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50KB ,
资源ID:147190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71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0年政治真题(理科)答案.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0年政治真题(理科)答案.doc

1、2000年政治真题(理科)答案真题 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意识的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都不能准确表达题干中引文的意思,不符合题意。第2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指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体移动是一种机械运动,物质结构变化是一种物理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

2、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把运动都看成是精神的运动。所谓人的主观意识、意念可以“移物”、“直接改变物质结构”,从认识根源上来说,都是主张精神决定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选项A正确。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论,因此C、D两项错误;同时“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是主观的东西,因而B项也是错误的。第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不同。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第4题:参考答

3、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开始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可见选项D正确。选项A、B、C讲的是作为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本身,均不符合题意。第5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增殖过程。对此二重性的分析,必须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并把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通过抽象劳动创造

4、出新的价值并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是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B项是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划分的,C项是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的,均不符合题意。第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形态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因此,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便成为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首要问题。可见选项B正确。选项A是对雇用工人劳动时间的划

5、分,C项是劳动的二重性,D项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均不符合题意。第7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只是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8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题干中引用了陈独秀的一段话,它夸大了资产阶级的作用,实质是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因此选项B错误,C项正确。

6、题干中的引文并不能体现A、D两项的说法。第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因此,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就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只要全党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得到了纠正,思想路线端正了,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选项选项B、C错误,A项正确。选项D不属于整风运动的内容,因而是错误的。第10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1948年4月,毛泽东

7、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方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因此选项C正确。A项中提出的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B项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D项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主要经验、主要纲领。第1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在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众多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地指出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

8、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在这两个主要矛盾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矛盾,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C项是土地革命完成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主要矛盾,D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第1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合作制是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因此选项B正确。股份合作制没有国家投资,不属于国有经济,选项A错误;股份合作是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不属于个体经济,劳动者同时又是投

9、资者,也不属于私营经济,选项C、D错误。第13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它是特指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贯穿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的始终。因此选项C正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的特指,而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选项A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层含义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选项B、D错

10、误。第14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前者依靠增加投入,即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实现增长;后者强调改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增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属于经济体制的转变,C、D两项虽属于经济增产方式的内容,但都不完整。第1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目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本质,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已经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实行依法治国,有效解决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途

11、径和保障问题。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都与依法治国方略有关,但都不属于根本目的。第1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点: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1999年10月,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一方面高喊禁止核试验,一方面又拒绝批准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充分暴露了美国维护其霸主地位的图谋。因此选项B正确。1999年10月,英、法两国立法机关批准了该条约,俄罗斯立法机关当时还未讨论对该条约的态度,因此选项A、C、D都不正确。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第17题: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

1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的一段话说明,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由于职业及各自专业实践活动形成的知识背景、心理需要的不同,导致对大树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这充分体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人的感觉受已有理性的指导,即已有认识影响感觉活动。因此选项A、B、D正确。选项C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过程,E项是一种主张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都不符合题意。第18题:参考答案:B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把实践理解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感性的、物质的实践活动,就

13、必然离开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认为认识对象或者是主观的感觉和精神,或者是客观精神。因此选项B、D正确。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不是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否认世界可知性,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可以是可知论者,A项不符合题意。认识起源于经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经验有客观来源,C项也错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认识的辩证过程,所以E也应予排除。第19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

14、史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物质交换和物质成果;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是指那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人是社会的主体,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选项A、B、C、D正确。社会及其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又离不开人及其活动,没有人及其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可见E项的说法不正确。第20题:参考答案:AC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价值规律的表现

15、形式是商品价格随着市场竞争中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波动而实现的,即通过市场机制而实现的。因此选项A、C、E正确。选项B说明商品价值量下降,从而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超额收入的依据,D项是指价值规律作用本身,而不是其实现,均不符合题意。第21题: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要顺序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着三种不同的职能,因此选项A、C、D正确。选项B、E是独立于产业资本以外的资本形式,均不符合题意。第22题:

16、参考答案: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其中包括一个根本原因,两个客观原因和两个主观原因。选项DE正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两个主观条件。选项A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选项B、C是其客观原因,均不符合题意。第23题:参考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抗战时期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本题属于直接性记忆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方面的掌握。选项A、B、C、D均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义勇军是活跃于东北地区的非正规部队,不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24题:参

