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3.080 P 66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715 2018 代替 DB33/T 715 200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 规范 Design 表 3 细集料质量要求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g/cm3 2.50 2.45 T0328 坚固性( 0.3mm部分),不小于 % 12 T0340 含泥量(小于 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 3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 % 60 50 T0334 DB33/T 715 2018 4 表 3 细集料质量要求( 续 )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2、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5 T0346 含水率,不大于 % 4 4 T0332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0345 4.5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AP) RAP应满足如下要求: a) RAP组成应稳定,质量检测项目和要求见表 4; 表 4 RAP质量检测项目与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下面层 基层 RAP (厂拌) 含水率,不大于 % 实测 实测 附录 B RAP级配 和 RAP矿料级配 实测 实测 沥青含量 % 实测 实测 4.75mm以下部分砂当量 a,不小于 % 60 55 超粒径颗粒(大于 31.5mm)含量,不 大于
3、% 10 12 T0312 4.75mm通过率变异性 b,不大于 % 5 8 T0301或 T0327 0.075mm通过率变异性 b,不大于 % 2 4 T0301或 T0327 RAP (就地) RAP级配和 RAP矿料级配 实测 实测 附录 B 沥青含量 % 实测 实测 4.75mm以下部分砂当量 a,不小于 % 60 55 RAP中沥青 针入度( 25, 5s, 100g) 0.1mm 实测 实测 T0604 软化点( R c) RAP中粗集料、细集料指标达不到要求时,但掺配新集料后,混合后粗、细集料的指标符合表 4要求时,可以使用,否则不得使用。 DB33/T 715 2018 5
4、4.6 水泥 普通 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可用于冷再生,技术指标应符合 JTG/T F20 的相关规定。 4.7 水 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均可用于冷再生施工,当采用其它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 验,检验指标应符合 JGJ 63等标准的要求。 5 路面结构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原路面的路况调查应重点调查各路段路面的结构组合、损坏的类 型层位(或深度)、各层顶面 的强度及各层路面材料的性状。 5.1.2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 应 综合考虑原路面结构状况、道路等级、环境条件、交通流量、车辆构成、 流量增长率、设计交通等级和使用要求,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5、按 JTG D50-2017的规定进行结构组合设 计。 5.1.3 泡沫沥青冷再生 沥青 路面结构层设计时应按照 DB33/T 896-2013附录 A气候分区的规定,充分 考虑浙江各分区的气温、降雨量及地质特点合理确定各结构层的技术指标。 5.1.4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主要应用于原路面结构病害的处治,通常应用于路面结构使用一定年限后 的结构性补强,泡沫沥 青冷再生混合料宜作为特重和重交通道路的基层,中等交通及以下道路的下面层 或基层,不应作为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磨耗层。 5.2 结构设计 5.2.1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应按图 1所示的流程进行。 5.2.2 原路面历史信息收集应符合以
6、下要求: a) 收集 原 路面设计、竣工 等历史 资料 。 主要包括 原 路面 道路 等级、路面结构、材料组成和各结构 层 材料 配合比等方面资料 ; b) 收集原路面 运行 期间维修养护 资料。 包括维修段落、维修工艺、维修材料等 。 5.2.3 原路面状况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a) 原路面 技术 状况调查内容 应 包括:路面 损坏 状况指数 PC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路面车辙 深度 指数 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SRI和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车辙深度、原路面结构厚度 及类型、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等,调查方法和频率应符合 JTG H20的规定 ; b) 根据原路面状况调查结
