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9 ,大小:4.09MB ,
资源ID:1499399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499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LY T 3128-2019 森林植物分类、调查与制图规范.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LY T 3128-2019 森林植物分类、调查与制图规范.pdf

1、ICS 65.020.01 B 6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128 2019 森林植被分类、调查与制图 规范 The regul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survey and mapping of the forest vegetation (发布稿) 2019 - 10 - 23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国家林业 和 草原 局 发布 LY/T 3128 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森林植被分类 2 5 森林植被调查 4 6 森林植被图

2、制作 8 7 成果 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调查因子 及调查 记载 说明 1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森林植被类型颜色式样与色值 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森林植被调查记录表 3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森林植被调 查统计表 36 LY/T 3128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原国家林业局) 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原国家林业局) 调查 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 陈永富、张

3、煜星、彭道黎、岳天祥、陆元昌、黄国胜、陈巧、 王轶夫 、赵峰、刘 华、 陈新云、 黄建文、王晓慧 LY/T 3128 2019 1 森林植被分类、调查与制图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中国森林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系统、体系,调查因子、方法、成果,制图图式、 要素等内容和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森林植被的分类、调查和制图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T/T 14721-2010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 GB/T 1578

4、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7296 2009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20257.1-201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0363-201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LY/T 1439-1999 森林资源代码 树种 LY/T 1646-2005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821 2009 林业地图图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森林群落 forest community 在一定地段上,以 乔木 和其他 木本植物 为主,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 所

5、形成的有规律组 合 。 3.2 森林植被类型 forest vegetation type 森林 群落 按照组成、外貌、结构、生态地理等特征不同划分的类型 。 3.3 LY/T 3128 2019 2 树种生活型 life form 树种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生态因素的综合形态适应的结果,表现在 树种高度、分枝及叶形 、 冬季落叶程度等方面。 3.4 森林植被分布图 forest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ap 反映森林植被类型及空间状况的图件资料。 3.5 森林植被分布图 forest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map 反映森林植被类型及空间状

6、况的图件资料。 3.6 森林植被生物量 forest vegetation biomass 森林植被所 有组成生物个体干重的总和。 3.7 森林植被碳储量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ck 碳元素在森林植被中的储备量。 3.8 幼树 young tree 胸径 5cm 以下、树高 1.3m 以上的树木。 4 森林植被分类 4.1 森林植被分类的目的 森林植被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森林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4.2 森林植被分类原则 森林植被分类原则: a)按照森林 群落树种 组成特征一致性归类; b)按照森林 群落 分布区水热特征一致性归类; c)按照森林 群落优

7、势树种(组)生活型 特征一致性归类。 4.3 森林植被分类依据 LY/T 3128 2019 3 森林植被分类 应以明显的森林群落 与地理环境特征为依据,具体如下: a)在森林群落 的 组成特征方面,以 树种组成、 优势树种、优势树种 组 及 亲属关系 为分类依据; b)在森林群落 的 生活型 特征方面,以优势树种(组)的 高矮、分枝、叶形及冬季落叶程度 为分类依 据; c)在森林群落 的 生态地理特征方面,以气候、 地貌 为分类依据 。 d)在 森林群落 的起源特征 方面,以 天然、人工 为分类依据。 4.4 森林植被分类系统 森林植被分类系统构建应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合乎逻辑。 a)林纲组

8、 :对环境温度适应性一致的森林群落。比如寒温带林、热带林等。 b)林纲 亚组 :在林 纲 组 中,分布 地貌 相同或相似的森林群落。比如寒温带山地林、 温度平原 林等。 c)林纲:在林纲亚组中起源不同的森林群落。比如 山地 天然林、 丘陵 人工林。 d)林目组 : 在林 纲 中 高矮分枝相同 的森林群落。比如 乔木林、灌木林 。 e)林目亚组 :在林目 组 中,优势树种(组)叶形特征相近的森林群落。比如 乔木 针叶 林、 乔木 阔叶 林 等。 f)林目 :在林 目亚 组 中 ,优势树种(组)的冬季叶片脱落特征相似的森林群落。比如落叶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等。 g)林系组 :在林 目 中,树种组成

