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7.220.10 Y 5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2904 2019 代替 DB37/T 2904 2017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原材料使用规范 Synthetic surface layer of sports ground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raw materials 2019 - 09 - 20 发布 2019 - 10 - 2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290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7/T 2904 2017
2、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原材料使用规范。与 DB37/T 2904 2017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合成材料面层的术语定义; 修改了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的分类; 修 改了原材料使用清单; 总橡胶烃含量修改为高聚物总量,并修改了技术要求; 增加了有害物质释放量、气味要求、无机填料的要求,增加了各项目的检测方法; 甲苯、二甲苯总和项目修改为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增加了此项目的检测方法;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项目修改为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 酯( HDI)总和以及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增加了各项目的检测方法; 修改了部分
3、项目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山东省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提出、归口并 组织 实 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组织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海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和谐塑胶有限公 司、青岛科兴教育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海晶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淄博世纪联合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固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金 路通塑胶铺装有限公司、烟台阳光塑胶有限公司、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永昌塑业有限公司、 山东鲁友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日新体育设施有限公司、山东奥森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山东金森 林体育产业有限公司、青岛瑞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
4、永康体育设施有限公司、青岛绿苑塑胶铺装工 程有限公司、青岛神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奥华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南京太洋新材料有限公司、江 门市长河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军、潘朝阳、胡中军、卞志勇、王茂旗、赵秀珍、路玲、丁维铎、徐冰、徐 学进、周洋、张亮、曹子玉、沈琪、李宁、汤振宇、赵凤华、肖守亚、王仕建、王永杰、李世荣、续元 亮、贺健、赵文海。 DB37/T 2904 2019 1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原材料使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及半成品使 用物质清单、合成材料面层 原材料及半成品使用物质要求、检验方
5、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 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学校、竞赛、大众健身等运动场地用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及半成品。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聚脲、聚丙烯酸酯、弹性颗粒为主料的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注: 除另有规定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的使用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 中有害物质限量 GBZ/T 160.6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GB/T 14833
6、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GB/T 14837.1 橡胶和橡胶制品 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 第 1部分:丁二烯橡 胶、乙烯 -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异丁烯 -异戊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 GB/T 14837.2 橡胶和橡胶制品 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 第 2部分:丙烯腈 - 丁二烯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 GB/T 23991 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 GB/T 29608 橡 胶制品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 GB/T 29614 硫化橡胶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成材料面层 synthetic sur
