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学主治医师-23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颅内高压时可因脑血流减少而引起脑缺血反应,使动脉压增高,这种反射称为A化学感受器反射B压力感受器反射C眼心反射DBainbridge 反射ECushing 反射(分数:1.00)A.B.C.D.E.2.以下关于肝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健康成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30s 内肝可提供给体循环多达 1L全血,但麻醉下这一代偿机制受损,部分患者轻度急性失血即可引起严重低血压B肝病患者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血管收缩代偿出血及低血容量的能力下降C肝具有压力-流量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时可维持肝血流量正常D肝硬化时
2、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动力循环,对缩血管药敏感性下降E门脉高压时,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绕过肝过滤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易致药物蓄积和肝性脑病(分数:1.00)A.B.C.D.E.3.有关肝血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有A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反比B肝血流量与肝血流阻力成正比C在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D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肝血流量E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以增加肝血流量(分数:1.00)A.B.C.D.E.4.对于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A减少B增加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分数:1.00)A.B.C.D.E.5.以下因素中,不会引起肝
3、血流减少的是A正压通气B收缩压低于 10.6kPa(80mmHg)C缺氧D腔静脉压降低E右心衰竭(分数:1.00)A.B.C.D.E.6.对肝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为A氟烷B异氟烷C七氟烷D恩氟烷E地氟烷(分数:1.00)A.B.C.D.E.7.以下麻醉药物中肝毒性最强的是A七氟烷B氟烷C地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00)A.B.C.D.E.8.以下哪个凝血因子不在肝内合成ABCDE(分数:1.00)A.B.C.D.E.9.以下哪一项不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A血管阻力降低B心排血量增加C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D血容量增加E动脉压正常(分数:1.00)A.B.C.D.E
4、.10.关于吸入性麻醉药对于肝血流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N 2O可明显减少肝血流B氟烷使肝动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显著减少,肝动脉阻力增加C恩氟烷可通过门脉前血管直接扩张作用而使门脉血流减少,一般认为其对肝血流的影响优于氟烷D异氟烷对门脉血管床和肝动脉均有扩张作用,总的作用是肝血流相对稳定E七氟烷对肝血流的影响与异氟烷相似(分数:1.00)A.B.C.D.E.11.麻醉和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哪项错误A吸入麻醉药对肾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循环干扰程度B肾功能障碍患者首选的肌松剂为罗库溴铵C大剂量阿片类药不影响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D氯胺酮增加肾血流但降低尿流率E机械通气和 PEEP降低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
5、率(分数:1.00)A.B.C.D.E.12.肾有内分泌功能,当机体大出血时,肾分泌下列哪些物质可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中参与全身的血压调节A促红细胞生成素B缓激肽C前列腺素D肾素E血栓烷 A2(分数:1.00)A.B.C.D.E.13.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并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其调节机制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E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分数:1.00)A.B.C.D.E.14.关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错误的叙述是A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B无论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肾血流量都能保持相对恒定C与动脉血压对入球
6、小动脉的牵张刺激有关D动脉血压升高时,入球小动脉口径变小E只涉及皮质血流(分数:1.00)A.B.C.D.E.15.临床上,少尿是指A24h 排出的尿量为 20003000mlB24h 排出的尿量为 10002000mlC24h 排出的尿量为 4001000mlD24h 排出的尿量为 100400mlE24h 排出的尿量少于 100ml(分数:1.00)A.B.C.D.E.16.席汉(Sheehan)综合征的病因是A肾上腺髓质功能减低B肾素分泌减少C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D醛固酮分泌减少E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数:1.00)A.B.C.D.E.17.PCWP对左室舒张末压的正确估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除
