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年申论全真试题答案真题 120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第1题:参考答案:【答卷l】该资料映出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是 印刷公司应该处理的问题,此问题未加以重视,所以最终导致诉讼。二是环境 保护意识问题是需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不只是印刷公司与居民H 的问题。三是公民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而司法机关要切实保护公民 合法权益。【答卷2】 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 设所造成的城市布局不
2、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 种阻力,一时难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的日趋 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 的中心议题之一。详细解答:【评析1】 概括的综合性要求是要抓住主要问题,分清主次。这份答卷的优点是:基本 上抓住了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利益与居民生活 的矛盾。不足之处是对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作归纳 和表述时,主、次不明确,对主要矛盾的概括不够突出,不够深刻。 【评析2】 这份答卷基本上掌握了概括的要义,既抓住了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又指出 了解决这一问题的
3、迫切性,反映了应试者很强的分析概括能力。考生抓住了资料 反映的关键问题城市建设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指出这虽然是遗留下来的问题,但造成的矛盾却十分尖锐:噪声污染带来的 矛盾,是红星新村居民与印刷总公司之间难以判决的官司,其中还牵扯到环保部 门与印刷总公司的纠葛;而根子则是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不适应,若不从这里着 手,就只能治标,很难治本。答卷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清楚地概括给定资料所 反映的主要问题。如能进一步点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更深层次的问 题,这个概括答案就会显得更深刻,不足之处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 个根本性问题未有点明更有启发性。第2题:参考答
4、案:提出对策部分【答卷1】 第一对于H与印刷公司的纠纷,因印刷公司确有噪声严重超标之实,所以 应根据法律规定给予适当的补偿。 第二印刷公司应采取措施,建隔音墙,并按环保局规定:夜22时至晨6时 不得作业。 第三对于小区内修建停车场,这是不妥之举,这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必 然的。如确实急需,则须严格管理,如不准汽车在区内鸣笛等,并由环保局严格 测定,噪声不得超标。 第四以上几项是事实已定的情况,只能去协调一下关系。之所以出现以上问 题,主要是因为市政规划不合理所致,居民区与工业区分离开来或是建造地下停 车场便可减少或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市政的规划合理与否是协调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
5、因素。 【答卷2】 (1)由印刷公司与居民H在法院的协助下尽量使双方达成民事调解。 环保局的裁定基本是合理的,至于具体赔偿金额,双方可以在21 500元的基础 上协商下调。假若由法院直接判决,无论什么结果,双方均不会满意或一方不能 满意,会影响判决执行效果,同时,对全市其他类似的案件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 到的负面效应。 (2)印刷厂应尽快建起隔音墙,并按在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生产,应 尽量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干扰,以取得附近居民的谅解。 (3)由于印刷公司生产车间所在地已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地价升 值比较快,因此,从长远和经济效益上考虑,有关部门应着手计划公司向郊区搬 迁的问题。详细解答
6、:【评析1】 对策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有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篇“对策”的最大不足之 处是: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空泛,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没有多 少实际意义。这样得答卷分数肯定会比较低。 【评析2】 这份试卷提出的关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案,对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眼 前的扰民问题,和长远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公司迁址的问题,都涉及到了,体现了 作者标本兼治的思路。方案由近及远,层次清楚,又比较具体,操作性较强,便 于落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案。第3题:参考答案:论述部分【答卷1】 浅论虑己虑人 “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出无疑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和 自我保护意识,人们利用法律这把尚方
7、宝剑为自己取得安定。然而,现在我无暇 对这些作任何议论,我只是觉得,当我们在运用法律武器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 掌握好适度的原则。毕竟,社会复杂多变,各种利益冲突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懂 得为他人考虑,虑已虑人。 我们应该懂得保护自己,考虑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把握好法律武器,当自 己的合法、合理权益受到侵犯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它。资料反映,当H 夫妇觉得印刷公司为其疾病的诱因时,便提出赔偿请求,当这一要求无法满足 时,又向法院提出上诉,希望获得补偿。同样,印刷公司在认为自己无责任时, 也上诉以免不必要的负担。他们都是在合法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其行为是无 可厚非的。 虑己是有限度的,这就是要求
8、保护的是正当权益,而不是不合法的所得,过 分考虑个人私利,既害他人,也不利自己。平时考虑,过分关注自己的分数,而 不注重知识的掌握,是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三国周瑜太在乎个人成败,结果饮恨 身亡,也给吴蜀联合抗曹活动带来阵前折将的损失,实在不必效仿之。 我们同样应该注意虑人,在任何时候,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想,这将是处理 好社会各种关系的关键。就拿资料来说,印刷公司在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时,是有 责任为居民利益考虑的。装隔音墙、限制夜间作业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不应该嘴 说手不动,结果只得诉诸于法律。而H夫妇也不应把责任全推给印刷公司,共 同责任不应由其中的一方来负担。可以这样说,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
9、, 原本都是可以通过协调解决的。如此这样,社会不知又会增添多少祥和安宁。电 视剧无敌先锋中,善于调解纠纷、乐于排忧解难的刑侦队长的母亲,一位和 蔼的居委会主任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效法的榜样。 虑人也必须限定在合情合法的范围内。过分地为他人考虑常常演变成纵容他 人,而不是帮助他人,后果是极为恶劣的。禹作敏纵容亲属、下级横行乡里,鱼 肉百姓,结果是苦了百姓,其作法也成为其罪状之一。他不是不考虑别人,而是 考虑过了头。结果过犹不及,饮恨终身。当前许多家长溺爱孩子,放松了严加教 育,终致孩子不成才的例子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考虑自己,同时关心别人,并把两种关注限定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应该 成为我们每个人
