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3.080 P66 DB3417 池州市 地方标准 DB 3417/T 001 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highway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09 - 10 发布 2019 - 09 - 10 实施 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417/T 001 2019 I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要求 . 3 4.1 一般规定 . 3 5 工程技术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路基工程 . 3 5.3 路面工程 . 4 5.4 桥涵隧
2、道 . 4 5.5 中央分隔带 . 4 5.6 安全设施 . 4 5.7 交叉工程 . 4 6 景观与文化 . 5 6.1 一般规定 . 5 6.2 路域景观 . 5 6.3 自然景观 . 5 6.4 人文景观 . 5 6.5 文化植入 . 5 7 环境保护 . 6 7.1 一般规定 . 6 7.2 生态环境保护 . 6 7.3 污染防治 . 6 8 服务设施 . 6 8.1 一般规定 . 6 8.2 预警应急 . 7 8.3 驿站服务 . 7 8.4 信息智慧 . 7 9 美丽公路 + . 7 9.1 一般规定 . 7 9.2 美丽公路 +景区景点 . 7 9.3 美丽公路 +文化体育 .
3、8 9.4 美丽公路 +农业农产 . 8 9.5 美丽公路 +休闲康养 . 8 DB 3417/T 001 2019 II 10 评级规则 . 8 10.1 基本条件 . 8 10.2 评定方法 . 8 10.3 等级划分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美丽公路植物观赏期推荐表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美丽公路评分表 . 12 DB 3417/T 001 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池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池州市交通运输局、池州市公路管理局、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交通大学交通文化产业研究
4、院、池州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树林、汪伟、毛万青、吴葆春、郑卫华、姚成玉、朱宗福、魏巍、李俊彬、 史博、张立平、郭延军、王培臣、曹晓龙、刘帅。 DB 3417/T 001 2019 1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公路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程技术、景观与文化、环境保护、服务设 施、美丽公路 +、评级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池州市新建、改扩建美丽公路建设工程,旅游公路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5、用于本文件。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5043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2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 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30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3 公路桥涵地基与 基础设计规
6、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D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2111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D65-04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DB 3417/T 001 2019 2 JT/T 280 路面标线涂料 3
7、 术语和定义 3.1 美丽公路 公路主体与驾乘通行环境、路域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环境和谐共生,最大程度实现因地制宜、安全 耐久、生态环保、路景相融、管养优良、助推经济的交通运行系统。 3.2 公路景观 公路主要构造物及附属设施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形成的立体景观系统。 3.3 自然景观 保持既有风貌、状态相对稳定、具有观赏价值的山水林田、地形地貌、天象时令等自然资源。 3.4 人文景观 历史形成、人为建造、具有价值,与人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的宗教文化、神话传说、发展史实、人 文典故、典籍著作、古道驿站、摩崖石刻、遗址遗迹、人物塑像、标识标牌等文化资源。 3.5 文化植入 地域特色文化因素在公路
