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1725 -2010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2010-12 -30 发布 2011-01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山东省地方标准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DB37/T 1725-2010 主编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批准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 2011 年 01 月 01 日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2010 北京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前言 前 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和管理行为,全面提升建设管理 水平, 按照交通工作实现“标准化、 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目 标要求,山东省交通
2、运输厅提出并主持编制了本标准。 我省高速公路自 1993 年底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零的突破。至 2008 年底,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4285 公里,初步形成高速公路网络,全省 半日生活圈基本实现。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在人性化设计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采用了许多行之有效 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 了道路使用者和沿线群众的赞誉。但没 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提炼。 因此,在调查、吸收、总结国内外及我省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方面的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编制我省高速公路人性 化设计规定,对指导我省在今后高 速公路设计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实现交通基 础设施“
3、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 人本化”管理,使之更好的服务社会, 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提出。 编写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立新、李怀峰、王德庆、张克文、封连送、李兆 嘉、王笃文、徐金华、刘静波、刘芹、房培阳、范鲁涛。 各有关单位在标准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存在不当之处或有好的意见和建 议,请及时函告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便 修订时参考,联系地址:山东省 济南市黄岗东路 5 号,邮编 250031。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目录 1 目 录 1总则 .1 2总体设计 .2 2.1 总体设计原则 . 2 2.2 运行速度对路线设计的检验指标 .
4、 2 2.3 互通立交、服务区、停车区的设置 . 3 3路线 .4 3.1 平面 . 4 3.2 纵断面 . 5 3.3 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 . 5 4路基、路面 .7 4.1 路基 . 7 4.2 路基边坡 . 7 4.3 路基排水 . 7 4.4 路基的防护与绿化. 8 4.5 路面结构 . 8 4.6 沥青面层 . 9 4.7 半刚性基层 . 9 4.8 路面排水 . 9 5桥梁 . 11 5.1 桥梁布置 . 11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目录 2 5.2 桥梁景观 . 11 5.3 桥梁附属设施 . 12 6路线交叉 .13 6.1 互通立交 . 13 6.2 分离立交 . 14 7