7、face 铺装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基础层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层。 3.2 聚丙烯酸酯胶体主料 polyacrylate colloidal materials 构成聚丙烯酸酯现浇型面层的主要原料。 3.3 DB37/T 2904 2019 2 聚氨酯胶体主料 polyurethane colloidal materials 构成聚氨酯现浇型面层的主要原料,分为单组分、双组分和多组分。 3.4 模 拟试样 simulated sample 在施工前用已经确定的原材料按施工工艺制作的用于合成材料面层物理化学性能预评价的样品。 4 分类 4.1 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按铺装方式分为现浇型和预制型。
8、 4.2 现浇型面层按结构型式分为渗水型和非渗水型,非渗水型可分为全塑型、混合型、复合型。 4.3 预制型面层按形状分为卷材和块材。 5 原材料及半成品使用物质清单 5.1 铺设中小学及幼儿园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时不允许添加溶剂型稀释剂,应使用表 1中给出的物 质。 5.2 铺设其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时,应使用表 2中给出的物质。 表 1 中小学及幼儿园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 原材料及半成品使用物质清单 原材料及半成品 分类 说明或缩写词 弹性颗粒 橡胶颗粒 天然橡胶 NR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聚氨酯橡胶 PU 聚氨酯胶体主料 聚醚多元醇类预混料、异氰酸酯类预聚体、水性聚氨酯 胶粘剂 水基
9、型胶粘剂、本体型胶粘剂 助剂类 催化剂,水型稀释剂 适量添加,成品应符合要求。 辅料类 划线漆、石英砂 适量添加,成品应符合要求。 表 2 其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及半成品使用物质清单 原材料及半成品 分类 说明或缩写词 弹性颗粒 橡胶颗粒 天然橡胶 NR 丁苯橡胶 SBR 丁腈橡胶 NBR 顺丁橡胶 BR 丁基橡胶 IIR 异戊橡胶 IR 硅橡胶 SI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聚氨酯橡胶 PU 热塑性弹性体 TPE/TPR 聚氨酯胶体主料 聚醚多元醇类预混料、异氰酸酯类预聚体、水性聚氨酯 DB37/T 2904 2019 3 表 2 其他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原材料及半成品使用物质清单
10、(续) 原材料及半成品 分类 说明或缩写词 聚丙烯酸酯胶体主料 聚脲胶体主料 胶粘剂 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本体型胶粘剂 助剂类 催化剂、稀释剂 适量添加,成品应符合要求。 辅料类 划线漆、石英砂 适量添加,成品应符合要求。 6 要求 面层应使用对人身和环境安全的材料,原材料及半成品应符合表 3及表 4的要求。 表 3 橡胶颗粒中高聚物总量的限量要求 分类 高聚物总量, % 橡胶颗粒 天然橡胶 40 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 顺丁橡胶 丁基橡胶 异戊橡胶 硅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20 聚氨酯橡胶 注: 取合成材料面层上面层 5 mm以内的部分进行测试,及人造草填充颗粒进行检测。 表 4 原材料及
11、半成品中有害物 质限量及气味要求 a 项目 要求 聚氨酯胶体 主料 b 聚丙烯酸酯 胶体主料 胶粘剂 预制卷材或块 材,模拟试样 弹性颗粒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释放量 /( mg/kg) 50.0 50.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 g/L) 50 50 50 游离甲醛 /( g/kg) 0.50 0.50 0.50 苯 /( g/kg) 0.05 0.05 0.05 不得检出 0.05 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 /( g/kg) 1.0 1.0 1.0 1.0 1.0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游离六亚甲基二 异氰酸酯( HDI)总和 /( g/kg) 10 10 10 0.2
12、 0.2 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 g/kg) 1.0 1.0 多环芳烃( 18 种总和) c/( mg/kg) 50 50 20d 20e 苯并 a芘 /( mg/kg) 1.0 1.0 短链氯化石蜡( C10-C13) /g/kg 1.5 1.5 1.5 1.5 DB37/T 2904 2019 4 表 4 原材料及半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要求 a(续) 项目 要求 聚氨酯胶体 主料 b 聚丙烯酸酯 胶体主料 胶粘剂 预制卷材或块 材,模拟试样 弹性颗粒 邻苯二甲酸酯类( DBP、 BBP、 DEHP) /( g/kg) 1.0 1.0 邻苯二甲酸酯类( DNOP、 D
13、INP、 DIDP) /( g/kg) 1.0 1.0 3, 3 -二氯 -4, 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MOCA) /( g/kg) 1.0 无机填料含量 /% 65 重金属 / ( mg/kg) 可溶性铅 50 可溶性镉 10 可溶 性铬 10 可溶性汞 2 气味 气味等级 /级 3 3 有害物质释放 量 f/( mg/ ( m2h )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5.0 5.0 甲醛 0.4 0.4 苯 0.1 0.1 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 1.0 1.0 二硫化碳 7.0 7.0 a 多组分样品,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总和应先检测异
