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通过 G 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信号物质是(分数:2.00)A.甲状腺激素、气味分子、光量子B.肾上腺素、组胺、醛固酮C.性激素、催产素、光量子D.降钙素、组胺、醛固酮E.性激素、醛固酮、甲状腺激素2.安静时细胞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称为(分数:2.00)A.静息电位B.去极化电位C.超极化电位D.复极化电位E.反极化电位3.红细胞不具有(分数:2.00)A.可塑变形性B.悬浮稳定性C.渗透脆性D.运输 CO2 和 O2E.清除异物4.能产生组胺的白细胞是(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
2、单核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5.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作用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液回心D.骨骼肌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心E.心室舒张时房内压下降的增压作用6.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的生理意义是(分数:2.00)A.使搏动性压力变化改变为非搏动性B.使心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C.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D.动脉血压的自身调节E.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7.关于肺通气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每分钟进肺的气体总量B.每分钟出肺的气体总量C.每分钟进肺和出肺的气体总量D.数值上相当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之乘积
3、E.正常成年人为 60009000ml8.关于胃酸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B.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C.与钙和铁结合,促进吸收D.消化食物中的淀粉E.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9.腰骶脊髓损伤时,排尿反射的主要障碍是(分数:2.00)A.少尿B.尿失禁C.尿潴留D.多尿E.尿频10.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生长激素B.糖皮质激素C.T3 和 T4 的负反馈调节D.雌激素E.甲状旁腺激素1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氮含量为 0.2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的量为(分数:2.00)A.1B.1C.1D.3E.612.稳定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
4、键是(分数:2.00)A.氢键B.离子键C.二硫键D.疏水键E.肽键13.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分数:2.00)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14.关于 tRNA 二级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三叶草形B.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 DHUC.倒 L 形D.反密码环上有反密码子E.氨基酸臂15.关于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错误的是(分数:2.00)A.底物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作图呈矩形双曲线B.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但不成正比D.底物浓度再增加,
5、反应速度达最大值E.底物浓度不断增加,反应速度始终呈增加趋势16.1,6-二磷酸果糖在细胞内的作用是(分数:2.00)A.作为糖有氧氧化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B.作为糖酵解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C.作为磷酸戊糖途径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D.作为糖原合成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E.作为糖异生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17.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的乙酰 CoA 主要转变为(分数:2.00)A.葡萄糖B.胆固醇C.脂肪酸D.酮体E.草酰乙酸18.胆固醇合成过程的限速酶是(分数:2.00)A.HMG-CoA 合成酶B.HMG-CoA 还原酶C.HMG-CoA 裂解酶D.甲羟戊酸激酶E.乙酰辅酶 A 羧化酶19.氨在
6、体内的转运形式是(分数:2.00)A.天冬酰胺B.谷氨酰胺C.精氨酸D.鸟氨酸E.瓜氨酸20.关于磷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包括甘油磷脂和鞘脂B.鞘脂以鞘氨醇为骨架C.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D.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无关E.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甘油磷脂2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分数:2.00)A.厘米B.毫米C.微米D.毫微米E.微微米22.杀灭芽胞不宜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流通蒸汽灭菌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焚烧法E.干烤法23.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分数:2.00)A.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B.病毒是否产生毒素C.宿主细胞表面受体D.病毒的特殊结
7、构E.病毒的核酸类型24.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分数:2.00)A.中和病毒毒素B.诱导干扰素产生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杀伤细胞内的病毒E.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25.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关节炎B.新生儿溶血症C.皮肤过敏反应D.血清过敏症E.食物过敏症26.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空肠弯曲菌B.幽门螺杆菌C.胎儿弯曲菌D.副溶血弧菌E.鼠伤寒沙门菌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粪-口B.呼吸道C.性接触D.蚊虫叮咬E.密切接触28.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分数:2.00)A.阶段
8、性、连续性、季节性B.自然疫源性、阶段性、季节性C.多发性、自然疫源性、连续性D.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E.地方性、阶段性、自然疫源性29.N 原子位于环外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吗啡B.薄荷碱C.麻黄碱D.小檗碱E.黄连素30.蒽醌类化合物的 1,4,5,8 位叫(分数:2.00)A.p 位B.邻位C.meso 位D.中位E. 位31.生物碱的味和旋光度大多是(分数:2.00)A.味苦,消旋B.味苦,左旋C.味甜,左旋D.味甜,右旋E.味苦,右旋32.生物碱碱性大小的表示方法是(分数:2.00)A.K 值B.pHC.pKaD.Ka 值E.pK 值33.Liebermann-Bur