8、主要构造物和附属设施中的科学化、系统化、可视化、艺术化表达与呈现。 3.6 环境敏感区 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或者是公路建设中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的或社会关注的 特殊区域。 3.7 绿色技术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优选新材料新技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升公路工程品 质、使用寿命、安全性能、服务水平的建筑、施工和养护技术。 3.8 智慧旅游 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便携终端上网设备等,实现旅游资源、旅 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信息主动感知、及时发布、便捷高效的集成技术或旅行模式。 3.9 DB 3417/T 001 2019 3 全域旅游
9、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全方位、系统性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 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 共享,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 4 基本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美丽公路应符合 JTG B01、 JTG 2111 的规定。 4.1.2 美丽公路建设应创新理念,实现建设同质化向异质化、工程品质向品质工程、旅游公路向公路 旅游、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等四个转变。 4.1.3 美丽公路建设应贯彻规划、设计、建设、管养一体化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以建设设施 完善、 安全通畅、生态环保
10、、景观雅致、运营规范、便捷惠民的公路为目标。 4.1.4 美丽公路建设应系统有机植入池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现代文化 等特色文化因子,与路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一路一景、各具特色的景观廊道,提升公路文化内涵 与品质品位。 4.1.5 美丽公路建设应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规划,与城乡统筹、全域 旅游、文化事业等专项规划协调衔接,分步分批实施。 4.1.6 美丽公路应将公路的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生态性、经济性、智慧性、联动性有机结合。 5 工程技术 5.1 一般规定 5.1.1 美丽公路设计应因地制 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合理运用
11、工程技术指标,同时 也应体现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生态性和系统性。 5.1.2 美丽公路建设应符合 JTG B01、 JTG 2111、 JTG D20、 JTG C20、 JTG C30、 JTG D30、 JTG E40、 JTG E60、 JTG F10、 JTG D50、 JTG F40、 JTG D60 、 JTG B02、 JTG D61、 JTG 3362、 JTG D63、 JTG D81、 JTG/T D81、 GB 5768、 JT T280 、 JTG B05、 JTG/T D65-04、 JTG/T F20、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 技术指南(试行)的规定。 5.2
12、路基工程 5.2.1 路基设计应体现“安全耐久、节约资源、环境和美”的理念。 5.2.2 路基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地质水文条件,根据使用功能合理确定路基横断面尺寸和边坡 坡率。 5.2.3 路线经过郊野时,应尽可能避免侵占环境敏感区,如无法避让应增设必要的路基设施,同时对 路基设施可视面进行美化设计。 DB 3417/T 001 2019 4 5.2.4 路基边坡应以自然流畅的缓坡为主,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采用土质浅碟沟排水,上口宽控制在 l20cm 190cm,深度控制在 20cm 50cm。 5.2.5 慢行道宜采用与主线分离式布设,同时结合地形地貌自然特征灵动设计,以达到慢行系统线形 顺
13、畅、视野开阔、微起微伏。 5.2.6 路基设计永久性排水设施时,应不破坏原有水系生态资源,也不允许直排水源保护区、水产养 殖区及基本农田。 5.2.7 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不良路段处理方案宜采用其他路段挖方材料进行换填及填筑,取、 弃土场设置前期应少占用或不占用基本农田,后期应环保复绿。 5.3 路面工程 5.3.1 路面结构设计应组合合理,并根据地方材料、水文地质及使用功能合理确定设计参数。 5.3.2 美丽公路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 5.3.3 慢行道路面宜使用彩色沥青,与周围景色相互协 调,起到视觉引导作用。 5.3.4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应与公路其他排水系统有机衔接。并符合 JTG/T