14、氰酸酯类预聚体样 品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含量,然后按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进行计算, 其它检测项目按照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混合后测定。 b 聚脲胶体主料按照聚氨酯胶体主料的指标控制有害物质含量。 c 18 种多环芳烃包括:苯并 a芘、苯并 e芘、苯并 a蒽、苯并 b荧蒽、苯并 j荧蒽、苯并 k荧蒽、屈、二苯 并 (a, h)蒽、苯并 g, h, i苝、茚并 (1, 2, 3-c, d)芘、苊、苊烯、蒽、菲、芘、芴、荧蒽、萘。 d 取合成材料面层上面层 5 mm 以内的部分进行测试。 e 仅人造草面层填充用合成材料颗粒适用此项。 f 有害物质释放量为 仲
15、裁项目,当对检验有异议时进行检验。 7 检验方法 7.1 高聚物总量应按 GB/T 14837.1和 GB/T 14837.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7.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释放量按附录 A规定的方法任选一种进行。 7.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按 GB/T 23986 2009的规定进行。其中,样品称量为 1 g(精确至 0.1 mg)按方法 2计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7.4 游离甲醛应按 GB 1858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7.5 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总和按附录 B规定的方法进行。 7.6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游离六亚甲基异氰酸酯( HDI)总 和,游离二苯基
16、甲烷二异氰酸酯 ( MDI)的测定按附录 C规定的方法进行,仲裁采用 GB/T 18446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7.7 多环芳烃和苯并 a芘按 GB/T 29614中规定的相关方法进行 ,实验室也可以经方法确认后采用外标 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表述。 7.8 短链氯化石蜡按附录 D 规定的方法进行。 DB37/T 2904 2019 5 7.9 邻苯二甲酸酯类按附录 E规定的方法进行。 7.10 3, 3-二氯 -4, 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MOCA)按附录 F规定的方法进行。 7.11 无机填料含量的测定按照 GB/T 4498.1 2013的方法 A的规定执行,实验温度为( 550 25),
17、以该条件下的 灰分含量作为无机填料含量。 7.12 有害物质释放量按附录 G规定的方法进行。 7.13 气味等级按附录 H规定的方法进行。 7.14 可溶性铅、镉、铬、汞按 GB/T 23991中规定的相关方法进行。 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每一种进场原材料或半成品,相同厂家、相同型号为一批。 8.2 验收 施工单位应对进场原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不限于)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和第三方检验 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其中原材料的检验报告中应包含第 6章中规定的全部参数。 8.3 取样 见证取样,每种进场材料随机抽取 A、 B两组样品, A组为检样, B组为备样,每组取样量应满足检验 需求。
18、8.4 判定 规则 所检项目均合格时,则判该样品合格;若有任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样品不合格。 9 包装、标志、运输、储存 9.1 包装 包装材料必须清洁、无毒、无异味且不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包装应密封并具有抗压、防尘、防 潮功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外来物污染。 9.2 标志 产品外包装应有鲜明的标签,并注明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名、厂址、批号、生产日期、产品储存条件、保质期、检验合格标记及执 行标准等。 9.3 运输与储存 在运输中应轻装轻卸,避免剧烈震动、挤压和日晒雨淋。存放环境应满足相应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储 存要求,如温度、防潮 、避光、清洁等。不得与其他物品混运、混
19、放。 DB37/T 2904 2019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释放量的测定 A.1 顶空 -气相色谱法 A.1.1 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在样品瓶中挥发,最终达到平衡,挥发性有机物通过 气相色谱分离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A.1.2 材料和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及以上或标准品。 A.1.2.1 试剂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A.1.2.2 标准品 A.1.2.2.1 丙酮。 A.1.2.2.2 乙酸乙酯。 A.1.2.2.3 丁酮。 A.1.2.2.4 二氯甲
20、烷。 A.1.2.2.5 苯。 A.1.2.2.6 丙烯腈。 A.1.2.2.7 甲苯。 A.1.2.2.8 乙酸丁酯。 A.1.2.2.9 正十一烷。 A.1.2.2.10 乙苯。 A.1.2.2.11 对二甲苯。 A.1.2.2.12 间二甲苯。 A.1.2.2.13 邻二甲苯。 A.1.2.2.14 苯乙烯。 A.1.2.3 配制标准溶液 A.1.2.3.1 精确称取上述各种标准品(如有需要,目标物可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调整),用 N, N-二甲基 甲酰胺配制成各组分浓度为 10 000 mg/L的标准溶液,保存在 4 冰箱中。 A.1.2.3.2 用微升注射器分别取 A.1.2.3.1中标