17、考答案:AB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导致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即使是公有制经济,也可以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因而出现不同的分配方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人生产要素,要求得到相应的回报,使按生产要素分配成为必然。因此选项A、B、E正确。选项C虽然是我们目前贯彻的分配原则,但它不属于“经济依据”。D项认为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违背了劳动价值论,也不正确。第25

18、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工业和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农产品又是我国出口的重要产品。据此分析,选项A、B、C、D正确。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表现在量上,而表现在它对其他产业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它是人类的生活之本,衣食之源上。因此选项E不正确。第26题:参考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和健全党内生

19、活的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据此分析,选项B、C、E正确。选项A属于制度建设的问题,D项属于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第27题:参考答案:A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1999年度国内重大时事。1999年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5月13日,江泽民在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工作人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此讲话表明我国人民在美国霸权主义者的严重挑衅面前,我自岿然不动,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各项国内

20、外的基本路线与政策。选项A、B、C、D、E均出自讲话内容。第28题:参考答案:CE答案解析:本题考点:1999年度国际重大时事。WTO理事长之争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斗争和妥协,其结果是新西兰前总理穆尔和泰国副总理素帕猜轮流任总干事,各三年。选项C、E正确。分析题 第29题:参考答案: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2分)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1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有国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2分)详细解答:本

21、题考点:1999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国企改革的问题,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到201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标,指出当前国企改革的主要要点: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能力,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第30题:参考答案:(1)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3分) (2)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

22、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2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正关系。解答本题必须明确,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过程中去。这是认识运动中的两次能动性飞跃。回答时分三个层次:首先,指出“亲眼所见”是感性认识,并说明“亲眼所见”不全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其次,指出必须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指出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第31题:参考答案:(1)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

23、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3分)这种主张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1分) (2)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力不仅有无产阶级,它还包括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能否正确判断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性问题。1948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中,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回答时分两个层次:首先,判明中国革命的性质并说明原因,指出题干

24、中说法的错误实质;其次,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不仅有无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第32题: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国家管理中,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分) (2)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是少数剥削者的民主。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国家权力是否由人民直接行使,而在于两种民主的阶级实质不同。(2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回答时,首先应该明确

2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不在具体形式上,而在阶级实质上。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少数剥削者的民主。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是民主的具体形式问题。第33题:参考答案:(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新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分)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

26、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4分)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3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题干中的现象反映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不顺利以及两大部类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回答时分三个层次:首先,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两大部类之间按比例发展的原理,并指出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

27、产的一般规律性,即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别开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对于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其次,简述我国当前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不良影响。这就是社会总产品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因破坏而不能顺利进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最后,指出解决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对策。第34题:参考答案:(1)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经济

28、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刘建设新道路;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4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似来的不断探索,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回答时分两个层次:首先,回答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其次,回答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指导意义,具体可围绕三

29、个方面展开论述: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意义;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意义;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第35题:参考答案:(1)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原因是我国原有单一的怕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分) (2)材料1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2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的修改。其理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2分) (3)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

30、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2分) (4)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包括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31、律及其意义。 第一问,首先必须明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材料1中找出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第二问,首先必须明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宪法”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宪法的修改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第三问,首先必须明确: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材料中宪法的修改属于上层建筑的变化,谈“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就离不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考生应该从这方面展开论述。第36题:参考答案:(1)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下层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因为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

32、级脱离了革命;党内存在左倾错误,把资产阶级看作了革命对象。(3分) (2)由单纯的下层统一战线到实行上、下层结合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由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2分) (3)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也有参加抗日的可能。(3分) (4)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2分)详细解答:本题考点:20世纪20年代前期

33、至3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演变。题干中的五个材料涉及了统一战线的三个不同时期: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即联合战线、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开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1和材料2,分别是有关联合战线和下层统一战线的,材料3、4、5,则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有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 第一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下层统一战线”和“联合战线”相比,其构成变化在于不仅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将他们列入了革命对象。分析其原因时可以从党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方面展开。 第二问,材料2是中共有关建立下层统一战线的文件,材料3、4、5是中共有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因此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策略变化,是由下层统一战线向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转变。 第三问,必须准确把握1935年华北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由于日本加紧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所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准确回答土地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策略变化的原因。 第四问,要求对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一个主要法宝。更多试卷请见麦多课文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