9、成数相近的森林群落。比如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等。 h)林系亚组:在林系组中, 优势树种亲缘关系相近的森林群落。比如栎类林、红树 类 林等 。 i)林系:在林系 亚 组中,具有相同优势树种 (组) 的森林群落。比如长白落叶松林、辽东栎林 等。 4.5 森林植被分类体系 根据森林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及其相互关系,构建森林植被分类体系如表 1。 表 1 森林植被分类体系结构表 分 类 依 据 生 态 地 理 起 源 生 活 型 组 成 气候 地貌 高矮与分枝 叶形 冬季落叶程度 树种组成 亲缘关系 优势树种(组) 高原亚寒带林 平原与台地林 天然林 乔木林 针叶林 常绿林 纯林 松类林 红松林 温带

10、林 平原林 人工林 灌木林 阔叶林 落叶林 混交林 杉类林 黑松林 寒温带林 低海拔平原林 针阔叶林 常绿落叶林 柏类林 樟子松林 中温带林 中海拔平原林 樟类林 赤松林 暖温带林 高海拔平原林 楠类林 油松林 亚热带林 台地林 木荷类林 华山松林 LY/T 3128 2019 4 北亚热带林 低海拔台地林 栎类林 马尾松林 中亚热带林 中海拔台地林 青冈类林 巴山松林 南亚热带林 高 海拔台地林 栲类林 火炬松林 热带林 丘陵与山地林 栗类林 黄山松林 边缘热带林 丘陵林 木兰类林 湿地松林 中热带林 低海拔丘陵林 杨柳类林 白皮松林 赤道热带林 中海拔丘陵林 槐树类林 南亚松林 高海拔丘陵

11、林 榆树类林 华南五针松林 山地林 棕榈类林 加勒比松林 低海拔山地林 竹类林 云南松林 中海拔山地林 红树类林 思茅松林 高海拔山地林 龙脑香类林 高山松林 林纲组 林纲亚组 林纲 林目组 林目亚组 林目 林系组 林系亚组 林系 4.6 森林植被类型编码方法 用 十 位层次码表示森林 植被 类型,自左至右分别表示 区 林纲组、林纲亚组、林纲、 林目组 、 林目亚 组 、 林目、林系组、 林系亚组、 林系,其结构如图 1: 气候 地 貌 起源 高矮分枝 叶 形 落叶程度 树种组成 亲缘关系 优势树种(组) 图 1 森林植被类型编码结构图 5 森林植被调查 5.1 调查 目的 通过 森林植被类型

12、的空间分布图斑提取、类型识别和抽样调查,为森林植被的保护、恢复、利用和 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 支持 。 LY/T 3128 2019 5 5.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a) 区划核对各森林植被类型图斑界线; b) 调查各森林植被类型、数量与面积; c) 调查各森林植被类型的生态环境因素; d) 调查各森林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更新与演替; e) 调查各森林植被类型的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 f)调查各森林植被类型的健康状况,包括火灾、病虫害及自然与人为干扰状况。 主要调查因子及调查记载说明详见附录 A。 5.3 主要调查指标 5.3.1 气候带 气候带指 根据 气候要素 的纬向分

13、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 气候区 。在同一气候带内, 气候 的基本特征相 似 。 表 2 气候带类型及 代码 代码 类型名称 说明 10 亚寒带 指 日平均气温稳定 10 的日数 在 50 天以下,积温在 500以下,年平均气温大在 0以下, 最冷月平均气温 -17 -10,最 热 月平均气温 5-10 的地区 20 温带 指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 年平均气温为 8 , 最低月均温在 0C 以下 的地区 21 寒温带 指 年平均气温低于 0 ,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 10 , 10 积温 在 100 -1600的 地区, 22 中温带 指 年平均气温高于 0 ,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10 -20 之间

