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新 闻 出 版 行 业 标 准 CY/ T 231 2020 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总体结构 Structure of book publishing IoT platform 2020-11-16 发布 2021-2-1 实施 国家新闻出版署 发布 ICS 01.140.40 A19 CY/T 231-2020 I 目 次 目次 .I 前言 .II 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总体结构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平台架构 .2 4.1 总体架构 .2 4.2 感知层 .3 4.3 数据源层 .3 4.4 传输层 .3
2、 4.5 数据层 .3 4.6 应用层 .3 4.7 表示层 .3 4.8 安全保障 .3 4.9 标准规范 .4 5 数据采集 .4 5.1 数据上传节点 .4 5.2 数据上传方式 .4 5.3 上传文件格式 .4 5.4 数据采集内容 .4 6 数据应用 .5 6.1 数据流向 .5 6.2 图书出版辅助决策 .5 6.3 图书市场营销支持 .5 6.4 图书产品信息咨讯 .5 7 平台性能 .5 7.1 基本性能要求 .5 7.2 存储性能要求 .6 7.3 网络性能要求 .6 7.4 数据交换要求 .6 CY/T 231-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
3、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印刷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50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艳平,艾立民,唐贾军,王兆华,刘冠一,窦水海,宁毅,高振清,张媛, 李宏峰。 CY/T 231-2020 1 图书出版发行 物联网平台总体结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架构 、数据采集、数据应用、平台性能 。 本标准适用于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开发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4、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451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GB/T 30330 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 图书产品信息格式规范 GB/T 33745 物联网 术语 GB/T 3662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GB/T 3695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管理中心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感知 sensing 通过感知设备获得对象的信息的过程。 GB/T 33745,术语和定义 2.1.8 3.2 感知设备 sensing device 能够获取对象信息的设备,并提供接入网络的能力。 注: 常见的感知设备有传感结点、 RF
5、ID读写器等。 GB/T 33745,术语和定义 2.1.9 3.3 数据 data 信息的可再解释的形式化标识,以适用于通信、解释或处理。 GB/T 33745,术语和定义 2.5.1 3.4 信息 information CY/T 231-2020 2 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事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知识,在一定的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 义。 GB/T 33745,术语和定义 2.5.2 3.5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注: 一般通过包括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方 法来实
6、现。 GB/T 33745,术语和定义 2.5.3 4 平台架构 4.1 总体架构 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 应用 平台主要由 感知层、 数据源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 安全 保障体系和标准 规范体系八 部分组成 。如图 1所示。 平台的使用者为图书出版发行产业链相关用户,包括 行政管理部门、 出版商、 中盘商、零售商、消 费者 等。 应 用 层 数 据 层 传 输 层 数 据 源 层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出版数据 发行数据 销售数据 数据清洗 数据集成 数据归约 数据变换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网络传输 表 示 层 PC 客户端 移动客户端 W e b 访问 安
7、 全 保 障 体 系 感 知 层 物联网设备 出版商 零售商中盘商 出版 、 发行 、 销售业务管理系统 出版环节 印刷环节 发行环节 销售环节 物联网应用 图 1 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 应用 平台总体架构 CY/T 231-2020 3 4.2 感知层 出版商、中盘商、零售商通过物联网设备感知数据并上传至业务管理系统。 4.3 数据源层 数据源层分为出版 数据 、 发行数据 、销售 数据 三类数据 。 4.4 传输层 数据源层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层,网络接入可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线、 VPN、 ATM、 PPP等。 4.5 数据层 4.5.1 数据清洗 删除数据层上传数据中的无关数
8、据、重复数据,平滑噪声数据,筛选与挖掘主题无关的数据,处理 缺失值、异常值。 4.5.2 数据集成 将 不同来源、格式、特点的数据 源集成为适应平台应用开发的数据,并整合成一致的数据存储 。 4.5.3 数据归约 在尽可能保持数据原貌的前提下,用替代的、较小的数据表示形式替换原始数据,最大限度地精简 数据量。 4.5.4 数据变换 将数据转换成适合数据挖掘的形式。 4.5.5 数据存储 将整合成一致的数据建立相互关联的数据结构,统一存储于数据库。 4.6 应用层 通过物联网技术 对 数据层存储的 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为 出版商、中盘商、零售商等在出版、印刷、 发行、销售环节, 提供 出版印刷辅助
