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1 ,大小:1.78MB ,
资源ID:144757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47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L Z 634.14-2005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4部分 总则.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IEC 60870-5与IEC 60870-6标准的结构.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L Z 634.14-2005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4部分 总则.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IEC 60870-5与IEC 60870-6标准的结构.pdf

1、ICS 29.240.01 F20 备案号:1699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DL/Z 634.14-2005/IEC/TR60870-1-4:199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4部分:总则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IEC 60870-5与IEC 60870-6标准的结构f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1-4: General considerations -Section 4: Basic aspec臼oftele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and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s

2、 IEC 608705 and IEC 6087仙6( IEC I TR 60870一1-4:1994, IDT ) 2005-11-28发布2006-06-01实施060808000077 DL I Z 634.14- 2005 目次引言N2 规范性引用文件.14 基本通信结构和协议模型.44.1 传输网络部件的说明.4 4.2 OSI七层模型.54.3 增强性能结构(EPA).7 4.4层协议的独立性.74.5 功能协议集.75.1 节点.85.2传输网络和数据链路配置.10 5.3 数据传输规范.126 IEC 60870-5和IEC60870-6介绍口6.1 IEC 60870-5一一

3、传输协议12 6.2 IEC 60876一一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13 参考文献.15 DL I Z 634.14-2005 刚昌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的。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的质量,控制中心必须收集系统的实时信息。这工作过去主要通过电话进行,而远动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实现系统实时调度和进一步实现调度综合自动化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包括EMSC能量管理系统)、SCADAC监控与数据采集)、DMS(配电

4、管理系统)、DA(配电自动化)及其他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的需要,制定了IEC60870远动设备及系统系列标准,从总则、工作条件、接口、性能要求和传输规约等方面对电力系统及相关公用事业的远动技术进行规范。我们也随着将这系列标准采用为我国的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国对IEC60870系列标准各部分的编号、名称及采用情况如下:IEC厅R60870-1-1: 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基本原则,等同采用为DL/Z634.11; IEC 60870-1-2:198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2篇:制定规范的导则,等同

5、采用为GBff 16436.1-1996: IEC厅R60870-1-3:1997, Ed.2.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3篇:术语,等同采用为GBff 14429; IEC厅R60870-1-4: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4篇: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IEC 60870-5与IEC60870-6标准的结构,等同采用为DL/Z634.14,即本技术文件:IEC厅R60870-1-5: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5篇:带扰码的调制解调器传输过程对使用IEC60870-5规约的传输系统的数据完整性的影响,等同采用为DL/Z634.15; IEC 870-2-1: 199

6、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等同采用为GBff15153.1一1998;IEC 60870-2-2: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等同采用为GB厅15153.22000;IEC 60870-3:198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3部分:接口(电气特性),等同采用为GB!f16435.1-1996; IEC 60870-4: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4部分:性能要求,等同采用为GBff17463-1998; IEC 60870-5-1: 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等同采用为GBff

7、18657.1-2002; IEC 60870-5-2: 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等同采用为GB厅18657.2-2002; IEC 60870-5-3: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等同采用为GBff18657.3-2002; IEC 60870-5-4:199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等同采用为GB!T18657.4 2002; IEC 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z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等同采用为GB!T18657.5-2002: IEC 6

8、08705-101: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II DL I Z 634.14- 2005 准,非等效采用为DL厅634.5101-2002;IEC 60870-5一102: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等同采用为DL厅719-2000;IEC 60870-5-103: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等同采用为DL厅667一1999;IEC 60870-5-104: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4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

9、70-5一101网络访问,等同采用为DL厅634.5104-2002:IEC 60870-5-6 CFDIS):20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6篇:IEC60870-5规约系列测试规则,等同采用为DL厅634.56-2004;IEC厅R60876-1: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1篇: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等同采用为GB/Z18700.5; I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2篇: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应用,等问采用为GB厅18700.6;IEC 60870-6-503

10、: 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运动协议第503篇:TASE.2服务和协议,等同采用为GB厅18700.1-2002;IEC/TR 60870-6-505: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505篇:TASE.2用户指南,等同采用为GB/Z18700. 7: IEC 60870-6-601: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601篇:在永久访问连接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端系统中提供基于连接传输服务的功能标准集,等问采用为GB厅18700.8; IEC厅s60870-6-602:2001 远动

