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