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7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84.00)1.随机事件发生概率 P 的变化范围为 A.P0 B.P1 C.0P1 D.OP1 E.0P1(分数:2.00)A.B.C.D.E.2.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E.从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分数:2.00)A.B.C.D.E.3.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该地区的 100 家零售食品店,这 100 家零售食品店是 A.样本 B.有
2、限总体 C.无限总体 D.个体 E.尚难确定是总体还是样本(分数:2.00)A.B.C.D.E.4.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 P 表示 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有时难以直接获得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P0.05 时,称为小概率事件(分数:2.00)A.B.C.D.E.5.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是 A.正态分布资料 B.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分布资料 D.负偏态分布资料 E.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分数:2.00)A.B.C.D.E.6.描述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几
3、何均数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2.00)A.B.C.D.E.7.下列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方差的单位与标准差的单位相同 B.方差的单位是标准差单位的平方 C.都用于描述定量资料的变异程度 D.二者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 E.均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分数:2.00)A.B.C.D.E.8.正态分布曲线下(-,+1.96)范围内的面积(%)为 A.90.0 B.92.5 C.95.0 D.97.5 E.99.0(分数:2.00)A.B.C.D.E.9.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
4、差大小 C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 (分数:2.00)A.B.C.D.E.10.下列关于 t 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t 分布为单峰分布 B.t 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C.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 D.自由度越大,t 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分数:2.00)A.B.C.D.E.11.假设检验时,若 =0.05,则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 P 大于 0.05,则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B.若 P 小于 0.05,则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C.若 P 小于 0.05,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D.若 P 小
5、于 0.05,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E.若 P 大于 0.05,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分数:2.00)A.B.C.D.E.12.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分数:2.00)A.B.C.D.E.1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个体 B.全部观察值 C.随机因素 D.处理因素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分数:2.00)A.B.C.D.E.1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分解正确的是 A.SS 总 =SS 组内
6、+SS 组间 B.MS 总 =MS 组内 +M5 组间 C.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 +SS 误差 D.SS 总 =SS 处理 +SS 区组 +SS 误差 E.MS 总 =MS 处理 +MS 区组 +MS 误差(分数:2.00)A.B.C.D.E.15.欲计算 2006 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其分母为 2006 年该地 A.体检人数 B.肝癌患者人数 C.肝炎患者人数 D.平均人口数 E.平均就诊人数(分数:2.00)A.B.C.D.E.16.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A.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7、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E.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分数:2.00)A.B.C.D.E.17.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率的标准误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D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Sp= (分数:2.00)A.B.C.D.E.18.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 95%置信区间,其公式为AB (分数:2.00)A.B.C.D.E.19.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一般要求 A.n50 B.p 不接近 0 C.p 接近 0.50 D.np 或 n(1-p)大于 5 E.np 与
8、 n(1-p)均大于 5(分数:2.00)A.B.C.D.E.20.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选用基本公式 (分数:2.00)A.B.C.D.E.21.对于 RC 行列表资料的 2检验,其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 A.R-1 B.C-1 C.R+C-1 D.RC-1 E.(R-1)(C-1)(分数:2.00)A.B.C.D.E.22.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若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相应的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分数:2.00)A.B.C.D.E.23.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方差分析 B.Z 检验 C.t 检
9、验 D.H 检验 E.q 检验(分数:2.00)A.B.C.D.E.24.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类型不包括 A.等级资料 B.分布类型未知资料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 E.二项分布资料(分数:2.00)A.B.C.D.E.25.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A.不计秩次 B.依次序编秩 C.取其平均秩次 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 E.不计秩次,样本含量 n 相应减去 1(分数:2.00)A.B.C.D.E.26.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相等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
10、最小 E.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分数:2.00)A.B.C.D.E.27.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的 r 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 b 值 A.越大 B.越小 C.比 r 小 D.比 r 大 E.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分数:2.00)A.B.C.D.E.28.下列关于直线回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回归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 B.回归方程可用来描述两定量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 C.对回归系数假设检验的 P 能够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的影响大小 D.满足各观测值独立、应变量与自变量关系为线性、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 E.直线回归用于预测时,自变量一般
11、不应超出样本实测值的取值范围(分数:2.00)A.B.C.D.E.29.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 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 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 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 E.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 部分(分数:2.00)A.B.C.D.E.30.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1:1 B.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 C.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 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 E.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数:2.00)A.B.C.D.E.31.描述某指标随另一连续型变量变
