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五代(二)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南北土族地主阶级,其核心为( ),隋朝在北魏、北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刑律是( )。(分数:2.00)A.江左士族,永徽律疏B.代北士族,显德刑统C.关陇士族,开皇律D.山东士族,大诰2.关于大运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该诗描述的就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隋朝的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扬州隋朝大运河中,邗沟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最接近于春秋时期即已开通过的运河皮日休汴河怀
2、古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有利有弊隋朝大运河四大段由南到北依次是江南河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分数:2.00)A.B.C.D.3.据新唐书兵志记载,(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分数:2.00)A.兵部B.尚书省C.节度使D.统军大将4.(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5.唐代李世民、李隆基时出现的事件分别是( )。(分数:2.00)A.贞观
3、之治、安史之乱B.安史之乱、元嘉之乱C.九五之乱、玄武之变D.八王之乱、九王之乱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分数:2.00)A.大明律B.开皇律C.宋刑统D.唐律疏议7.隋代大贵族杨素在“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础并利,田宅以千百数”。这反映了( )。(分数:2.00)A.均田制顺利施行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C.均田制并未实行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8.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 )。瓦岗军河北起义军江淮起义军王薄起义军山东起义军(分数:2.00)A.B.C.D.9.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分数:2.
4、00)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C.府兵制D.六部制10.三省六部制最终定型是在( ),三省中属于行政机构的是( ),三省六部制中隋朝与唐代机构名称不同的是( )。(分数:2.00)A.北周;内史省;门下省、户部B.唐朝;门下省;中书省、礼部C.北魏;中书省;门下省、户部D.隋朝;尚书省;中书省、户部11.下列史实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牛李党争,南衙北司之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唐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这种局面,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后势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河朔三镇”指的是卢龙镇、魏博镇、淄青镇唐朝出现的先进的灌溉工具和耕地工具是筒车、曲辕犁唐朝
5、官营手工业中,每年服役 20 天,在政府“趋役不尽及别有和雇”的情况下,可“纳资代役”的是短番匠(分数:2.00)A.B.C.D.12.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B.门下省负责审议沼令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13.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分数:2.00)A.票拟B.涂归C.五花判事D.封驳14.隋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是为( )。隋开皇五年,文帝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
6、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是为( )。(分数:2.00)A.鱼鳞图册,赋役黄册B.赋役黄册,鱼鳞图册C.大索貌阅,输籍定样D.输籍定样,大索貌阅15.郭沫若先生这样评价一位古代统治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统治者是( ),主要借助于( )的支持。(分数:2.00)A.武则天,庶族地主B.唐太宗,前朝贵族C.隋文帝,关陇士族D.汉景帝,山东士族16.下列关于唐代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输庸代役租
7、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均田制是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占田制(分数:2.00)A.B.C.D.17.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北宋则划分为 14 个( ),到元代划分 12 个( )。(分数:2.00)A.遭,路,行省B.路,道,郡县C.省,路,边镇D.都护府,路,省18.藩镇节度使武装的核心是( ),他们“父子相袭,亲党胶固”,且骄横异常,“变易主帅,如同儿
8、戏”。(分数:2.00)A.长从宿卫B.长征健儿C.牙兵D.节度使19.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原则是( )。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强干弱枝,折冲府B.强枝弱干,左右卫C.内轻外重,鹰扬府D.干枝俱强,左右武卫20.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的发展趋势,创立了科举制度,是一种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其中的进士科始创于( ),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分数:2.00)A.隋炀帝,武则天B.隋文帝,唐太宗C.隋文帝,唐高祖D.汉武帝,隋炀帝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刘晏(分数:10.00)_22.河朔三镇
9、(安西四镇,四镇之乱)(分数:10.00)_23.三省六部制(封驳、涂归、画敕)(分数:10.00)_24.甘露之变(分数:10.00)_25.十部乐(七科谪)(分数:10.00)_26.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分数:10.00)_27.短番匠、和雇匠(分数:10.00)_28.唐律疏议(九章律、开皇律)(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旧唐书宦官传材料二:玄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
10、宫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殊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批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傈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新唐书宦官传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自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