14、,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 , 10 积温 在 1600 -3400的地区 。 23 暖温带 指 年平均气温 低于 20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 10 积温 在 3400 -4500的地区, 30 亚热带 指 最冷月 平均气温 在 0 以上 , 10 积温 4500 -8000的地区 。 31 北亚热带 指 日平均气温稳定 10 的日数 在 220-240 天 之间 ,积温为 4500-5100。年平均温度为 14-17,最冷月平均气温大在 0以上 的地区。 32 中亚热带 指 日平均气温稳定 10 的日数在 240-285 天 之间 ,积温 为 5000-6500,无霜期大于

15、260天; 年平 均气温为 12-19,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4-1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在 28以上 的地区。 33 南亚热带 指 日平均气温稳定 10 的日数为 285-365 天 之间 ,积温在 6000-8000之间,无霜期在 350 天以上,年平均气温为 18-23,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8-29 之间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3-15 之间的地区。 40 热带 指 10 积温 在 8000以上的地区 。 41 边缘热带 指 气温稳定 10 日数接近 365 天,积温为 7800 ,年平均温度为 21-24, 最冷月平均温度 为 15-18 ,最热月平均温度 为 24-29 的地区。 LY/T

16、 3128 2019 6 42 中热带 指 日平均气温 10 ,积 温达 9000-10000 之间 ,年平均气温在 24 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 20 以上,最热月平均温度 28-30 以上, 年 降水量多在 1500-2000mm 之间的地区。 43 赤道热带 指 日平均气温均大于 10 ,积温 10000 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24 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 28 以上 ,年降雨量为 1500-2000mm 的地区 5.3.2 地 貌 地 貌 是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 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 状态 。 表 3 地 貌 类型 及代码 代码 类型名称 说明

17、 100 平原与台地 指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内部海拔 相对高度不超过 50 米,坡度在 5以下 的地区 110 平原 指内部 海拔 高差 50 米以下,山体 宽广低平 的地区 11 1 低海拔平原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低于 1000 米,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山体 宽广低平 的地区 11 2 中海拔平原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1000-3000 米之间,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山体 宽广低平 的 地区 11 3 高海拔平原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3000 米以上,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山体 宽广低平 的地区 120 台地 指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 四周有陡崖、顶面基本

18、平坦似台状 , 或 河谷、海岸 隆起 的 阶梯状地区 12 1 低海拔台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低于 1000 米,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 四周有陡崖、顶面基本 平坦似台状 ,或河谷、海岸隆起的阶梯状地区 12 2 中海拔台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1000-3000 米之间,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 四周有陡崖、顶 面基本平坦似台状 ,或河谷、海岸隆起的阶梯状地区 12 3 高海拔台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3000 米以上, 内部海拔高差 50 米以下, 四周有陡崖、顶面基 本平坦似台状 ,或河谷、海岸隆起的阶 梯状地区 200 丘陵与山地 指区域内 相对高度较大, 大于 50 米,

19、坡度较陡,大于 5 度, 脉络分明 的地区 210 丘陵 指区域内部 海拔 相对高差 50-200 米 之间的地区 21 1 低海拔丘陵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低于 1000 米, 海拔 相对高差在 50-200 米之间的地区 21 2 中海拔丘陵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1000-3000 米之间, 海拔 相对高差在 50-200 米之间的地区 21 高海拔丘陵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3000 米以上, 海拔 相对高差在 50-200 米之间的地区 LY/T 3128 2019 7 3 220 山地 指区域内部 海拔 相对高差大于 200 米 的地区 22 1 低海拔山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低于 1000