11、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602篇:TASE传输协议子集,等同采用为GB/Z18700.4-2002; IEC 60870-6一702:199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702篇: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等同采用为GB厅18700.3-2002;IEC 60870-6-802: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I叽J-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802篇:TASE.2对象模型,等同采用为GB厅18700.2-20020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EC60870-1-4:1994。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12、按原文翻译。但IEC60870-1-4出版己有10年多,提及的标准情况有了变化。其中IEC61085, IEC 60870-6-3及IEC69870-6-4己经撤消。IEC6087 6-501, IEC 60870一6-502,IEC 60870-6-504及IEC60870-6一701讨论的是TASE.2协议,IEC己计划撤消。本文件将原文中涉及这些标准的文字略去。原文提及的IEC60870-5的配套标准当时尚未出版,现在已经出版。本文件以这些标准的具体名称代替原文的不明确的陈述文字。还有一些提及的I四T标准己经修订,本文件以其新版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代替原文的文字。为便于文字编写及阅读,本文件

13、除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文中的国际标准以采用的我国标准表示外,在其他文字中提及国际标准时仍用原国际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例如,在本文件的名称中用了IEC 60870-5及IEC60870-6,未用相应的我国标准GB18657, GB 18700, DL634, DL667, DL719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国电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廖泽友、何卫、刘佩娟。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

14、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反映。III DL I Z 634.14 - 2005 寻在过程控制领域,尤其是在远动和SCADA系统领域中,越来越要求实时传送数据。这方面的应用要求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传输时间有保证。通信网络及其相关协议的种具体类刑附、血于它实现这些要求的能力,其决定因素包括:一一带宽:一一通信负荷(正常情况一一传输质量;一一编码和解码方一一通信前端和节,、应对每个候选系特别是对于基:do, 处理能力。因素进行评估。开放系统互连)的远动数据通,应从这个观点仔细地予以检查;c 1085的一句话,因为IEC1085己作算机间的通信,而注:这里略去IEC 60870-的

15、一些总体看法、了规划设计由1一船阳回,. .,. 版一些涉及远动机t、法。IV ,需要对数据千、准化的出版物。能。其中第6门的广泛应用进对远动数据传出对远动数据传输的审视。从而要出方面提出总的看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4部分:总则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DL I Z 634.14-2005 IEC 60870-5与IEC60870-6标准的结构1 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采用比特编码串行数据传输、监视和控制广域分布过程的远动设备及系统。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拟用作将传输技术、设备和协议应用于远动系统的简要指南。因此,它可用作面向IEC60870-5和IEC60876系列标准的使用的指南。确切地说,它给

16、出了用于评估方法以及定义及描述关键技术术语的参考框架。本文件第3章中的定义是IEC50 (371)和IEC60870一1-3中术语定义的补充。它还提供了:一一可用的基本通信技术的描述:一一如何将不同的系统层次(见第3章)在一起使用的基本规则(即,哪些不同层次的标准可以联合使用,哪些不可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GB

17、厅3454一1982数据终端设备C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CDCE)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町U-TV.24:1989, IDT) GB厅3455一1982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CITU-TV.28:1989,IDT) GB厅5271.1-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CISO/IEC2382-1:1993, MOD) GB/T9387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CISO7 498, IDT) GB厅12453-1990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运输服务定义CISO8072:1986, IDT) GB厅1442争斗005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CIEC60870一1-3:1997,I

18、DT) GB/T 15128-19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基本会话服务定义CISO8326: 1987, IDT) GB/T 15129-一19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服务约定CISOR8509:1987,IDT) GB厅15695一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表示服务定义CISO 8822: 1988, IDT) GB厅1569命一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表示协议规范CISO8823:1988, IDT) GB厅18657.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CIECDL/ Z 634.14-2005 60870-5

19、-1:1990, IDT) GB!f 18657.2-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IEC60870-5-2:1992, IDT) GB厅18657.3-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CIEC60870-5-3:1992, IDT) GB厅18657.4-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CIEC60870-5-4:1993, IDT) GB厅18657.5-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EC60870-5-5:1995, IDT) GB/Z 18700.

