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372.53KB ,
资源ID:1506400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5064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1407 T 017-20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左权小花戏.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1407 T 017-20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左权小花戏.pdf

1、 DB1407 山 西 省 晋 中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407/T 01720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左权小花戏 2020 - 08 - 14发布 2020 - 08 - 24实施 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07/T 01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晋中市文化和旅游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晋中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专家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左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左权县文化和旅游局、左权县民歌研究中心、山西沪邦 标准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山西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刘晓刚、王占文、李明珍、刘二

2、萍、张世华、王宏宇、何君兰、袁子晖、王晓锋、 张雅玲 DB1407/T 0172020 II 引 言 2014年11月,左权小花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麓,古称辽州、辽阳、辽县,为纪念在此牺牲的八路军抗日将军左权改为 现名。左权人民民风淳朴,性格开朗,千百年来形成丰富且风格独特的民间文化。早期的辽州民间歌舞, 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农耕文化和祭祀活动,经历汉魏时期的演化,到盛唐时期发展为祭祀歌舞,宋元 形成较完整的辽州歌舞戏,一直流传和发展至今。 左权小花戏音乐旋律、舞蹈和表演与当地民俗紧密联系,形成独特的地方歌舞戏风格,是不可多得 的民间艺术瑰宝

3、。但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各地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各种音乐艺术 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左权小花戏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其他民间艺术同质化现象日 益严重。运用包括法律、标准化等多种方式有效地保护这支民族艺术奇葩成为当务之急。为保护左权小 花戏特有的文化和艺术特征,特制定本标准。 制定本标准目的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相衔接,在对左权小花戏现有研究、挖掘、传承、 发展的基础上,以当前为着眼点,历史地、客观地还原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本标准不作为商业演出、艺术交流等活动评价的依据。 DB1407/T 0172020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左权小花戏 1 范围 本标准

4、给出了左权小花戏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主要特征、小花戏的结构、旋律、舞蹈特点、歌词 与道白、道具、表演方式、乐队、保护、传承和发展。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左权小花戏。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左权小花戏 左权小花戏(以下简称“小花戏”)指流淌着农耕文化和祭祀文化血脉,起源于汉魏乐府民歌,兴 起于盛唐辽州社火,形成戏曲于宋元之间,广泛流传于左权县(原辽县)境内的,并逐步形成具有广泛 影响的地方民间歌舞戏。 2014年11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分类 依据小花戏在不同发展方向,小花戏分为歌舞戏和歌舞剧。 4 主要特征

5、4.1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叙事体歌舞 以爱情和婚姻为主线,展示对黑暗旧制度的抨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原生态民间歌舞形式,展 示当地民俗风情和生活态度以及太行山人民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强悍质朴的思想情怀和追 求正义与美好的强烈夙愿。 4.2 歌舞并重,舞中有戏 小花戏以浓郁的左权民歌音乐、三颠步与蝴蝶扇融合的扇舞、戏曲结构,表现一段完整故事情节。 歌中有舞,舞中有戏,歌、舞、戏三者紧密结合。 4.3 方言语汇,传情达意 方言作为小花戏核心元素,以其特有的地方声韵、叠字音、儿化音和叹词等,构成小花戏特有的语 言风格,丰富了小花戏曲词道白的情感表达。 4.4 厚重的农耕文化血脉 DB1

6、407/T 0172020 2 小花戏运用民俗语汇和歌舞方式,反映民间社会生活细节,表现太行山人直率刚强的人文性格、真 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及洒脱奔放的生活态度。 5 小花戏的结构 5.1 歌舞类小花戏以左权民歌音乐、“三颠步”和扇舞的运用,舞重于戏,通过情节变化表达完整的 思想内涵。 5.2 歌舞戏类小花戏在继承歌舞类小花戏艺术特征基础上,戏剧情节更加完整。 5.2.1 歌舞戏类小花戏曲目短小精悍,表演千姿百态,细节典型化,表现人物性格,以情节为主线, 歌舞并重,戏重于舞。 5.2.2 歌舞戏类小花戏在作品的艺术构思时,将其事件、人物、唱腔、舞蹈及情绪等分别合理地、恰 当地组织,分为三段体结构,