20、 米, 海拔 相对高差大于 200 米 的地区 22 2 中海拔山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1000-3000 米之间, 海拔 相对高差大于 200 米 的地区 22 3 高海拔山地 指区域内海拔高度在 3000 米以上, 海拔 相对高差大于 200 米 的地区 5.3.3 植被盖度 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 密:盖度 70%及以上; 中:盖度 30% 69%; 疏:盖度 30%以下。 5.3.4 人为干扰 人类在森林群落中开展的各种活动,森林采伐类型、采伐强度、更新类型、 更新等级依据森林采伐 作业规程( LY/T 1646-2005)、抚育类型依据森林抚育规程( GB/T

21、 15781-2015)。 5.3.5 森林群落演替阶段 在 森林 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代替另一个优势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 森林 群落演替 。 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表 4 森林演替阶段及代码 代码 演替阶段 说明 1 先锋群落 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 无林 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入侵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 发展强化阶段 通过种内或 种间竞争 ,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 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 成熟稳定阶段 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 群落结构 更加完善,有比 较固定的

22、 物种组成 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5.3.6 其他指标 自然度 、起源、林层、郁闭度、群落结构类型、健康等级 、灾害等级、灾害类型、生物多样性 按 GB/T 30363-2013 的规定执行 ;坡向、坡度、龄组 按 GB/T 26424-2010 的规定执行 ; 土壤名称按 GB/T 17296 2009的规定执行。 组成、优势种按 GB/T 14721-2010的规定执行。 5.4 调查方法 森林植被调查 采用 遥感影像数据 和 资料进行图斑区划 , 结合地面现地抽样 样地 、样方 实测各种 森林 LY/T 3128 2019 8 植被 类型的 组成、结构、多样性、更新、演替、

23、蓄积量 、生物量 、 碳储量 及健康状况的方法 。 5.4.1 调查前准备 包括调查表格、地形图、遥感影像等图面材料的准备,各种调查工具 和仪器的准备,各种调查和规 划成果及其它有关资料(如野生保护植物名录)的收集等。 5.4.2 森林植被类型图斑提取 按照不同森林植被调查尺度,选择满足相应尺度森林植被调查要求的最新遥感 影像 数据,将其进行 校正和配准,利用其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及其季节的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差异,通过遥感影像分类,形成各 种森林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图斑,对不足最小面积的图斑进行合并处理。 5.4.3 图斑森林植被类型识别 根据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利用已有相关的森林植被调查研究最新成果,

24、判别各图斑的森林植被类型。 对森林植被类型不确定的遥感分类图斑 进行野外 核查 。 5.4.4 样地 调查 样地数量 、大小、形状与布设 按 GB/T 30363-2013的规定执行。 5.4.5 样方 调查 5.4.5.1 样方类型与大小 根据调查对象不同,样方分为 小样方 和 微样方 , 小样方 面积为 4m2 (2mx2m),调查对象为下木(幼 树、灌木)和藤本; 微样方 面积为 1m2 (1mx1m),调查对象为草本、苔藓、地衣。 5.4.5.2 样方数量与 布设 每个样地 布 设 4个 小样方 和 4个 微样方 。 小样方 布设 在样地的四个角内侧。 微样方 布设 在 小样方 与 样

25、地重叠角的内侧,见图 2。 5.4.6 摄影调查 拍摄森林植被类型的林相、林内、林下照片, 照片分辨率 300dpi 以上, JPG 格式,照片清晰,记 载照片号。 6 森林植被图制作 微样方 图 2 样地、样方布设示意图 小 样方 样地 LY/T 3128 2019 9 6.1 基本图编制 基本图 编制,其 图式 应 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20257.1-2017) 和林业地图图式 ( LY/T 1821 2009) 等 的规定。 a)基本图底图采用最新的满足相应调查尺度精度要求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 1:50000-1:100000。 b)将遥感影像 (包括航片、卫片 )

