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310 A91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 行业标准 GA/T XXXXX XXXX 出入口控制系统 编码识读设备 Access control system ID code reader (报批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 .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缩略语 . 2 3.3 符号 . 2 4 设备构成 . 2 5 分类分级与标识 . 3 5.1 设备分类
2、. 3 5.2 安全等级 . 3 5.3 安装类别 . 4 5.4 环境类别 . 4 5.5 标识 . 4 6 功能及性能 . 5 6.1 支持识读凭证的类型 . 5 6.2 识读凭证距离 . 5 6.3 指示 /通告 . 5 6.4 凭证识读安全 . 7 6.5 与 ACU的连接 . 8 6.6 自我保护 . 9 7 供电 . 10 8 电气安全性 . 11 8.1 绝缘电阻 . 11 8.2 抗电强度 . 11 8.3 泄漏电流 . 11 8.4 温升 . 11 8.5 阻燃 . 11 8.6 过流保护 . 11 8.7 过压运行 . 11 8.8 标志的耐擦性 . 11 9 环境适应性
3、. 11 9.1 高温(工作状态) . 11 9.2 低温(工作状态) . 11 GA/T XXXXXXXXX II 9.3 恒定湿热 . 12 9.4 温度变化(工作状态) . 12 9.5 正弦振动 . 12 9.6 冲击 . 12 9.7 盐雾循环耐久 . 12 9.8 外壳防护等级 . 12 10 电磁兼容性 . 12 10.1 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 12 10.2 静电放电抗扰度 . 12 10.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 12 10.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 12 10.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 12 10.6 浪涌(冲击)抗扰度 . 13 10.7
4、无线电骚扰限值 . 13 11 试验方法 . 13 11.1 一般条件 . 13 11.2 简化的功能测试 . 13 11.3 支持识读凭证的类型检验 . 14 11.4 识读凭证距离试验 . 14 11.5 指示 /通告功能检验 . 14 11.6 凭证识读安全功能检验 . 14 11.7 与 ACU的连接检验 . 15 11.8 自我保护功能检验 . 15 11.9 供电要求试验 . 15 11.10 电气安全性试验 . 16 11.11 环境适应性试验 . 16 11.12 电磁兼容性试验 . 18 12 检验规则 . 18 12.1 检验分类 . 18 12.2 检验项目及顺序 . 1
5、8 12.3 组批规则与抽样规则 . 20 12.4 判定规则 . 20 13 文件提供 . 21 13.1 文件 . 21 13.2 同 IDCR一起提供的资料 . 21 13.3 文件要求 . 21 13.4 标识文件 . 21 1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21 14.1 标志 . 21 14.2 包装 . 22 GA/T XXXXXXXXX III 14.3 运输 . 22 14.4 贮存 . 2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各类编码识读设备的典型产品举例 . 2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韦根( Wiegand)接口 . 24 GA/T XXXXXXXXX IV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6、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艾克塞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国家安全防范报 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武警 部队政治工作部保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峰、李井山、金巍、李文洁、陶磊、宁培文、孙丽萍、杨竹莹。 GA/T XXXXXXXXX 1 出入口控制系统 编码识读设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口控制系统中 编码识
7、读设备的构成、分类分级和标识、功能及性能、供电、电气 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 、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文件提供 ,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口控制系统编码识读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3 2016 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 序 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