9、chard 反应是用于鉴别(分数:2.00)A.甾体B.蒽醌C.苯丙素D.黄酮E.生物碱34.萜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表示为(分数:2.00)A.(C5H10)nB.(C5H8)nC.(C6H10)nD.(C6H8)nE.(C8H12)n35.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类别是(分数:2.00)A.单萜B.黄酮C.香豆素D.三萜皂苷E.生物碱36.与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芦丁B.槲皮素C.大黄素D.木犀草素E.黄连素37.由多元酚类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鞣质B.有机酸C.蛋白质D.脂肪油E.香豆素38.甘草酸属于(分数:2.00)A.四环三萜B.五
10、环三萜C.强心苷D.甾体E.C21 甾体39.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有(分数:2.00)A.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B.光阻法和滤膜过滤法C.滤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D.显微计数法和直接接种法E.显微计数法和滤膜过滤法 A.经口 B.经皮肤 C.经呼吸道 D.经性接触感染 E.经媒介昆虫叮咬(分数:4.00)(1).疟原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分数:2.00)A.B.C.D.E.(2).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分数:2.00)A.B.C.D.E. A.抗菌作用 B.抗癌作用 C.治疗疟疾作用 D.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E.泻下作用(分数:6.00)(1).银杏黄酮具有(分数:2.00)A.B.C.D.E.(
11、2).青蒿素具有(分数:2.00)A.B.C.D.E.(3).番泻苷具有(分数:2.00)A.B.C.D.E. A.吩噻嗪类 B.丁酰苯类 C.苯并二氮革类 D.二苯并氮革类 E.二苯并二氮革类(分数:6.00)(1).氯氮平为(分数:2.00)A.B.C.D.E.(2).卡马西平为(分数:2.00)A.B.C.D.E.(3).地西泮为(分数:2.00)A.B.C.D.E. A.M 胆碱受体激动剂 B.M 胆碱受体拮抗剂 C.胆碱酯酶抑制剂 D.N 胆碱受体激动剂 E.N 胆碱受体拮抗剂(分数:6.00)(1).溴化新斯的明(分数:2.00)A.B.C.D.E.(2).盐酸毛果芸香碱(分数:2
12、.00)A.B.C.D.E.(3).硫酸阿托品(分数:2.00)A.B.C.D.E.初级药士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通过 G 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信号物质是(分数:2.00)A.甲状腺激素、气味分子、光量子 B.肾上腺素、组胺、醛固酮C.性激素、催产素、光量子D.降钙素、组胺、醛固酮E.性激素、醛固酮、甲状腺激素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分子。现已知的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分子有100 多种,包括生物胺类激素、肽类激素和气味分子、光量子等。甲状腺激素、组胺等均为此类激素。性激素和醛固酮不属此列。2.安静时细胞膜
13、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称为(分数:2.00)A.静息电位 B.去极化电位C.超极化电位D.复极化电位E.反极化电位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静息电位和极化。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状态称为静息电位。3.红细胞不具有(分数:2.00)A.可塑变形性B.悬浮稳定性C.渗透脆性D.运输 CO2 和 O2E.清除异物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红细胞的功能和特性。可塑变形性是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能力;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CO 2 和 O 2 。4.能产生组胺的白细胞是
14、(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充血水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另外嗜碱性粒细胞还可释放出肝素,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吞噬细胞到达抗原入侵处将其破坏。5.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作用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液回心D.骨骼肌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心E.心室舒张时房内压下降的增压作用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脏的泵血功能
15、。当心室舒张时,首先经过等容舒张期,而后进入心室充盈期。在心室充盈期中,由于心室肌进一步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血液冲开房室瓣,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大,此时称为快速充盈期。6.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的生理意义是(分数:2.00)A.使搏动性压力变化改变为非搏动性B.使心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C.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D.动脉血压的自身调节E.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该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增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加强,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孤
16、束核、腹外侧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故动脉血压回降至正常水平。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回升。7.关于肺通气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每分钟进肺的气体总量B.每分钟出肺的气体总量C.每分钟进肺和出肺的气体总量 D.数值上相当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之乘积E.正常成年人为 60009000ml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肺通气量的概念。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
17、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频率 1218 次,潮气量平均 500ml,两者之积为 60009000ml。8.关于胃酸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激活胃蛋白酶B.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C.与钙和铁结合,促进吸收D.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E.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为:激活胃蛋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与钙和铁结合,促进其吸收;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胃酸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9.腰骶脊髓损伤时,排尿反射的主要障碍是(分数:2.00)A.少尿B