20、5一200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1部分:与ISO及ITU-T标准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CIEC60870-6-1:1995, IDT) GB厅18700.6-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2部分:与ISO及ITU-T标准兼容的远动协议OSI1-4 层基本标准的应用CIEC60870-毛一2:1995,IDT) DL/T 634.11-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1部分:总则基本原则(IEC60870-1-1:1988, IDT) DL厅634.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CIEC60870-5一101:1995,IDT) IEC 60

21、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CIEV)第371章远动注:这里略去了原文里的IEC60870-6X,因为它太不明确。ISO/IEC 8073: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 8327:1987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基本会话协议规范ITU-T R.35:1989 调制速率为50Bd的调频音频电报系统的标准化ITU-T R.36:1989 在同一音频电报系统中,50Bd/120Hz通路,100Bd/240Hz通路,200Bd/360Hz通路或480Hz通路的共存ITU-T R.37:1989 调制速率为lOOBd的调频音频电报系统的标准化U-T R.

22、38A:1989 调制速率为200Bd、通路间隔为480Hz的调频音频电报系统的标准化町U-TV.11:1989 在数据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U-TV.21:1989 公用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300bit/s的双工调制解调器町U-TV.22:1989 公用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二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1200bit/s的双工调制解调器ITU-T V.23:1989 公用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600/1200Bd调制解调器U-TV.26:1989 四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2400bi协调制解调器ITU-TV.27:1989 租用电话型电路

23、使用的标准化4800bit/s带人工均衡器的调制解调器ITU-T V.29: 1989 点对点四线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9600bit/s调制解调器ITU-T V.32: 1993 公用电话交换网和租用话路上使用的、以高达9600bit/s的数据传信速率操作的二线双工调制解调器系列U-T X.3:2000 公用数据网的分组装拆设施(PAD)盯U-TX.20:1989 公用数据网上起止式传输业务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CDCE)之间的接口盯U-TX.21:1992 公用数据网同步操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盯U-TX.21bis:1

24、989 设计可与同步V系列调制解调器接口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在公用数据网上的使用ITU-T X.22:1989 用户业务类别3-6的D四/DCE多路复用接口2 DL I Z 634.14-2005 ITU-T X.25:1996 以分组方式操作并通过专用电路接到公用数据网的终端使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町U-TX.28:1997 起止式数据终端设备接入处于同一国家的公用数据网的分组装拆设施(P1气D)用的DTE/DCE接口U-T X.29:1997 在分组装拆设施(PAD)和分组型DTE或另一PAD之间的交换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的规程3 术语和定义3.

25、1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smission 已连接的两个站的终端设备(DE)均可随时启动报文传输的传输方法。3.2 呼叫建立call establishment 建立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ITU-TX.15/1,4。3.3 呼叫释放callrelease 释放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3.4 电路交换网circuit-switched network 可提供基于电路交换方法的通信服务的专用交换设备(时分或空分)的安排,可以是电路交换数据网或电话交换网。3.5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根据需求连接两个或以上数据终端设备,使它们可以专用数据电路直到连接被撤消ISO23 82/

26、QJ.05.QJ。3.6 封包envelope 在n位的字节里增加一些数据网操作需要的附加比特后形成的二进制数字组Jtv121-19-25。3.7 节点node 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点,在该点有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件与通道或数据电路互连ISO2382/09.02.02。3.8 分组packet 包含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二进制数的序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和交换。注: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可能的差错控制信息是按特定格式安排的ISO2382/09.06.26。3.9 分组装拆设施packet assembler/disassembler (PAD) 使不具备分组交换功能的数据终端设备能接入分组交换网的一种功能部件

27、ISO2382/09.07.20。3.10 分组交换网packet唱IVitchednetwork 用于提供基于分组交换方法的通信服务的专用交换设施的组合。3.11 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 采用可寻址的分组的方法,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传输的过程,从而通道可以仅在传输一个分组时被3 DL/ Z 634.14-2005 占用,在传输结束前,该通道还可以传输其他分组ISO2382/09.05.08。3.12 3.13 3.14 3.15 对等协议peer-to-”erprotocol 在开放系统中同一层的实体之间的协议。周期数据传输periodic data transmission

28、按相同时间间隔重复发数据集传输。服务原语service primitive 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与实现无关的交互的抽象表示方法ISOTR 8509。结构码structured code 为帧同步提供特定符号的码。3.16 传送时延T77 transit delay T17 数据输入到发送站的应用层至数据输出到接收站的应用进程的延时。传送时延是总传输时间的一个组成部分。3.17 传输质量transmissionquality 用来描述通信网络质量的术语,如比特差错率、专用通道可用率、比特突发差错概率、信噪比、幅值与相位失真、非线性、通道间的干扰等。3.18 3.19 透明码面向比特码tra