26、上的图斑界转绘或叠加到基本图底图上,转绘误差不超过 0.5mm。 c)基本图 的编图要素包括各种境界线 (行政区域界、图斑界 )、道路、居民点、独立地物、地貌 (山 脊、山峰、陡崖等 )、水系、 森林植被类型、 图斑注记。 6.2 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编制 6.2.1 最小图斑 在基本图的基础上,根据成图精度要求,对基本图上的图斑进行适当整合。凡是有森林植被分布且 面积大于 4mm2的图斑,根据其森林植被类型着色区分。 6.2.2 图幅 按行政区划分幅 、按标准地图分幅 6.2.3 比例尺 国家级森林植被类型图以基本图缩小绘制,按标准地图分幅时,比例尺一般为 1:1000000;按行政 区划分幅

27、时,比例尺依据图幅大小 而定。省级森林植被类型图以基本图缩小绘制,按标准地图分幅时, 比例尺一般为 1:250000;按行政区划分幅时,比例尺依据图幅大小而定。县级森林植被类型图以基本 图为基础,按标准地图分幅时,比例尺一般为 1:100000;按行政区划分幅时,比例尺依据图幅大小而 定。 6.2.4 图例 图例的具体内容根据制图比例尺,按森林植被分类体系层次确定 。 全国森林植被类型图 。 普通地图要素选取省级及以上界线、省级及以上居民点、高速、国道、一 级河流湖泊,森林植被类型为林纲 类型 。 分省森林植被类型地图 。 普通地图要素选取县级及以上界线、 县级及以上居民点、高速、国道、 省道

28、、二级及以上河流湖泊等,森林植被类型为林系组 类型 。 1:100万比例尺标准分幅森林植被类型图。 普通地图要素选取县级及以上界线、县级及以上居民点、 高速、国道、省道、三级及以上河流湖泊等,森林植被类型为林系组类型。 1:25万比例尺标准分幅 森林植被类型 图。 普通地图要素选取县级及以上界线、县级及以上居民点、 高速、国道、省道、 四 级及以上河流湖泊等 ,森林植被类型为林系亚组类型 1:10 万比例尺及县级森林植被类型图 。 普通地图要素选取县级及以上界线、县级及以上居民点、 高速、国道、省道、五 级及以上河流湖泊等,森林植被类型为林系类型。 6.2.5图式 LY/T 3128 2019

29、 10 根据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的特点,补充图式如下。 a)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图斑注记 图 斑 标注森林植被类型编号 b)森林植被类型颜色式样、色值 ,见附录 B。 7 成果 7.1 表格材料 7.1.1调查薄 森林植被调查薄包括以下 7种调查记录表,格式见附录 C a)样地因子调查记录表 b)每木检尺 及平均木树高调查 记录表 c)幼树调查记录表 d)灌木调查记录表 e)藤本调查记录表 f)草本调查记录表 g)苔藓地衣调查记录表 7.1.2 统计报表 应提交以下 8种统计报表,格式见 附录 D a)森林植被面积、蓄积、生物量、碳储量统计表 b)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统计表 c)森林植被自然与人为干

30、扰状况 统计表 d)森林植被健康状况统计表 e)森林植被灾害统计表 f)森林植被自然度统计表 g)森林植被更新统计表 h)森林植被演替阶段统计表 7.2 图面材料 应提交以下 3种图面材料。 a)基本图 b)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 c)森林植被摄影 调查 照片 7.3 文字材料 LY/T 3128 2019 11 森林植被调查报告 7.4 电子文档 与上述表格材料、图面材料和文字材料对应的电子文档 LY/T 3128 2019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调查因子及调查记载说明 调查因子 调查记载说明 样地号 总体内布设的各类样地统一编号,顺序编号为 5位阿拉伯数字,如 1号样地: 100

31、01, 不允许出现重号或空号,各页中记载的样地号应相同 小样方号 在样地号后增加 1位序号,序号从西北角样方桉顺时针方向编号 1-4,比如 100011 微样方号 在小样方号后增加 1位序号,序号从西北角微样方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1-4,比如 1000111 行政单位 记载样地中心点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旗、局)名称 地理位置 测定样地中心点的经纬度坐标,用度、分、秒记载 气候带 按气候带划分标准,用代码 记载 演替阶段 按森林群落演替阶段划分标准,用代码记载 幼树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各树种幼树株数比例,按优势树种划分标准,记载幼树 优势种名称。 幼树盖度 根据样地内