12、化的速度,宜绘制 A.圆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复式条图 E.半对数线图(分数:2.00)A.B.C.D.E.3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E.随机化、对照、重复(分数:2.00)A.B.C.D.E.33.下列关于样本含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含量为准 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观察单位数 D.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观察单位数 E.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观察单位数(分数:2.00)A.B.C.D.E.34.下列关于调查
13、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 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分数:2.00)A.B.C.D.E.3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B.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 C.受试对象、干预因素、处理因素 D.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 E.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分数:2.00)A.B.C.D.E.36.计算 2007 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 2
14、007 年 A.年初 0 岁组人口数 B.年中 0 岁组人口数 C.年末 0 岁组人口数 D.活产数 E.平均人口数(分数:2.00)A.B.C.D.E.37.老年人口增加可能使 A.死亡率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婴儿死亡率下降 D.婴儿死亡率增加 E.新生儿死亡率增加(分数:2.00)A.B.C.D.E.38.简略寿命表中 nqx表示 A.x岁年龄组人口在 n 年内的生存率 B.n 岁年龄组人口在 x 年内的死亡概率 C.x岁年龄组人口在 n 年内的平均死亡率 D.已经活到 x 岁的尚存者在今后 n 年内的生存概率 E.已经活到 x 岁的尚存者在今后 n 年内的死亡概率(分数:2.00)A
15、.B.C.D.E.39.编制寿命表时,下列指标中,可从实际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是 A.死亡概率 nqx B.死亡率 nmx C.死亡人数 ndx D.尚存人数 lx E.平均人口数 nPx(分数:2.00)A.B.C.D.E.40.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 A.观察对象失访 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 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 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 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分数:2.00)A.B.C.D.E.41.下列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B.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生存概率是生存率的累积 D.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 E.生存概率一
16、定小于生存率(分数:2.00)A.B.C.D.E.42.下列关于 Kaplan-Meier 法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适用于大样本按时间分组资料 B.仅适用于大样本未按时间分组资料 C.仅适用于小样本未按时间未分组资料 D.适用于小样本或大样本按时间分组资料 E.适用于小样本或大样本未按时间分组资料(分数:2.00)A.B.C.D.E.二、BA2 型题/B(总题数:8,分数:16.00)43.若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 120g/L 为贫血的判断标准,调查某地成年男性 1000 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结果有 19 名贫血患者,981 名非贫血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
17、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分数:2.00)A.B.C.D.E.44.抽样调查了某地 103 名 10 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得身高均数为 142.82cm,标准差为 5.63cm;体重均数为 28.24kg,标准差为 5.62kg。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身高变异程度大 B.体重变异程度大 C.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相同 D.由于单位不同,无法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E.题中所给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分数:2.00)A.B.C.D.E.45.为比较某新药与常规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是否有差别,将 80 名中度贫血的 1
18、0 岁男童按身高、体重相近配成 40 对。将对子中的两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新药,另一组给予常规药物。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测量其血红蛋白增加量(g/L)。假设新药组和常规药物组的血红蛋白增加量服从正态分布,应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为 A. 2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46.欲研究年龄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按照分化程度,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比较三组的年龄,若进行比较的临界值为 F0.05(2,35),则可推断该资料总样本含量为 A.35
19、 B.36 C.37 D.38 E.39(分数:2.00)A.B.C.D.E.47.欲了解某地 35 岁及以上人口患肥胖的情况,抽样调查了 13549 人,其中 1665 人患有肥胖,则1665/13549100%=12.29%。该计算结果属于 A.率 B.标准化率 C.定基比 D.相对比 E.绝对数(分数:2.00)A.B.C.D.E.48.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 100 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的粪检,结果 50 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 95%置信区间为 A.30%70% B.35%60% C.37%63% D.40%60% E.45%65%(分数:2.00
20、)A.B.C.D.E.49.已知某常规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为 70%。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 300 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某新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 240 例患者有效。欲比较新药的疗效是否好于常规药,宜采用 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 Z 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的 Z 检验 C.两样本均数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 E.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分数:2.00)A.B.C.D.E.50.欲了解某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效果,将 100 名人工荨麻疹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药,对照组用已知的阳性药物。治疗 30 天后,试验组 30 例有效,有效率为 60.0%;对照组 3
21、7 例有效,有效率为74.0%。采用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则构成四格表的 4 个基本数据是 A. 50305037 B. 50605074 C. 50205013 D. 30203713 E. 30603774(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7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42,分数:84.00)1.随机事件发生概率 P 的变化范围为 A.P0 B.P1 C.0P1 D.OP1 E.0P1(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在 0 到 1 之间,P 越接近 1,表示某事件发
22、生的可能性越大,P 越接近 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故选项 C 正确。2.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E.从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作为样本去推断总体信息,这样的样本对总体才具有代表性。故选项 A 正确。3.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该地区的 100 家零售食品店,这 100 家零售食品店是 A.样本 B.有限总体 C.无限总体 D.个体 E.尚难确定是总体还是样本(分数:2
23、.00)A. B.C.D.E.解析:解析 总体就是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的集合。欲调查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则总体为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随机抽取的 100 家零售食品店是样本,故选项 A 正确。4.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 P 表示 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有时难以直接获得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P0.05 时,称为小概率事件(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在现实中,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因此常用样本中事件的实