29、nsparent code/bit oriented code 对比特的结构方式没有限制的码。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smission 只有主站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可以启动报文传输的传输方式。从站只在接收到主站请求后才能传送报文。3.20 窗口尺寸window size 窗口尺寸用以描述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用的)一次可以处理的未完成的服务的数量。4 基本通信结构和协议模型通信系统功能的基本分类遵循ISO的七层OSI模型。七层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并不要求实际系统如此实现。关于该模型的详细描述和各层的功能,可参见ISO和U的相关文件(尤其是ISO7498)。4.1

30、 传输网络部件的说明通信网的一般结构见图10网络部件的基本特征如下:传输网络传输网络由具有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设备的站和节点间的传输通道组成。4 DL I Z 634.14 - 2005 *n节点已由盯U-TV.11., DCCC区域控制中心)、RCCC地区5 ACSE (第7层中缩赂语的说明见4.2的“应用层”)第7层DL I Z 634.14- 2005 表示服务协议ISO 8822, 8823 第6层会话服务协议ISO 8326, 8327 第5层管理传输服务协议ISO 8072, 8073 第4层综合业务数字网分组交换网电路交换网固定连接通道第3层第2层第1层OSI参考模型中标准的结构及

31、应用一一传输差错的检测:一一差错的恢复:一一控制共享同一物理链路的多站的访问:一一数据链路的寻址。c)网络层。涉及通过传输网络的数据(分组)块的传输。网络层管理:一一网络地址:一一虚拟电路;一一传输网络要求的分组的分拆:一一确保分组有序地传送(如传输层内的实体要求):一一分组路由的选择。d)传输层。涉及为端用户之间传送的报文提供透明、可靠、经济的通信。传输层管理:一一防止报文丢失或报文重复的端对端控制;一一信息流量的控制:一一端对端的控制序列:一一传输服务用户的寻址:一一多路复用传输的连接:一一将报文分拆及再装配到分组中。设计第4层的目的是为传输服务的用户提供标准接口。e)会话层。使两用户间会

32、话的建立过程标准化,涉及:图26 一一建立诊断规则(谁发言、何时发言、持续多长时间):一一有序地终止:一一传输受到干扰时,会话可以恢复,数据不丢失。DL/ Z 634.14-2005 f)表示层。为本地和远方应用间传送的数据提供通用的表示。涉及数据元和结构的定义,以及必要时的转换。表示层提供传送数据的语法的解释规则。g)应用层。为使两个应用程序间便于相互配合提供基本组成部件(应用服务元素ASE),包括:ACSE 关联控制服务元素:FfAM 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MMS 制造报文规范:DS 目录服务:Specific ASE 特定应用服务元素(如远动的ASE);MHS 报文处理系统。在GB187

33、00系列标准CidtIEC 60870-毛)中定义了与ISO及基于OSI七层模型的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4.3 增强性能结构(EPA)实时过程控制要求响应时间特别短,为此设计了增强性能结构CEPA)。该结构只有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层。基于该参考模型的标准协议的例子有为局域网(LAN)过程控制应用定义的“MiniMAP”和“现场总线(Fieldbus)”协议。在IEC60870-5系列标准中定义了基于EPA参考模型的远动协议。4.4 层协议的独立性通信系统的实现不允许OSI模型的各协议层的标准全部合井。给定层标准的选择要依据其他层使用的标准,还要受运行和实现的复杂性的影响。例如,以

34、下因素会影响帧格式:一一使用的传输网的数据链路配置:一一使用的线路搞合器CDCE);一一使用的同步模式。又如,以下因素会影响链路传输程序:一一使用的窗口尺寸:一一使用初始化模式:一一平衡或非平衡传输。执行指定功能必需的标准的集合称为功能协议集。4.5 功能协议集OSI服务和协议的基本系列提供了一些可供各种应用使用的选择。但是,个别应用领域需要使用对标准进行特殊裁剪后组成的集合及子集。这些特殊的集合及子集在功能协议集(FP)中定义。FP的目的是对如何将一些标准应用于特定的通信目的提出建议。FP定义使用标准集合间的关系并使关系明确。它也可以详细地规定涉及的标准的特殊细节,但不改变涉及的标准。一个F