5、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16 7.1 交通安全设施. 16 7.2 服务设施. 18 7.3 管理设施 . 21 7.4 建筑设备 . 23 本指南用词说明 .26 附件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 DB37/T -2010)条文说明 .27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总则 1 1总则 1.0.1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交通工作“标 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 本化”的管理理念,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新建和扩(改)建高速公路设计。 1.0.3 本规定使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 1.0.4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 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高速公路服务对象在行为习惯、
6、生理及心理 需求,结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等 因素,提供安全、环保、舒适、 和谐的设计产品。 高速公路应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可靠、舒适、快捷、方便、环保的出 行环境;应为管理养护人员提供高速公路管理、养护以及工作生活上的方便; 应尊重高速公路沿线的单位和居民原有的生产 、生活、出行习惯,为其提供 通行和生产、生活上的方便。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总体设计 2 2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原则 2.1.1 确定起迄点位置时,应为后续项 目拟定一定长度的具体实施设计方 案。 2.1.2 根据设计交通量、 沿线地形与自然条件, 论证并合理确定设计速度、 车道数和设计路段。合理确定不同设计路
7、段的 衔接地点,做好衔接处的过渡 设计。 2.1.3 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及其组合,注重线形指标的连续、均衡。 2.1.4 对于地形复杂路段,可考虑分幅设计。 2.1.5 结合交通出行条件的特殊性,论证并确定桥梁设计荷载。 2.1.6 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取、弃土 情况,合理确定路堤高度。对于高 填、深挖路段,应同架桥、建隧方案进行比选论证。 2.1.7 结合沿线村镇规划及路网布局, 合理确定通道、天桥的设置标准和 间距。 2.2 运行速度对路线设计的检验指标 2.2.1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 高速公路的所有相关特征必须与其设计速度指标相匹配,以实现实际运 行速度均衡。 2.2.2 运行速度协调性检
8、验指标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的差值 |V85|应 20km/h。 2.2.3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检验指标 同一路段的设计速度与预测运行速度的差值( =V-V85)应 20km/h。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总体设计 3 2.3 互通立交、服务区、停车区的设置 互通立交设置以实现功能要求为原则,最大间距不宜超过 25km,最小 间距不宜小于 4km。间距超过 40km 时可考虑设置紧急出口,并结合地方道 路或施工便道设置紧急疏散道路。 服务区、停车区的设置位置、规模、设施应充分考虑水、电条件及人性 化的服务要求。服务区间距不宜超过 50km。停车区在服务区之间布设,间 距宜为 12 25Km。
9、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 4 3路线 3.1 平面 3.1.1 直线长度的取用 避免使用长直线( 20 V) ,特殊情况下,直线的长度不宜超过( 30 V) 。 3.1.2 平曲线半径及长度的取用 1.一般情况下,最小圆曲线半径宜采用超高为 2 3的圆曲线半径。 2.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按表 3.1.1 取用。有条件时,当路拱坡度采用 2 ,宜采用路拱 2的规定值。 表 3.1.1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路拱2 5500 4000 2500 不设超高的圆曲 线半径( m) 路拱2 7500 5250 3350 2.相邻的两条同向圆曲线, 当最小圆曲线半径大于或对于