8、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 GB/T 4208 2017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T 9254 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5211 2013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环境适应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15408 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 16796 2009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0138 2006 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 IK代码) GB/T 30148 2013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GB/T 37078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3 术
9、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GB/T 37078界定的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1 识读设备 reader 能够读取、识别并输出凭证信息的电子设备。 注: 类型包括编码识读设备、生物特征识读设备、物品特征识读设备等 ,也称识读装置 。 3.1.2 编码识读设备 ID code reader 在出入口控制系统中,采用自定义符识别技术,对出入目标的编码凭证进行识读,并能将识读出的 信息传输至出入口控制器的单个电子设备,或多个电子设备的组合。 GA/T XXXXXXXXX 2 3.1.3 手动输入编码识读 设备 manually-entered ID code r
10、eader 可采集出入目标手动输入个人记忆信息凭证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编码识读设备。 3.1.4 接触式编码识读设备 contact ID code reader 用于读取出入目标凭证,且需要与凭证接触才能采集其信息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编码识读设备。 3.1.5 无源非接触式编码识读设备 passive contactless ID code reader 用于读取无内置电池供电工作的出入目标凭证,不需要与凭证接触也能采集其信息的出入口控制系 统编码识读设备。 3.1.6 有源非接触式编码识读设备 active contactless ID code reader 用于读取需内置电池供电工作的出入目标
11、凭证,不需要与凭证接触也能采集其信息的出入口控制系 统编码识读设备。 3.1.7 自我保护 self-protection 防止、探测和 /或报告有意和无意破坏和 /或干扰设备正常运行的措施。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S 出入口控制系统( Access Control System) ACU 出入口控制器( Access Control Unit) ID 身份识别信息(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DCR 编码识读设备( ID Code Reader) PIN 个人记忆信息凭证(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12、 REX 请求离开装置( Request-to-Exit Device) 3.3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NP= 不允许 。 OP= 可选项 。 M = 强制的 。 OP*=相同 *编号的选项,应至少选择一项。 NA= 不适用 。 4 设备构成 编码识读设备的构成 及与其它部件的关系 如图 1所示。 GA/T XXXXXXXXX 3 图 1 编码识读设备构成示意图及与 其它 部件的关系 5 分类分级与标识 5.1 设备分类 5.1.1 按照 编码 识读设备识读凭证的不同类型,将 编码 识读设备分为手动输入编码识读设备、接触式 编码识读设备、无源非接触式编码识读设备、有源非接触式编码识读设
13、备。 5.1.2 编码识读设备,可为单一识读类型设备,也可以是多种识读类型的复合型设备。 5.1.3 各类型编码识读设备的典型产品举例及技术说明 参 见 附录 A的 表 A.1。 5.2 安全等级 5.2.1 一般要求 5.2.1.1 根据 IDCR设备的 指示 /通告、凭证识读安全、与 ACU的 连接 和 自我保护等功能 及供电要求 的 不同配置,确定 IDCR的安全等级,以满足保护对象面临的风险程度和对防护能力差异化的需求。 5.2.1.2 IDCR安全等级分为四级,安全等级 1级为最低等级,安全等级 4级为最高等级。 5.2.1.3 由多个 电子 设备 /部件 组合 而 成的 IDCR的
14、安全等级取决于各 电子 设备 /部件 中的最低的安全 等级 。 5.2.1.4 应在文件中明确 电子 设备 /部件 所声明的功能对应本标准的安全等级,并按照 5.5的要求,将 安全等级标注在设备标识上。 5.2.2 安全等级的划分 5.2.2.1 等级 1:低安全等级 防范的对手基本不具备 ACS的知识,且仅使用常见、有限的工具,当 对手 面对最低程度的阻力时很 有可能放弃攻击的念头。 GA/T XXXXXXXXX 4 注 1: 该等级通常可用于风险低、资产价值有限的防护对象。 注 2: 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和拖延对手行动。 5.2.2.2 等级 2:中低安全等级 防范的对手仅具备少量 ACS