35、P在功能上是完整的、可测试的、可使用的。FP由一个或多个基本标准和与实现特定功能必需的、经选择的、有关的分类、子集、选项和参数组成。此外,在没有适当标准可以使用时,它还可以确定需要怎样的新标准或在现有标准上增加附录。凹的范围是多个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包括使用它们的远程通信设备和中继。因此,即应描述可以与涉及的OSI系统交互工作的其他系统和子系统。7 DL/ Z 634.14-2005 ISO制定了分类方案,将功能协议集主要分为4类,即:a) F一一交换格式和表示协议集。规定结构与被传送的内容。b) A一一应用协议集。定义使用OSI第5层至第7层标准的选择和方式。通常,应用协议集仅涉及一种信息的传

36、输(文件、报文等)。c) T一一传输协议集。定义使用OSI第1层至第4层标准的选择和方式。端系统所在的子网通信的特征全在传输集中说明。d) R一中继协议集。规定与子网互连的系统的标准的选择和使用,最高只用到第4层。一个端系统可能包含F、A和T类协议集。5 数据通信原理IEC 60870-1一1说明了层结构的数据通信原理,见图3。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数据通信的所有标准均参考了对等协议以及不同层次之间的服务。因此,不同厂商提供的设备可以互相通信和配合工作。4 4 3 3 2 2 I 不同站相同层之间的对等协议(过程)同一站不同层接口之间的服务原语图3层结构数据通信原理图5.1 节点远动站之间的传输网可

37、能有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或中继节点。在OSI模型中,般用术语“中继器”表述这些节点。在网络层(第3层)工作的中继器称为中介系统(intermediatesystem, IS )。注:这说法与远动术语标准说法不同,也与5.1中的固的表示不同。提供网络层以上层次的功能的系统可称为端系统(endsys也m,ES)。ES常包含应用进程。下面介绍各种类型的中继节点。5.1.1 电路交换节点电路交换节点的例子有电话交换网和电路交换数据网。在呼叫建立后,这类节点不执行第2层至第7层的功能。5.1.2桥桥是在数据链路层工作的中继器,见图4。典型示例是用于局域网互连的MAC(介质存取控制)桥。5.1.3 路由器路

38、由器是在网络层工作的中继器,见图5。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具有路由选择和中继功能。存储及正向交换节点(例如,分组交换节点提供第1层至第3层的功能。5.1.4 传输中继器多系统分布式系统网关(multi-systemdis位ibutedsystem gateway, MSDSG)是在传输层工作的中继器,见图6。它是专为提供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S)的子网和提供非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CLNS)的子网的互连而设计的。8 A站(ES)A站(ES)桥AP应用进程固4桥在通信层结构中的工作位置路由椿(IS)AP应用进程图5路由器在通信层结构中的位置B站(ES)B站(ES)MS DSG的典型用途是局域网

39、(CLNS)和分组交换网(CONS)的互连。A站(ES)传输中继器(IS)AP应用进程固6传输中继器在通信层结构中的工作位置B站(ES)DL/ Z 634.14-2005 9 DL I Z 634.14- 2005 5.1.5 网关网关是在应用层工作的中继器,见图7。A站(ES)网关(IS)AP应用进程图7网关在通信层结构中的工作位置B站(ES)网关节点可以应用于所有各层。这意味着数据的重新排列、优先级改变、协议转换等都可能在这类节点上进行。5.2 传输网络和数据链路配置5.2.1 永久连接通道5.2. 1. 1 点对点配置A站至少通过一条通道与B站永久连接。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系统可以提供条或多

40、条冗余通道,见图8。永久传输通道图8点对点配置的永久连接传输通道永久连接通道配置的示例见IEC60870一1-1的4.4.l点对点配置及4.4.2多点对点配置。5.2.1.2 多点配置主站通过一条公用传输通道连接多个子站,见图9。一个时刻只有一个子站可以传输数据到主站(例如,采用问答式),使这条传输通道可以被所有子站共享。 子站l子站2子站n图9多点配置的公用永久连接传输通道多点配置的示例见IEC60870-1-1的4.4.3多点星形配置,4.4.4多点共线配置及4.4.5多点环形配置。这种配置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和数字网络。5.2.2 电路交换网这种网络由可以为传送数据选择不同通道的站组成。适