21、准溶液 1 L、 2 L、 3 L、 4 L、 5 L于顶空瓶 中后尽快密封,换算成各标准溶液的质量。 A.1.3 仪器和设备 DB37/T 2904 2019 7 A.1.3.1 气相色谱仪:配置自动顶空进样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毛细管分流 /不分流进样口, 可程序升温。 A.1.3.2 顶空进样器:带顶空瓶、密封垫、瓶盖。 A.1.3.3 微量注射器: 10 L。 A.1.3.4 分析天平:感量为 0.1 mg。 A.1.4 分析步骤 A.1.4.1 试样制备 取 5 g典型样品,将试样剪碎至单个颗粒直径约 1 mm,混合均匀,准确称取 1.0 g试样(精确至 0.1 mg) 于顶空
22、瓶中后迅速加盖密封,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 A.1.4.2 空白试验 参照 A.1.4.1进行处理,将空白试验的顶空瓶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 A.1.4.3 仪器参考条件 不同型号顶空进样器、气相色谱在最佳工作条件不同,应按照仪器使用书进行操作,本方法推荐仪 器参考条件如下。 A.1.4.3.1 自动顶空进样器条件 加热平衡温度 80 ,加热平衡时间 30 min,取样针温度 110 ,传输线温度 120 ,传输线经过 去活处理,压力化平衡时间 1 min,进样时间 0.2 min,拔针时间 0.4 min,顶空瓶压力 23 psi。 A.1.4.3.2 气
23、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包括: a) 色谱柱: INNOWAX 30 m 0.32 mm 0.5 m 毛细管柱,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 进样口温度: 200 ; c) 检测器温度: 250 ; d) 升温程序:初始柱温 40 ,保持 2 min,以 5 /min升温至 90 ,保持 2 min;再以 10 /min升温至 200 ,保持 5 min; e) 载气:氮气(纯度 99.999 %),流速: 1 mL/min; f) 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50:1。 A.1.4.4 标准曲线的测定 将 A.1.2.3中混合标样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以其出峰面积分别
24、对应样品的质量 绘制出标准曲线。 A.1.4.5 样品的测试 将 A.1.4.1处理好的试样,参照仪器参考条件,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得到各 VOC的峰 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中各 VOC释放量,计算总释放量。 A.1.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 VOC释放量按式( A.1)计算: DB37/T 2904 2019 8 mPW . (A.1) 式中: W 试样中 VOC的释放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mg/kg); P 从标准曲线上读取并计算的试样中 VOC释放总量,单位为微克( g); m 试样量,单位为克( g)。 A.1.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
25、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5 %。 A.1.7 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为 0.01 mg/kg。 A.2 顶空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A.2.1 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顶空瓶中的样品挥 发性有机物产生挥发,最终达到平衡,挥发性有机物通过 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A.2.2 标准品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及以上或标准品。 A.2.2.1 丙酮。 A.2.2.2 乙酸丁酯。 A.2.2.3 丁酮。 A.2.2.4 二氯甲烷。 A.2.2.5 苯。 A.2.2.6 丙烯腈。 A.2.2.7 甲苯。 A.2.2.8 乙酸丁酯。 A.2.2.9 正十一烷。 A
26、.2.2.10 乙苯。 A.2.2.11 对二甲苯。 A.2.2.12 间二甲苯。 A.2.2.13 邻二甲苯。 A.2.2.14 苯乙烯。 A.2.3 配制标准溶液 用微量注射器分别迅速精确取一定体积的各标准品于顶空瓶中(如有需要,目标物可根据实际生产 工艺调整。),配制成标准品系列,将顶空瓶迅速加盖密封,换算标准品的质量。 A.2.4 仪器和设备 A.2.4.1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 DB37/T 2904 2019 9 A.2.4.2 顶空进样器:带顶空瓶、密封垫、瓶盖。 A.2.4.3 分析天平:感量为 0.1 mg。 A.2.5 分析步骤 A.2.5.1 试样制备
27、 取 5 g典型样品,将试样剪碎至单个颗粒直径约 1 mm,混合均匀,准确称取 1.0 g试样(精确至 0.1 mg) 于顶空瓶中后迅速加盖密封,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A.2.5.2 空白试验 参照 A.2.5.1进行处理,将空白试验的顶空瓶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A.2.5.3 仪器参考条件 不同型号顶空进样器、气相色谱和质谱仪的最佳工作条件不同,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本方法推荐仪器 参考条件如下。 A.2.5.3.1 自动顶空进样器参考条件 加热平衡温度 80 ,加热平衡时间 30 min,取样针温度 110 ,传输线
28、温度 120 ,传输线经过 去活处理,压力化平衡时间 1 min,进样时间 0.2 min,拔针时间 0.4 min,顶空瓶压力 23 psi。 A.2.5.3.2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包括: a) 色谱柱: INNOWAX 30 m 0.32 mm 0.5 m毛细管柱,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 进样口温度: 200 ; c) 检测器温度: 250 ; d) 升温程序:初始柱温 40 ,保持 2 min,以 5 /min升温 至 90 ,保持 2 min;再以 10 /min升温至 200 ,保持 5 min; e) 载气:氦气(纯度 99.999 %),流速: 1 mL/m