32、各小样方调查的幼树盖度,取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幼树平均高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幼树高取算术平均值,以厘米( cm)为单位,记载到小 数后一位。 灌木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灌木优势种(组)的样方比例确定灌木优势种(组), 记载灌木优势种(组)名称。 灌木盖度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灌木盖度取 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灌木平均高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灌木平均高取算术平均值,以厘米为单位,记载到小数 点后一位。 藤本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藤本优势种的样方比例,确定藤本优势种(组),记载 藤本优势种(组)名称。 藤本盖度 根据样地内各小

33、样方调查的藤本盖度取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藤本平均长度 根据样地内各小样方调查的藤本平均长度取算术平均值,以米为单位,记载到小数 点后一位。 草本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草本优势种(组)的样方比例,确定草本优势种 (组), 记载草本优势种(组)的名称。 草本盖度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草本盖度取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草本平均高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草本平均高取算术平均值,以厘米为单位,记载到小数 点后一位。 苔藓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苔藓优势种(组)的样方比例,确定苔藓优势种(组), 记载苔藓优势种(组)名称。 苔藓总盖度 根据样地内各

34、微样方调查的苔藓盖度取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苔藓平均高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苔藓平均高取算术平均值,以厘米为单位,记载到小数 点后一 位。 地衣优势种(组)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地衣优势种(组)的样方比例,确定地衣优势种(组), 记载地衣优势种(组)的名称。 地衣盖度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地衣盖度取算术平均值,记载到小数点后二位。 LY/T 3128 2019 13 地衣平均高 根据样地内各微样方调查的地衣平均高取算术平均值,以厘米为单位,记载到小数 点后一位。 林相照片 在调查样地附近,选择视野开阔,能清晰观测树冠的地方进行摄影。照片号 =样地号 +照片类型代码 +序

35、号 林内照片 在样地一角,沿对角线水平摄影。照片号 =样地号 +照片类型代码 +序号 林下照片 在样地 一角,沿对角线方向斜下摄影。照片号 =样地号 +照片类型代码 +序号 乔木(竹)起源、优势树种(组)、林层、郁闭度、年龄、 龄组、胸径、平均胸径、树高、平均树 高、自然度、乔木株数,森林植被总盖度、群落结构类型,幼树株数, 灾害类型、灾害等级、健康等级 , 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枯落物厚度、土壤腐殖质厚度 等按 GB/T 30363-2013的规定执行 。 坡向、坡位、坡度等记载按 GB/T 26424-2010执行 。 乔木(含竹)、 灌木、藤本、草本 、苔藓、地衣的名称记载到种,参照 LY

36、/T 1439-1999执行。 LY/T 3128 2019 14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森林植被类型 颜色式样与色值 序 号 标准代码 标准类型 符号图例 符号样式 备注 林 纲 组 1 10XXXXXXXXXXXXXX 亚寒带林 C80Y100 2 11XXXXXXXXXXXXXX 高原亚寒带林 C75Y100 3 20XXXXXXXXXXXXXX 温带林 C70Y100 4 21XXXXXXXXXXXXXX 寒温带林 C65Y100 5 22XXXXXXXXXXXXXX 中温带林 C60Y100 6 23XXXXXXXXXXXXXX 暖温带林 C55Y100 7 24XXXXXXX