15、知识,懂得使用常规工具和便携式工具,当对手意识到可能已被探测之 后很可能放弃继续攻击的念头。 注 1: 该等级通常用于风险较高、资产价值较高的防护对象。 注 2: 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拖延和探测对手的行动。 5.2.2.3 等级 3:中高安全等级 防范的对手熟悉 ACS,可以使用复杂工具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当对手意识到可能会被认出及抓获, 有可能放弃继续攻击的念头。 注 1: 该等级通常用于风险高、资产价值高的防护对象。 注 2: 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拖延和探测对手的行动,同时可以提供方法,帮助认出对手。 5.2.2.4 等级 4:高安全等级 防范的对手具备攻击系统的详细计划和所需的能力或资
16、源,具有所有可获得的设备,且懂得替换出 入口控制系统部件的方法。当对手意识到可能会被认出及抓获,有可能放弃继续攻击的念头。 注 1: 该等级通常用于风险很高、资产价值很高的防护对象。 注 2: 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拖延和探测对手的行动,同时可以提供方法,帮助认出对手。 5.3 安装类别 应根据在受控区内外安装部位的不同,将 IDCR划分为两种安装类别,并按照 5.5的要求,将安装类 别标注在设备标识上: a) 安装类别 0: IDCR设计为可安装在该控制器所管理的对应受控区、同权限受控区、高权限受控 区以外的区域; 注: 由单个电子设备组成的 IDCR,其安装类别通常为安装类别 0;由多个电
17、子设备部件组合而成的 IDCR,其中与识 别目标用户接口的部件的安装类别也通常为安装类别 0。 b) 安装类别 1: IDCR设计为仅能安装在该控制器所管理的对应受控区、同权限受控区、高权限受 控区以内的区域。 5.4 环境类别 IDCR各组成部件划分为 4种环境类别 , 分别对应于 GB/T 15211-2013中的 环境类别 I、 II、 III、 IV, 应按照 5.5的要求,将环境类别标注在设备标识上。 5.5 标识 5.5.1 IDCR应采用图 2的方式对设备类型、安全等级、环境类别、安装类别 及厂家编号 进行标识。 5.5.2 设备类型采用设备的缩略语表示 :IDCR。 5.5.3
18、 安全等级用阿拉伯数字 1、 2、 3、 4表示,分别对应安全 等级 1、 2、 3、 4。 5.5.4 环境类别用阿拉伯数字 1、 2、 3、 4表示,分别对 应环境类别 I、 II、 III、 IV。 5.5.5 安装类别用阿拉伯数字 0、 1表示, 分别对应安装类别 0、 1。 5.5.6 厂家编号(可选)由制造商自行规定。 GA/T XXXXXXXXX 5 5.5.7 多个部件复合组成的 IDCR,应对各独立部件分别标识。 IDCR-L x x x-(厂家编号 ) 图 2 IDCR设备标识方式 示例: IDCR-L440-RDS6M4530875,表示本设备为编码识读设备,安全 等级
19、4级、环境类别 IV类 、 安装类别 0类 、 厂家编号为 RDS6M4530875。 6 功能及性能 6.1 支持识读凭证的类型 IDCR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支持识读手动输入编码型、接触式编码型、无源非接触式编码型、有源 非接触式编码型的凭证类型之一或其组合。 6.2 识读凭证距离 识读非接触式编码型(包括有源型和无源型)凭证的 IDCR的识读距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 6.3 指示 /通告 6.3.1 指示 /通告内容 IDCR在设备上电、有效采集(读取)凭证、以及接收 ACU的指令时,应能提供 符合表 1要求的 指示 / 通告 内容 。 表 1 指示 /通告 内容 要求 序号 要求
20、安全等级 1 2 3 4 1 设备上电时,应有表明其正常工作的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M M M M 2 每次有效采集(读取)凭证,应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M M M M 3 允许出入时,应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a M M M M 4 不允许出入时, 应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a M M M M 5 直到准许出入(出入口放行)前,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锁定状态的指示 /通告 a OP OP OP OP 6 开放超时本地警示, 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a OP OP M M 设备类型 级别标志头 安全等级( 1, 2, 3
21、, 4) 环境类别( 1, 2, 3, 4) 安装类别( 0, 1) GA/T XXXXXXXXX 6 表 1 (续)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1 2 3 4 7 出入口释放状态,有 可视和 /或可听的 指示 /通告 a OP OP OP OP 注: “ a”表示该项应与 ACU发出的指令同步 。 6.3.2 可视 指示 /通告 6.3.2.1 IDCR应配合 ACU发来的指令,可同步完成 可视 指示 /通告 , 可视 指示 /通告 信息宜采用 下列颜 色区分: a) 绿色:如果使用,用以 表示 “操作正确”、“ 有效 ”、“准许”、“放行”等信息,也可以 表 示 “正常”、“安全”等信息; b
22、) 红色:如果使用,以频率 不高于 1Hz的闪烁(或恒亮) 表示 “操作不正确”、“无效”、“不 准许”、“不放行”等信息,也可以 表示 “不正常”等信息;以频率 高于 1Hz的闪烁 表示 “报 警”、“发生故障”、“不安全”、 “电源欠压” 等信息; c) 黄(橙)色:如果使用,则用以 表示 提醒、提示、 预告、 警告等信息; d) 蓝色:如果使用,则用以 表示 “ 准备”、“已进入 /已离去”、“ 某部分投入工作”等信息。 6.3.2.2 可视 指示 /通告 的 辨识 距离应满足现场环境条件下,正常视力的识读操作人员在进行识读时能 清晰观察的要求。 6.3.3 可听 指示 /通告 6.3.
