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 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 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 ,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
2、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 大藏经 、 荷马史诗 B 旧约全书 、 古兰经 C 荷马史诗 、 旧约全书 D 古兰经 、 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
3、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8穆统治着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9宋代
4、,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者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 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
5、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7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 A B C D 15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
6、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20 “前年杀吴禄贞
7、,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 几何原本 、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22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1913 年
8、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 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4 1945 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5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
9、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8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经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 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30 194
10、9 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 3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 13 分) 32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1000 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
11、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问题: ( 8 分) (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1 分) (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1 分) ( 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6 分) 10 岁雅典男童 雅典贵妇 40 岁雅典男性公民 奴隶 来自波斯的商人展板一: 20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变化 图片素材 1: 图片素材 2: 图片素材 3: 原因分析:一方面,贸易导向早期水厂的图片 性经济形成,如洋行等机构的选材说明 1: 选材说明 2: 选材说明 2: 出现;另一方
12、面, 城市供水网初具 规模 展板二: 21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面貌 图片素材 4: 选材说明 4: 原因分析: 轨道交通和高架 城市立体交通 铁路图片 网络系统建立 展板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 33 2009 年 12 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 ( 10 分) ( 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 2 分) (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4 分,不得摘抄原文) (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
13、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4 分) 34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 ( 10 分) (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 6 分) (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 4 分) 35 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 ( 15 分) 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
14、手中缴获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 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 1)写出地图上 A、 B 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 2 分) ( 2)自 1500 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 20 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 13 分) 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 45 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
15、 9 分) 图 1 1945 年 图 2 1965 年 图 3 1989 年 37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 。 “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
16、臣来中国者 ,照乾隆时所定之例 ,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 ,及不遵官场约束者 ,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 ,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 ,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 ,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 ,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 ,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 25 分) ( 1) “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4 分) ( 2)作者在“和
17、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6 分) (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15 分)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A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D C D A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B C A C B A A 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
18、高到低、依次递减的 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 “答案 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 “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31展板一 图片素材( 2 分) 答案 1: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 ( 2 分) 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 其他答案。 ( 0 分) 选材说明( 4 分) 答案 1: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 ( 4 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心态;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 2;与示例表述不同,单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 ( 2 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行了具有海派特色弄
19、堂文化 其他答案: 同义反复或未作原因说明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原因分析( 3 分) 答案 1: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 ( 3 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成立 答案 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 ( 2 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 3:仅举出有关史实。 ( 1 分)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 0 分) 31展板二( 2 分) 答案 1: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 ( 2 分)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 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 答案 2:仅列出相
20、关史实或仅作归纳。 ( 1 分) 浦东开发开放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 0 分) 城市进一步发展 31展板三( 2 分) 答案 1: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 ( 2 分)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 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答案 2:缺乏历史感的思考。 ( 1 分) 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其他答案。 ( 0 分) 32 ( 1)答案 1: 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 。 ( 1 分) 古典时代 雅典全胜时期 其他答案:公元前 399 年或公元前 4 世纪初( 0 分) 32 ( 2)答案 1:或 40
21、 岁的雅典男性公民( 1 分) 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 0 分) 32 ( 3)答案 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 6 分)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 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 5 分)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 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 ( 3 分)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辨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
22、权参与。 答案 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 1 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 ( 2 分) 答案 5:只作简单判断。 ( 1 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 ( 0 分) 33 ( 1)答案 1;基于历史事实的回答。 ( 2) 赤壁之战、屯田 其他答案:出自小说等的虚构情节。 ( 0 分) 33 ( 2)对史料性质的分析( 2 分) 答案 1:区分了证据的来源或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 2 分) 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 考古上还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 答案 2:基本抄材料。 ( 1 分) 其他答案。 ( 0 分) 对考证方法的分析( 2 分) 答案
23、1:从文献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 2 分) 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 文献记载复杂,与考古地点不吻合 答案 2:缺少相互印证或一致性的含义。 ( 1 分) 文献记载复杂 其他答案。 ( 0 分) 33 ( 3) 知识能力层面( 2 分) 答案 1:完整回答文献“三长” 。 ( 2 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答案 2:回答不完整。 ( 1 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 ( 0 分) 史学家应具备科学方法、理论 道德品行层面( 2 分) 答案 1:准确写出“史德”这一关键词。 ( 2 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 ( 0 分) 史学工作者应具有职业道德。 34
24、 ( 1)答案 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 6 分) 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 ( 0 分) 三公九卿制 丞相(中朝) 34 ( 2)答案 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 ( 4 分) 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 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 ( 2 分) 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其他答案。 ( 0 分) 35 ( 1)答案 1: A 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 B 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 2 分
25、) 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 ( 0 分) 35 ( 2)史实( 10 分) 答案 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 16 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 17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琡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 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6、。 答案 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 ( 0 分) 组织( 3 分) 答案 1: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 ( 3 分) 答案 2:以上三要素缺一。 ( 2 分) 答案 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 ( 1 分) 其他答案: ( 0 分) 36答案 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 ( 9 分) 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图二:两,蹭
27、的隔离带变得高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员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答案 2:结合图片作出简述。 (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其他答案: ( 0 分) 37 ( 1)答案 1:第八条马关条约 ;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 ( 4 分)其他答案: ( 0分) 37 ( 2) 正义的要求( 3 分) 答案 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 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 3 分) 答案 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 ( 3 分) 恢复朝贡体系 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 2:能进行简单概括( 2 分) 各
28、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 答案 3:基本照抄“合约”内容( 1 分) 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 其他答案: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 ( 0 分) 37 ( 2)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 ( 15 分) 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 ( 13-15 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 2
29、: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 8-12 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 “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 “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 “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 3 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 3-7 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 ; “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 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 1-2 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 0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