7、了哪一项A二尖瓣正常B左室顺应性正常C气道压正常D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球囊位置正确(分数:1.00)A.B.C.D.E.18.70kg年轻患者,一侧肺塌陷时最可能的动脉血气分析为APaO 2 50mmHg,PaCO 2 25mmHgBPaO 2 95mmHg,PaCO 2 40mmHgCPaO 2 60mmHg,PaCO 2 45mmHgDPaO 2 60mmHg,PaCO 2 25mmHgEPaO 2 50mmHg,PaCO 2 55mmHg(分数:1.00)A.B.C.D.E.19.下列哪种情况呼吸死腔量增加最为显著A肺栓塞B肺不张C气胸D支气管痉挛E肥胖(分数:1.00)A.B.C.D.E
8、.20.直立时肺尖与肺底A胸腔负压肺尖小于肺底B肺泡无效腔肺底小于肺尖CV/Q 肺底高于肺尖D顺应性肺尖优于肺底E肺静脉压肺尖与肺底一致(分数:1.00)A.B.C.D.E.21.闭合容积等于A闭合气量B闭合气量+残气量C功能残气量D生理无效腔量E残气量(分数:1.00)A.B.C.D.E.2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110ml/L,动脉血氧含量 150ml/L,氧摄取量 280ml/min,CO 为A5L/minB6L/minC7L/minD8L/minE9L/min(分数:1.00)A.B.C.D.E.23.快速失血 1000ml时机体发生以下变化,除了哪一项A脉压减小B心动过速C脑血流降低D
9、尿钠减少EADH 释放增加(分数:1.00)A.B.C.D.E.24.过度通气降低 ICP的优点不包括哪一项A起效快B作用可靠C易于监测D易于控制E作用可长时间维持(分数:1.00)A.B.C.D.E.25.哪种器官不具备血流自身调节功能A心B肺C脑D肝E肾(分数:1.00)A.B.C.D.E.26.不能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Hb=30g/L)其治疗包括以下措施,除了哪一项A纯氧B铁剂C晶体扩容D镇静及充分肌松E维持体温正常(分数:1.00)A.B.C.D.E.27.静脉回流影响因素不包括A肌张力B胸腔内负压C静脉收缩D血容量E应用抗凝药(分数:1.00)A.B.C.D.E.28.以下关于肾功能
10、与肾上主动脉钳夹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主动脉钳夹前期准备工作使肾血流下降 50%B钳夹开放后肾血流虽然恢复,但肾小球滤过率仍然仅为正常 1/3C钳夹释放 24h时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D钳夹50min 者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时间显著延长E甘露醇和 DA1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可能具有肾保护作用(分数:1.00)A.B.C.D.E.29.以下哪项不是肾的功能A排泄代谢产物B维持酸碱平衡C调节水平衡D分泌生物活性物质E合成蛋白质(分数:1.00)A.B.C.D.E.30.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B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血
11、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分数:1.00)A.B.C.D.E.31.在内分泌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的关键物质是A神经递质B激素C蛋白质D酶E无机物(分数:1.00)A.B.C.D.E.32.参与应激反应的最主要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盐皮质激素C胰岛素D抗利尿激素E雄激素(分数:1.00)A.B.C.D.E.33.以下因素中,可能引起体温升高的是A使用肌松药B室温低于 22C输血、输液反应D快速大量输注 4左右的库血E局部低温保护脏器(分数:1.00)A.B.C.D.E.34.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中脑D下丘脑E大脑皮层(分数:1.00)A.B.C.D.E.35.关于麻醉用药对体温的影响,哪项不对
12、A全麻药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而影响体温B肌松药使肌肉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而易于使体温下降C拟肾上腺药可增加全身代谢而使体温升高D抗胆碱药使汗腺分泌减少而使体温升高E局麻药中毒时的抽搐可使体温增高(分数:1.00)A.B.C.D.E.36.手术室环境中导致患者低温的主要方式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蒸发E发汗(分数:1.00)A.B.C.D.E.37.关于相阻滞错误的是A反复或持续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后容易发生B肌松由去极化性质转变成非去极化性质C对强直刺激和 TOF的反应无衰减D可部分或全部被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强直刺激后有易化现象(分数:1.00)A.B.C.D.E.38.全身麻醉中心温度的降低
13、最初是由于A热量经呼吸道蒸发B热量的传导C神经肌肉阻滞D热量从中心到外周的重新分布E辐射(分数:1.00)A.B.C.D.E.39.低温(30)时的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氧解离曲线右移B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增加吸入麻醉药的 MACD呈现高频率、低电压的脑电波E肾血流上升(分数:1.00)A.B.C.D.E.40.关于温度和 pH对心肌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窦房结受温度的影响最明显B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心率加快CpH 偏高,心肌收缩力增强DH +能抑制 Ca2+内流而增强心肌收缩力EpH 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分数:1.00)A.B.C.D.E.41.以下哪些组织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最短A肝B肾C心D