10、不设超高的圆曲 线半径时,可径相连接。 3.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不宜小于 6 V,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不 宜小于 2 V。 4.回旋线的最小长度宜按表 3.1.2 取用。 表 3.1.2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回旋线最小长度( m) 150 120 100 5.平面设计中,不宜采用 10的小偏角。 3.1.3 超高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 5 1.最大超高不宜大于 6 。 2.超高渐变段的超高最大值应设置在 HY 点(或 YH 点) 。 3.2 纵断面 3.2.1 一般情况下,最大纵坡宜按表 3.2.1 取用: 表 3.2.1 设计速度( km/h) 120
11、100 80 最大纵坡() 2.5 3.5 4.5 3.2.2 坡差 2时,坡长宜大于表 3.2.2 中的最小坡长。 表 3.2.2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最小坡长( m) 300 250 200 3.2.3 竖曲线半径宜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半径值;坡差大于 5时,凹型 竖曲线的半径宜大于 15000m。 3.2.4 同向竖曲线间直线长度宜大于 6 秒行程,反向竖曲线间直线长度宜 大于 3 秒行程。 3.2.5 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宜按表 3.2.3 取用: 表 3.2.3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300 250 200 3.3
12、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 3.3.1 爬坡车道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 6 对于四车道高速公路,当大型车混入率超过 40、连续上坡路段的长度 大于 3000m,且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 通量或大型车运行速度低于表 3.3.1 的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宜设置爬坡车道。 表 3.3.1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容许最低速度( Km/h) 60 55 50 3.3.2 避险车道 当大型车混入率超过 40、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超过 3000m、平均纵坡 超过 3时,宜考虑设置避险车道。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基、路面 7 4路基、路面 4.1 路基 4.1.1 平原地区填土高
13、度不宜大于 9m;山区填土高度不宜大于 15m,特殊 情况不宜超过 25m。 4.1.2 挖方深度不宜超过 25m。 4.2 路基边坡 4.2.1 边坡宜结合岩土的性质采用流线型。 4.2.2 挖方路基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边坡高度等确定边坡坡率和 防护型式。深挖方路段应进行动态设计。 4.2.3 浅挖方路段,宜放缓边坡。 4.3 路基排水 4.3.1 路基排水应在调查沿线水系、现有边沟 状况和当地排灌系统的基础 上,结合地形、桥涵等因素,合理布局,使各 项设施能相互衔接配合,保证 排水畅通。 4.3.2 汇水面积较大的挖方段边沟宜采用上部 为浅碟式纵向排水沟,下部 为矩形暗沟的型式。
14、4.3.3 挖方路基采用矩形边沟时,填挖交界处 的边沟出水口段应满足路基 边坡稳定和设置路侧护栏的要求。 4.3.4 边沟的出水口应合理布设,防止 汇水冲刷农田和引起水土流失。 4.3.5 边沟可采用植草、铺草皮或圬工防护。 采用圬工防护时,不宜全断 面铺砌。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基、路面 8 4.3.6 截水沟尺寸应根据汇水面积确定 ,并采取措施与周围环境协调。 4.4 路基的防护与绿化 4.4.1 路基边坡防护应遵循安全、经济、美观、适用的原则。 4.4.2 路堑边坡,应优先采用生态防护。 4.4.3 岩体破碎且存在落石可能的边坡,宜采 用挂网防护。开挖坡面上自 身稳定且不易风化的岩
15、石,宜予以保留。 4.4.4 稳定性差的不良地质边坡,宜采用工程 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的综合 处理方案。 4.4.5 坡面过陡或植物不宜生长的边坡,宜在 坡脚种植地锦等攀缘植物进 行垂直绿化。 4.4.6 跨越主线的天桥两端相接的被交路边坡 ,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 选用防护型式时应注重防护的视觉效果。 4.4.7 坡面绿化应自然,宜采用乡土植物。采 用工程防护的路基边坡,宜 采用灌木、乔木或攀缘类植物进行遮挡。 4.4.8 路堑坡顶宜采用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的灌木、低矮的乔木绿化。 宜在截水沟两侧植灌木。碎落台宜采用草灌绿 化,应避免视觉效果单一的绿 化型式。 4.4.9 路侧隔离栅处宜种植