7、果和 历史信息 ,按照附录 B要求将相同或接近路段分为若干个 子路段 ; c) 按照附录 B的要求做好原路面探坑调查和 RAP取样试验分析 。 5.2.4 综合原路面历史信息资料和 原路面状况调查 数据, 分析 路面 病害成因 。 5.2.5 交通量调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DB33/T 715 2018 6 a) 交通量调查应符合 JTG D50 中相关规定。 确定分析期内的累积交通轴载,以及施工期间高峰 小时交通量; b) 对于泡沫沥青 冷再生沥青路面交通量的调查,既要考虑交通部门的交通量观测站提供的混合交 通量资料,以便对设计期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进行预 估,又要考虑轴载情况尤其是重载车辆对
8、 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实际影响值; c) 通过交通量调查,为冷再生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提供依据。 图 1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流程图 交通量调查 原路面历史信息收集 原路面路况调查 原路面技术指 标和破损调查 划分若干子 路段 探坑调查与 取样 冷再生适应性分析 探坑分析表和原 材料分析 初拟路面结构组合及各结构层厚度 确定既有路面和加铺层材料性能要求和设计参数 既有路面是否破损严重或结构性能不足 是 同时验算既有路面 结构和加铺层结构 否 仅需验算加铺层结构 沥青混合料层 疲劳开裂寿命 泡沫沥青混合料 层疲劳开裂寿命 沥青混合料层 永久变形量 路基顶面竖向 压应变 低温开裂指数
9、 CI 是否满足路面设计性能要求 是 否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定维修方案 计算维修路面结构验收弯沉值 DB33/T 715 2018 7 5.2.6 冷再生适应性分析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a) 根据根据划分 子路段的 路况和 交通量调查 , 确定路面维修的层位, 结合取样 材料的分析评价, 初步 分析 该路段 是否适合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的技术要求 ; b) 根据原路面的技术状况、病害特征和其他 约束条件 (如 标高、场地等) ,选用适宜的泡沫沥青 冷再生工艺 ; c) 根据相应的交通流量和车载情况选择不同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类型。 5.3 设计方法 5.3.1 结构补强设计 方法 应按 JT
10、G D50 2017中 7.4条规定进行路面结构验算,路面使用性能设计指 标应符合 JTG D50 2017中 3.0.6和 3.0.7条规定,不符合时调整路面结构方案,重新验算直至符合为 止。 5.3.2 应按照 JTG D50 2017中 附录 B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方法,对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疲劳开 裂等进行验算。 5.3.3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作为路 面结构中的柔性结构层。应根据交通等级、下承层承载能力要求和应 用经验等,综合拟定路面结构方案。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常用结构厚度及下承层承载力要求见表 5。采 用回弹模量评价下承层的结构强度,当下承层的承载力不满足表 5要求时,应进行补强处理
11、。 表 5 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常用结构厚度及下承层承载力要求 交通等级 a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交通 轻交通 沥青面层总厚度 (cm) 10 18 6 12 4 10 2 5 泡沫沥青再生层厚度( cm) 12 25 12 20 12 18 12 15 下承层强度 E0(MPa),不小于 250 200 150 100 a交通等级应按照 JTG D50-2017的规定进行划分。 5.3.4 沥青面层层数 、厚度 、 级配 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条件相适应,沥青面层宜选用 密级配的材料或通过设置防水层起到隔水作用,同时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之间应设置封层。 5.3.5 按照 JT
12、G D50 2017中 附录 B计算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路表验收弯沉值 。 5.3.6 对满足 结构性能要求的路面 结构 组合 方案 , 考虑 经济性和施工操作性等因素 进行综合 比选, 最 终 确定各项指标最优的方案 。 5.3.7 各结构层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符合 JTG D50 2017中 5.5.11的规定,其中采用水平三时,可按 照表 6给出的范围确定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表 6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类 型具体见表 7。 DB33/T 715 2018 8 表 6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20动态压缩模量取值范围 级配类型 动态压缩模量 MPa A 6000 10000