14、脑E肺(分数:1.00)A.B.C.D.E.42.有关低温的脑保护说法错误的是A及早降温可显著减轻血脑屏障损伤及早期高血压反应B增加兴奋性氨基酸释放C抑制其他内源性损伤因子的释放,如氧自由基、白三烯等,促进酶活性的恢复D及早恢复能量代谢,减轻乳酸积聚E降低脑耗氧量及脑代谢率(分数:1.00)A.B.C.D.E.43.有关孕妇代谢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升高B妊娠末期代谢可增加 15%20%C妊娠末期氧耗量增加 20%30%D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E孕妇空腹血糖值低,禁食易出现低血糖(分数:1.00)A.B.C.D.E.44.有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表现为低
15、血压、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B由仰卧位改为侧卧位时,症状即消失C可见于妊娠末期的孕妇D妊娠中期也可能出现E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分数:1.00)A.B.C.D.E.45.孕妇行椎管内麻醉时A穿刺出血的发生率增加B与同龄人群无差异C局麻药的用量需增加D不易产生范围广泛的阻滞效果E必须复合使用麻醉药及镇痛药(分数:1.00)A.B.C.D.E.46.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表现在A椎管内麻醉时,局麻药的用量要增加B气管插管不受影响C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时,应关注腹式呼吸的变化D出现反流、误吸的危险性增高E对硬膜外导管的置入无影响(分数:1.00)A.B.C.D.E.47.妊娠期末期孕妇
16、在仰卧位时可发生低血压、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其原因为A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B静脉扩张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妊娠期间水潴留E血容量增加(分数:1.00)A.B.C.D.E.48.下列哪些呼吸系统的变化不是妊娠期生理改变A孕妇潮气量增加B母体氧储备增加C鼻咽及呼吸道黏膜水肿D母体耗氧量增加E功能残气量下降(分数:1.00)A.B.C.D.E.49.下列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保持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心输出量的最重要因素A心肌收缩力B心率C血容量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心室顺应性(分数:1.00)A.B.C.D.E.50.婴幼儿在呼吸系统方面与成人有很多差别,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新生儿的肺泡面积约为成人的
17、1/3B按体重计算,新生儿潮气量与成人相似C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与成人相似D新生儿的无效腔气量/潮气量(VD/VT)与成人相似E新生儿呼吸主要靠膈肌和腹肌张力(分数:1.00)A.B.C.D.E.麻醉学主治医师-23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颅内高压时可因脑血流减少而引起脑缺血反应,使动脉压增高,这种反射称为A化学感受器反射B压力感受器反射C眼心反射DBainbridge 反射ECushing 反射(分数:1.00)A.B.C.D.E. 解析:当脑血流量减少时,脑内代谢产物直接兴奋交感缩血管中枢,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而致动脉血压升高。颅内高压时可因脑血流减少而引起脑缺血
18、反应,使动脉压增高,这种反射称为 Cushing反射。由于压力增高又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因此颅内高压患者常以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为特征。2.以下关于肝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健康成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30s 内肝可提供给体循环多达 1L全血,但麻醉下这一代偿机制受损,部分患者轻度急性失血即可引起严重低血压B肝病患者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血管收缩代偿出血及低血容量的能力下降C肝具有压力-流量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时可维持肝血流量正常D肝硬化时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动力循环,对缩血管药敏感性下降E门脉高压时,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绕过肝过滤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易致药物蓄积
