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9.060 D 59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9472020 代替 DB63/T 947-201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 2020 - 11 - 12发布 2020 - 12 - 3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947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 4 术语和定义.1 5 分类.1 6 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3 7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5 8 鉴定特征.5 9 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6 10 标志、运输、贮存.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昆仑玉保护范围.7 DB
2、63/T 947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DB63/T 700制定。 本标准代替DB63/T 947-2010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 本标准与DB63/T 947-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删除了颜色特征分类中的“墨玉”。(见5.2中表1) 删除了鉴定特征中的“其他特征”。(见第8章) 鉴定项目中将“紫外荧光”改为“荧光观察”,删除吸收光谱,增加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 等项目;修改了鉴定项目的选择原则。(见第7章) 增加了红外光谱鉴定特征。(见8.16) 参照GB/T1
3、6553珠宝玉石 鉴定的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增删修订。 本标准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昆玉实业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昆仑玉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玉生琨商贸有限公司、格尔木玉玲珑珠宝有限公司、 青海昆仑山珠宝玉石有限公司、西宁玉恒文化发有限公司、格尔木白玉商贸有限公司、青海雅之堂实业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菂蒂、朱青云、杨远康、王彬、马俊海、马春霞、岳永青、刘义鲜、王长征、 汪斌强。 本标准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实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63/T 947-2010。 DB6
4、3/T 9472020 1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昆仑玉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鉴定方 法和项目选择、鉴定特征、定名规则及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昆仑玉 原料及其加工的成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3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
5、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批准保护的范围,即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5113748,东经91439551之间的现 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昆仑玉 产于青海境内,主要分布于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处的纳赤台、大-中-小灶火等 高原和丘陵地区,以及位于海北州的门源县和祁连县境内的祁连山脉等地,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质 透闪石集合体为主的软玉。 4.2 糖色 昆仑玉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影响,受氧化铁、氧化锰浸染作用形成的红褐色、黄褐色、褐色等色调。 5 分类 5.1 按地质产出特征分类: DB63/T 9472020
6、 2 a) 原生矿料:从原生矿床开采所得的玉料,俗称:“山料”,多呈不规则块状,无磨圆及皮壳。 昆仑玉以山料为主。 b) 次生矿料: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的残坡积或冰川堆碛的玉料,俗称:“山流水”,一般距原生 矿床较近,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通常有薄的皮壳,块度较大。 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经 过风化搬运至戈壁滩上的玉料,俗称:“戈壁料”,一般距原生矿床较远,呈次棱角状,磨圆 度较差,块度较小,表面有风蚀痕迹,无皮壳。 5.2 按颜色特征分类见表1。 表1 昆仑玉颜色特征分类 分类 特 征 白玉 (含羊脂白玉) 颜色白色,可略泛灰、青、黄、褐等杂色,有时可带少量(小于30)糖色、灰紫色或黑色。 部分