7、即出场曲(引子)、剧目主体和尾声(回场曲)。 5.2.3 出场曲(引子)为曲目开场部分。由出场曲音乐和人物登场组成。出场曲较短。 5.2.4 剧目主体由若干唱曲、过门曲、道白、帮腔和舞蹈组成的。唱曲多采用左权民歌中的“小调”, 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组成一个曲目。 5.2.5 歌舞戏类小花戏还吸收了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以及服装、道具、化 妆等艺术手法。 5.2.6 尾声(回曲)延伸主体情节,揭示主题。 5.3 小花戏的剧本包括:文学剧本、音乐剧本、歌舞剧本和舞台设计等。 5.3.1 文学剧本展示曲目地点、场景、人物、时间和事件等情节设计,使用地方方言和戏剧语言构成 唱词和

8、道白,完成形象塑造和主题展示。 5.3.2 音乐剧本以左权民歌为基础,通过对唱曲、过门曲、舞蹈伴奏等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的音乐设计, 丰富剧情艺术感染力和主题艺术效果。 5.3.3 歌舞剧本以扇子舞和“三颠步”为基本舞步的舞蹈设计,实现与剧情发展、音乐跌宕相互交融 统一的艺术效果。 5.3.4 舞台设计通过对人物服饰、化妆、道具和场景的运用,提升小花戏的艺术表现力。 6 旋律 6.1 小花戏音乐旋律以左权民歌音乐为基础。 6.2 小花戏音乐属民族五声音阶调式。近年来记谱加入变宫和清角的六声、七声音阶,但变宫、清角 在小花戏音乐中使用较少,有时在乐句末尾弱拍出现仅起到修饰润色作用。 6.3 小花戏采

9、用民族五声徵调式,调式主音为5(so),属音为2(lai),下属音为1(dao)。 6.4 传统小花戏常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四句体为一段记谱方式,旋律发展沉稳、舒缓、厚重,最适于 原生态“三颠步”的歌舞表演,后发展为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音乐上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6.5 小花戏曲牌分慢板、中板、快板和散板,音乐节奏为3/8、3/4拍,有时出现2/4与3/4拍交替进 行,音乐节奏随剧情发展而变化。 6.6 小花戏音乐结构服从于剧情变化,一般为两段类或三段类。三段类中前两乐句为对称平行乐句。 7 舞蹈特点 7.1 小花戏除具备一般歌舞灵动的手、眼、身、法、步技法外,颤颠的舞步、舒展的舞姿和多

10、变的扇 花形成其特色。 DB1407/T 0172020 3 7.2 轻盈欢快的下肢动律。其中,“三颠步”是小花戏舞蹈里最具代表性的肢体语汇,包含了颤、颠、 跳、蹬等多种舞步的配合,着重于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韵律,每一次出腿收脚都有相应的呼吸和延伸。整 个步伐为从脚掌、脚腕和膝部的快速推起,而慢步落下的有效控制。随着颠簸的弹力,双膝大幅度有节 奏的屈伸,使全身形成明显的起伏。 7.3 小花戏舞步还包括三颠跃身步、三颠大转身、三颠十字划步、三颠十字大扭、金蝉蜕壳步、三颠 十字撤步、小颠步、点颤步、虚步颠颤等20多种步法。 7.4 舒展秀美的舞姿。以拧转、晃首、手臂划圆、转肩扭、三道弯等体态舞姿,形成