19、和肝性脑病(分数:1.00)A.B.C. D.E.解析:肝不具有血流自动调节特性,体循环血压降低时肝血流量相应下降。3.有关肝血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有A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反比B肝血流量与肝血流阻力成正比C在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D正压通气可以增加肝血流量E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以增加肝血流量(分数:1.00)A.B.C. D.E.解析: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肝血流阻力成反比,肝灌注压受肝动脉与肝静脉压之差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压之差的影响,肝动脉压随全身动脉压的变化而变化,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引起血压降低,肝血流也减少,肝血流减少的程度同
20、血压降低的幅度成正比。正压通气可导致腔静脉回流受阻和心输出量减少,并继之引起肝血流量减少。当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于 80mmHg时,肝血流随之减少,肝功能受影响。4.对于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A减少B增加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分数:1.00)A. B.C.D.E.解析:肝病患者合成白蛋白减少,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减少,而药理活性部分相应增多,可能发生中毒或愈量,应当减小剂量。5.以下因素中,不会引起肝血流减少的是A正压通气B收缩压低于 10.6kPa(80mmHg)C缺氧D腔静脉压降低E右心
21、衰竭(分数:1.00)A.B.C.D. E.解析:正压通气导致胸膜腔内压增高时,因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静脉压升高和心每分输出量减少,可使肝血流量减少。当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缺氧可引起 受体兴奋。腔静脉压降低可使肝静脉压降低而致肝灌注压升高,肝血流量增加。6.对肝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为A氟烷B异氟烷C七氟烷D恩氟烷E地氟烷(分数:1.00)A.B.C. D.E.解析:七氟烷的代谢产物为六氟异丙醇。其在人体内生成率极低,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失活,几无毒性。7.以下麻醉药物中肝毒性最强的是A七氟烷B氟烷C地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
22、00)A.B. C.D.E.解析:氟烷对肝功能的影响最大,临床上出现过氟烷肝损害的报道。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且出现黄疸。而七氟烷、地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对肝功能影响均很小。8.以下哪个凝血因子不在肝内合成ABCDE(分数:1.00)A.B. C.D.E.解析:除了凝血因子,(钙离子)和外,肝合成所有其他的凝血因子。9.以下哪一项不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A血管阻力降低B心排血量增加C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D血容量增加E动脉压正常(分数:1.00)A.B.C. D.E.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心血管功能总的特点是高动力状态,即高心输出量、低外周血管阻力,而灌
23、注压、心率、动脉压则正常。外周血流对组织氧耗来说供过于求,动静脉氧含量差缩小。另外,心血管系统对交感和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是降低的,机制还不清楚。10.关于吸入性麻醉药对于肝血流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N 2O可明显减少肝血流B氟烷使肝动脉血流与门静脉血流显著减少,肝动脉阻力增加C恩氟烷可通过门脉前血管直接扩张作用而使门脉血流减少,一般认为其对肝血流的影响优于氟烷D异氟烷对门脉血管床和肝动脉均有扩张作用,总的作用是肝血流相对稳定E七氟烷对肝血流的影响与异氟烷相似(分数:1.00)A. B.C.D.E.解析:研究表明,吸入氧化亚氮麻醉时,肝血流量无明显改变。而对氟烷麻醉患者进行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
24、血管床明显收缩。恩氟烷对肝血流影响的研究不及氟烷广泛,其通过门脉前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使门脉血流减少,对肝动脉血流的影响结果不一。异氟烷和七氟烷对肝血流的影响轻微。11.麻醉和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哪项错误A吸入麻醉药对肾功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循环干扰程度B肾功能障碍患者首选的肌松剂为罗库溴铵C大剂量阿片类药不影响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D氯胺酮增加肾血流但降低尿流率E机械通气和 PEEP降低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分数:1.00)A.B. C.D.E.解析:首选阿曲库铵,其不经肾代谢。12.肾有内分泌功能,当机体大出血时,肾分泌下列哪些物质可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中参与全身的血压调节A促红细胞生成素B缓激肽C