29、in; f) 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50:1。 A.2.5.3.3 质谱参考条件 质谱参考条件包括: a) 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 250 ; b) 离子源温度: 230 ; c) 四级杆温度: 150 ; d) 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 (EI); e) 监测方式:全扫描 (SCAN)模式或选择离子扫描模式 (SIM); f) 电离能量: 70 eV。 A.2.5.4 标准曲线的测定 将混合标样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中,测 定相应 VOC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以各 标准品的含量为横坐标,以各标准品化合物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2.5.5 试样的测定
30、DB37/T 2904 2019 10 将 A.2.5.1处理好的试样,参照仪器参考条件,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中,得到 各 VOC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中各 VOC释放量,计算总释放量。 A.2.5.6 定性确证 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 中,所选离子均出现,其丰度比与标准品丰度的比值在允许范围内(允许范围见表 A.1),则可判定样 品中存在相应的目标 物。 表 A.1 气相色谱 -质谱定性确证相对离子丰度最大允许误差 相对丰度(基峰) /% 50 20 50 10 20 10 GC-MS 相对
31、离子丰度最大容许误差 /% 10 15 20 50 A.2.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 VOC释放量按式( A.2)计算: mPW . (A.2) 式中: W 试样中 VOC的释放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mg/kg); P 从标准曲线 上读取并计算的试样中 VOC释放总量,单位为微克( g); m 试样量,单位为克( g)。 A.2.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5 %。 A.2.8 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为 0.01 mg/kg。 DB37/T 2904 2019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 气相
32、色谱法 B.1 原理 试样用适当的溶剂稀释(提取)后,直接用微量注射器将稀释(提取)后的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 仪分析,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B.2 材料和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及以上或标准品。 B.2.1 试剂 乙酸乙酯。 B.2.2 目标物 B.2.2.1 苯。 B.2.2.2 甲苯。 B.2.2.3 乙苯。 B.2.2.4 对二甲苯。 B.2.2.5 间二甲苯。 B.2.2.6 邻二甲苯。 B.2.3 配置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上述各种目标物,用乙酸乙酯配制成各组分浓度为 10 000 mg/L的标准溶液储备液,保存 在 4 冰箱中。 逐步稀释标准溶液储备
33、液,配置五个浓度的标准溶液上机液(溶液浓度可根据实际样品检测目标物 浓度来调整)。 B.3 仪器和设备 B.3.1 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毛细管分流 /不分流进样口,可程序升温。 B.3.2 超声波发生器。 B.3.3 分析天平:精确度为 0.1 mg。 B.4 分析步骤 B.4.1 试样制备 DB37/T 2904 2019 12 取 5 g典型样品,将试样剪碎至单个颗粒直径 约 1 mm,混合均匀(液体试样直接称取),准确称取 1.0 g试样(精确至 0.1 mg)将样品置于 50 mL的具塞比色管中,向具塞比色管中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刻 度后摇匀,具塞后常温超声 30 m
34、in,摇匀静置 5 min,取上层液待测。 B.4.2 空白试验 参照 4.1进行处理,将空白试验的进样瓶放入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 B.4.3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不同型号的气相色谱在最佳工作条件不同,应按照仪器使用书进行操作,本方法推荐仪器参考条件 如下: a) 色谱柱: HP-5 30 m 0.32 mm 0.25 m毛细管柱,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 b) 进样口温度: 250 ; c) 检测器温度: 300 ; d) 程序升温; e) 载气:氮气(纯度 99.999 %),流速: 1 mL/min; f) 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5:1 B.4.4 标准曲线的测定 将 2.3
35、中混合标样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定,以其出峰面积分别对应样品的质量绘制 出标准曲线。 B.4.5 样品的测试 将 4.1处理好的试样,参照仪器参考条件,通过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得到各目标物的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 B.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按式( B.1)计算: mfVw 1000 t . (B.1) 式中: W 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g/kg); t 从标准曲线上读取并计算的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单位为微克( mg/L); V 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f 稀释因子。 B.