41、当通道的选择可以基于冗余传输路径的实际可用性和其他特征。这种网络由公用或专用电话交换10 DL I Z 634.14- 2005 网或电路交换数据网支持。在传输数据前,要用一个特殊过程在两站之间建立通信电路(状态1)。呼叫建立后,在主叫站和被叫站之间就有了点对点的连接(状态2),直到呼叫撤消(状态3)。a)状态1:呼叫建立。呼叫控制过程一般由应用层通过第4层、第3层进行,包括:一一保证连接站正确的识别:一一遇网络忙或被问忙情况时的处理。状态I,3 状态27 7 6 4 4 3b 2 2 呼叫按制传输数据a在状态2(传输数据)中,有些协议要涉及第4层,特别是在分组较大需要分段的情况下。b第3层(

42、至少)可用于复用传输连接。图10电路交换网的通信电路的状态b)状态2:数据传输。状态2中可以采用5.2.1.1的永久连接通道的协议。c)状态3:呼叫撤消。与电话交换网的连接可以采用V.21的异步调制解调器或V.22,V.23, V.26 的同步调制解调器,呼叫控制可以采用V.25或V.25bis。与数字数据网的电路交换可以在网络进入点按X.20,X.21. X.22的呼叫程序进行。5.2.3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是一种数据传输网,在报文进入网络的节点处被分成数据包(长度有限制的短报文),在网络的输出节点处又被重新组合。这些数据包以在逐对相邻节点间存储再分段转发的方法在网络中选择适当的路由传输。

43、基本上,这些技术使用户可以动态地分享传输资源,因为一个数据包在链路上只占用毫秒级的很短时间。X.25提供了访问第4层(传输层)的以下类型电路的接入方法:一一一交换虚拟电路(SVC);一一永久虚拟电路(PVC);一一快速选择。虚拟电路(VC)是一对逻辑端口或物理端口间的双向、透明、流量控制的路径。交换虚拟电路(SVC)是两个DTE内的两个进程间的暂时关联,由DTE呼叫请求包启动。永久虚拟电路(PVC)是两个DTE内的两个进程间的永久关联。快速选择是短暂的交换虚拟电路,由一个包或呼叫请求包和一个返回或确认包组成,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包含用户数据。虚拟呼叫的基本步骤:一一呼叫建立:一一传输数据:11 D

44、L I Z 634.14- 2005 一一呼叫撤消。永久虚拟电路是一种不带呼叫控制步骤(呼叫建立和呼叫撤消)的交换虚拟电路。快速选择是一种包含呼叫请求和呼叫撤消的信号交换过程的数据传输的交换虚拟电路。可以认为这两种方式是交换虚拟电路的简化。X.25的物理级规定了提供DTE与网络间的物理传输路径的双工、点对点同步电路的使用方法,也规定了物理接口X.21和X.21bis(与V.24相同)的使用方法。X.25的链路级规定了与ISOHDLC协议兼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称为LAPB(link access pro臼lurebaland,平衡式链路接入程序。它与平衡式点对点的HDLC一致。为了将异步DTE

45、连接到分组交换国T制定了阴X.28和X.29,定义了数据包的装拆设施(PAD)。PAD作为一种集中器,J胡子与网络间的双向传输。5.3 数据传输规范对于一个用于远动的草壁,率:传输以下报文的最大时延要亏,、a)数据网:b)要传输的各种dc)有关各站第1)高优先2)中优3)低优日Lr、一兀型改义控控模时定被被流同述一一据一上一数一U要求(见IEC立的最大时间据流模型,在d正常(稳态)们雪崩(有骚扰),以下有关假设:监视的信息元田间隔:IEC 60870系列标准的准。为便于这些标准的使用者阅读,6.1 IEC 60870-5一一传输协议第5部分规定了为在带宽较窄的通信环境中要求反应时间较短的系统考虑的协议,例如,常有电磁干扰的严苛环境等。可使用增强性能型结构(EPA)。它还规定了为差错校正程序提供窗口尺寸为1的半双工和双工协议。这类协议只适用于多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和多点环形配置:不适用于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进行报文传输的网状网络配置。分层网络配置限于远动设备与本地控制网络之间的连接。第5部分由以下部分组成:一IEC60870-5-1:传输帧格式;一IEC60870-5-2:链路传输规则:一IEC60870-5-3: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12 DL I Z 634.14- 2005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