24、际发生率来估计概率,这种实际发生率称为 频率。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当观测单位较少时,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不可靠的。故选项 C 的说法错误。5.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是 A.正态分布资料 B.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分布资料 D.负偏态分布资料 E.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均数适用于描述单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标准差是描述其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故选项 A 正确。6.描述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2.00)
25、A.B.C. D.E.解析:解析 几何均数适用于原始观察值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如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等,故选项 C 正确。7.下列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方差的单位与标准差的单位相同 B.方差的单位是标准差单位的平方 C.都用于描述定量资料的变异程度 D.二者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 E.均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方差的单位是观察值单位的平方,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不便,因此将方差开算术平方根得到标准差,故选项 A 不正确,选项 B 正确;方差和标准差均是描述对称分布
26、,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选项 C、D、E 正确,故本题应选 A。8.正态分布曲线下(-,+1.96)范围内的面积(%)为 A.90.0 B.92.5 C.95.0 D.97.5 E.99.0(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为 1,且对称轴 X= 两侧的面积相等,各为 50%。因(-1.96,+1.96)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 95.0%,故(-,-1.96)范围内的面积是(1-95.0%)/2=2.5%,所以(-,+1.96)范围内的面积是 95.0%+2.5%=97.5%,故选项 D 正确。9.下
27、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C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 (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计算式为:*,其大小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成反比。*越小,抽样误差越小,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故选项 E 叙述错误,本题选 E。10.下列关于 t 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t 分布为单峰分布 B.t 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C.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 D.自由度越大,t 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
28、态分布(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t 分布的特征为:以 0 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t 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其形态与自由度 的大小有关。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 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当自由度为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故选项 D 叙述错误,本题选 D。11.假设检验时,若 =0.05,则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 P 大于 0.05,则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B.若 P 小于 0.05,则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C.若 P 小于 0.05,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D.若 P 小于 0.05
29、,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 E.若 P 大于 0.05,则不拒绝 H0,此时可能犯型错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按 =0.05 水准,若 P 小于等于 0.05,则拒绝 H0;若 P 大于 0.05,则尚不能拒绝 H0。可排除选项 A、C、D。假设检验作出的推断结论(拒绝 H0或不拒绝 H0)可能发生两类错误: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H0;型错误: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 H0。即拒绝 H0只可能犯型错误,不拒绝 H0只可能犯型错误,故排除选项 B。故正确答案为 E。12.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30、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是: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故选项 B 正确。1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个体 B.全部观察值 C.随机因素 D.处理因素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不同处理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称为组间变异,引起组间变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体变异和测量误差;另一方面是处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各组均数之间存在差异。组间变异可以采
31、用组间均方 MS 组间来反映,故组间均方是表示处理因素和随机误差综合作用的指标,故选项 E 正确。1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分解正确的是 A.SS 总 =SS 组内 +SS 组间 B.MS 总 =MS 组内 +M5 组间 C.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 +SS 误差 D.SS 总 =SS 处理 +SS 区组 +SS 误差 E.MS 总 =MS 处理 +MS 区组 +MS 误差(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只有一个研究因素,研究目的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处理组的总体均数是否不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总离均差平方和可以分解为 SS 组内 和 S
32、S 组间 两个部分,即 SS 总 =SS 组内 +SS 组间 ,故选项 A 正确。15.欲计算 2006 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其分母为 2006 年该地 A.体检人数 B.肝癌患者人数 C.肝炎患者人数 D.平均人口数 E.平均就诊人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率是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本题中,计算 2006 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时,分母应为同年该地可能发生肝癌的总人数,故选项 A、E 错误。选项 B、C 不能代表所有可能发生肝癌的人,故选项 D 正确。16.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A.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 B.方便获得、
33、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E.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计算标准化率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标准组。如以全国的、全省的或本地区历年累积的数据作为标准组较为理想,故选项 E 正确。17.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率的标准误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D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Sp=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率的标准
34、误的计算公式为 Sp=*,故选项 D 错误。18.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 95%置信区间,其公式为AB (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当 n 足够大,p 和 1-p 均不太小时(一般要求 np 与 n(1-p)均大于 5),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可利用正态近似法来估计总体率的 95%置信区间,计算公式为:(p-1.96S p,p+1.96S p),故选项 C 正确。19.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一般要求 A.n50 B.p 不接近 0 C.p 接近 0.50 D.np 或 n(1-p)大于 5 E.np 与 n(1-p)均大于 5(分数:2.0
35、0)A.B.C.D.E. 解析:解析 当 n 足够大,p 和 1-p 均不太小时,一般要求 np 与 n(1-p)均大于 5,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这时可采用正态近似法来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故选项 E 正确。20.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选用基本公式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对成组设计的四格表资料,当 n40 且 T5 时,用*或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专用公式*计算 2值,故选项 D 正确。21.对于 RC 行列表资料的 2检验,其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 A.R-1 B.C-1 C.R+C-1 D.RC-1 E.(R-1)(C-1)(分数:2.00