16、攀缘类植物覆盖隔离栅。 4.5 路面结构 4.5.1 应注重现场资料的调查和收集,做好交 通荷载分析与预测,按照全 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设计,并考虑行车的 舒适性、耐久性、安全性及养 护的便捷性。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基、路面 9 4.5.2 高速公路主线、匝道路面及桥面铺装宜 采用沥青路面,收费广场、 停车场宜采用水泥路面。 4.5.3 重交通方向有明显差异的路段,宜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 4.6 沥青面层 4.6.1 沥青面层结构宜采用三层式结构,重交 通道路可增设沥青碎石柔性 基层。应根据交通组成与预测交通量 合理确定沥青面层总厚度。 4.6.2 沥青表面层材料的选择应从路面抗滑、
17、降噪 、防水及耐久性等考虑, 选择性能优良、质量可控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4.6.3 沥青中面层材料应选择高温稳定 性好,抗剪能力强的沥青混合料。 4.6.4 沥青下面层材料应选择具有抵抗和消散 基层裂缝应力作用的沥青混 合料。 4.6.5 表面层横向力系数 SPC60 54, 路面宏观构造深度 TD( mm) 0.55。 4.7 半刚性基层 4.7.1 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 则,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 气候条件、筑路材料等因素,选择技 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层。 4.7.2 双层式半刚性基层宜采用连续摊铺、碾 压、一次养生成型工艺,边 部宜采用直立式。 4.7.3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
18、设计应选用骨架密实型结构, 严格控制细料含量、 结合料剂量和含水量,强度指标不宜过高。 4.8 路面排水 4.8.1 结合路面结构设计,合理设置路面内部排水系统。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基、路面 10 4.8.2 挖方路段应全断面设置排水垫层。垫层 的宽度应与路基同宽或与边 缘排水系统相连接,厚度不小于 15 厘米。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桥梁 11 5桥梁 5.1 桥梁布置 5.1.1 桥型应选择外形简洁,技术成熟,造价 适中,施工方便、便于养护 和维修更换的结构型式。 5.1.2 桥梁跨径选择应以经济,适用, 受力合理、通用、标准为原则。 5.1.3 桥梁总体设计时,宜适当增加分 联
19、的长度,以减少伸缩缝的数量。 5.1.4 桥梁上部构造应优先采用预应力结构, 并按全预应力构件进行设计;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严格控制构件的裂缝宽度。 5.1.5 长度大于 4Km 的桥梁,宜在桥上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 5.2 桥梁景观 5.2.1 桥梁景观设计应首先进行桥位处的环境 调查与研究,包括自然地理 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5.2.2 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使桥梁与环境协调,一般作法有: 1.消去法,隐蔽桥梁的存在; 2.融合法,使桥梁和环境按基本相同的格调融合; 3.强调法,强调突出桥梁的存在。 5.2.3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形式与功能统一,形式服从于功能,功能靠形式表现; 2
20、.结构造型和谐,构造尺度比例协调,有秩序感和韵律感; 3.坚持桥梁造型的多样与统一,均衡与连续; 4.经济性原则。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桥梁 12 5.3 桥梁附属设施 5.3.1 大、中、小桥桥面铺装应与路面上、中面层相一致。 5.3.2 桥面防水层宜采用热融沥青加热拌碎石。 混凝土桥面平整度宜按 2m 直尺 4mm 控制。 5.3.3 伸缩缝应选用结构合理、抗冲击、锚固及耐久性好的型式。 5.3.4 应选择与受力相匹配的支座,并设置必 要的限位装置,不得采用再 生橡胶支座。 5.3.5 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减少台后沉降。 5.3.6 桥头锥坡防护应采用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式。 5
21、.3.7 桥面排水: 1.应设置完善的桥面排水系统。 2.桥面水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源。 3.凹曲线底部应加密设置泄水孔。 4.特大、大、中桥梁应沿外侧护栏内设置排水盲沟。 5.应设置与桥梁护栏匹配的导流设施 ,使桥头附近汇水流入急流槽。 6.梁体及护栏应设滴水檐。 5.3.8 路基护栏和桥梁护栏,应从安全 和外观方面做好衔接过渡设计。 5.3.9 应设置必要的桥梁维修、日常养护辅助设施: 1.空心结构具备条件时,应设置检修人孔; 2.高塔应设置检修电梯或爬梯,高墩、水中墩应设置爬梯; 3.桥头应结合排水设置踏步; 5.3.10 桥梁与路基相接处应设置桥头搭板, 搭板长度宜为台后填土高度的 1
