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S 备案号: 20560-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6 1 9 2 0 0 7 春小 麦 宁春 3 9 号 2 0 0 7 - 0 3 - 2 2 发布 2 0 0 7 - 0 4 - 2 2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DB63/ 619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海西州种子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 钢、翟西君、王淑燕、齐征宇、张俭录、崔文彦、毛小锋 DB63/ 6192007 1 春小麦 宁春
2、 3 9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小麦宁春 39号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形态特征、 经 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生 产 能 力、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 教学、 生产、 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殖、 推广、 检 验、收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1997年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用永 833(T2739/农院 G89)做母本, 宁春 4 号做父本杂交, 经系谱 法 定向选育而成,原代号永 3119,属普通小麦 Var:LutescensAl 变种。 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宁春 39 号,审定编号为宁春麦 200
3、5003。 2003年青海省海西州种子站从国 家级北方春小麦水地组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试点中筛选,经试种而成。 2006年 12 月 12 日 青海省第七 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 定 名宁春 39 号, 品 种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 0217号( 青 审麦 2006002) 。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绿色, 幼苗直立, 深绿色, 叶色深绿, 叶片中宽略披。 株高 84.67厘米 2.08厘米, 株型紧凑 , 单株分蘖数 1 个 2 个 ,分蘖 成 穗 率 77.20 -85.5。主 茎基部第一节间长 5.47厘米 0.85厘 米 ,茎粗 0 .36 厘米 0
4、.06厘米,第二节间长 8.10厘米 1.51厘米,茎粗 0.45厘米 0.05厘米,穗下节间长 38.83厘米 0.76 厘米。 2.2.2 穗部性状 穗长 11.07厘米 0.71 厘米, 每 穗小穗数 18.00个 1.00 个, 穗 粒数 38.70粒 3.14 粒, 穗 密度 指 数 18.1,属稀。穗纺锤形,长芒,颖壳白色,护颖卵形,颖肩斜肩,颖嘴锐型,颖脊明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卵圆形、红色、饱满,腹沟浅,冠毛少。 2.2.4 经济性状 千粒重 53.95克 1.58克 , 容重 843.50克 / 升 4.95克 / 升 , 籽粒角质, 粗 蛋白质含量 12.8
5、7 , 湿 面 筋 27.13。 2.2.5 属性及生育期 春性, 中 早熟。 播种至出苗 22天 1 天, 期 间 0 积温 151.60 5.60 , 出 苗至抽穗 63天 3 天 , 期间 0 积温 765.20 26.10 ,抽穗至成熟 59天 2 天,期间 0 积温 986.55 35.70 ,生育 期 123天 3 天,期间 0 积温 1751.75 47.90 ,全生育期 145天 1 天,期间 0 积温 1903.35 18.60 。 2.2.6 抗逆性 抗倒伏,落粒性中等,落黄好。 2.2.7 抗病虫害性 轻感条锈。 2.3 栽培技术要点 DB63/ 6192007 2 秋季
6、结合深翻施农家肥 45.000吨 / 公顷 -75.000吨 / 公顷 ( 3000.00千克 / 亩 -5000.00千克 / 亩) ,播 前 结合耙地施纯氮 0.041吨 / 公顷 -0.054吨 / 公顷 ( 2.70千克 / 亩 -3.60千克 / 亩) , 五 氧化二磷 0.104吨 / 公 顷 -0.138吨 / 公顷 ( 6.90千克 / 亩 -9.20千克 / 亩)。 播种期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 播深 4.00厘米 -5.00厘 米 , 播种量 0.338吨 / 公顷 0.413吨 / 公顷 ( 22.50千克 / 亩 -27.5千克 / 亩 ), 保苗 450.000
7、万株 / 公顷 -600.000 万株 / 公顷( 30.00万株 / 亩 -40.00万株 / 亩)。全生育期浇水 5 次 -6次,苗期结合浇头水施纯氮 0.027吨 / 公顷 -0.041吨 / 公顷( 1.80千克 / 亩 -2.70千克 / 亩)。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在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7.500吨 / 公顷 -9.000吨 / 公顷 ( 500.00千克 / 亩 -600.00千克 / 亩) , 高 水肥 条 件下产量 9.000吨 / 公顷 -9.750吨 / 公顷( 600.00千克 / 亩 -650.00千克 / 亩)。 2.4.2 适应地区
8、该品种适宜在我省柴达木盆地种植。 DB63/ 6192007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海西州农科所试验地 A.2 时间 2004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982.00米, 年 平均降雨量 176.10毫米, 年 平均气温 3.80 , 无 霜期 120天, 0 积温 2400.00 ,日均温 0 的天数 212.00天。土壤类型为棕钙土,质地砂壤至轻壤, PH值 8.90,土壤有机质 1.20 , 全氮 0.08 , 全磷 0.14, 碱 解氮 45.00毫克 / 千克, 速 效磷 12.00毫克 / 千克, 有 效磷 8.00毫克 /
9、 千 克 , 土层厚 50.00厘米 -80.00厘米。 DB63/ 6192007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7.500吨 / 公顷 -9.000吨 / 公顷 ( 500.00千克 / 亩 -550.00千克 / 亩 )。 2006年在格尔木市农垦集团公 司 河东农场种植 0.200公顷( 3 亩),平均产量 7.964吨 / 公顷( 530.90千克 / 亩)。 B.2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 9.000吨 / 公顷 -9.750吨 / 公顷 ( 600.00千克 / 亩 -650.00千克 / 亩 )。 2004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东山 村 种植 0.047公 顷 ( 0.70亩 ) , 平均 产 量 9.758吨 / 公 顷 ( 650.50千克 / 亩 ) , 2006年在海西州乌兰县种植 0 .340 公顷( 5.10亩),平均产量 9.713吨 / 公顷( 647.50千克 / 亩), 2006年在海西州都兰县种植 0.400公顷 ( 6.00亩),平均产量 9.632吨 / 公顷( 642.10千克 / 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