36、)A.B.C.D.E. 解析:解析 RC 行列表资料 2检验的自由度为 =(R-1)(C-1),R 为行数,C 为列数,故选项 E 正确。22.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若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相应的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2检验中,从样本观察到的频数称为实际频数,用符号 A 表示;在无效假设 H0成立的前提下,通过实际频数算得各个格子的期望频数称为理论频数,用符号 T 表示。第 R 行第 C 列格子的理论频数*。式中 nR为该格相应的行合计数,n C为该格相应的列合计数,n 为
37、总例数。因此,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不管实际频数怎么变化,其相应的理论频数不变,故选项 C 正确。23.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方差分析 B.Z 检验 C.t 检验 D.H 检验 E.q 检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方差分析、Z 检验、t 检验、q 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 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故选项 D 正确。24.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类型不包括 A.等级资料 B.分布类型未知资料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 E.二项分布资料(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秩和
38、检验适用的资料类型主要有等级资料、分布类型未知资料、不符合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数据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切数据的资料等。二项分布资料一般采用 Z 检验或 2检验,故选项 E 正确。25.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A.不计秩次 B.依次序编秩 C.取其平均秩次 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 E.不计秩次,样本含量 n 相应减去 1(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当相同数值在同一组内,可顺次编秩;当相同数值出现在不同组时,则求平均秩次。故选项 C 正确。26.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
39、的 A.垂直距离相等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 E.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原理即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纵向距离平方和(y-*) 2最小,故选项 E 正确。27.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的 r 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 b 值 A.越大 B.越小 C.比 r 小 D.比 r 大 E.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直线相关系数 r 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
40、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向与密切程度,回归系数 b用来描述两变量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同一样本,r 与 b 的符号一致,假设检验等价。虽然相关系数 r 与回归系数 b 的计算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由 r 值的大小来判断 b 值的大小,故选项 E 正确。28.下列关于直线回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回归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 B.回归方程可用来描述两定量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 C.对回归系数假设检验的 P 能够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的影响大小 D.满足各观测值独立、应变量与自变量关系为线性、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 E.直线回归用于预测时,自变量一般不应超出样本实测
41、值的取值范围(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回归系数 b,而不是假设检验的 P,故选项C 的说法是错误的。29.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 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 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 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 E.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 部分(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统计表通常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 部分组成,多采用 3 条线,即顶线、底线以及纵标目下横线,其他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故选项 E 正确,选项 A、B 错误。统计表要求同一指标
42、小数位数一致,位次对齐,故选项 C 错误。制作统计表要求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内容放在同一张表里,故选项 D 错误。30.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1:1 B.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 C.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 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 E.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其中,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并加图号,故选项 B 正确。统计图绘图原则之一:“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故选项 C 正确
43、。当统计图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示不同事物的统计量时,通常需要附图例加以说明,故选项 D 正确。刻度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以 5:7 或 7:5 为宜,故选项 E 正确,选项 A 错误。31.描述某指标随另一连续型变量变化的速度,宜绘制 A.圆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复式条图 E.半对数线图(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半对数线图描述的是相对变化趋势,特别适宜于不同指标或相同指标不同组别的变化速度的比较,故选项 E 正确。3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44、 E.随机化、对照、重复(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在实验设计时,为更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取得较为可靠的信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随机化、对照和重复的原则,故选项 E 正确。33.下列关于样本含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含量为准 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观察单位数 D.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观察单位数 E.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观察单位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样本含量估计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确定最少的观察单位数。
45、样本含量估计反映了实验设计中的“重复”原则,过小过大都有弊端。样本含量过小,所得指标值不稳定,用以推断总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并且会导致检验效能偏低,出现假阴性结果;样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困难,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可能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故选项 D 正确。34.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 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分数:2.00)A. B.C.D.E.解析
46、:解析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故选项 A 正确。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 B 不正确。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出现缺陷时很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弥补,故选项 C 不正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调查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故选项 D 不正确。调查研究的各阶段均需进行质量控制,故选项 E 不正确。3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B.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 C.受试对象、干预因素、处理因素 D.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 E.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产生的效应。因此,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为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故选项 A 正确。36.计算 2007 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 2007 年 A.年初 0 岁组人口数 B.年中 0 岁组人口数 C.年末 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