13、 B 5000 10000 C 4000 10000 6 配合比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泡沫沥青冷再生 混合料 配合比 设计 根据生产进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阶 段的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6.1.2 方案设计时应完成目标配合比设计,基于 混 合料设计结果, 分析 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可 行性, 为路面结构设计 提供 再生材料 的设计 参数。 6.1.3 施工开始 前应完成 生产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现场 RAP、 新集料、沥青 、水泥等 原材料 的实际 性 状,参考目标配合比 设计结果 ,调整 材料组成 和 用量, 使 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满足
14、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的 实际 。 6.1.4 生产配合比验证应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试验段时进行,结合工程实际校核施工配合比。 6.2 目标配合比设计 6.2.1 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目标 配合比设计流程按照图 2执行 。 6.2.2 RAP取样和性能测试 按照 附录 B的方法 从探坑获取 RAP,并按照 表 4规 定 的 检测 项目和要求 对 RAP进行 性能 分析 , 对于 通过相关技术措施 仍 不能 满足 质量要求的 RAP, 应 改变设计方案 。 6.2.3 新加料性能检测 新添加的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和沥青等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a) 对 拟选 用的 粗集
15、料、细集料和 水泥按照 本规范 4.4和 4.6的 要求进行 测试 , 并 符合要求 ; b) 对拟选用的沥青按照本规范 4.2的 要求 进行 检测, 并 符合要求 ;对选用 的 沥青进行发泡性能试 验来确定最佳发泡条件,具体试验方法见附录 A。在最佳发泡条件下,泡沫沥青的性能应满足 表 1的要求。 6.2.4 水泥用量 应 根据 工程实际需求选择 合适 的水泥用量, 水泥的 用量范 围 在 0 2.0%,对泡沫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水 稳定性 和 高温稳定性要求高的 道路 ,选择用量范围的上限 。 6.2.5 级配范围 DB33/T 715 2018 9 用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应满足以
16、下要求: a) 根据 RAP级配、新加料级配和水泥级配确定的合成级配应满足 0.075mm的通过率不低于 3%; b) 泡沫沥青 冷再生 混合料的合成级配范围 分为 A、 B和 C,具体级配范围要求见表 7; c) A级配 用于 特重 交通 和重交通的 基层 , 中等交通和轻交通的下面层 或基层 ; B级配用 于 中等交 通和轻交通的下 面层 或 基层; C级配用于中等交通 的 基层 , 轻交通的下面层 或 基层 ; d) 结合 道路 交通等级和结构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合成级配 。 6.2.6 材料组成 根据确定 的合成级配 范围 , 结合 RAP的级配,选择 不同 粒径
17、范围的新集料, 调整 不同的添加比例进 行试配,确定 2 3组材料组成。 图 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发泡性能检验 水泥用量 混合料 设计 指标要求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 结构 设计参数 混 合料 的拌合与成型 沥青质量检测 RAP 取样与性能 测试 水泥质量检测 混合料 的 最佳含水 量 和最大干密度 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新加料性能检测 级配范围 试件 的养生 劈裂 强度与干湿劈裂强度比 目标 配合比 设计报告 集料质量检测 材料组成 DB33/T 715 2018 10 6.2.7 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按照现行 JTG E51-2015中 T0804的
18、方法,对合成集料(包含水泥)进行击实试验,确定集料最大 干密度和 最佳 含水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的最佳拌和用水量取最佳含水量的 80%。 6.2.8 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应根据 泡沫沥青 冷再生 混合料的合成级配范围 和 RAP中 沥青含量 预估 泡沫沥青 用量 , 见 表 8 所示。 6.2.9 混合料的拌和与成型 以 预估 的 泡沫沥青 用量为中值,以 0.3%为间隔 拌和 5 组( -0.4%、 -0.2%、中值、 +0.2%、 +0.4%) 混合料 , 拌和好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成型,拌和与成型方法见附录 D。 表 7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合成级配范围 筛