36、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5 %。 B.7 检出 限 DB37/T 2904 2019 13 各目标物方法检出限为 0.02 g/kg。 DB37/T 2904 2019 14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和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的测定 气 相色谱法 C.1 原理 试样用适当的溶剂稀释(提取)后,加入正十四烷做内标物。直接用微量注射器将稀释(提取)后 的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 C.2 材料和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
37、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及以上或标准品。 C.2.1 材料 5A分子筛:在 500 的高温炉中加热 2 h,置于干燥箱中冷却备用(乙酸乙酯除水用)。 C.2.2 试 剂 乙酸乙酯。 C.2.3 目标物 C.2.3.1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C.2.3.2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HDI)。 C.2.3.3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C.2.3.4 内标物:正十四烷。 C.2.4 内标溶液的配置 称取 1.0 g(精确到 0.1 mg)正十四烷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除水的乙酸乙酯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 C.3 仪器和设备 C.3.1 气相色谱仪:配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毛细管分
38、流 /不分流进样口,可程序升温。 C.3.2 超声波发生器。 C.3.3 分析天平:精确度为 0.1 mg。 C.4 分析步骤 C.4.1 试样制备 DB37/T 2904 2019 15 取 5 g典型样品,将试样剪碎至单个颗粒直径约 1 mm,混合均匀(液体试样直接称取),准确 称取 1.0 g试样(精确至 0.1 mg)将样品置于 50 mL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 5 mL内标液向具塞比色管中加入乙 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后摇匀,具塞后常温超声 30 min,摇匀静置 5 min,取上层液待测。 C.4.2 空白试验 参照 4.1进行处理,将空白试验的进样瓶放入进样器,进行气相色谱仪分析。 C.
39、4.3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参考条件如下: a) 色谱柱: HP-5 30 m 0.32 mm 0.25 m毛细管柱,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 进样口温度: 250 ; c) 检测器温度: 300 ; d) 程序升温; e) 载气:氮气(纯度 99.999 %) ,流速: 1 mL/min; f) 进样模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5:1。 C.4.4 相对质量矫正因子的测定 称取 0.2 g 0.3 g(精确到 0.1 mg)目标物于 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 5 mL内标物,用除水的乙酸 乙酯定容,摇匀后上机测定各目标物和正十四烷的色谱峰面积。根据公式计算相对矫正因子,相对质量 矫正因子 f
40、的计算公式( C.1)如下: iAm Amf s si . (C.1) 式 中: mi 目标物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s 所加内标物质量,单位为克( g); Ai 目标物的峰面积; As 所加内标物的峰面积。 C.4.5 样品的测试 将 C.4.1处理好的试样,参照仪器参考条件,通过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得到各异氰酸酯和正 十四烷的峰面积。 C.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按式( C.2)计算: 1000 s sii imA mAfw . (C.2) 式中: Wi 试样中各目标物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g/kg); f 相对质量矫正因子; mi 待测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41、g); DB37/T 2904 2019 16 ms 所加内标物质量,单位为克( g); Ai 待测试样目标物的峰面积; As 所加内标物的峰面积。 C.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5 %。 C.7 检出限 各目标物方法检出限为 0.1 g/kg。 DB37/T 2904 2019 17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短链氯化石蜡( C10-C13)含量的测试(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 D.1 原理 样品采用正己烷或 其他合适的溶剂作为萃取溶剂进行超声萃取,所得试样溶液经浓硫酸净化处理 后,用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化学电
