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7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 分) 一、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 chn) 穷源朔( shu)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 jn)永 令人发( f)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 to)扰 一气呵( h)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 zh) 囤( tn)积居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
2、当的一项是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 ,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 “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 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 ,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
3、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 7 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也是唯一的一次。 C. 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期中的代表作。 B. 白居易的长恨歌 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将强的批
4、判现实的净胜。 C. 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D.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 ,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5. 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 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联浦, 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 ,触须沿途四散, 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滋养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的游龙 浸润 B. 养育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到渠里 浸渍 C. 养育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 D. 滋养
5、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 二、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 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 “清,蚩 妄人也。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
6、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 。岂若小市 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柳先生曰: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
7、(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 注: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直:价值、价钱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B. 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C. 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D. 终不复言 复:回答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清优主之不害清之富也B.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C.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其馈遗清者相属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对 B.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为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 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
8、的交往中有像宋清那样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 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多起来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生意场上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 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 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 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一士大夫自居的人。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计 4 小题,共 30 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
9、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念的领悟。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 。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布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其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限选做其中 4 道题)。(8 分) 户庭无尘染 。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10、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滕王阁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刘禹锡陋室铭) 雕栏玉砌应犹在,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 虞美人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 (7 分)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徂辉: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
11、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列入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生
12、藏着的、 已经存在的情感。 如李白 把酒问月 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 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 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 不论是原文或议论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
13、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自然界称为自然规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 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结构,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
14、科学的普遍性。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 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 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取材于李振道的文章楔 )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
15、力的基础。 B举礼拜、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载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 20 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 5 分)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海棠花 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
16、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 但究竟单调得很。 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
17、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 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 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 晚上吃过饭后, 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 上面
18、嵌着一颗一颗的星。 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 窸窸窣窣 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 “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 ”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
19、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 。看花苦为译秦名” ,我也就不译了。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
20、已。 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8在这捶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9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
21、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 年 5 月 29 日 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 ”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D.上世纪 30 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22、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 7 分) 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 ?( 3 分)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4 分) 18.第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4 分) 19.第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 200 字) ( 10 分) 六、本大题共 1
23、 小题,共 60 分。 20.作文( 60 分)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C 2、 B 3、 D 4、 C 5、 A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6、 D 7、 D 8、 A 9、 B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 ( 10 分)略 11、 ( 5 分) 吾尝学射矣 /始也心志于中 /目存乎鹄 /手往从之 /十发而九失 /其一中也 /幸也。 一法不修 /一
24、病随之 /病尽而法完 /则心不期中 /目不存鹄 /十发十中矣。 12、 ( 8 分)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落霞与孤鹭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只是朱颜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13 ( 7 分) ( 3 分) A ( 4 分) 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四、本大题共两小题,共 8 分 14、 ( 3 分) D 15 ( 5 分) 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 优秀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 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五、本大题共四小题,共 25 分 16、 ( 4 分) A C 17、 ( 7 分) 并非无缘。 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 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 “有缘 ”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18、 ( 4 分)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19、 ( 10 分) (略)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0、作文( 60 分)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