18、.尿失禁C.尿潴留 D.多尿E.尿频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的脊髓反射。反射过程是膀胱内尿量达 400500ml 时,膀胱壁感受器受牵拉而兴奋,冲动经盆神经传入脊髓骶段反射初级中枢,同时上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产生尿意。此时,脊髓骶段排尿中枢发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入后尿道,再反射性地兴奋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体外。腰骶脊髓损伤时,上述反射不能完成,造成尿潴留。10.决定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生长激素B.糖皮质激素C.T3 和 T4 的负反馈调节 D.雌激素E.甲状旁腺激
19、素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腺体功能及其调节。一方面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又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另一方面,当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它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减少,同时使腺垂体细胞膜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降低,最终使血中 T 3 和 T 4 的浓度恢复正常;反之亦然。这种负反馈调节对保持血中甲状腺激素的稳定有重要意义。1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氮含量为 0.2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的量为(分数:2.00)A.1B.1 C.1D.3E.6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含有较大量的氮,平均含氮
20、量为 16,即每 1 单位的氮相当于 6.25 单位的蛋白质,依此可以计算样品的蛋白质含量。12.稳定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分数:2.00)A.氢键 B.离子键C.二硫键D.疏水键E.肽键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13.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分数:2.00)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指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的连接顺序及连接方式。核酸的组成单位是一磷酸核苷酸,它们之间由 3“,5“-磷酸二酯键
21、相连接。14.关于 tRNA 二级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三叶草形B.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 DHUC.倒 L 形 D.反密码环上有反密码子E.氨基酸臂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 tRNA 的二级结构特点。tRNA 二级结构特点是整体上呈三叶草形,含有反密码环:环上含有反密码子;含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二氢尿嘧啶(DHU);氨基酸臂及可变环、TC环。15.关于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错误的是(分数:2.00)A.底物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作图呈矩形双曲线B.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但不成正比D.底物浓度再增加,反应速度
22、达最大值E.底物浓度不断增加,反应速度始终呈增加趋势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幅度趋缓;底物浓度再增加,反应速度达最大值,反应速度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变化。16.1,6-二磷酸果糖在细胞内的作用是(分数:2.00)A.作为糖有氧氧化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B.作为糖酵解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 C.作为磷酸戊糖途径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D.作为糖原合成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E.作为糖异生过程限速酶的较强激活剂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1,6-二磷酸果糖是该
23、酶的较强激活剂,有加速糖酵解过程的作用。17.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的乙酰 CoA 主要转变为(分数:2.00)A.葡萄糖B.胆固醇C.脂肪酸D.酮体 E.草酰乙酸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酮体生成。当体内糖供应不足或代谢障碍时,机体利用脂肪供能。经过脂肪动员,大量脂肪酸经血液进入肝脏,经 -氧化,生成大量乙酰 CoA。由于肝内有很强的酮体合成酶系,过多的乙酰 CoA 在肝线粒体合成酮体。酮体包括三种物质: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酮体易溶于水,随血液运出肝脏为其他组织细胞提供能量物质。酮体在肝外组织线粒体彻底分解。18.胆固醇合成过程的限速酶是(分数:2.00)A.HMG-CoA 合成酶B.HMG-
24、CoA 还原酶 C.HMG-CoA 裂解酶D.甲羟戊酸激酶E.乙酰辅酶 A 羧化酶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胆固醇合成代谢。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是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为甲羟戊酸。催化此反应的 HMG-CoA 还原酶为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靶点就是抑制 HMG-CoA 还原酶,以减少体内胆固醇合成。19.氨在体内的转运形式是(分数:2.00)A.天冬酰胺B.谷氨酰胺 C.精氨酸D.鸟氨酸E.瓜氨酸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氨在体内的运输。氨是有毒物质,各组织产生的氨以无毒的谷氨酰胺或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形式经血液运至肝脏合成尿素或运至肾脏以
25、铵盐形式随尿排出。20.关于磷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包括甘油磷脂和鞘脂B.鞘脂以鞘氨醇为骨架C.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D.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无关 E.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甘油磷脂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磷脂的代谢。磷脂根据碳骨架不同,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脂两类,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在体内作为构成生物膜脂质双层的基本组分,参与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并参与细胞信息传递;鞘磷脂以鞘氨醇为骨架,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全身组织细胞内质网均可合成甘油磷脂。2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分数:2.00)A.厘米B.毫米C.微米 D.毫微米E.微微米解析:解析 多数球菌