23、3.1 IDCR应配合 ACU发来的指令,可同步完成 可听 指示 /通告, 可听 指示 /通告信息,应 符合 下列 要求: a) 报警时的发声指示应明显区别于 其它 发声; b) 记忆编码输入时的发声指示不应采用有个性化对应的发声方式; 注: 例如 发声方式不能采用类似 DTMF(双音多频)的对应码发声的方法。 c) 非报警的发声指示应是断续的 ; 如采用发声与颜色、图形符号复合指示,则应同步发出和停止。 6.3.3.2 可听 指示 /通告可辨听距离应满足现场环境条件下,正常听力的识读操作人员在进行识读时能 辨识听清。若采用语音方式,其语音内容和语速、语种等应满足现场辨听的需要。 6.3.4
24、指示 /通告 的 展 现方式 IDCR发出指示 /通告的 展 现方式 宜 符合 表 2要求。 表 2 指示 /通告 的 展 现方式 要求 序号 指示 /通告内容 要求 1 每次有效采集(读取)凭证 绿色指示,蜂鸣器 a等发声装置短时鸣响 1次(建议脉冲宽度 125ms); 应在完成本次有效指示 /通告后,再向 ACU发送编码 凭证 信息 2 允许出入时 绿色指示,蜂鸣器 a等发声装置短时鸣响 12次(建议脉冲宽度 125ms, 间隔 125ms) b 3 不允许出入时 红色指示,蜂鸣器 a等发声装置长时鸣响 4 次(建议脉冲宽度 250ms, 间隔 125ms) b GA/T XXXXXXXX
25、X 7 表 2(续) 序号 指示 /通告内容 要求 4 直到准许出入(出入口放行)前 蓝色指示(可持续或闪烁),或红色指示 b ,声音指示应静默无声 5 开放超时报警本地警示 红色指示,蜂鸣器 a等发声装置长时鸣响 3 次(建议脉冲宽度 250ms, 间隔 125ms, 1个周期后暂停 1s再重复) b 6 出入口释放状态 保持绿色持续指示,或间隔闪烁,直到出入口闭锁 b 注: “ a”是指内置于 IDCR中的单频发声装置;“ b”表示此 展现方式 为参考值,实际的指示 /通告 展现方式 以与之连接 的 ACU的输出信号为准。 6.3.5 指示 /通告 接口 6.3.5.1 与 ACU有双向数
26、据通讯接口的 IDCR, 可不设置专用的 指示 /通告接口 。 6.3.5.2 与 ACU无 双向数据通讯接口的 IDCR,应有 符合 表 3规定的 与 ACU的 指示 /通告接口 要求 。 表 3 指示 /通告接口要求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1 2 3 4 1 可听 指示 /通告 控制输入接口 M M M M 2 可视 指示 /通告 控制 输入接口 M M M M 3 警报声控制输入接口 OP OP OP OP 4 出入口释放状态指示 /通告控制 输入接口 OP OP OP OP 6.4 凭证 识读 安全 6.4.1 密钥量 IDCR所支持的凭证密钥量 应 符合 表 4要求。 表 4 凭证密
27、钥量要求 序号 要求 安全 等级 1 2 3 4 1 104nmax 密钥量 106nmax OP1 OP2 NA NA 2 密钥量 106nmax OP1 OP2 M M 注: “ nmax”表示 ACS系统最多的出入目标用户数 。 6.4.2 凭证抗复制及伪造能力 具有识读载体凭证功能的 IDCR, 应 符合 表 5规定的对 所读凭证抗复制及伪造能力 的 要求。 表 5 凭证抗 复制 及伪造能力 要求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举例 1 2 3 4 1 易被普通工具 a 复制和 /或制造,且仅作为唯一 识别的凭证 OP NP NP NP a)一维 固定 条码介质 ; b)二维 固定 码介质 ;