25、前列腺素D肾素E血栓烷 A2(分数:1.00)A.B.C.D. E.解析:肾素-血管紧张素在机体应激反应中参与全身血压的调节。大出血时,由于肾素的大量分泌,体内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引起血管收缩,促进血压回升,同时还可引起渴感、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水盐代谢。13.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并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其调节机制是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E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分数:1.00)A. B.C.D.E.解析:当动脉血压(相当于肾动脉的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80180mmHg)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并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这种调节称为自身
26、调节。当肾动脉压超出一定范围后,肾血流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肾血流量的调节也可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14.关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错误的叙述是A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B无论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肾血流量都能保持相对恒定C与动脉血压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有关D动脉血压升高时,入球小动脉口径变小E只涉及皮质血流(分数:1.00)A.B. C.D.E.解析: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恒定,这种调节称为自身调节,当肾动脉压超过一定范围后,肾血流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时可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15.临床
27、上,少尿是指A24h 排出的尿量为 20003000mlB24h 排出的尿量为 10002000mlC24h 排出的尿量为 4001000mlD24h 排出的尿量为 100400mlE24h 排出的尿量少于 100ml(分数:1.00)A.B.C.D. E.解析:每日尿量少于 400ml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 100ml称无尿,每日尿量超过 2500ml称多尿。16.席汉(Sheehan)综合征的病因是A肾上腺髓质功能减低B肾素分泌减少C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D醛固酮分泌减少E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数:1.00)A.B.C. D.E.解析:席汉综合征,是由一百多年前席汉(Sheehan)发现的一种综合征
28、,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瘦、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征。17.PCWP对左室舒张末压的正确估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除了哪一项A二尖瓣正常B左室顺应性正常C气道压正常D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球囊位置正确(分数:1.00)A.B.C.D. E.解析:PCWP 测定肺动脉末端毛细血管压,通过压力传递机制反映左室舒张末压,因此在压力传递通路(肺、左房、二尖瓣和左室舒张)上任一位置的异常均可影响其对左室舒张末压的准确估计。18.70kg年轻患者,一侧肺塌陷时最可能的动脉血气分析为APaO 2 50mmHg,Pa
29、CO 2 25mmHgBPaO 2 95mmHg,PaCO 2 40mmHgCPaO 2 60mmHg,PaCO 2 45mmHgDPaO 2 60mmHg,PaCO 2 25mmHgEPaO 2 50mmHg,PaCO 2 55mmHg(分数:1.00)A.B.C.D. E.解析:由于存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单肺呼吸时机体可将 PaO2维持于约 60mmHg(SaO2 90%)。PaO 2降至 60mmHg时每分通气量增加,PaCO 2下降。19.下列哪种情况呼吸死腔量增加最为显著A肺栓塞B肺不张C气胸D支气管痉挛E肥胖(分数:1.00)A. B.C.D.E.解析:肺栓塞时栓塞血管相应肺区
30、肺泡通气良好而无血流灌注,肺泡无效腔增加。B、C、D 和 E病变肺区肺泡通气不良而血流灌注正常,肺泡无效腔未受明显影响。20.直立时肺尖与肺底A胸腔负压肺尖小于肺底B肺泡无效腔肺底小于肺尖CV/Q 肺底高于肺尖D顺应性肺尖优于肺底E肺静脉压肺尖与肺底一致(分数:1.00)A.B. C.D.E.解析:胸腔负压肺尖大于肺底。V/Q 肺尖高于肺底。顺应性肺底优于肺尖。受重力影响,肺静脉压肺底高于肺尖。21.闭合容积等于A闭合气量B闭合气量+残气量C功能残气量D生理无效腔量E残气量(分数:1.00)A.B. C.D.E.解析:闭合气量指肺底部小支气管开始关闭后所呼出的气量。其与残气量之和为闭合容积。2
31、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110ml/L,动脉血氧含量 150ml/L,氧摄取量 280ml/min,CO 为A5L/minB6L/minC7L/minD8L/minE9L/min(分数:1.00)A.B.C. D.E.解析:氧摄取量等于 CO乘以(动脉血氧含量-混合静脉血氧含量)。23.快速失血 1000ml时机体发生以下变化,除了哪一项A脉压减小B心动过速C脑血流降低D尿钠减少EADH 释放增加(分数:1.00)A.B.C. D.E.解析:失血达血容量 20%时收缩压正常或轻微降低,脑血管通过自身调节可维持血流不变。24.过度通气降低 ICP的优点不包括哪一项A起效快B作用可靠C易于监测D易于
32、控制E作用可长时间维持(分数:1.00)A.B.C.D.E. 解析:ICP 68h 逐渐恢复正常,因为 CSF代偿性清除碳酸氢根使 pH恢复正常。25.哪种器官不具备血流自身调节功能A心B肺C脑D肝E肾(分数:1.00)A.B.C.D. E.解析:心、肺、脑和肾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流自身调节机制。26.不能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Hb=30g/L)其治疗包括以下措施,除了哪一项A纯氧B铁剂C晶体扩容D镇静及充分肌松E维持体温正常(分数:1.00)A.B.C. D.E.解析:应选择胶体扩容。晶体扩容易致组织水肿,增加氧弥散距离,不利于组织氧供。27.静脉回流影响因素不包括A肌张力B胸腔内负压C静脉收缩