42、离源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本方法详细给出了内标法定量的测试步骤,实验室也可以经方法确认后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D.2 材料和试剂 D.2.1 萃取溶剂 正己烷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分析纯。 D.2.2 内标标准物质 可选用 -六六六( CAS: 6108-10-7, 100 mg/L)、 1,1,1,3,10,11-六氯十一烷( CAS: 601523-28-8,100 mg/L),或其他合适的内标物质。 D.2.3 C10-C13氯化石蜡标准储备溶液 51.5 %平均氯化度, 100 mg/L。 55.5 %平均氯化度, 100 mg/L。 63.0 %平均氯化度, 100 mg/L。
43、D.2.4 浓硫酸 分析纯。 D.3 仪器设备 D.3.1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捕获负化学电离源。 D.3.2 超声波发生器。 D.3.3 电子天平:精确度 0.1 mg。 D.3.4 离心机:转速 5 000 r/min 20 000 r/min。 D.4 分析步骤 D.4.1 短链氯化石蜡标准工作溶液 将平均氯化度为 51.5 %、 55.5 %和 63.0 %的短链氯化石蜡标准溶液等比例混合,充分混匀后,用萃 取溶剂( 2.1)将其配制成 5 mg/L、 10 mg/L、 15 mg/L、 20 mg/L、 25 mg/L、 50 mg/L的系列标准工作 溶液,其中内标浓度为
44、 5 mg/L。根据需要可配制成其他合适的浓度。 DB37/T 2904 2019 18 D.4.2 超声波萃取 称取约 0.5 g样品,精确至 0.1 mg,放入于螺口刻度试管(带密封盖),加入 1 mL内标( 2.2)和 9 mL 萃取溶剂( 2.1),用超声波发生器在 60 水温下超声萃取 60 min,摇匀冷却后待处理。 注 1: 高浓度样品可进行两次萃取测试。 注 2: 如果试样溶液中有颗粒物质,取一部分试液经 0.45 m 有机系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检测分析。 D.4.3 净化 取 5 mL试样溶液于玻璃 管,并加入 5 mL 98 %浓硫酸,混匀并用离心机分离,收集上层有机溶液。
45、重复以上操作直至下层酸溶液澄清或至白色,此过程不超过 5次。 此溶液可依据其实际情况直接进样,或者用萃取溶剂稀释后测试。 D.4.4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仪器分析的普适参数,可参考的仪器条件如下: a) 色谱柱: DB-5MS毛细管柱, 30 m 0.25 mm 0.1 m,或其他具有相当性质的毛细管柱; b) 进样口温度: 300 ; c) 柱温:程序升温, 80 保持以 40 /min 升至 300 保持 5 min; d) 质谱接口温度: 280 ; e) 质量扫描范围: 50 amu 550 amu; f)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g
46、) 电离方式:电子捕获负化学源电离( ECNI); h) 载气:氦气( 99.999 %),流量为 2.0 mL/min; i) 反应气:甲烷,流速为 1.5 mL/min; j) 进样量: 1.0 L; k) 溶剂延迟: 2.0 min。 D.4.5 试验 分别取 1 L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按分析条件操作。通过比较试样与标样的保留 时间及特征离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D.4.6 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各实验室仪器所适合的分析条件对标准溶 液及试样溶液进行分析,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特 征离子的相对丰度进行定性分析,在确认是短链氯化石蜡的条件下,采用定量离子进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参
47、考表 D.1中的定量离子,采用内标法定量。 表 D.1 短链氯化石蜡的定性离子和定量选择离子 序号 分子式 特征离子碎片 /amu 定量选择离子 定性参考离子 1 C10H17Cl5 277 279 2 C10H16Cl6 313 315 3 C10H15Cl7 347 349 4 C10H14Cl8 381 383 5 C10H13Cl9 415 417 DB37/T 2904 2019 19 表 D.1 短链氯化石蜡的定性离子和定量选择离子 (续) 序号 分子式 特征离子碎片 /amu 定量选择离子 定性参考离子 6 C10H12Cl10 449 451 7 C11H19Cl5 293 291 8 C11H18Cl6 327 329 9 C11H17Cl7 361 363 10 C11H16Cl8 395 397 11 C11H15Cl9 429 431 12 C1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