14、D33 的规定。 5.3.5 对原有路面损坏评定应符合 JTG 5210 的规定。 5.4 桥涵隧道 5.4.1 美丽公路桥梁设计宜采用“一桥一景”的原则。 5.4.2 美丽公路隧道进出口宜根据地形地貌展示文化特色。 5.5 中央分隔带 5.5.1 美丽公路中央分隔带应具有防眩光作用;宜采用低矮缓生、生命力强、四季常青的植物;在允 许行人通行的断口处,绿化布设高度、长度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5.5.2 当美丽公路中央分隔带大于 3 米时,植物生态系统宜采用自然式布置。 5.6 安全设施 5.6.1 不得有任何物体遮挡交通标志、信 号灯、监控设施等,妨碍行车视线,影响行车安全。 5.6.2 标线
15、必须反射能力强,色彩明亮,反光度强,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耐磨性,标线逆反射系数要 满足 GB/T 16311 的规定。凸起振荡标线宜设置在急弯,危险路段起到提示减速的作用。 5.6.3 标志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版式简洁大方,信息规范清晰,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与辨识度。 5.6.4 防撞护栏设置应具有抗冲击性好、安全性能强、绿色环保,宜设置在高填方、临水临崖及急弯 路段。观景效果好的桥梁或路段,宜采用透视性防撞护栏。 5.6.5 慢行道系统应有明确的地标导向系统,能够引导体验者安全的骑、行。 5.6.6 合理规划设置行人过街设施,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和便捷。 5.7 交叉工程 DB 3417/T
16、001 2019 5 5.7.1 美丽公路在交叉口范围内宜种植低矮灌木和花草类植物,突出交叉口的安全性和标识性,在范 围外侧应设置景观建筑或园林小品以增加视觉美感。 5.7.2 美丽公路的搭接道路应做硬化处理,硬化长度不宜小于 15 米。 6 景观与文化 6.1 一般规定 6.1.1 美丽公路景观应坚持“因地制宜、自然生态、路景相融”原则,达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 游”的和美状态。 6.1.2 美丽公路文化植入应坚持“系统设计、安全耐久、视觉美观”原则,按照“挖掘文化资源,提 炼文化因子,制定策划方案,形成设计方案”程序,实现“一路 一主题,一路一形象”的目标。 6.2 路域景观 6.2.1
17、 公路平、纵断面线形应顺应地形,与公路沿线范围内的建筑、湖泊等路域景观融合协调,做到 线形流畅、视野开阔。 6.2.2 慢行道线形应与周围的山川、河湖、森林、建筑等景观相协调,宜采用彩色铺装。 6.2.3 公路构造物设计应与空间立体线形协调,桥梁设计应做到建筑形式美与功能美相结合。 6.2.4 公路沿线服务及管理建筑设计风格应融入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文化元素,与周围环境协调。 6.2.5 绿廊植物应适应力强、易于养护,色彩与周边环境和谐,品种选择参考附录 A。 6.2.6 公路可视范围内的景观改造、建筑立面、违章整治应同步实施。 6.3 自然景观 6.3.1 美丽公路的路线布设应与自然景观特征相
18、结合,以使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在轮廓、色彩和层次上 有较高的视觉质量,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景观。 6.3.2 宜利用日出、日落、云雾、雨雪及季节变换等天象时令因素产生的时相特征,丰富公路景观空 间的多维性,使人产生独特而丰富的景观感受。 6.3.3 应采用恰当手法,将公路沿线的河流、湖泊、瀑布、涌泉等水体景色融入公路景观中,构造水 路融合的景观效果。 6.3.4 公路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植被、花卉等形成公路景观段落应长度适宜、多样统一。 6.4 人文景观 6.4.1 应合理利用公路沿线神话传说、发展史实、人文典故、典籍著作、 古道驿站、摩崖石刻、遗址 遗迹、人物塑像等人文资源与景点,展示地域特色
19、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赋予公路文化内涵与品 位。 6.4.2 应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管理及服务站点、主题雕塑、公路文化展览馆等,弘扬时代精神、公路行 业文化,宣传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理念,普及公路基本知识、法律法规。 DB 3417/T 001 2019 6 6.4.3 应在满足 JTG D20 规定的基础上,实现公路沿线与辐射区域的旅游景区、农业观光带、主题游 乐场、主题文化娱乐基地等的可达性和互通性。 6.5 文化植入 6.5.1 应以主要构造物与附属设施为载体,展示传承路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风情、特色田园村寨、 建设风采精神等。 6.5.2 应系统设计、主题鲜明、点线结合,重点在展览馆、服务
20、区、停车区、收费站、驿站、观景平 台、隧道洞门、互通立交、边坡挡墙等载体进行合理展示。 6.5.3 公路沿线旅游标牌与导视标识系统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6.5.4 宜采用特色建筑造型、实物微缩造型、情景雕塑、浮雕展墙、艺术彩绘、假山塑石、文化小品 等方式进行展示,应避免强行植入与过度装饰。 7 环境保护 7.1 一般规定 7.1.1 美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应符合国家 JTG B04 的规定,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 合治理原则。 7.1.2 美丽公路建设应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保护路域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维护生态平 衡,做 好表土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水源保护措施,