19、孔尺寸( mm) 各筛孔的通过率( %) A B C 31.5 100 100 100 26.5 75 100 75 100 75 100 19 60 90 60 95 60 95 16 52 80 52 85 52 90 13.2 45 70 45 75 45 85 9.5 38 55 38 65 38 75 4.75 30 45 30 52 30 60 2.36 25 35 25 42 25 50 1.18 18 30 18 35 18 40 0.6 12 22 12 28 12 32 0.3 8 18 8 22 8 25 0.15 6 12 6 15 6 20 0.075 4 8 4 1
20、2 4 15 表 8 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 %) RAP中沥青含量( %) 级配类型 A B C 4.0 1.8 2.0 1.8 2.1 1.8 2.2 3.0 4.0 2.0 2.2 2.0 2.3 2.0 2.4 2.0 3.0 2.2 2.4 2.2 2.5 2.2 2.6 2.0 2.4 2.6 2.4 2.7 2.4 2.8 6.2.10 试件的养生 将试件连同试模室温条件下放置 24h,然后脱模。将脱模后的试件放入 40 2通风烘箱养生 72h。 6.2.11 劈裂强度试验与干湿劈裂强度 比 DB33/T 715 2018 11 每种泡沫沥青用量下,成型两组标准马歇 尔试件,按照附
21、录 E 进行 25劈裂强度试验,并计算干 湿劈裂强度比 ITSR。 6.2.12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按下列要求获取: a) 将各组材料方案的干湿劈裂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与泡沫沥青含量 回归关系曲线 ; b) 材料方案干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均最优的,作为初选材料组成 ; c) 初选材料组成的混合料湿劈裂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作为泡沫沥青用量的设计 值。 6.2.13 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依据初选材料组成的泡沫沥青用量设 计值,成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于性能评定,各性能 指标应满足表 9的要
22、求 ; b)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时应进行无侧限抗压 强度 试验,具体方法按照附录 F;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 路面面层时, 可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是否 进行无侧限抗压 强度 试 验 ; c)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时应进行车辙试验,具 体方法按照附录 G;当泡 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基层时, 可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是否 进行车辙 试验 ; d) 当混合料 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表 9设计要求时,应通过调整材料组成和沥青用量等方法重新进行 混合料设计。 表 9 混合料设计指标要 求 检测项目 特重交通 重交通 中等交通 轻交通 基层 基层 下面层 基层 下面层
23、基层 马歇尔 试验 稳定度( KN)( 60), 不小于 7.0 6.0 5.0 5.0 5.0 4.0 流值( mm) 1.5 2.5 1.5 3.0 1.5 3.0 1.5 3.5 1.5 3.5 1.5 4.0 劈裂 试验 干劈裂强度 ITS( MPa) ( 25),不小于 0.50 0.45 0.45 0.40 0.40 0.30 干湿劈裂强度比 ITSR( %), 不小于 80 80 80 75 80 75 无侧限抗压强度 UCS( MPa)( 20), 不小于 1.6 1.4 1.4 1.2 1.2 1.0 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 %),不小于 80 80 80 75 80 75
24、 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 DS(次 /mm) ( 60),不小于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3000 6.2.14 结构设计参数 各结构层设计参数的确定,应符合 JTG D50 2017中 5.5.11的规定,其中采用水平三时,可按照表 6 给出的范围确定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 。 DB33/T 715 2018 12 6.2.15 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目标配合比 设计 报告应包括: RAP和其他新 加料 性能试验 结果、 水泥 用量、 选用 的级配范围、 RAP 和其他 原材料的组成比例、 最大 干密度和最佳拌 和 用水量 、干湿劈裂 强度和劈裂强度比 、泡沫
25、沥青 用量 、 混合料性能试验 结果 和结构 设计 参数试验 结果等 。 6.3 生产配合比设计 6.3.1 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参照图 2执行。 6.3.2 RAP取样和性能测试 根据 不同的施工工艺和现场实际施工条件, 按照 附录 B 的方法 从拌 和 场料堆或道路 现场 获取 RAP, 并按照 表 4规定 的 检测 项目和要求 对 RAP进行 性能 分析 。 6.3.3 新加料性能检测 按本规范 6.2.3相关要求执行。 6.3.4 水泥的用 量 按照 目标 配合比设计 的结果 选定 水泥用量 。 6.3.5 级配范围 按照 目标 配合比设计 的结果