7、优质白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微泛浅青、浅黄等色调,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一 般10以下),糖色、灰紫色或黑色少于30,此类白玉可用“白玉羊脂白玉”定名。 糖玉 (含糖白玉) 颜色有红褐色、黄褐色、褐色等,其中糖色部分占到80以上。 糖白玉是糖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可以是介于糖玉与白玉之间的浅红褐色、浅黄褐色 等,也可以是主要颜色由白色和糖色两种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之间。 青玉 (含糖青玉) 颜色有青至深青、灰青、青黄等色,偶尔带有灰蓝色调,有时可带少量(小于30)糖色、灰 紫色或黑色,俗称 “青海青”。还有一种深青色中带有黄铁矿细粒,呈星点状分布,俗称“金星青 玉”。 糖青玉是
8、糖玉与青玉之间的过渡品种,主要颜色由青色和糖色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之 间。 青白玉 (含糖青白玉) 颜色为浅青色、浅灰青色或浅青黄色,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有时可带少量(小于30)糖色、 灰紫色或黑色。 糖青白玉是糖玉与青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由浅青色和糖色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 之间。 翠青玉 颜色为浅翠绿色,常以白色、浅青色或浅青绿色为基础色形成俏色。以白色为基础色的玉种, 俗称“白玉挂翠”。 烟青玉 (含紫青玉、烟青 白玉) 颜色有灰色或灰紫色,当紫色色调很重时,也可称为紫青玉,俗称“紫罗兰玉”。 烟青白玉是烟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可以是介于烟青玉与白玉之间的浅灰色或浅灰
9、紫色等,也可以是主要颜色由白色和灰色或灰紫色组成,其中灰色或灰紫色占3080之间。 黄玉 颜色为浅黄至黄,通常泛浅绿、浅灰等色调,也有部分呈绿黄色,俗称“黄口料”。 碧玉 颜色有绿色、灰绿色、墨绿色等,大部分碧玉中含有黑色矿物包体。 5.3 按玉料等级特征分类,见表2。 DB63/T 9472020 3 表 2 玉料等级特征分类 分类 特 征 特级 质地致密,细腻无瑕,滋润感很强,油脂光泽,颜色柔和、纯正、均匀,无杂质,无绺裂,“水线” 极少或极不明显(少于5%),无“疵”、“浆”等性。 一级 质地较致密,细腻,滋润感强,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颜色较柔和、纯正、均匀,玉质总体杂质或 绺裂极少(少
10、于5%),“水线”很少或很不明显(少于25%),几乎无“疵”、“浆”(少于5%)等性。 二级 滋润感较强,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颜色较纯正,玉质总体杂质或绺裂很少(少于25%),“水线 ” 少或不明显(少于50%),略有“疵”、“浆”(少于25%)等性。 6 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 6.1 工艺流程 6.1.1 采矿 昆仑玉玉料因块大、量重,开采之前使用钻机打眼,再将浆石矿、渣石等分离,操作完成后由选料 工进行筛选。 6.1.2 选料 根据玉料的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指标来判断,力求优才优用、合理使 用,得以“挖脏遮绺”、“量料施工”、“因材施艺”、“材尽其用”,从而避免或减少
11、玉料的缺点。 6.1.3 设计 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a) 设计要点。设计是造型设计,要贯穿玉器制作的始终,以便充分地发挥玉料的潜力。具体要求 如下: 1) 应根据玉料的质感特点设计造型,烘托玉石的天然美,发挥玉料的特点与造型美相结合, 突出玉石的不同特点。如质地美,发挥玉的温润特性;颜色美,注意表现多彩题材等; 2) 设计应从玉料的材质特性出发,保证工艺技术可以制作,使造型舒适、流畅。如韧性差的 玉料,不可过于玲珑剔透;韧性好的玉料,可精工细雕。 b) 画绘图形。设计要点完成后,在玉料上画绘图形,有粗绘、细绘两道工序。具体要求如下: 1) 粗绘是制作以前,把造形和纹样绘在玉料上; 2) 细绘是
12、作出粗坯后,把局部细致的要求绘在坯上。在制作过程中如出现变化,应随时调整 设计,设计者与制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 6.1.4 加工 6.1.4.1 琢磨 设计完成之后,制作者将按设计意图进行加工。步骤如下: a) “琢”即切开、雕琢,将造型中的余料切除。切除余料的几种不同手法叫铡、摽、扣、划。“铡” 即切,与锯同义;“摽”是切除棱角;“扣”是挖取;“划”是密排切割; DB63/T 9472020 4 b) 当不能再用“琢”的方法出造型时,用“磨”的方法出造型。“磨”即研磨,也是去除余料, 研磨的主要工序有冲和轧两种不同手法。“冲”是指大面积的冲磨;“轧”是指推进的碾轧。 玉料经过以上工
13、序后,基本造型已经完成,称为“出坯”; c) 为了清理细部,应进行勾、撤、掖、叠挖、顶撞、顺平等几个工序。 “勾”是勾线; “撤”是顺勾线去除小余料; “掖”是把勾撤后的底部清理清楚,达到角、线利落; “叠挖”是起浮雕纹饰; “顶撞”是把底纹撞平整; “顺平”是在造型完成之后,为使平面光滑,再磨细一遍。 d) 打孔工艺、镂空工艺、活环链工艺应跟琢磨工艺一起进行。大多数昆仑玉的韧性好,在制作过 程中,尽可能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 6.1.4.2 抛光 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玉面平顺,以反映玉的润美,体现玉质的美感。具体步骤 要求如下: a) 磨细,又叫“去糙”,
14、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细腻; b) 罩亮,用特制的抛光粉进行磨亮; c) 清洗,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 6.1.5 成品 6.1.5.1 过蜡 抛光完成后的玉雕产品通常都需过蜡,也称“上蜡”。过蜡方法有如下两种方式: a) 蒸蜡,即将玉器烤热后,用蜡屑融化在玉器表面上; b) 煮蜡,即将蜡、油脂加热后,把玉器浸入里面。再加温过程中要掌握温度适宜,不能因过蜡而 损坏玉器。 6.1.5.2 擦拭 过蜡以后,在热的时候擦拭,擦拭用棉质巾类,以柔软吸油为好。在冷却后剔蜡,使油脂分布均匀 和凝蜡不显著,剔蜡用竹、木签子。 6.1.5.3 装潢 玉器有座和匣两种主要装潢,有的还有成套