22、2 倍。 5.3.11 小半径桥梁外侧挡块应加强设计。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交叉 13 6路线交叉 6.1 互通立交 6.1.1 立交型式的选用 1.两条高速公路成“十”字相交的枢 纽互通立交宜采用直连式,当左转弯 交通量较小时,可采用混合式。 2.两条高速公路成 “丁 ”字型交叉的枢纽互通立交,宜采用 “Y”形或直连式 “T”形。 3.喇叭形互通立交宜采用 A 型。 6.1.2 线形设计 1.互通立交范围内主线平纵线形指标不宜同时采用极限值, 分流鼻之前应 保证判断出口所需的识别视距,当主线车道数 大于四车道时,线形指标应适 当提高。 2.宜采用一次流出方式进行设计。 3.匝道线形设
23、计应与运行速度相适应。 4.匝道最大超高不应大于 6,合成坡度不应大于 8。匝道圆曲线的超 高建议值见表 6.1.1。 表 6.1.1 匝道设计速度 (km/h) 60 40 超 高 (%) 120 200 50 90 6 200 320 90 150 5 320 500 150 250 4 500 800 250 410 3 匝道圆曲线半 径 (m) 800 1500 410 600 2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交叉 14 5.互通立交中的平面交叉: 1)平面交叉范围内被交路纵坡宜小于 3,紧接交叉的匝道宜以 0.5 2.0的上坡连接被交路。 2)平面交叉的角度不宜小于 70。 3)平面
24、交叉应作渠化设计。 4)交通导流岛构造形式宜与被交路上其他平面 交叉口采用的形式一致。 6.1.3 边坡及防护排水绿化 1.互通立交内部区域的填方路基边坡适当放缓坡率, 结合自然地形将土路 肩、边坡、坡脚修饰成圆滑、柔和的自然坡面。 2.互通立交内部区域挖方路段应挖除弯道内侧、 合流三角区等部位影响视 线的山头或坡面。 3.互通立交内侧排水以坡面形状为主确定排水 方向,宜采用自然、富有变 化的浅碟形排水沟。 4.在互通区内侧边坡尽可能结合整个 互通区景观绿化设计采用生态防护 形式,不宜采用圬工防护。 6.2 分离立交 6.2.1 交叉构造物设计标准 交叉构造物设计标准见表 6.2.1。 6.2
25、.2 主线下穿分离立交、天桥 1.桥跨布孔除满足通行净空与通视要求外,宜适当增加桥孔。小于 3m 的 中央分隔带中间不宜设置桥墩。 2.桥梁结构型式应优先考虑连续箱梁 、斜腿刚构桥、拱桥等桥型方案。 3.桥梁及引道纵坡,平原区不宜超过 3。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路线交叉 15 4.桥梁两侧设防撞护栏和 2.5m 高的桥梁护网。 5.桥面雨水不得直接排入高速公路。 6.桥头锥坡、台前溜坡宜采用生态防护,并与路基防护相协调。 交叉构造物设计标准 表 6.2.1 主线下穿分离立交、天桥 主线上跨分离立交、通道 交叉道路类别 桥下净高 (m) 桥面净宽 (m) 设计荷载 净高 (m) 净宽 (m)
26、 高速、一级路 标准 公路 -级 5 0.5 实际 (规划 )宽度 二级路 标准 公路 -级 5 0.2 实际 (规划 )宽度 三、四级公路 9+2 0.5 公路 -级 4.5 实际 (规划 )宽度 汽车通道 7+2 0.5 3.5 6.0 拖拉机通道 5 0.5 7+2 0.5 2.7 4.0 人行通道 4.5+2 0.5 2.2 4.0 6.2.3 主线上跨分离立交 1.分离立交布孔应适当考虑被交道远期加宽因素。 2.被交道为双车道时,不得在中间设置桥墩。 3.主线桥面雨水不得直接排入被交公路。 4.桥上应设 2.5m 高的桥梁护网。 6.2.4 通道 1.通道改路应征得当地村民或当地政府
27、的同意。 2.通道排水宜采用自然排水方式。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16 7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7.1 交通安全设施 7.1.1 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设计,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 但对行驶路线做出合理规划 的公路使用者为设计服务对象,充分考虑驾驶 人员的信息需求和驾驶行为, 通过交通标志信息的引导,使公路使 用者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2.交通标志设计,应纵观路网全局, 注重标志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1)交通标志应以路网为设计对象,使路网内相 关标志构成整体系统。 2)枢纽立交的指路标志,应重点设计。 3)对于连接重要国、 省道的立交, 在其出口预告标志上应提供国省道信