26、 选定合成级配 范围 6.3.6 材料组成 结合现场 RAP、 新集料 和 水泥 的 实际级配, 在 满足 合成 级配范围要求 的 前提下, 对 RAP 和新集料 的 材料 组成 进行 适当调整 ,使其能够尽量 贴近 初步配合比 设计结果 确定 的级配曲线 。 6.3.7 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按本规范 6.2.7相关要求执行。 6.3.8 预估泡沫沥青用量 以 目标配合比设计 确定的 最佳沥青用量作为生产配合比的 预估 泡沫沥青 用量。 6.3.9 混合料的成型 以 预估 的 泡沫沥青 用量为中值,以 0.1%为间隔 拌合 3 组( -0.1%、中值 、 +0.1%)混合料 ,
27、 拌和好 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 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成型,成型方法参照附录 D。 6.3.10 试件的养生 按本规范 6.2.10相关要求执行。 6.3.11 劈裂强度试验与干湿劈裂强度比 按本规范 6.2.11相关要求执行。 DB33/T 715 2018 13 6.3.12 泡沫沥青用量 泡沫沥青用量按下列要求获取: a) 干 湿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回归这些指标与泡沫沥青含量关系曲线 ; b) 湿劈裂 强度 最大值,所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作为生产配合比泡沫沥青用量。 6.3.13 混合料设计指标要求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依据泡沫沥青用量设计值,重新
28、拌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 料,对其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并应满 足表 9的要求 ; b) 当混合料 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表 9设计要求 时 ,应通过更换新 集料 和调整沥青用量等方法重新进 行混合料设计 。 6.3.14 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根据两种 不同 生产工艺 , 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对于厂拌冷再生工艺:铣刨机的铣刨深度和速度、 RAP和其他新 加料 性能试验 结果 、水泥 用量 、 选用 的级配范围、 RAP和其他 原材料的组成比例、 最大 干密度和最佳拌合用水量 、干湿劈裂 强 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 、泡沫沥青 用量 、混合料性能试验 结果等 ; b) 对于 就地冷再生工
29、艺 :就地再生机的铣刨深度和速度 、 RAP和其他 新 加料 性能试验 结果 、水泥 用量 、 选用 的级配范围、 RAP和其他 原材料的组成比例、 最大 干密度和最佳拌合用水量 、干湿 劈裂 强度和干湿劈裂强度比 、泡沫沥青 用量 、混合料性能试验 结果等 。 6.4 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 6.4.1 对于厂 拌 冷 再生工艺, 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设计结果进行试拌和试铺。通过再生设备 上的沥青 发泡喷嘴 进行沥青 现场 发泡效果 验证,确定各档集料的 进料 速度、对 再生 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 水泥 用量、 最佳 拌合用水量 等指标 进行 验证,并从输料处 提取再生混合料 成型 试 件,对
30、马歇尔稳定度、干湿 劈裂强度和 无侧限 抗压 强度 等 指标 进行 验证。 6.4.2 对于就地 冷再生工 艺, 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设计结果进行试拌和试铺。通过再生设备 上的沥青 发泡喷嘴 进行沥青 现场发泡效果 验证,确定采用 人工撒布时 每袋水泥 撒布的面积 或 撒布机 撒布的 速度 、 新集料撒布或摊铺 的厚度 、对 再生 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 水泥用量、 最佳 拌合用水量 等指标 进行 验证, 并从再生机后方出料 处提取再生混合料 成型 试 件,对 马歇尔稳定度、干湿劈裂强度和无侧限 抗压 强度等 指标 进行 验证。 6.4.3 生产配合比验证结束后,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确定合理、清