33、D血容量E应用抗凝药(分数:1.00)A.B.C.D.E. 解析:应用抗凝药不影响静脉回流量。28.以下关于肾功能与肾上主动脉钳夹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主动脉钳夹前期准备工作使肾血流下降 50%B钳夹开放后肾血流虽然恢复,但肾小球滤过率仍然仅为正常 1/3C钳夹释放 24h时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D钳夹50min 者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时间显著延长E甘露醇和 DA1受体激动剂(Fenoldopam)可能具有肾保护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钳夹释放 24h时肾小球滤过率为正常 2/3。29.以下哪项不是肾的功能A排泄代谢产物B维持酸碱平衡C调节水平衡D分泌生物活性物质E合成蛋白质
34、(分数:1.00)A.B.C.D.E. 解析:肾的主要功能:(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2)排除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3)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4)分泌或合成一些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30.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B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分数:1.00)A.B.C. D.E.解析: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动脉血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
35、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31.在内分泌系统中起调节作用的关键物质是A神经递质B激素C蛋白质D酶E无机物(分数:1.00)A.B. C.D.E.解析: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靶细胞的活动,激素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生作用,同时反馈影响内分泌细胞的活动。32.参与应激反应的最主要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盐皮质激素C胰岛素D抗利尿激素E雄激素(分数:1.00)A. B.C.D.E.解析:应激反应是以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加为主,并有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
36、应,在此过程中 ACTH、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的分泌均增加。33.以下因素中,可能引起体温升高的是A使用肌松药B室温低于 22C输血、输液反应D快速大量输注 4左右的库血E局部低温保护脏器(分数:1.00)A.B.C. D.E.解析:肌肉松弛药使骨骼肌丧失作为主要产热器官之一的功能,易导致体温降低;室温低于 22,快速大量输注 4左右的库血,局部低温保护脏器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体温降低;输血输液反应可有炎症反应而使体温升高。34.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中脑D下丘脑E大脑皮层(分数:1.00)A.B.C.D. E.解析: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中枢性热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作用。热敏神经
37、元对温热的感受有一定阈值,正常一般为 37这个阈值就是体温稳定的调定点。35.关于麻醉用药对体温的影响,哪项不对A全麻药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而影响体温B肌松药使肌肉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而易于使体温下降C拟肾上腺药可增加全身代谢而使体温升高D抗胆碱药使汗腺分泌减少而使体温升高E局麻药中毒时的抽搐可使体温增高(分数:1.00)A.B.C.D.E. 解析:局麻药中毒时的抽搐不会伴有体温的改变。36.手术室环境中导致患者低温的主要方式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蒸发E发汗(分数:1.00)A.B. C.D.E.解析:辐射散热占散热量的 40%,由体表与外界温度的平均差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肌
38、体散热而体温下降,因四肢表面积较大,故在体温调节中起重要作用。37.关于相阻滞错误的是A反复或持续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后容易发生B肌松由去极化性质转变成非去极化性质C对强直刺激和 TOF的反应无衰减D可部分或全部被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强直刺激后有易化现象(分数:1.00)A.B.C. D.E.解析:相阻滞的特点:出现强直刺激和 4个成串刺激的肌颤搐衰减;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出现肌颤易化;多数患者肌张力恢复延迟;当琥珀胆碱的血药浓度出现下降,可试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38.全身麻醉中心温度的降低最初是由于A热量经呼吸道蒸发B热量的传导C神经肌肉阻滞D热量从中心到外周的重新分布E辐射(分数:1.00)A.B.