11、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旧唐书宦官传材料四: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官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官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于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出入汲水,日:“惊我供奉鸟雀。”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
12、情饮啖。将去,留蛇一箧,诫之日:“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旧唐书裴度传请回答:(分数:30.00)(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分数:10.00)_(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分数:10.00)_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
13、镇司马,子孙因家焉。隋书高祖纪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材料三: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数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所未有。通典卷 7食货典丁中材料四: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贞观政要卷 8辨兴亡回答问题:(分数:30.00)(1).材料一、二记载的是哪
14、个朝代的皇帝,分别是谁?二者有什么不同?(分数:10.00)_(2).材料三描述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分数:10.00)_(3).解释一下隋文帝得天下和隋炀帝失天下的原因。(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统一,如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论述三位帝王的统一历程和中央集权措施。(分数:40.00)_30.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修筑长城,开挖运河的王朝,请举例说明其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分数:40.00)_31.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试分析原因和影响。(分数:40.00)_隋唐五代(二)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
15、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隋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南北土族地主阶级,其核心为( ),隋朝在北魏、北齐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刑律是( )。(分数:2.00)A.江左士族,永徽律疏B.代北士族,显德刑统C.关陇士族,开皇律 D.山东士族,大诰解析:2.关于大运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该诗描述的就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隋朝的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扬州隋朝大运河中,邗沟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最接近于春秋时期即已开通过的运河皮日休汴河怀古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
16、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有利有弊隋朝大运河四大段由南到北依次是江南河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分数:2.00)A.B.C.D. 解析:3.据新唐书兵志记载,(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分数:2.00)A.兵部B.尚书省C.节度使D.统军大将 解析:4.(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 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解析:5.唐代李世民、李隆基时出现的事件分别是( )。(分数:2.00)A.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B.安史之
17、乱、元嘉之乱C.九五之乱、玄武之变D.八王之乱、九王之乱解析: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分数:2.00)A.大明律B.开皇律C.宋刑统D.唐律疏议 解析:7.隋代大贵族杨素在“诸方都会处,邸店水础并利,田宅以千百数”。这反映了( )。(分数:2.00)A.均田制顺利施行B.大土地所有制受到很大限制 C.均田制并未实行D.均田制实行不彻底解析:8.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 )。瓦岗军河北起义军江淮起义军王薄起义军山东起义军(分数:2.00)A.B.C. D.解析:9.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分数
18、:2.00)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 C.府兵制D.六部制解析:10.三省六部制最终定型是在( ),三省中属于行政机构的是( ),三省六部制中隋朝与唐代机构名称不同的是( )。(分数:2.00)A.北周;内史省;门下省、户部 B.唐朝;门下省;中书省、礼部C.北魏;中书省;门下省、户部D.隋朝;尚书省;中书省、户部解析:11.下列史实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牛李党争,南衙北司之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唐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这种局面,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后势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河朔三镇”指的是卢龙镇、魏博镇、淄青镇唐朝出现的先进的灌溉工具和耕地
19、工具是筒车、曲辕犁唐朝官营手工业中,每年服役 20 天,在政府“趋役不尽及别有和雇”的情况下,可“纳资代役”的是短番匠(分数:2.00)A.B.C.D. 解析:12.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B.门下省负责审议沼令 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解析:13.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分数:2.00)A.票拟 B.涂归C.五花判事D.封驳解析:14.隋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是
20、为( )。隋开皇五年,文帝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是为( )。(分数:2.00)A.鱼鳞图册,赋役黄册B.赋役黄册,鱼鳞图册 C.大索貌阅,输籍定样D.输籍定样,大索貌阅解析:15.郭沫若先生这样评价一位古代统治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统治者是( ),主要借助于( )的支持。(分数:2.00)A.武则天,庶族地主B.唐太宗,前朝贵族C.隋文帝,关陇士族 D.汉景帝,山东士族解析:16.下列关于唐代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