11、了小花戏舒展、 矫健、朴实、俊秀的舞蹈特色。基本动作包括鸳鸯戏水、小燕展翅、蜻蜓点水、蝴蝶式旋转、磕扇拧身、 探海拧身、水底望月等70多种。 7.5 扇舞是小花戏的艺术特色,其中“蝴蝶扇”最具代表性。扇舞动作还包括举扇、端扇、提扇、护胸 撒扇、大小翻扇、擦脯扇、挽花扇等50多种扇法。 7.6 小花戏按执扇方式分单手扇舞和双手扇舞。 7.6.1 单手扇舞以右手舞动扇子,主要有“蝴蝶扇”“立扇”“合扇”“撒扇”“磕扇”“纨扇”“大小转扇”“翻 扇”“揉扇”等30余种扇技。 7.6.2 双手扇舞以左右手各执一扇,主要有“推云扇”“翻浪扇”“大云手”“小云手”“双飞”“对 花”等20多种扇技。 7.7

12、 扎势(造型、亮相)与演员情感表现的定型,多出现在一个乐句终了时。 8 歌词与道白 8.1 小花戏运用戏剧式道白,其数板、韵白依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 8.2 小花戏歌词与道白均采用朴实地道方言。 8.3 歌词中“开花”比兴是主要修辞特色,并常用歇后语、板话、倒装句等,增强其趣味性和艺术感 染力。 8.4 歌词词体常以五言、七言体构成。 8.5 歌词与道白符合地方声韵。 9 道具 9.1 小花戏舞蹈道具以扇为主。 9.2 小花戏扇子由前期“文社火”中的纸扇逐步发展为绸扇,并有扇裙。 9.3 其他道具还有手绢、红绸等。 9.3.1 小花戏手绢(袖巾)为约35 cm35 cm的红绸,绣有花卉图

13、案,一角有指环,使用时套在小指 上。也有八角手绢。 9.3.2 红绸为长条形红绸,常用于助舞或象征某些物品,如扁担、锄头等。也可系于腰间舞动。 10 表演方式 10.1 传统小花戏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三天的社火交流演出,后逐步发展为舞台演出。 10.2 小花戏表演特点为载歌载舞,边歌边舞,歌舞传情。 10.3 小花戏演员少则2人,多则数十人表演。 10.4 小花戏传统角色主要有生角、旦角,有时有丑角出现。歌舞戏类的小花戏根据剧情需要,角色划 分可以进一步细分。 DB1407/T 0172020 4 10.5 小花戏演唱分工:舞蹈演员、伴奏、帮腔(伴唱)。 10.6 帮腔可分为领唱、多人伴唱

14、。伴唱时以衬句为主,烘托现场气氛。 11 乐队 11.1 主要乐器 11.1.1 小花戏乐器以传统民族乐器为主。 11.1.2 早期管弦乐器有唢呐、竹笛、笙、晋胡、底胡、板胡、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大阮等。后 期晋胡、底胡逐渐不用,并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低音声部。 11.1.3 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排鼓、木鱼、梆子等。早期使用的四块瓦、 镲拉机,后渐消失。 11.2 伴奏 11.2.1 传统小花戏伴奏为大齐奏和一调到底,随着乐队人数和乐器的增加,发展为分声部配器和灵活 转调,使小花戏伴奏更加丰富和谐。小型乐队仍以齐奏为主。 11.2.2 唢呐和打击乐器多在间奏时加

15、入,其中小镲击拍,小锣、小鼓加花,适时配入大鼓、大锣、大 镲。 11.2.3 鼓和唢呐演奏者相互呼应,控制乐队和演员的节奏。 12 保护、传承和传播 12.1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鼓励开展对小花戏历史渊源、文化生态环境、 艺术特色的挖掘和传承方式的研究。 12.2 充分利用现有文化机构和设施,开展对小花戏传统曲目、经典曲目的收集、整理和发掘,形成较 系统的剧本、音频、视频等馆藏代传资料。 12.3 加强对小花戏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其开展小花戏研究、教学和传播。 12.4 注重在中小学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艺的教育培训,造就小花戏研究、演艺、传承新生力量。 12.5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交流活动,做好小花戏的传播和推广。 DB1407/T 0172020 5 参 考 文 献 流传千年的歌舞,王占文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左权小花戏,李明珍等人著,新世界社出版,2015年1月第一版 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