39、C.D. E.解析:热量以四种形式从患者传递到周围环境中: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其中辐射和对流是围术期最主要的热丢失机制。中心温度早期下降的关键是认识到正常体热并不是均衡分布的。麻醉诱发血管扩张使中心热量流向外周。39.低温(30)时的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氧解离曲线右移B肾小球滤过率减少C增加吸入麻醉药的 MACD呈现高频率、低电压的脑电波E肾血流上升(分数:1.00)A.B. C.D.E.解析:低温时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的释放;肾血流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降低吸入麻醉药的MAC;脑电波抑制,波幅下降。40.关于温度和 pH对心肌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窦房结受温度的影响最明显B在一定范围内温度
40、升高,心率加快CpH 偏高,心肌收缩力增强DH +能抑制 Ca2+内流而增强心肌收缩力EpH 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分数:1.00)A.B.C.D. E.解析:pH 降低时,体液中的氢离子浓度H +升高,心肌细胞中钾、钙离子外流,心肌兴奋性下降造成心肌收缩力减弱。41.以下哪些组织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最短A肝B肾C心D脑E肺(分数:1.00)A.B.C.D. E.解析:42.有关低温的脑保护说法错误的是A及早降温可显著减轻血脑屏障损伤及早期高血压反应B增加兴奋性氨基酸释放C抑制其他内源性损伤因子的释放,如氧自由基、白三烯等,促进酶活性的恢复D及早恢复能量代谢,减轻乳酸积聚E降低脑耗氧量及脑代谢率
41、(分数:1.00)A.B. C.D.E.解析:低温的脑保护机制:降低脑耗氧量及脑代谢率,缩小脑体积而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降温至 28以下,脑的血、氧供应大于其氧需和氧耗,至 2722时,CBF 明显下降;及早恢复能量代谢,减轻乳酸积聚;保护血脑屏障(BBB)功能:及早降温可显著减轻 BBB损伤及早期高血压反应;抑制氨基酸代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抑制其他内源性损伤因子的释放,如氧自由基、白三烯等,促进酶活性的恢复。43.有关孕妇代谢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升高B妊娠末期代谢可增加 15%20%C妊娠末期氧耗量增加 20%30%D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E孕妇空腹血糖
42、值低,禁食易出现低血糖(分数:1.00)A. B.C.D.E.解析: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稍下降,以后逐渐增高,妊娠末期可增高 15%20%,氧耗量增加 20%30%,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血中胰岛素增多,孕妇空腹血糖值低,禁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44.有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床表现为低血压、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B由仰卧位改为侧卧位时,症状即消失C可见于妊娠末期的孕妇D妊娠中期也可能出现E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分数:1.00)A.B.C.D.E. 解析:妊娠末期血压常受体位影响,有约 15%的孕妇仰卧位时发生低血压、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在妊娠第 20周时
43、即可出现,侧卧可解除,发生时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也可出现子宫动脉低血压,胎盘血流减少,影响胎儿发育。45.孕妇行椎管内麻醉时A穿刺出血的发生率增加B与同龄人群无差异C局麻药的用量需增加D不易产生范围广泛的阻滞效果E必须复合使用麻醉药及镇痛药(分数:1.00)A. B.C.D.E.解析:由于妊娠子宫的压迫,下腔静脉压随妊娠进程而增高,影响椎旁静脉、椎管内静脉丛及奇静脉回流,椎管静脉丛的怒张使硬膜外腔缩小,穿刺易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增加。46.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表现在A椎管内麻醉时,局麻药的用量要增加B气管插管不受影响C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时,应关注腹式呼吸的变化D出现反流、误
44、吸的危险性增高E对硬膜外导管的置入无影响(分数:1.00)A.B.C.D. E.解析:椎管静脉丛的怒张使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间隙缩小,注入少量麻醉药即可获得较广泛的平面,硬膜外导管置入易出血,妊娠晚期腹压升高腹式呼吸受限,应关注胸式呼吸的变化,肥胖影响气管插管,腹压升高使反流误吸的风险增高。47.妊娠期末期孕妇在仰卧位时可发生低血压、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其原因为A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B静脉扩张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妊娠期间水潴留E血容量增加(分数:1.00)A. B.C.D.E.解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48.下列哪些呼吸系统的变化不
45、是妊娠期生理改变A孕妇潮气量增加B母体氧储备增加C鼻咽及呼吸道黏膜水肿D母体耗氧量增加E功能残气量下降(分数:1.00)A.B. C.D.E.解析:妊娠期间孕妇呼吸系统的变化对麻醉有重要的意义。功能残气量降低和氧耗量增加,使得母体的氧储备较少,容易出现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上呼吸道的黏膜水肿可致使气管内插管困难。49.下列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保持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心输出量的最重要因素A心肌收缩力B心率C血容量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心室顺应性(分数:1.00)A.B. C.D.E.解析:新生儿心肌的结缔组织成分约占一半,而在肌原纤维间散在分布着非收缩性组织,因而组织顺应性较低,舒张功能受限,心肌收缩力亦较弱。因此,心率是保持心输出量最重要的因素。50.婴幼儿在呼吸系统方面与成人有很多差别,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新生儿的肺泡面积约为成人的 1/3B按体重计算,新生儿潮气量与成人相似C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与成人相似D新生儿的无效腔气量/潮气量(VD/VT)与成人相似E新生儿呼吸主要靠膈肌和腹肌张力(分数:1.00)A.B.C. D.E.解析:按体重计算,新生儿潮气量与成人相似。新生儿的耗氧量高,主要靠增加呼吸频率来提高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小儿呼吸比成人快,每分钟可达 2030 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 44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