21、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输庸代役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均田制是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占田制(分数:2.00)A.B. C.D.解析:17.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北宋则划分为 14 个( ),到元代划分 12 个( )。(分数:2.00)A.遭,路,行省B.路,道,郡县 C.省,路,边镇D.都护府,路,省解析:18.藩镇节度使
22、武装的核心是( ),他们“父子相袭,亲党胶固”,且骄横异常,“变易主帅,如同儿戏”。(分数:2.00)A.长从宿卫B.长征健儿C.牙兵 D.节度使解析:19.唐代府兵制的基本原则是( )。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强干弱枝,折冲府B.强枝弱干,左右卫 C.内轻外重,鹰扬府D.干枝俱强,左右武卫解析:20.隋朝在选官方面继承了西魏以来“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的发展趋势,创立了科举制度,是一种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其中的进士科始创于( ),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分数:2.00)A.隋炀帝,武则天B.隋文帝,唐太宗C.隋文帝,唐高祖D.汉武帝,隋
23、炀帝 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刘晏(分数:10.00)_正确答案:(刘晏是唐代著名经济学家,理财家,吴慧在中国六大经济改革家中将他和管仲、商鞅、桑弘羊、王安石、张居正并列。刘晏财政思想的最大优点是对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有较明确的认识。刘晏正是从有效的经济发展上解决财政困难的财政家。在这一点上,他比历代封建王朝一般的理财家都表现得突出。他在各种财政措施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社会政策的意义,而不是一味追求扩大财政收入。因此,刘晏的财政措施一直为后代的史家和儒者所称赞而奉为“典范”。常平法:刘晏为解决唐政府的财政危机,稳定物价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做
24、知院官,知院官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粜出,不仅利用粮食差价获利,而且保持各地物价的大体稳定。)解析:22.河朔三镇(安西四镇,四镇之乱)(分数:10.00)_正确答案:(河朔三镇指的是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自李宝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恒、定、易、赵、深、冀等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自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魏、博、贝、相、澶、卫、沼等州(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李怀仙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幽、涿、营、瀛、莫、
25、平、蓟、妫、檀等州(今河北中北部及辽宁西部)。三镇节度使均是安史降将,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不供中央。河朔三镇割据称雄,专横跋扈,公开与中央相对抗,被称为叛镇。安西四镇是指龟兹、焉耆、于阒、疏勒四镇。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于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这四镇。四镇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西域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四镇之乱是发生在德宗朝时的中央和藩镇之间的斗争。建中二年(781 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遭到了唐德宗的反对。李惟岳便勾结魏博镇田悦(田承嗣之侄)、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治湖北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共同起
26、兵反抗中央,史称“四镇之乱”。)解析:23.三省六部制(封驳、涂归、画敕)(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唐时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各方面事务。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的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封驳、涂归、画敕:是三省六部制在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规定。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
27、若发现中书省所拟诏令有违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省重拟即所谓“封驳”。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省所拟的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归中书省重写,此称“涂归”。中书省所拟诏令经门下省审议合格后,由侍中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可。)解析:24.甘露之变(分数:10.00)_正确答案:(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的一次事变。文宗即位后,利用李训、郑注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文宗登紫宸殿朝见百官。李训令人奏告文宗称今吾左仗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文宗便令宰相和官员前去察看。李训回来说,不太像是甘露。文宗又令左、右神策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带领众宦官去看。此时,李训早已在左仗院埋下伏兵,只等宦官一到便围而
28、全歼。但仇士良看出了破绽,急忙挟持文宗回官,并派出禁军大肆屠杀。李训、郑注等皆被杀害,这件事史称“甘露之变”。之后宦官一直掌握军政大权,成为唐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直到昭宗天复三年(903 年)被朱温一举消灭。)解析:25.十部乐(七科谪)(分数:10.00)_正确答案:(唐太宗时制定的十部乐舞,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队规模很大,中外乐曲和乐器竞相争辉,盛况空前。高宗以后,十部乐逐渐衰落,到玄宗时遂将演出形式将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七科谪原为秦朝惩罚犯罪官吏和商人的一项制度。汉武帝时期,因连年用兵,兵源不足,于是继承了秦朝这一制度,
29、征发七科谪随军打仗。天汉四年(公元前 97 年),武帝遣李广利等人率兵出击匈奴,当时征发士兵的范围就包括七科谪。七科指:犯罪的官吏、亡命、赘婿,贾人、故有市籍者、父母有市籍者、大父母有市籍者。)解析:26.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分数:10.00)_正确答案:(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唐顺宗时发生的反对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永贞元年(805 年)正月,顺宗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王怀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十人,着手进行改革,以此削弱宦官的势力。同年八月,以权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与韦皋、裴均(荆南节度使)、严绶(河东节度使)等内外呼应,迫使顺宗禅