28、息。 4)标志的形式、设置顺序应遵循一致性原则。 5)标志的地名信息应遵循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6)指路标志的地名应兼顾近、中、远程目的地。 3.对重要城市的主要出口的标志,应重点设计。 4.多雾、大型桥梁、横风、陡坡、急 弯路段,宜设置相应警告标志。 5.平纵线形指标较低、有安全隐患的 地点,宜设置警告、诱导类标志。 6.通往 AAA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出口附近,宜设置旅游景区标志。 7.在标志设计中应注重如下细节: 1)交通标志提供的信息应全面准确,且应避免 信息不足或信息过载。 2)交通标志内容宜图形化、数字化(公路编号、出口编号等) 。 3)交通标志应避免被其他标志、树木、结构物、山体
29、等遮挡。 4)大型车辆比重较大的路段,重要指路标志宜采用门架式、悬臂式结构。 5)门架式、悬臂式标志,反光膜等级宜高于路侧柱式标志。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17 6)设计行车速度为 100 120km/h 时,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宜采用 70cm。 7)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地点方向标志以及枢纽立 交指路标志的汉字尺寸, 宜 采用与主线相同的设计标准。 7.1.2 交通标线 1.高速公路的车道边缘线、斑马线宜采用热熔型涂料。 2.减速标线宜采用热熔突起型涂料。 3.收费岛岛身和距离行车道较近的桥 墩,应设置反光型立面标记。 4.匝道分流、合流口附近宜设置反光突起路标。 5.高速公
30、路主线轮廓标设置间距不宜大于 32 米,匝道轮廓标设置间距不 宜大于 8 米。 7.1.3 护栏 1.护栏的防撞等级,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危险程度、运行速度、交通 量、预测车辆构成和现场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不同路段可采用不同的防撞 等级。 2.护栏的结构形式,应根据道路基础条件、桥梁结构和车辆构成,按照不 同的防撞等级合理确定,不同条件的 路段可选择不同的护栏型式。 3.护栏的设置应因地制宜。 1)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坡度 1:1.5、路堤高度(含路侧边沟深度)大于 3 米 时,应设置路侧护栏。 2)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 12 米时, 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3)边坡坡度较缓、车辆
31、驶出危险程度较低的路段可不设护栏。 4)不同结构型式护栏之间应进行过渡段设计。 过渡段护栏的防撞能力应高 于两端护栏中防撞能力较低的护栏。 5)填方路段护栏端头宜采用地锚式或外展地锚式。 填挖交接段护栏端头宜 采用外展式,有条件时应将护栏端头隐入山体。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18 6)匝道分流处护栏端头,应设置防撞桶或消能护栏等消能设施。 7.1.4 隔离栅 当土壤、环境条件适宜时,隔离栅宜 采用绿篱与刺铁丝网组合形式。 7.1.5 防眩设施 1.防眩设施宜优先采用植物防眩。 2.防眩设施应考虑抗风要求和景观要求。 7.2 服务设施 7.2.1 功能设置 1.高速公路服务
32、区包含六大功能分区,即:加减速匝道、停车场、综合服 务楼(含公共卫生间、超市、餐饮、客房、休息) 、车辆维修区、加油区、休 闲广场。 2.高速公路停车区仅设置加减速匝道、停车场 和简易服务站(含公共卫生 间、便利店) 。 7.2.2 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应根据地形灵活布置,合理组织交通 流线,使各功能分区明确, 避免人、车流线交叉。 2.各功能区的布置 1)停车场应靠近加减速匝道布置。 2) 综合服务楼位置应醒目且距离停车场较近。 3)加油区宜布置在出口匝道的右侧, 与停车场和建筑物的间距应满足防火 规范要求,且应进出车辆顺畅。 4)车辆维修区宜布置在场区入口处的后方。 5)休闲广场应位于停
33、车场和综合服务楼之间。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19 7.2.3 停车场 1.停车场布置应方便使用、利于管理, 各种车辆停车位比例应根据交通量 情况计算确定。停车区的停车场大车停车位数量每侧不宜低于 5 个。 2.大型及超长车停车位应靠近加减速匝道布置 ,并采用前进停车、前进出 车方式。 3.运送危险品的车辆宜设置在距离加油站和人员密集区较远处, 并与其他 车辆分开停放,留出安全距离。 4.客、货车停车位宜分区布置,避免 混停;两区之间宜用绿化带隔开,绿 化带内宜种植高大乔木。 5.大客车停车位宜靠近公共卫生间。 6.小型车停车位可在综合服务楼附近 灵活布置,停车位可采用嵌
