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有 4 大题,共 3 2 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 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均答 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 一
2、 、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 只有一项 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 题 , 每小题 1分 , 共 20 分 ) 1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2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 “ 在当时(隋唐时期 ) 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 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 ) 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 ” 该 “ 制度 ” 指的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3 在
3、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该屏幕内容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其作品的原作者是 A 顾恺之 B 阎立本 C 吴道子 D 张择端 4 据元史 百官志三记载: “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 1288 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来源 :学 #科 #网 Z#X #X#K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5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 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 其中 不正 确 的是 A 汉朝丝绸之路
4、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 心已完成南移 C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 经 济交流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 外贸易发展 6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日 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5、 。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8 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 “ 二十一条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 B C D 9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 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 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红军不怕远
6、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B C D 10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 征,其中1949 1956 年应该填 时期 主题词 1894 1921 年 来源 :Z+xx+k.Com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 1935 年 开天辟地, 渐趋成熟 1949 1956 年 1978 2001 年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1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 ) 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
7、业奇迹 ; 邓(小平 ) 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 尽管在类 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 “ 改变组织方式 ” 指的是 A 深 入 开展人 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D 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 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兴建经济特区 C 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D 开发上海浦东 13 下图是 1949 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
8、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尊重 B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14 在 2007 年 10 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 “ 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 ” 。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由此交汇 A B C D 15 林 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 : 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
9、 份人权文 献 ”。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 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 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16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 : 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 “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 ”,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世界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 B C D 17 右图为 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值 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 20 世 纪 3 0 年代,苏联工业产
10、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 俄国农奴制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斯大林模式推动 18 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苏 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柏林危机 B 越南战争 C 古巴导弹 危机 D 科索沃战争 19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上述评论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呈现的 趋势是 A 政治格局多极化 B
11、 经济全球化 C 经济区域集团化 D 文化多元化 20 下表是一份世界历史名人简历。据此判断, 他的中文译名应是 来源 :学。科。网 来源 :学科网 ZXXK来源 :学科网 ZXXK 姓名 Albert Einstein来源 :学科网 ZXXK来源 :Zxxk.Com来源 :学 &科 &网 来源 :Zxxk.Com 国籍 美籍德国 身份 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名言 “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成就 相对论的提出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 二、判断题 : 判断正误 , 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 正确的填涂 A, 错误的填涂 B(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2、1 分 , 共 6 分) 21 秦始皇实行 “ 焚书坑儒 ” ,明朝统治者推行八股取士都是为了强化思想控制。 22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 体化和共同富 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3 1976 年 10 月,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24 1921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统治秩序。 25 1939 年,德国进攻荷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莫斯科保卫战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6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复习历史的
13、有效方法之一。请你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代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主要发明 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原子弹、电子计算机 新的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太阳能、生物能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 每空 1 分 , 共 6 分 ) 27 1689 年,中俄双方代表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1842年,英国侵略 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 28
14、 1953 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 ;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9 14 16 世纪,欧洲 运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18 世纪,法国 运动,宣传 “ 自由 ”“ 平等 ” 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 :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 根据设问 , 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 每小题 6 分 ,共 18 分 ) 30 (6 分 ) 2011 年 1 月 11 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 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
15、拜 着:一代圣 贤 孔子是鲁国人 , 500 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 500 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 论 语 颜渊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 论语 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 卫灵公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 ) 也。臣愚 以为诸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
16、其信 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 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 ) 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 人 请回 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 原 话 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 2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分 ) (3)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 (2 分) 31 (6 分 ) 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 “ 百年锐于千载
17、 ”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 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 冨 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 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 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 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 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
18、,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 目标,中华强盛 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81 年 10 月 9 日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 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 必要条件。 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 为 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 “ 不统、不独、不 武 ” 现状, 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 (台湾 ) 马英九在 “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 100 周年国庆大会 ”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 思想主 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
19、出有何意义? ( 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 “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 ”,共同进 行了哪些努力? ( 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 命的原因 是什么? ( 分 ) 32 (6 分)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 的趋势和潮流。阅读下列图文、表格材料 :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选自世 界历史(九 上)地图册 材料二 在(公元 ) 1500 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
20、一个地区运货 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 1760年前后新世界 的种植场 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 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神、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国家类别 1970 年 1992 年 32 个发展中国家 108 美元 279 美元 21 个发达国家 3129 美元 22185 美元 摘自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结合
21、所学知识列举为新 航路开辟作出贡献的著名航海家。 ( 分) (2)据材料二,说明 1500 1760 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 2 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如 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2 分 ) 2012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 , 共 20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B A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B A D C A D 二、判断题 ( 每小题 1 分
22、, 共 6 分 ) 21 A 22 B 23 A 24 A 25 B 26 A 三、填空题 ( 每小题 2 分 , 每空 1 分 , 共 6 分 ) 27 尼布楚条约南京条约 28 五 年计划 市场经济 29 文艺复兴 启蒙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 ( 每小题 6 分 , 共 18 分) 30 (1)主张:“仁” 。 ( 1 分) 原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 分)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大一统。 ( 1 分 ) 影响 :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政治、国家的统一。 ( 分 ) (3)评价 :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教
23、育家。 ( 1 分) 依据 : 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 分 ) 31 (1)主张:三民主义。 ( 1分 ) 意义 : 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 想。 ( 分 ) (2)共同努力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 战争的伟大胜利。 ( 或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 分) (3)角度 : 材料二从祖国统一的角度,材料三从两岸和平的角度。 ( 分 ) 原因 :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 ) 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统一)。 ( 1分 ) 32 (1)人物 : 迪亚士、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 ( 2 分) (2)变化 :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 ( 分) 原因 :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 分 ) (3)问题 : 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拉大。 ( 1 分) 对策 : 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与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 验 ;趋利避害,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 分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