21、保障用水安全。 7.2 生态环境保护 7.2.1 公路选线应遵循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原则,充分论证,方案比选,避免大规模拆迁,尽量减少 农用地、湿地占用。 7.2.2 公路选线应绕避环境敏感区。无法绕避的路段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减少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 影响。 7.2.3 新改建项目应按照 GB50433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落实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7.2.4 公路中心线距省级(含)以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边缘不应小于 100m,为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 设置通道走廊。 7.2.5 公路的建管养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7.3 污染防治 7.3.1 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应根据 JTG B04
22、 采取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扬尘与噪音污染; 运营过程中噪声影响较大的路段应设置隔声设施,或通过栽植绿化林带减少噪声污染。 7.3.2 公路新建、改扩建过程中,应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不能回收的固体废弃物进行 无害化处理。 7.3.3 应合理选择取土场、弃土场位置,并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及时进行生态恢复。 7.3.4 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生活办公场地等临时用地进行清理、修整与复绿。 DB 3417/T 001 2019 7 8 服务设施 8.1 一般规定 8.1.1 美丽公路服务设施应符合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原则,兼顾建设者、经营 者的经济利益和社 会效益。 8
23、.1.2 美丽公路服务设施应符合“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的原则。 8.2 预警应急 8.2.1 应完整保存公路技术参数,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监控平台设备,健全视频监控、 安全监测、预警报警、抗灾防灾、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8.2.2 公路管理部门应建立公路信息指挥平台,合理设置监控设施,及时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8.2.3 对易遭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路段,应设置防护设施与警示标志,确保公路抗灾能力符合 相关要求。 8.3 驿站服务 8.3.1 驿站的等级和间距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大小、交通比重、沿线旅游景点、民俗等因素合理 确定。 8.3
24、.2 驿站宜设置宣传阵地,定期更新宣传信息,传播正能量。 8.3.3 驿站应配建公厕、提供饮用水、临时休息场地等服务,宜设置免费充电、免费 WIFI 等配套服务。 8.4 信息智慧 8.4.1 公路通信系统宜具有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功能,能满足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的带宽和 传输模式要求,并为交通专用通信网提供服务。 8.4.2 宜利用线圈、卡口、监控设施等采集交通流、天气、道路、设备运行等数据,及时处理信息, 有效压降车速,实现对车流的引导分流,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8.4.3 宜利用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完善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呼叫中心、车载终 端、移动终端、可变情报板等服务
25、设施,为公路全线及辐射区域人群提供气候气象、通行车辆、旅游活 动、购物消费等信息资讯服务。 8.4.4 宜提供汽车自助加油与充电设备,有条件的可提供与智慧旅游项目相关的自行车、 VR 器材、户 外探险等租赁设备与特色服务。 9 美丽公路 + 9.1 一般规定 以“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为理念,探索实践“美丽公路 +”模式,使公路超越交通 基础功能,成为品质品位之路、风景优美之路、传承文化之路、开放交流之路、助推产业之路、脱贫 致 富之路,促进美丽经济发展,助推实现池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B 3417/T 001 2019 8 9.2 美丽公路 +景区景点 美丽公路宜整合串联沿线