28、 c)不加密的 SD 卡、 TF 卡等 介质。 2 易被普通工具 a 复制和 /或制造,只做为复合识 别的凭证之一 OP OP NP NP GA/T XXXXXXXXX 8 表 5(续)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举例 1 2 3 4 3 不能被普通工具 a但易被通用工具 b复制和 /或制 造,且仅做为唯一识别的凭证 OP OP NP NP a)磁卡 ; b)能由通用工具 b 复制序列 号,并制作出相同序列号 和相同凭证通讯模式的 ID卡等 。 4 不能被普通工具 a但易被通用工具 b复制和 /或制 造,只做为复合识别的凭证之一 OP OP OP OP 5 凭证编号仅能被 该凭证 制造商写入(硬编
29、码), 或凭证信息由凭证载体内的 CPU 管理;读写凭 证信息需要认证的密钥算法,其它制造商或通 用工具 b无法复制和 /或制造 OP OP OP M 国密卡 注: “ 普通工具 a”表示复印机、照相机(含带照相功能的手机等)、打印机、存储卡复制设备(含 PC机)等;“ 通用工 具 b”表示通用磁卡复制机(含磁卡读写器配 PC软件等) 、 写 ID卡序列号通用工具等;普通工具、通用工具 的 清单 由 检测及认证机构评定。 6.4.3 记忆编码抗窥视能力 具有识读手动输入 PIN功能 的 IDCR, 应 符合 表 6规定的对 记忆编码抗窥视能力 的 要求。 表 6 记忆 编码抗窥视能力要求 序号
30、 要求 安全等级 操作方式 单一 凭证 /复合凭证 1 2 3 4 1 PIN输入按键的物理码位为固定方式 仅做为唯一识别的凭证 OP NP NP NP 2 只做为复合识别的凭证之一 OP OP OP OP 3 PIN 输入按键的物理码位为非固定方 式,且有效观察角度为上下不大于 30o,左右不大于 15o 仅做为唯一识别的凭证 OP OP NP NP 4 只做为复合识别的凭证之一 OP OP OP OP 6.4.4 凭证信息传输抗截获能力 具有识读载体凭证功能的 IDCR与凭证之间信息传输抗截获能力应 符合 表 7要求。 表 7 凭证 信息传输抗截获能力要求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1 2 3
31、 4 1 识读凭证时,凭证信息可被周围视觉 /听觉截获 OP NP NP NP 2 采用单向通讯传输方式的射频 ID 凭证, 识读凭证时,凭证信息可被周围电磁接收装置 直接 截获 OP OP OP NP 3 采用双向通讯传输与认证方式的射频凭证 ,识读凭证时,有包含凭证的加密信息可能被周围电磁接收装置截获 OP OP OP OP1 4 凭证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向周围空间散发任何 可视 /可听 /电磁的凭证信息 OP OP OP OP1 6.5 与 ACU的 连接 6.5.1 物理 接口 GA/T XXXXXXXXX 9 IDCR与 ACU之间的物理接口应 符合 表 8第 1条 要求 ,与 ACU
32、无双向数据通讯接口的 IDCR,还 应 符合 表 8 第 2、 4、 5条的 要求 ,与 ACU有双向数据通讯接口的 IDCR,还 应 符合 表 8第 3条的 要求 , 当采用韦根( Wiegand) 信息接口时,其接口的电气特性应符合 附录 B中 B.1的要求。 表 8 物理 接口 要求 序号 要求 安全等级 1 2 3 4 1 应 有 电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 ACU的识读设备供电接口,或其它电源 M M M M 2 向 ACU传输凭证信息,只采用单向输出信息的物理接口 OP1 OP2 OP3 NP 3 向 ACU传输凭证信息,采用能双向传输信息的物理接口 OP1 OP2 OP3 M 4 应 有防拆报警输出开关量接口, 用于 向 ACU发送防拆报警信号 OP OP M M 5 应 有 可视和 /或可 听 控制 信号 输入 接口 , 用于接收 ACU 发来的控制信号 ,在识读现场向用户给出指示和 /或警示信息 M M M M 6.5.2 凭证 信息 传输与 格式 IDCR向 ACU传输凭证信息格式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