37、XXXXXXX 高原温带林 C50Y100 8 30XXXXXXXXXXXXXX 亚热带林 C40Y100 9 31XXXXXXXXXXXXXX 北亚热带林 C35Y100 10 32XXXXXXXXXXXXXX 中亚热带林 C30Y100 11 33XXXXXXXXXXXXXX 南亚热带林 C25Y100 12 34XXXXXXXXXXXXXX 高原亚热带林 C20Y100 13 40XXXXXXXXXXXXXX 热带林 M40Y100 14 41XXXXXXXXXXXXXX 边缘热带林 M50Y100 15 42XXXXXXXXXXXXXX 中热带林 M60Y100 16 43XXXXXX

38、XXXXXXXX 赤道热带林 M70Y100 林 纲 亚组 17 XX100XXXXXXXXXXXX 平原与台地林 M100Y50 18 XX110XXXXXXXXXXXX 平原林 M90Y50 19 XX111XXXXXXXXXXXX 低海拔平原林 M80Y50 20 XX112XXXXXXXXXXXX 中海拔平原林 M70Y50 21 XX113XXXXXXXXXXXX 高海拔平原林 M60Y50 22 XX120XXXXXXXXXXXX 台地林 M50Y50 23 XX121XXXXXXXXXXXX 低海拔台地林 M40Y50 XX122XXXXXXXXXXXX 中海拔台地林 M30Y5

39、0 XX123XXXXXXXXXXXX 高海拔台地林 M20Y50 XX200XXXXXXXXXXXX 丘陵与山地林 C50M50 XX210XXXXXXXXXXXX 丘陵林 C50M45 XX211XXXXXXXXXXXX 低海拔丘陵林 C50M40 XX212XXXXXXXXXXXX 中海拔丘陵林 C50M35 XX213XXXXXXXXXXXX 高海拔丘陵林 C50M30 XX220XXXXXXXXXXXX 山地林 C50M25 XX221XXXXXXXXXXXX 低海拔山地林 C50M20 XX222XXXXXXXXXXXX 中海拔山地林 C50M15 LY/T 3128 2019 1

40、5 序 号 标准代码 标准类型 符号图例 符号样式 备注 XX100XXXXXXXXXXXX 高海拔山地林 C50M10 林 纲 XXXXX1XXXXXXXXXX 天然林 C85M55Y100 XXXXX2XXXXXXXXXX 人工林 C45M30Y60 林目组 XXXXXX1XXXXXXXXX 乔木林 C30Y45 XXXXXX2XXXXXXXXX 灌木林 C20M25 林 目亚 组 XXXXXXX1XXXXXXXX 针叶林 C80Y90 XXXXXXX2XXXXXXXX 阔叶林 M100Y95 XXXXXXX3XXXXXXXX 针阔林 C90M30Y20 林 目 XXXXXXXX1XXXX

41、XXX 常绿林 C55Y100 XXXXXXXX2XXXXXXX 落叶林 C50M10Y60 XXXXXXXX3XXXXXXX 常绿落叶林 C70Y80 林系组 XXXXXXXXX1XXXXXX 纯林 C85M10Y100 XXXXXXXXX1XXXXXX 混交林 C50M10Y100 林系亚 组 XXXXXXXXXX101XXX 松类林 C60Y60 XXXXXXXXXX102XXX 杉类林 C45Y75 XXXXXXXXXX103XXX 柏类林 C30Y80 XXXXXXXXXX104XXX 樟类林 M100Y70 XXXXXXXXXX105XXX 楠类林 M90Y70 XXXXXXXXX

42、X106XXX 木荷类林 M80Y70 XXXXXXXXXX107XXX 青冈类林 M70Y70 XXXXXXXXXX108XXX 栲 类林 M60Y70 XXXXXXXXXX109XXX 龙脑香类林 M50Y70 XXXXXXXXXX110XXX 桉树类林 M40Y70 XXXXXXXXXX111XXX 相思树类林 M30Y70 XXXXXXXXXX112XXX 合欢树类林 M20Y70 XXXXXXXXXX113XXX 橡胶类林 M10Y70 XXXXXXXXXX114XXX 山茶类林 M10Y100 XXXXXXXXXX115XXX 木麻黄类林 M20Y100 XXXXXXXXXX116