30、位于太子李纯。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宦官得势后,“二王”即被贬逐,王怀病死于贬所,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州司马,时称“八司马”,整个事件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解析:27.短番匠、和雇匠(分数:10.00)_正确答案:(短番匠、和雇匠是唐代工匠的两种类型。短番匠每年服役二十天,可“纳资代役”。和雇匠由政府出资招雇,又分为明资匠和长上匠两种。明资匠是短期雇工,每年大约做工三个月,长上匠是长期雇工,终年被政府雇佣。当时的和雇匠实际上是强制性的。尽管如此,和雇制度的产生具有进步意义,使政府对工匠的束缚有所放松。)解析:28.唐律疏议(九章律、开皇律)(分数:10.00
31、)_正确答案:(唐朝刑律及其注疏的合编。高宗时,命长孙无忌等人以武德律、贞观律为蓝本,修成永徽律,永徽三年(652 年),又对永徽律做了具体解释,撰成疏议30 卷,永徽四年,疏议附于律文之后正式颁行,形成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共 12 篇,502 条,贯穿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精神。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封建法律的修订都具有重大影响。清对比汉朝九章律和隋朝开皇律。)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32、旧唐书宦官传材料二:玄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殊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批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傈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新唐书宦官传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自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
33、,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旧唐书宦官传材料四: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官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官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于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
34、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出入汲水,日:“惊我供奉鸟雀。”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情饮啖。将去,留蛇一箧,诫之日:“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旧唐书裴度传请回答:(分数:30.00)(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主要是:宦官专权。唐太宗下诏规定宦官不置三品官,不准干预政事,宦官数量不多,地位较低,只管宫廷内部事务,无权过问军政大事。形成原因:玄宗后期怠于政事,滥赏赐爵位,宦官激增至 3000 人,地位上升,逐步参政
35、。肃宗、代宗庸弱,以宦官专掌禁军,充任枢密使。自此,宦官掌握军、政大权,从而为宦官专权提供切实保证。)解析:(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分数:10.00)_正确答案:(当时宦官经常借为皇宫采办物品的名义,对人民进行掠夺,称为“官市”。还有充五坊(雕、鹘、鹞、鹰、狗坊)小使的宦官,也常借捕贡奉鸟雀为名,对人民进行讹诈。)解析:(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主要危害:在政治上,宦官们分帮结派,营私舞弊,以至任免朝臣,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在军事上,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
36、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经济上,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宫市”,强买货物,敲诈勒索。总之,宦官专权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隋书高祖纪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材料三: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数多者千万
37、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所未有。通典卷 7食货典丁中材料四: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贞观政要卷 8辨兴亡回答问题:(分数:30.00)(1).材料一、二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分别是谁?二者有什么不同?(分数:10.00)_正确答案:(隋文帝开国。隋炀帝丧国。结合历史加以分析。)解析:(2).材料三描述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隋代经济、国力较前朝大大加强。)解析:(3).解释一下隋文帝得天下和隋炀帝失天下的原因。(分
38、数:10.00)_正确答案:(略)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统一,如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论述三位帝王的统一历程和中央集权措施。(分数:40.00)_正确答案:(秦始皇赢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五六百年的纷争局面,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调,并在文字、货币、度量衡、道路、军队、行政区划、赋税等做了统一和改革。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割据局面,赵翼廿二史札记评价: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如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功臣的威胁,但也留下了后来文强武弱的积弊,另外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变革。请大家自己总结。)解析:30.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修筑长城,开挖运河的王朝,请举例说明其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分数:40.00)_正确答案:(战国时期赵国、韩国、燕国、齐国都曾经修筑长城,秦国统一后把赵国、韩国、燕国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万里长城。明代重修长城大部分保留至今。运河始于隋炀帝杨广,毁誉参半,元代把运河取直,改洛阳走山东,济宁一度成为大运河的中心,2008年后济宁以北运河复航工程开工。)解析:31.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试分析原因和影响。(分数:40.00)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