31、晰的生产参数,并为下一步试验 段的施工做好 准备 。 7 冷再生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泡沫沥青冷 再生 施工应采用专用的路面 铣刨和再生设备。 7.1.2 泡沫 沥青 冷再生施工宜在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最低气温低于 10时,不宜进行施工。不应在雨 天施工。施工时若遇雨则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遮盖措施,保护好已完工的再生层免遭雨淋。 DB33/T 715 2018 14 7.1.3 沥青发泡 温度 宜在 150 180之间,沥青发泡 性能应 满足 4.3的 要求 。 7.1.4 泡沫沥青应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一旦发现混合料中存在明显 的 沥青团或沥青丝时,应立即停 止生产,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32、后方可继续生产。已经生产的存在沥青团或沥青丝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7.1.5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含有水泥时,从添加水泥开始至混合料碾压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得超 过水 泥的初凝时间。 7.1.6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前应设专人负责设置路障、标志牌,控制与疏导通车车辆的行驶。 7.2 厂拌冷再生施工 7.2.1 施工流程图 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如图 3所示。 图 3 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图 7.2.2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原路面铣刨 下承层处理 生产配合比设计 试验段 拌制 运输 摊铺 碾压 接缝 养生与开放交通 DB33/T 715 2018 15 施工准备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制定 施工组织设计
33、 ,包括原 路面铣刨计划、铣刨料的运输和存储方法、 新集料的料源地点、采 备方式、运输形式、堆放场地和储备计划、 沥青加热和保温方式 ,试验路段及各结构层的施工 计划、机械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的安排计划、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要求、特殊气候条件 (雨 季、高温、低温)下的施工对 策,以及自检和质保体系、安全、环保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等内容 ; b) 拌和场地 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拌和场要选在空旷、干 燥、交通便利,并远离工厂、居民区、经济农作物及畜牧业集中的 区域 ; 2) 拌和场地的面积要根据项目工程量、拌和设备的型号、施工工期、材料供应速度等经过计 算确定,拌和场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
34、,宜不小于 10000m2(特殊路段地理条件受限时 可分成几个拌和场),并将生活区及 工作 区分开 ; 3) 拌和 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防水措施 ; 4) 堆料 场地 和场 区道路应进行必要的硬化。 不得 产生弹簧、翻浆现象。 要求设专人每天对 拌和场、场区道路等及时进行 洒水清扫,减少灰尘对集料的二次污染 ; 5) 不同 规格材料 应 严格分档、隔离堆放,严禁混堆。各档材料间应设置高于 2m 的硬分隔 墙, 2m以上部分可采用软 隔离;分隔墙顶面高度应高于料堆坡脚至少 50cm以上,料堆形 状为梯形。砂石材料堆放时应防止离析。 c) 泡沫 沥青 厂拌冷再生所用各种 原材料应 满足以下要求:
35、1) 对提供新集料、沥青和水泥的生产企业进行严格考察,仔细筛选,并对原 材料 进行 检测 , 同时要完成 RAP材料有关性能的检测 ,确保所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料 场 ; 2) RAP在回收和存放时不 得混入其它结构层材料和杂物,并且在铣刨过程中随时观察 RAP和 铣刨面的外观,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铣刨 方案 ; 3) 对于 无法 确定料源的 或对质量有怀疑时, 应 按照 T0301规定 的取样方法在 RAP料堆不同位 置进行取样 ,取样点不少于 6个,并对表 10规定检测项目的通过率计算标准差 , 对于 不 满足 表 10要求的 RAP, 不 得 使用 ;对于 符合表 10要
36、求的 RAP, 可以使用; 表 10 RAP变异性检验指标与要求 检测 项目 检测 频度 每次 最小取样数量 ( kg) 允许 标准差或允许误差 0.075mm通过率 每 1000吨 1次 10 标准差 2.0% 4.75mm及以上通过率 每 1000吨 1次 10 标准差 5.0% 4) 不同 来源 的 RAP材料应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得混杂;堆放过程中应均匀堆放避免出现 离析现象;回收和存放时不得混入 其它材料,如 水泥混凝土废料、杂物、土等杂质 ; 5) 对于 超粒 径颗粒含量不符合表 4要求的 RAP应进行二次破碎; 6) RAP应防止 阳光 长时间照射, RAP和新添加的集料应设防
37、雨措施 ; 7) 运输 至场地的 RAP应及时使用,堆放时间不宜超过 12个月, 堆放高度不宜高于 5m; 8) 为 提高 RAP的均匀性,宜使用小型推土机或铲车(自重不宜太大,防止 RAP材料压实)摊 开逐层堆 料,使 用 RAP时应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在全高范围内铲料 。 d) 应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应对冷再生拌和站、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 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 DB33/T 715 2018 16 做好开工前的保养 和维护 ,并尽量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主要配置 设备如下 : 1) 可生
