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4 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诘 责( ji) 嫌 恶 ( w) 叱 咤 风云( ch) B.绯 红( fi) 黄 晕 ( yn) 面面相 觑 ( q) C.慰 藉 ( j) 仁 立( zh) 广 袤 无垠( mo) D.鄙 夷( b) 腼 腆 ( din) 风雪 载 途( zi) 解析 : A“咤”应读 zh, C“ 藉 ”应读 ji, D“ 腆 ”应读 tin。 答案: B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分) A.轩榭 骇人听闻 饶恕 毛骨耸然 B.招徕 沥尽心血 告
2、磬 引颈受戮 C.琐屑 相形见拙 苍茫 重峦叠嶂 D.旁骛 一代天骄 丘壑 粗制滥造 解析 : A 毛骨耸然 -毛骨悚然 B 告磬 -告罄 C 相形见拙 相形见绌 。 答案: D 3.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 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 2)我们不能 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A.消散 沉醉 五彩缤纷 B.消逝 沉醉 姿态万千 C.消散 沉溺 姿态万千 D.消逝 沉溺 五彩缤纷 解析
3、 :整体感知语段,第一个空由词语搭配可得,雾应是散去,所以排除 B、 D 选项。第二个空, 沉醉是褒义词,沉溺是贬义词,根据语境,应选沉醉,故答案应选 A。也可以把各个词语放到空中读一读,根据语感看 哪一项的词语放到语句中更通顺。 答案: A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 16 万字左右的书。 B.第 27 届浙江省青少年科 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 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 20 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 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 淘宝一族”的行列。 解析 : A
4、 项,“大约”与“左右”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B 项成分残缺,应在实践后加“能力”C 项用词不当,应把“停止”改为“结束”。 答案: D 5.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来源:学科网 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B. C. D. 解析 :先要整体感知一下语段内容,根据空前面的主语,考虑搭配与语意的一致,答案应选B
5、。因为,眼泪是“流”,仁慈是“发”自人内心的,贫苦的人民需要同情,凄凉时需要关怀。 答案: B 6.选出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 理 想社会的向往。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但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狡猾、自暴自弃。 C.海底两万里中的 “ 我 ” 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灿烂的美景,并把心中的新奇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 了康塞尔。 D.简 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 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 表白了爱意。 解析 :“ 在海底
6、散步时看到了灿烂的美景 ”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说中的“我”是被迫 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 答案: C 7.古诗文名句、俗语默写。( 6 分) (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2)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3)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 4) ,得理一尺。(俗语) ( 5)李白的送别诗别有情味: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寄托对朋友的一片深情;送友人中的“ , ”用徐徐而下的一轮红日隐喻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解析 :默写时,除了要注意柳、暗、 焉 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
7、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答案: ( 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 但愿人长久 ( 3) 必有我师焉 ( 4) 让人一寸 ( 5)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8.综合性学习。( 6 分)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食品安全大讨论,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 1)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字 )( 2 分) 5 月 23 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 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 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解析 :新闻主要由标
8、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组成。标题是对内容的概括,由上述材料可知,主要事件是对有毒食品的曝光。 答案: 凤凰卫视解读食品安全隐患 ( 2)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2 分) 解析 :进行说明时要从结构和文字两方面入手,简单介绍画面内容即可。 答案: 画面中有一个不法商人,他手持一把大伞,伞上写有 “ 国标允许 ” 的字样。在大伞的遮盖下,他在某食品中加入有害的化学物质。 ( 3)请用对偶的形式补写食品安全宣传语。( 2 分) ,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解析 :根据根据食品主题写即可,注意格式和停顿的一致性。 答案: 示例: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 二、现代文阅读( 26 分)
9、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9-12题。( 11 分)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来源: Z#xx#k.Com 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 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
10、氧化硫 1.5 亿多吨、二氧化碳 2 亿多吨、悬浮颗粒物 23 亿多吨和氮氧化物 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 数(简称 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 0-100 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教( AQI)分级表 AQI 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以上 AQI 级别 质量状况 好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摘自科学世界) 媒体信息: 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
11、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 1 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摘自中国新闻网) 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 10 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
12、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 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9.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3 分) 解析 :读文章可知,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大气污染,接着介绍大气污染的对人类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大气污染的原因。把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作答即可。 答案: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0.阅读上述文本,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3 分) A.科学家