9、决策、市场营销支持、图书产品信息咨讯等 服务。 4.7 表示层 通过 Web 访问方式,为用户提供应用层输出的信息服务。 支持 PC 端和移动客户端两种访问方式。 4.8 安全保障 4.8.1 物理安全 对平台环境、系统设备、存储介质等所有支持平台运行的硬件设施应采取安全措施。 CY/T 231-2020 4 4.8.2 网络与系统安全 网络与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内部稳定运行安全以及系统外部防范病毒、入侵两方面内容,应遵循 GB/T 36958 的规定。 4.8.3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安全,用户权限管理安全两方面内容。应遵循 GB/T 36626 的规定 。 4.9 标准规范 平台
10、的建设和运行须遵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全面综合考虑各环节数据特点,建立兼容性强、简 洁便利的 数据感知标准、 数据传输标准 、数据存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 5 数 据采集 5.1 数据上传节点 数据源层分别在图书出版、 图书 发行 、图书销售三个环节通过传输层上传数据。 出版数据上传节点:出版商上传 图书基本信息 、 单册图书唯一标识 和图书库存等数据 。 发行数据上传节点:中盘商 上传图书发行 物流信息和图书库 存 等数据 。 销售数据上传节点:出版商、中盘商和零售商上传图书零售数据;零售商上传图书关注度和图书库 存等数据。 5.2 数据上传方式 数据上传可采用标准 API接口方式, 接
11、入平台的 API接口采用 RESTful API或 web service方式。 5.3 上传文件格式 上传文件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工程标准的格式要求。 5.4 数据采集内容 5.4.1 图书基本信息 由出版商将图书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所包含的内容应符合 GB/T 12451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和 GB/T 30330 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 图书产品信息格式规范的相关要求。 5.4.2 单册图书唯一标识 由出版商将写入图书 RFID标签的单册图书唯一标识上传至平台,单册图书唯一标识应与图书基本信 息建立关联。 5.4.3 图书库存数据 由出版商、中盘商和零售商将 物联网 设备感知
12、的 库存单册图书唯一标识上传至平台。 5.4.4 图书销售数据 由出版商、中盘商和零售商将物联网设备感知的零售单册图书唯一标识上传至平台。 CY/T 231-2020 5 5.4.5 图书关注度数据 由实体书店将物联网设备感知的读者阅览次数和单次阅览时长,以及相应的单册图书唯一标识上传 至平台。 5.4.6 图书流转数据 由中盘商将物联网设备感知的图书物流信息上传至平台。 6 数据应用 6.1 数据流向 如图 2所示,出版商、中盘商及零售商将物联网感知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传输至图书出版 发行物 联网应用平台。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应用平台将海量多元异构数据进行清洗、集成、归约、变换等预处 理,对预
13、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将深度挖掘分析结果反馈至出版商、中盘商、零售商。 出版商 仓储物流 图书出版发行 物联网应用平台 消费者 物流数据 仓储数据 库存数据 线上零售 线下书店 运输数据 图书数据 线上数据 线下数据 数据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 消费者数据 图书数据 图书数据 图 2 图书出版发行物联网应用平台数据流向 6.2 图书出版辅助决策 提供各类图书销售类别、各类图书销售热度、各类图书读者群体、各发行企业库存等信息服务,为 出版企业选题策划、确定印刷量等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6.3 图书市场营销 支持 提供各类图书的销量、热销排行、读者关注度等信息服务,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市场预测
14、、制订营 销策略等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提供出版商和发行商的图书库存分布。 6.4 图书产品信息咨讯 提供各类图书的防伪查询、热度分析、热销品种、关联产品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图书查询等信息 服务。 7 平台性能 7.1 基本性能要求 a) 在规定的并发用户数范围内,对于平 台的请求响应时间,简单应用不超过 3s,一般应用不超过 10s,复杂应用不超过 30s; b) 并发用户数应不低于设计用户数的 10%。 CY/T 231-2020 6 7.2 存储性能要求 a) 应支持对异构存储系统虚拟化后对原有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导入、导出、整合、迁移等; b) 应在存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
15、性、高可用性; c) 应支持数据保护,包括快照、恢复、备份、复制、镜像、克隆、冗余等数据保护功能; d) 应支持国家密码管理机构允许的密码算法的硬件存储系统,支持数据加密存储和签名。 7.3 网络性能要求 a) 外部接入网络带宽速率应达到 1000M以上 ; b) 内部网络带宽速率应达到 10000M以上 ; c) 虚拟网络资源的服务准备时间不超过 20min; d) 内部网络最大端到端延迟时间小于 50ms; e) 内部网络丢包率小于 0.5 。 7.4 数据交换要求 a) 数据交换服务适配器运行环境一次至少加载 100个适配器实例; b) 每 次 交换 至少支持 2000条记录; c) 每 次 交换 支持 20M以内的公文; d) 数据交换服务适配器运行环境应至少支持 50个并发数据交换服务; e) 数据交换服务最少支持 500个并发数据交换 ; f) 交换服务、适配器运行环境的运行状态响应时间不超过 15s。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