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337.28KB ,
资源ID:149408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940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63 T 481-2004 青海省菊芋品种观察记载标准.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63 T 481-2004 青海省菊芋品种观察记载标准.pdf

1、I CS 备案号: 15444-2004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T 4 8 1 2 0 0 4 青海 省菊芋 品种观 察记载 标准 2 0 0 4 - 0 5 - 2 1 发布 2 0 0 5 - 0 6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T 4812004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起草人:马本元 侯全刚 李 莉 王志远 DB63/T 4812004 1 青海省菊芋品种 观

2、察记 载标准 1 范围 1.1 本标准主要内容 : 品种名称、来源、记载项目及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园艺科研、 教学、 推广、 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菊芋育种、 原 (良) 种生 产 时,对品种的观察记载。 2 品种名称及来源 2.1 品种名称 : 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2.2 种 、 变种名 2.3 品种来源 3 记载项目和标准 3.1 生育期 3.1.1 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月、日)。 3.1.2 出苗期: 50%幼苗出土的日期(月、日)。 3.1.3 显蕾期: 50%植株显蕾的日期(月、日)。 3.1.4 盛花期: 50%植株开花日期(月、日)。 3.

3、1.5 成熟期: 50%植株叶片变黄的日期(月、日)。 3.1.6 收获期:全田开始采收的日期(月、日)。 3.2 生育天数及积温 3.2.1 播种期至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 5 、 10 的积温。 3.2.2 出苗期至显蕾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 、 10 的积温。 3.2.3 显蕾期至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 、 10 的积温。 3.2.4 出苗期至收获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 、 10 的积温。 3.2.5 从播种至收获末期的天数及期间的日平均气温 、 10 的积温。 3.3 形态特征 3.3.1 植株 3.3.1.1 生长势:强、中、弱。 3.3.1.2 株高: 随机

4、取 30, 从地面量至植株最高处的高度 ( 厘米) , 计 平均值 (以 “ 平均数 标准 误 ” 表示,下同)。 3.3.1.3 开展度:枝叶横展东西南北最宽处的宽度(厘米)。 3.3.1.4 侧枝生长情况:分枝性强、中、弱。 3.3.2 茎 3.3.2.1 节间长度:量主茎中部 节的平均长度(厘米)。 3.3.2.2 茎粗:量接近地面主茎基部之横径(厘米)计平均值。 3.3.2.3 茎色:茎上、中、下部分别观察,分黄绿、浅绿、深绿。 3.3.2.4 茎面附生物:茎面着生有刺毛或光滑。 DB63/T 4812004 2 3.3.3 叶 3.3.3.1 叶片着生情况:随机取 30 株观察。上下

5、部分别以对生、轮生、螺旋状着生。 3.3.3.2 叶形:取植株中下部大叶观察。阔卵圆形、卵圆形、披针形。 3.3.3.3 叶长宽: 随 机取植株中下部最大 30 片叶, 叶 长量叶茎部至叶片先端, 叶 宽量叶片最宽处计 平 均值(厘米)。 3.3.3.4 叶柄长:随机取植株中下部最大 30 片叶,量柄长计平均值(厘米)。 3.3.3.5 叶色:黄绿、绿、深绿。 3.3.3.6 叶面:茸毛多、少、无。有无其他附生物。 3.3.4 块茎性状 3.3.4.1 块茎分布情况:收获时调查,块茎集中或分散。 3.3.4.2 单株块茎数:测 30 个单株计平均结块茎数(个)。 3.3.4.3 块茎大小:按块

6、茎单重克数划分,分别统计 30 克(商品块茎)、 30 克的块茎数。 3.3.4.4 块茎形状:棒形、纺锤形、楔形、不规则瘤形或其它。 3.3.4.5 皮色:淡黄色、黄色、红、淡紫红色、紫红色或其它。 3.3.4.6 肉色:白色、乳白色、乳黄色或其它。 3.3.4.7 块茎表面:光滑、有须或其它。 3.3.4.8 芽眼:外突、中、平。 3.3.4.9 芽眼排列整齐度:排列整齐或杂乱。 3.3.5 花 3.3.5.1 花朵数:随机取 30 株,计平均花朵数。 3.3.5.2 花瓣数:随机取 30 朵花计平均花瓣数。 3.3.5.3 花瓣色:橙黄、黄、浅黄等。 3.3.5.4 花盘直径:随机取 3

7、0 株测量。 3.3.6 种子 3.3.6.1 每盘种子粒数:取有代表性的个花盘,数种子粒数,计平均值(个)。 3.3.6.2 种子形状:瓜子形或其它。 3.3.6.3 种子颜色:褐色、浅褐色、黑褐色。 3.3.6.4 种子千粒重:(克)。 3.4 产量: 3.4.1 单株产量:调查 30 株,测产计平均值(克)。 3.4.2 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单株产量 每亩株数,或实际称重量(吨公顷、千克亩)。 3.4.3 单株种子采收量:调查 30 株,测单株种子量,计平均值(克)。 3.5 品质 3.5.1 菊粉含量、低聚果糖、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灰份。 3.5.2 水分:多、少。 3.6 抗逆性

8、3.6.1 耐热性:强、较强、中、较弱、弱。 3.6.2 耐寒性:强、较强、中、较弱、弱。 3.7 抗病虫性: 3.7.1 虫害名:金针虫、蛴螬等。 3.7.2 虫害发生期:在块茎膨大期调查被害百分率。 被害率() 100被 害 块 茎 数调 查 总 块 茎 数 DB63/T 4812004 3 3.7.3 病害名:菌核病、灰腐病和赤霉病等。 3.7.4 病害发生率:植株生长盛期调查被害百分率。 100病 株 数被 害 率 ( % ) = 调 查 总 数 3.7.5 病害程度:分四级记载。 :植株生长正常,无症状。 :植株三分之一以下的枝叶发病。 :植株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枝叶发病。 :植株三

9、分之二以上的枝叶发病。 3.7.6 病情指数 100 = ( 病 级 该 级 病 株 数 )病 情 指 数 调 查 总 株 数 最 高 病 级 3.8 贮藏性 3.8.1 贮藏期:埋藏时间、起出时间、贮藏天数。 3.8.2 贮藏损耗:公斤在贮藏期重量损耗百分率()。 3.8.3 在起出时随机取公斤称腐烂重量和总重量。按下式计算: 100腐 烂 重 量腐 烂 率 ( % ) = 总 重 量 DB63/T 4812004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和栽培措施记载项目情况 A.1 地点 市、县、场(队)、乡(镇)、村。 A.2 时间 起至年月日。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高度 (

10、米) 。 年 平均气温 。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的初终期及积温, 5 的初终期及 积 温, 10 的初终期及积温。 年降水量(毫米) 。 无霜期为(天) 。 土壤类型和质地。地区类型 (分 湟 水流域、 黄河流域、 柴达木盆地、大通河流域及青南地区) 。 栽培方式 (分露地、 保护地,并指明保 护 地的类型、规格) A.4 主要栽培措施 A.4.1 施肥水平:单位面积内农家肥料,化肥,微量元素的种类及数量。 A.4.2 灌溉水平:灌溉次数和时间。 A.4.3 耕作、播种和田间管理主要措施。 A.4.4 病虫草防治情况:指明农药名称。防治对象。使用浓度和时间。 DB63/T 4812004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高水肥条件 200 年 县 乡 村,在水(旱)地种植 公顷(亩),平均每公顷产量 吨,(千 克 亩)。 B.2 一般水肥条件 200 年 县 乡 村,在水(早)地种植 公顷(亩),平均每公顷产量 吨,(千 克 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