26、的直径在 1m 左右;多数杆菌长度在 15m。22.杀灭芽胞不宜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流通蒸汽灭菌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焚烧法E.干烤法解析:解析 流通蒸汽灭菌法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能杀灭芽胞。23.组织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分数:2.00)A.组织中易感细胞的数目B.病毒是否产生毒素C.宿主细胞表面受体 D.病毒的特殊结构E.病毒的核酸类型解析:解析 取决于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24.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是(分数:2.00)A.中和病毒毒素B.诱导干扰素产生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杀伤细胞内的病毒E.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解析
27、:解析 中和抗体可封闭病毒吸附易感细胞受体的表位,阻止吸附与穿入。25.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关节炎B.新生儿溶血症 C.皮肤过敏反应D.血清过敏症E.食物过敏症解析:解析 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26.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空肠弯曲菌B.幽门螺杆菌 C.胎儿弯曲菌D.副溶血弧菌E.鼠伤寒沙门菌解析:解析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专性寄生于人胃黏膜上的革兰阴性杆菌,致病作用与本菌产生的毒素、尿素酶和蛋白酶等有关。2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粪-口B.呼吸道
28、C.性接触 D.蚊虫叮咬E.密切接触解析:解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AIDS),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制品和垂直传播。28.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分数:2.00)A.阶段性、连续性、季节性B.自然疫源性、阶段性、季节性C.多发性、自然疫源性、连续性D.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E.地方性、阶段性、自然疫源性解析:解析 寄生虫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主要因气候的差异、中间宿主的种类、分布以及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等不同;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会影响中间宿主或媒介的活动及繁殖;许多寄生虫还可在动物体内寄生,对人类造成威胁。29.N 原子位于环外的生物碱是(分数:2.00)A.吗
29、啡B.薄荷碱C.麻黄碱 D.小檗碱E.黄连素解析:30.蒽醌类化合物的 1,4,5,8 位叫(分数:2.00)A.p 位B.邻位C.meso 位D.中位E. 位 解析:31.生物碱的味和旋光度大多是(分数:2.00)A.味苦,消旋B.味苦,左旋 C.味甜,左旋D.味甜,右旋E.味苦,右旋解析:32.生物碱碱性大小的表示方法是(分数:2.00)A.K 值B.pHC.pKa D.Ka 值E.pK 值解析:33.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是用于鉴别(分数:2.00)A.甾体 B.蒽醌C.苯丙素D.黄酮E.生物碱解析:34.萜类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用通式表示为(分数:2.00)A.(C5
30、H10)nB.(C5H8)n C.(C6H10)nD.(C6H8)nE.(C8H12)n解析:35.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类别是(分数:2.00)A.单萜B.黄酮C.香豆素D.三萜皂苷 E.生物碱解析:36.与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芦丁B.槲皮素C.大黄素 D.木犀草素E.黄连素解析:37.由多元酚类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鞣质 B.有机酸C.蛋白质D.脂肪油E.香豆素解析:38.甘草酸属于(分数:2.00)A.四环三萜B.五环三萜 C.强心苷D.甾体E.C21 甾体解析:39.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有(分数:2.00)A.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B.
31、光阻法和滤膜过滤法C.滤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D.显微计数法和直接接种法E.显微计数法和滤膜过滤法解析:解析 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有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A.经口 B.经皮肤 C.经呼吸道 D.经性接触感染 E.经媒介昆虫叮咬(分数:4.00)(1).疟原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当唾液腺中带有疟原虫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入血时,疟原虫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阴道毛滴虫是寄生于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A.抗菌作
32、用 B.抗癌作用 C.治疗疟疾作用 D.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E.泻下作用(分数:6.00)(1).银杏黄酮具有(分数:2.00)A.B.C.D. E.解析:(2).青蒿素具有(分数:2.00)A.B.C. D.E.解析:(3).番泻苷具有(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银杏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番泻苷类化合物具有泻下作用;青蒿素具有治疗疟疾作用。 A.吩噻嗪类 B.丁酰苯类 C.苯并二氮革类 D.二苯并氮革类 E.二苯并二氮革类(分数:6.00)(1).氯氮平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卡马西平为(分数:2.00)A.B.C.D. E.解析:(3).地西泮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选项药物的分类(结构类型)。根据化学结构,氟哌啶醇为丁酰苯类,氯丙嗪为吩噻嗪类,地西泮为苯并二氮革类,卡马西平为二苯并氮革类,氯氮平为二苯并二氮革类。 A.M 胆碱受体激动剂 B.M 胆碱受体拮抗剂 C.胆碱酯酶抑制剂 D.N 胆碱受体激动剂 E.N 胆碱受体拮抗剂(分数:6.00)(1).溴化新斯的明(分数:2.00)A.B.C. D.E.解析:(2).盐酸毛果芸香碱(分数:2.00)A. B.C.D.E.解析:(3).硫酸阿托品(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选项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