10、追求的目标。在经济发展,观念巨变的时代,互相体谅,互相帮 助,应该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毕竟,虑己还要虑人。 【答卷2】 试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我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 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没有改革这场革命,就没有当前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 就。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应当一分 为二的,改革也不例外。改革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 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便是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经济发展与社 会发展失调的问题,这些问题表
11、现在; (1)经济发展规划中的盲目性与城市不断扩大所产生的矛盾。一些地方急功 近利,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未制订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其合理布 局,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工业生产区与居民居住生活区之间的合理布局。如前文资 料中的红星新村,原本位于城乡结合部,后来由于当地政府未制订切实可行的经 济社会发展方案,导致错综复杂的H一案。 (2)经济发展与社会法制建设不同步所产生的问题。改革在我国是一场全面 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 改革两者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经济的 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可以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提供必要
12、的物质基础;另一 方面,各项政治制度的不断充实、完善又能积极弓I导、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 行。因此,我们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政治 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各项法规、政策应与经济发展相配套。而现在在我国 有些地方,法制仍很不健全,法制的完善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方 面是企业、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仍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各项法律配套措施仍不 健全,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及到经济改革中的新问题、棘手问题时往往无恰当、准 确的法规予以运用。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某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所失调的主要表 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
13、偶然的一 面。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 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型的前进。改革过程中也是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 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改革总的成就来讲仍是微不足道的,这便是此问题产生的必 然性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处理问题缺乏长远的眼光,急功近利, 是导致此问题的偶然性因素。而这些弊端都是可以经过我们的努力去克服的。 综上所述,解决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 (1)通过教育、培训,增强有关部门人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大局观。切 实落实各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克服贪图眼前利益的狭隘眼光。 (2)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
14、民群众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改革进程中自觉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完善各项法规、规章制度。对各地区经济布局结构、发展规划进行严格 审查,努力消除经济与社会失调发展的现象。 只要我们切实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严格有效的各项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够消 除诸如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等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将我国的四个 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详细解答:【评析1】 这篇文章首先“虑己虑人”的立意就比较含糊,导致层次不清楚,论证说服 力较差。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互相矛盾,这是不可回避,实施是如何处 理。最主要的是文章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主要矛盾展开论述,而是采取折
15、中办 法,各打五十大板,使人不得要领。 文章的语言表述也不顺畅,繁冗杂乱,行文不注意逻辑关系,是一篇较差的 文章。【评析2】 这篇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能透过给定资料反映的具体事件,看到事物的本 质,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并确立了一个观点鲜明的题目。考生将在阅读 资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梳理和排序,围绕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 展”这一思路,用简洁的语言逐一陈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从“经济发展 规划中的盲目性与城市不断扩大化所产生的矛盾”和“经济发展与社会法制建设 不同步所产生的问题”两个方面,用精练的文字把问题的本源提炼出来。 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文章以“试题资料”为据,既指出了改革开放中 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必然性一面;又指出了“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处 理问题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导致类似问题出现的的偶然性一面;文章 理据相谐”,为下面“解决问题”的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文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经济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社会问 题,紧紧扣住了文章的题目,论述得也较充分。总之,这是一篇比较好的议论文章。更多试卷请见麦多课文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