38、产泡沫沥青的 连续式或间歇式 专用厂拌冷再生设备,冷 料仓 不宜 少于两个 ,配有 水泥 添加 系统, 并具有与测重传感器和数据显示仪相连的全电脑控制系统,发泡沥青的喷嘴应 能够自清洗,其连续生产能力不宜低于 150t/h, 且与生产需求量相适应 ;同时,应配有 检测和试验喷嘴,以随时检查沥青的发泡效果 ; 2) 20t 40t水泥料仓; 3) 30t以上沥青加热保温罐; 4) 破碎筛分系统 1套(必要时); 5) 装载机若干辆; 6) 铣刨机若干台, 宜为同一型号 ; 7) 宜采用自动找平方式的摊铺机 1台 2台; 8) 25t以上轮胎压路机 1台 2台, 8t 13.5t双钢轮压路机 1台
39、 2台, 15t 25t单钢轮 压路机(带强弱振动调整) 1台 2台; 9) 载重量 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若干辆。 7.2.3 原路面铣刨 对原路面 铣刨 时, 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根据旧路面调查及 RAP材料评价结果 ( 沥青含 量和级配情况 ) 确定铣刨段落 和厚度 ,分段 、 分层、分车道回收 ; b) 对于原有道路 局部 破碎严重 和 局部特殊修补的区 域 ,应预先 挖除 掉,之后再统一进行铣刨 。 c) RAP的回收 应 采用能对层厚自动控制的铣刨机回收 , 层厚误差 控制 在 5mm; d) 在 大规模 正式 铣刨 前 , 应按照 附录 H进行 铣刨 速度试验 , 通过比较
40、 不同铣刨 速度 的 RAP级配 , 确定合适 的铣刨 速度范围 ; e) 铣刨前对原有路面应进行 必要的 清洗,保证 RAP材料洁净 ; 铣刨 时宜 选用同一铣刨 宽度 的铣刨 机,同一批次铣刨应保持恒定的铣刨速度, 且 铣刨刀头完整,不得缺失 ;铣刨后的路槽应平整、 坚实,符合规定的横 坡,不得出现薄的夹层。 7.2.4 下承层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摊铺前应先检查下承层的质量,并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对下承层的承载能力(强度)和病害进行全面检测和调查; b) 对于承载能力(强度)低于设计值的区域或网裂、沉陷区域,应对下承层进行加固处理,可在 已铣刨面的基础上再向下铣刨,并换填材料,压
41、实后在新老交界处铺设 0.5m 1m宽的聚酯玻 纤网或抗裂贴; c) 对下承层存在裂缝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当裂缝宽度小于 5mm时,可在裂缝处先喷洒乳化沥青, 再铺设 0.5m 1m宽的聚酯玻纤网或抗裂贴;当宽度大于 5mm时,应对裂缝进行开槽灌缝处 理, 并喷洒乳化沥青,再铺设 0.5m 1m宽的聚酯玻纤网或抗裂贴; d) 摊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之前,应安排人员(或清扫车)清扫路槽。 7.2.5 生产配合比 按照 6.3的规定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7.2.6 试验路段 DB33/T 715 2018 17 在 正式 铺筑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之前 ,应 先 拟定试验路段铺筑方案,并 铺筑试
42、验路段 。 试验 路段 应位于施工路段之内,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 宜选在 主 线上铺筑 200m 400m。 通过试验 路段 应确定以下内容: a) 验证现场材料的级配和泡沫沥青 冷再生 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 b) 热沥青的实际 生产 温度; c) 沥青的发泡性能; d)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 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最佳用水量; e) 摊铺的厚度与速度,以及再生层的松铺系数; f) 不同压实组合下的压实度和 每一碾压作业的合适长度 。 g)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h) 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i)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养生条件及成型情况; j) 标准施工
43、方 。 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完整的试验路施工、检测报告,报监理 单位 批准。 7.2.7 拌制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拌制过程 中,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如果厂拌再生设备自有料仓数量有限,应 考虑 额外 增加料仓或 按照生产 配合比 设计比例将 材料 混和均匀后,再将其混合物装载到再 生 机 料仓; b) RAP、 新集料 与 水泥按比例 配制 完成后 输送 至强制拌合锅内 , 然后 喷入水 ,经过 5s 10s搅拌 后,喷入泡沫沥青, 最后 搅拌 10s 20s; c) 应经常观测冷再生混合料拌和状况 ,及时 调整喷水 量,同时观察混合料 是否均匀,一旦发现沥 青出现条状