13、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 - 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不敢来华投资兴业。 解析 : A 中 左右可以多余一百种也可以少于一百种,而原文 “ 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是指大于等于一百种。故 A 项不准确。 B 项与原文“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不符。 D 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分别是“ 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14、 ” 答案: C 11.分析文本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解析 :读画线句可知,通过与国外处理空气的政府决策相比,来说明我国政府对环境治理方面的薄弱。这样更有利于突出说明的内容。 答案: 运用对比 ( 比较 ) ,鲜明地突出了我国公众的岛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12.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 分) 解析 :针对平时你所见到的环境污染提意见即可。如,提倡过低炭生活,少用洗衣机,少开车等。 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 ( 1)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 2) 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二)阅读下面一篇
15、小说,完成 13-17 题。( 15 分) 高高的玉米 ( 美 ) 加里卡特 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家屋子的周围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用凉水洗胡萝卜。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她巴望着天上出现云块,但还是烈日当空,看上去 令人不安。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叹一口气。 “旱得太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今年四十出头。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然后擦干双手,向她的丈夫走过去。
16、吉姆坐在轮椅里,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他翻修谷仓的时候,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造成腿部骨折。 X 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 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 “你说的有道理。”她低头看着他说道,“确实,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来源: Zxxk.Com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咱们会没事的。”她平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一天,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
17、来。吉姆告诉她,他刚刚跟帕皮通过电话。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几乎看不到穗子,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如果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他要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可能他过分操心了。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是一样的,又是同时种下去的。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疑惑。 吉姆正襟危坐,但脸上满是笑容。她放下背着的包。“你不会是要告诉我,”她说,“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刚才医生打电话来 ,说我后来的
18、 X 光 片看起来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 月就能走动了。” “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她含笑说道,忽然跳了起来,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要好?” “啊,是的,亲爱的。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他握住她的双手,“一个月前,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净朝坏处想了。然后来了好消息, 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是啊。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 水了。” “你是说,给菜园浇水?” “菜园,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
19、” “玉米地?”吉姆两眼盯着她看。 “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她微笑着说。 屋外,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 (选自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13.小说多次写到 “ 烈日 ”“ 干旱 ” ,有什么作用?( 2 分) 解析 : “ 烈日 ”“ 干旱 ” 是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多次写到这样的环境,使作者内心的焦虑情感更加突出,使读者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语境分析可知是环境描写,再分析其作用即可。 答案: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烘托吉姆夫妇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焦虑与不安的心情。 14.品味下面句子,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4 分) ( 1) “旱得太
20、久了。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 2) “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解析 :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 1) “ 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 可见干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甚至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2) 中结合“ X 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可知作者的病情与其心情有着很大联系。 答案: ( 1) 写出吉姆看到玉米叶被晒卷的痛心与无奈,同时也是对妻子和自己的安慰。 ( 2)
21、表现出休伊听到吉姆能行走的消息时的疑惑和惊喜之情。 1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如从 “是啊。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水了。”“你是说,给菜园浇水?”“菜园,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休伊是个默默奉献的人。 答案: 在灾难面前,休伊偷偷给玉米地浇水,让吉姆见到高高的玉米,看到生活的希望,默默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从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勤劳、坚强、乐观、默默奉献、对丈夫充满爱的中年妇女。 16.小说以 “ 高高的玉米 ” 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3