34、草砖铺 砌。 7.停车场宜设置监控系统,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治安岗亭。 8.在综合楼和公共卫生间附近宜设置少量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7.2.4 综合服务楼 1. 综合服务楼的各服务设施宜联成整体,形成一条龙服务。 2.公共卫生间面积和厕位设置应与路段车流量相匹配。 1) 公共卫生间配置宜达到旅游三星级厕所规定;卫生器具宜选用耐用易 维护的产品;有条件时可设置简易浴室。 2)公共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风、 采光, 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地面应防滑; 3)宜设置妇婴专用卫生间、儿童专用小便器、儿童专用洗手盆; 4)小便器上方、大便间隔断内宜设置置物设施。 3.超市及便利店宜与公共卫生间紧密联系。 4.餐饮
35、1)操作间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20 2)餐厅宜分别设置快餐厅和小餐厅;快餐厅以自助餐为主,宜设置饮用水 供应点;小餐厅可作为零点餐厅,每侧设置 25 间。 5.休息厅宜面对停车场布置。 6.客房 1)客房中配备与生活、安全密切相关的设施设备和用品。 2)为便于管理,客房可集中在服务区的一侧布置。 3)位于旅游景点附近的服务区可按实际需要设 置商务客房或普通客房。 7.2.5 车辆维修区 1.车辆修理应与其他服务设施分开设置。 2.修理车间前应设置检修广场,与停车场相接,便于车辆进出。 7.2.6 加油区 1.加油站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客货车宜
36、采用分区加油方式。 7.2.7 休闲广场 1.休闲广场应设置绿化带、路缘石或 车挡器等设施与停车场分隔。 2.休闲广场宜设置休闲桌椅、遮荫树、 道路信息牌、临近景点介绍、当地 文化介绍,温馨提示等多种人性化设施。 7.2.8 环境设计 1.服务区、停车区应综合考虑当地社 会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环境设 计。 1)建筑外观、细节设计应与当地环境协调。 2)环境美化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品。 2.服务区、停车区排水应与主线排水综合考虑,并做到雨污分流,污水处 理后水质应达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 7.2.9 管理用房 1.服务区的员工宿舍、员工食堂宜与对外营业部分分开设置。 高速公路人
37、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21 2.停车区宜设置 1-2 间管理用房。 7.3 管理设施 7.3.1 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的设计,应与高速公路的 服务水平和监控等级相适应。 2.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宜采用分期建设方案。 3.应根据道路监控等级,设置信息采集、处理 、发布设施。有条件时,应 根据各路段交通量需求在道路沿线同步建设视 频信息采集设施,在重要互通 出口和服务区设置交通信息发布设施。 4.监控外场设备布设,应避免被标志、树木、结构物等遮挡。 5.在监控室布局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指标选择时 ,应考虑操作人员舒适性, 隔离设备噪声,减少电视闪烁引起的视觉疲劳等。 6.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
38、止外场监控设备的供电电缆被盗割。 7.3.2 收费系统 1.山东省内联网收费高速公路必须采用封闭式收费制式。 2.收费方式一般应采用“车牌照自动 识别、人工判别车型、人工发卡、 CCTV 监视、车辆检测器校核、人工收卡、出 口计重收费、计算机管理”的 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还应预留入口自动发卡 、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的扩展 接口。 3.收费车道数量 1)收费车道数量宜按照下列收费服务时间计算确定: 入口服务时间 6 8s。 出口服务时间 14 20s;省界联合收费站服务时间宜采用 20 26s。 2)对于实行计重收费的收费广场,用于计算车道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高速公路人性化设计规定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 22 (AADT)宜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调整: AADT=AADT (1 0.8R) 其中: AADT特征年原预测交通量 (小客车当量 ); R 大中型货车 (含集装箱车 )占有率。 3)每个收费广场应至少设置 2 条入口、 2 条出口收费车道。 4)除省界联合收费站和 2 入 2 出小型收费站外,收费站入口车道、出口车 道数量应按收费服务时间区别设置。 4.收费车道扩建 当收费站车辆拥堵现象多发时,可根据交通量增长、计重收费时间增加 等实际情况,合理扩建收费车道;也可设置双 向收费车道,或采用多收费亭 的复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