44、或结团现象,应立即停止生产; d) 拌 制好的 泡沫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如 采用 输料皮带直接出料, 应采取措施 防止粗细集料离析 ; e) 冷再生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 从冷再生 混合料 运料车上取样时 应 设置取样台 分几处采集 30cm 50cm以 下的 样品; f) 每个工作班结束时应打印出一个工作班材料用 量和冷再生混合料拌和量的统计量,计算沥青、 水泥及添加新材料的用量,与设计 值及容许值的波动相比较,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以 上要求时,应 对设定值适当调整; g) 冷再生混合料拌和完成后,应当在 45min内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和压实。 7.2.8 运输 冷再生混合
45、料应采用运料车运输,不得超载运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车厢内壁 应在装料前 进行 喷水 湿润 。运料车应用油毡布覆盖,防止运输材料时水分蒸发或遭雨淋。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 有至少 2 辆运料车等候。 7.2.9 摊铺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摊铺过程 中,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泡沫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摊铺应 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 成型 后每层的摊铺厚度宜不小于 10cm; b) 摊铺 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m/min 5m/min 的范围内,以防混合料离析。当发现 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 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
46、消除; DB33/T 715 2018 18 c) 冷 再生 混合料的摊铺松铺系数应根 据试验路段结果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 路拱、横坡; d) 摊 铺过程中的轻微缺陷宜由人工局部找补,严重缺陷应整层铲除更换混合料。 7.2.10 碾压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碾压过程 中,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冷再生混合料摊 铺后应及时压实,其单层压实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25cm; b)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 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 1/3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 1遍; c) 压实流程宜为: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单钢轮压路
47、机高幅低频强振压实双钢轮压路 机高频低幅 弱振压实视表面干燥情形决定是否洒水 轮胎压路机压实; d) 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 3km/h;轮胎压路机速度不得超过 4km/h。 7.2.11 接缝 摊铺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时 , 有时会产生 工作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都应采用垂直的平 接缝。所有接缝处均要往完全压实的路段一侧去除部分材料。纵向接缝至少去除 20cm,横向接缝至少 去除 10cm。 7.2.12 养生 泡沫沥青 冷再生层 在 加铺上层结构前 应 进行 自然 养生 , 以 保持 再生层处于 接 近干燥的状态 , 养生结 束后 及时 加铺封层 , 具体要求如下 : a) 日
48、最低气温在 20以上,再生层在完成压实至少 1d后方可进行边通车边自然风干养生; b) 日最低气温在 20以下或再 生层完成压实后遭雨淋时,应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自然风 干养生; c) 当满足 以下两个 条件 之一时 , 可以结束养生 : 1) 再生层 可以取出完整的芯样 ; 2) 再生层 的含水 率 低于 2.0%。 7.2.13 开放 交通 泡沫沥青 冷再生层 碾压完毕 后, 应满足 以下条件后 方可 开放交通 。 a) 最低气温在 20以上,再生层在完成压实至少 1d后,在 不加铺封层的情况下 可开放交通,但 应限制重载车辆通行,并严禁车辆在再生层上掉头和应急刹车,开放交通时间不宜超过 30d; b) 日最低气温在 20以下或再生层完成压实后遭雨淋时,不宜 开放交通 ; c) 当满足结束养生条件,并加铺封层后,可开放交通,但应限制重载车辆通行,并严禁车辆在再 生层上掉头和应急刹车,开放交通时间不宜超过 30d。 7.3 就地冷再生施工 7.3.1 施工流程图 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如图 4所示。 7.3.2 施工准备 施工准 备 应包括以下内容 : DB33/T 715 2018 19 a) 制定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