2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表面上看, “ 高高的玉米 ” 指吉姆家的玉米长势好。结合文章情节综合分析 可知, 玉米地是休伊和吉姆两人生活的希望,干旱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折磨,在这个过程中休伊的默默奉献使生病的丈夫在存有生的希望的同时更加的开心,因此题目也象征了人物的坚强形象与灾难中的希望。 答案: “ 高离的玉米 ” 既指吉姆家的玉米长势好,也象征了休伊壮实的形象、坚强的性格,同时也象征吉姆夫妇在灾难中的希望。 17.阅读本文和链接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3 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其中一位受伤的小女孩,尽管身上有血
23、迹,但她仍微笑 着说:“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 材料二:因病致残的巴雷尼,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练习走路,做体操,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酷打击。后来,他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根据文中休伊在丈夫病重时的坚强与乐观,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是在赞扬他们坚强的品质。因此,感悟应围绕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的态度等来谈。 答案: 示例: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坚强、乐观,战胜一切困难。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8-19 题。( 4 分) 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 终日面崔嵬 。 只看云断成飞
24、雨,不道云从底处 来。 注释: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 ( wi):山高大不平。 这里指山。底处:何处。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 “ 堆 ” 得精妙。请说说 “ 堆 ” 字为何用得精妙。(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炼字是要结合语境及诗下面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选好角度,结合语境,做出具体分析。 答案: 一个 “ 堆 ” 字,形象地写出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同。 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幅巾 ” 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 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25、B.“ 终日 ” 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 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 ,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第二句意思为“ 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是在为悟出“ 凡事都有根源 ”的哲理做铺垫。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 20-24 题。( 16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26、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 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 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南都书舍
27、: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子。齑( j):腌菜或酱菜。啖:吃。留守:官职名称。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 分) ( 1)又 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礼愈 至 ( 3) 日 煮粥一釜 ( 4) 馈 以佳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患、至、馈”根据语境可推断出来,“日”是课内文章中的重点字,应译为“每天”。 答案: ( 1) 担心 ( 2) 周到或周全 ( 3) 每天 ( 4) 赠送或馈赠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敢出一言 以 复(来) 遗 以 食物(把) B.每假借 于 藏书之家(向) 就学 于 南都书舍(在) C.俟 其 欣悦(他,指
28、老师) 其 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 之 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 之 垄上(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其喜洋洋者矣”中“其”不是代词,更不指作者,它没有实意。 答案: C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故”“卒”“今”,都是课本注解中的重点字,分别译为“因此、所以”“最终”“今天”。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答案: ( 1) 所以
29、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 2) 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 2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3 分) 选文 主要人物 ( 人名 ) 主要内容 ( 限 8 个字 ) 共同点 甲文 ( 1)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 3) 乙文 范仲淹 (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读两文,抓住文中描写人物性格或经历的关键语句可知,甲文“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写出了宋濂对知识的渴望;乙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 之。 ”写出了范仲淹求学时不与他人攀比勤奋苦读
30、。由此可见两者,均有家贫苦读的经历。 答案: ( 1) 宋濂 ( 2) 读书清苦 ( 每日吃粥、日啖二粥 ) ,不受馈赠 ( 不食佳肴、不享盛馔 )( 3) 家贫苦读 24.从下列( 1)( 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 分) (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结合自己的观点谈即可。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但必须写出自己的理由。 答案: ( 1) 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自己虚心求教
31、的表现。 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 ( 2) 示例:赞同。范钟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 “ 嗟来之食 ” ,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 四、写作( 45 分) 25.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愁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 遇,让人生色彩斑斓。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 ” 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要求: (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 2)文章不少于 600 字。 (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材料中有提示语。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相遇”一词是入手的关键所在。可以指与某人的相遇,相遇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个人可是是身边的,也可以是远去的,还可以是萍水相逢的,更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然,也可以写与某事物、景物等的相遇,虽然它是静止的,但它可 以给你启示,给你带来变化等等。总之,审题之后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有什么相关的素材,写出来可以反映什么主题,所反映的主题是否积极向上。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