15、的包装,如座上有玻璃罩,在玉器上结上丝绦、垂丝穗、 镶金银等。完成装潢,整件玉器作品才算真正完结。 6.2 工艺要求 工艺要求如下: a) 用料干净,挖脏遮绺,使成品无严重的脏和绺; b) 用料合理,把玉料质感最美的部分呈现在最明显的位置,并占用最大体积; c) 量料施工,根据玉料的材质,施以最恰当的工艺; d) 玉面润美,表面光洁,无铡、摽、抠、划等初步加工痕迹,边棱及尖角处应光滑,线条清晰、 流畅; DB63/T 9472020 5 e) 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美丽生动、富有情趣、主题突出、四衬平稳。 7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7.1 鉴定方法 按照GB/T 16553中4.1执行。 7.2
16、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7.2.1 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主要包括: a)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至少三项); b) 质量或总质量; c) 放大检查; d) 密度; e) 光性特征; f) 多色性; g) 折射率; h) 荧光观察; i) 红外光谱; j) 紫外可见光谱; k) 摩氏硬度(必要时); l) 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 7.2.2 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应满足: a) 7.2.1中的a)i)为昆仑玉检测过程中必须鉴定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鉴定项目的结果,以确保 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b) 7.2.1中的j)l)为昆仑玉检测过程中鉴定的可选项目。当在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证
17、据时,应 采用这些鉴定方法来确定。 c) 因样品条件不符,无法检测时,某些鉴定项目可不测。但其他鉴定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 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8 鉴定特征 8.1 矿物名称 昆仑玉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所组成,其化学通式为:Ca2(Mg,Fe)5Si8O22(OH)2, 其中镁 (Mg)-铁(Fe)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 8.2 材料性质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DB63/T 9472020 6 颜色:主要为白色、浅至深青色、浅至深绿色、浅至深灰(紫)色、浅至黄色、浅至深褐色、黑色 等,还有一些为中间过渡色。 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
18、泽。 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透明度:不透明至半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 摩氏硬度:66.5。不同品种硬度略有差异。 密度:2.95(0.15,0.05)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 折射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常为1.601.61。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 荧光观察:无。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可见特征的石花、絮状棉绺、细脉状的水线、翳状斑点和矿物包体等。 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H-O振动所致的 特征红
19、外吸收谱带。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9 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9.1 根据昆仑玉的颜色和质地来划分,共分为8个大类(见表1)。按传统的观点和行业的惯例,昆 仑玉品种的划分是以颜色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命名,这一分类并不代表品质好坏和级别差异。 9.2 昆仑玉的类别之间没有截然、明显的界限,相互间是逐渐过渡的。 9.3 昆仑玉的命名推荐使用表1中的名称,如“白玉”、“青玉”等,亦可采用“昆仑玉(分类名称)” 的方法,如“昆仑玉(白玉)”、“昆仑玉(青玉)”等。 10 标志、运输、贮存 10.1 标志 10.1.1 地理标志产品标签所标注的内容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之外,还应标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产 地,以及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 年第109号的规定,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10.1.2 标签牌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10.2 运输 成品在运输中应小心轻放,防止重压、碰撞、受潮和腐蚀。 10.3 贮存 成品须存放在干燥、无腐蚀物(气)的环境中。 DB63/T 9472020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昆仑玉保护范围 图A.1给出了昆仑玉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 图A.1 青海省昆仑玉保护范围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