43、XXX 棕榈类林 M30Y100 XXXXXXXXXX117XXX 栎类林 M100 XXXXXXXXXX118XXX 栗类林 M90 XXXXXXXXXX119XXX 水青冈类林 M80 LY/T 3128 2019 16 序 号 标准代码 标准类型 符号图例 符号样式 备注 XXXXXXXXXX120XXX 榆树类林 M70 XXXXXXXXXX121XXX 木兰类林 M60 XXXXXXXXXX122XXX 胡桃类林 M50 XXXXXXXXXX123XXX 杨柳类林 M40 XXXXXXXXXX124XXX 枫香类林 M30 XXXXXXXXXX125XXX 漆树类林 M20 XXXX

44、XXXXXX126XXX 黄檗类林 M10 XXXXXXXXXX127XXX 椴树类林 M100K50Y80 XXXXXXXXXX128XXX 桦木类林 M100K40Y80 XXXXXXXXXX129XXX 桤木类林 M100K30Y80 XXXXXXXXXX130XXX 槭树类林 M100K20Y80 XXXXXXXXXX131XXX 槐树类林 M100K10Y80 XXXXXXXXXX132XXX 苹果类林 M80Y80 XXXXXXXXXX133XXX 芒果类林 M60Y80 XXXXXXXXXX134XXX 柑橘类林 M40Y80 XXXXXXXXXX135XXX 李类林 M20Y8

45、0 XXXXXXXXXX136XXX 桑类林 M5Y80 XXXXXXXXXX137XXX 红树类林 C25M45 XXXXXXXXXX138XXX 竹类林 M30Y60 XXXXXXXXXX139XXX 其他类林 M100Y30Y80K40 林系 XXXXXXXXXXXXX101 红松林 Y100C100 XXXXXXXXXXXXX102 黑松林 Y100C99 XXXXXXXXXXXXX103 樟子松林 Y100C98 XXXXXXXXXXXXX104 赤松林 Y100C97 XXXXXXXXXXXXX105 油松林 Y100C96 XXXXXXXXXXXXX106 雪松林 Y100C95

46、 XXXXXXXXXXXXX107 华山松林 Y100C94 XXXXXXXXXXXXX108 马尾松林 Y100C93 XXXXXXXXXXXXX109 巴山松林 Y100C92 XXXXXXXXXXXXX110 火炬松林 Y100C91 XXXXXXXXXXXXX111 黄山松林 Y100C90 XXXXXXXXXXXXX112 湿地松林 Y100C89 XXXXXXXXXXXXX113 白皮松林 Y100C88 XXXXXXXXXXXXX114 南亚松林 Y100C87 XXXXXXXXXXXXX115 华南五针松 Y100C86 LY/T 3128 2019 17 序 号 标准代码 标

47、准类型 符号图例 符号样式 备注 XXXXXXXXXXXXX116 加勒比松 Y100C85 XXXXXXXXXXXXX117 云南松林 Y100C84 XXXXXXXXXXXXX118 思茅松林 Y100C83 XXXXXXXXXXXXX119 高山松林 Y100C82 XXXXXXXXXXXXX120 乔松林 Y100C81 XXXXXXXXXXXXX121 长叶松林 Y100C80 XXXXXXXXXXXXX122 巴山冷杉林 Y100C79 XXXXXXXXXXXXX123 长苞冷杉林 Y100C78 XXXXXXXXXXXXX124 苍山冷杉林 Y100C77 XXXXXXXXXXXXX125 峨眉冷杉林 Y100C76 XXXXXXXXXXXXX126 岷江冷杉林 Y100C75 XXXXXXXXXXXXX127 鳞皮冷杉林 Y100C74 XXXXXXXXXXXXX128 黄果冷杉 林 Y100C73 XXXXXXXXXXXXX129 墨脱冷杉林 Y100C72 XXXXXXXXXXXXX130 亚东冷杉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