26、旅游资源,有机链接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健全智慧旅游设施,设置旅 游导视标牌,宣传推介旅游特色产品,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9.3 美丽公路 +文化体育 美丽公路宜合理利用相关载体和方式,适当处嵌入城市标志,宣传展示特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 推介文化企业;为适宜的体育运动、专业赛事等提供场地场所,推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 9.4 美丽公路 +农业农产 美丽公路宜利用独特优势与空间场地条件,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推介农业农产信息, 振兴乡村 经济。 9.5 美丽公路 +休闲康养 美丽公路宜抢抓机遇,整合资源资本,创新建管模式,与休闲娱乐、健康养老等项目统筹规划、综 合打造,形成聚集辐射效应,带动相
27、关产业发展。 10 评级规则 10.1 基本条件 10.1.1 公路评定里程长度不得低于 5Km,且范围内没有灾害隐患点的。 10.1.2 公路等级不低于四级。 10.1.3 公路二侧绿廊带长度达到申报美丽公路总里程 90%以上的,宽度不低于 3m。 10.1.4 公路无未治理完毕的省、市级挂牌交通安全隐患。 10.2 评定方法 10.2.1 由项目的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10.2.2 专家组成员应包括公路、园林、景观、旅游、交警等专业人员。 10.2.3 专家组成员应按照附录 B 的规定对美丽公路进行评分,再依据表 1 的规定确定等级。 10.2.4 美丽公路三年复审一次。 10.3 等级
28、划分 美丽公路等级评定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美丽公路等级划分表 评定等级 一级公路 二(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AAA级 90分 85分 80分 AA级 分 80 x 90分 分 75 x 85分 分 75 x 80分 A级 分 70 x 80分 分 70 x 75分 分 70 x 75分 DB 3417/T 001 2019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美丽公路植物观赏期推荐表 表 A.1 美丽公路植物 1-6 月观赏期推荐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杏树 白花、黄红花 紫玉兰 紫色 海棠 粉红色 二月兰 紫色、淡红色 鸢尾 粉色、紫色、黄色 菖蒲 黄色
29、乐昌含笑 淡黄色 美人茶 粉色 红枫 红叶 红梅 红色 山杏 粉白 碧桃 粉红色 云南黄馨 黄色 八仙花 粉蓝、白 春鹃 红色 美国地锦 紫红 金合欢 黄色 二乔玉兰 淡紫红色 马褂木 绿黄色 紫玉兰 紫色 紫荆 紫红色 DB 3417/T 001 2019 10 表 A.1 美丽公路植物 1-6 月观赏期推荐表(续)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萱草 橘黄色 橘黄色 金娃娃萱草 金黄色 金黄色 大花金鸡菊 黄色 黄色 紫娇花 紫粉色 紫粉色 美丽月见草 淡紫红色 淡紫红色 淡紫红色 满天星 紫红色 马鞭草 蓝紫色 南天竹 红果 红果 红果 鸡爪槭 红叶 红叶 表 A.2 美丽公
30、路植物 7-12 月观赏期推荐表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狼尾草 淡绿色 细叶芒 粉红色、红色 书带草 红紫色 大花栀子 白色 金丝桃 柠檬黄 粉花绣线菊 粉红色 细叶美女樱 粉红、大红、紫 丰花月季 深红、淡粉、橙黄 茶梅 红色 红花酢浆草 红色 十大功劳 紫黑色果实 DB 3417/T 001 2019 11 表 A.2 美丽公路植物 7-12 月观赏期推荐表(续)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兰花三七 淡紫色 无患子 黄色 石蒜 红色 金叶过路黄 金黄色 葱兰 白色 玉簪 白色 大花金鸡菊 黄色 紫娇花 紫粉色 美丽月见草 淡紫红色 满天星 红色
31、马鞭草 蓝紫色 黄山栾树 黄花 枫香 红叶 法桐 黄叶 南天竹 红果 香泡 结果 鸡爪槭 红叶 DB 3417/T 001 2019 1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美丽公路评分表 表 B.1给出了美丽公路的评分规则 。 表 B.1 美丽公路评分表 评 价 项 目 技术指标 计分规则 评审材料 路基 工程 ( 10分) 1、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无坍塌,不 得亏坡,以自然流畅的缓 坡为主,曲线圆滑,与原地面过渡自然。 2、路基设施“美化”设计与周边环境协调。 3、路肩坚实无破损,边缘整齐、平顺,路肩边沟整洁。 4、路基支挡结构物整体稳定,无安全隐患,无严重破坏。 5、路基排水设施排
32、水通畅,无淤塞,对原有水系生态环境无影响。 满足 3项及以 下不得分 满足 4项得 8 分 满足 5项得 10 分 实地查看; 路况检测报 告。 路面 工程 ( 16分) 1、公路行驶质量良好,路面平整,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2、公路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 3、路面表面无龟裂、无坑槽、无沉陷、无松散、无明显车辙,并常 年保持路面整洁,无垃圾、抛洒物、油污。 4、路面局部病害修复应平整、美观,与原路面接合的界面应顺直、 耐久。 5、水泥路面无破碎板块、无松动、无错台、无拱起,无影响行车安 全板块。 6、公路路面无积水,无水毁情况。 满足 4项及以 下不得分 满足 5项得 14 分 满足
33、6项得 16 分 桥 涵 隧 道 ( 14分) 1、桥梁外观表面无漏涂、剥落、起泡、和裂纹,桥面铺装平整、桥 面沥青路面表面无龟裂、无坑槽、无沉陷、无松散、无明显车辙。 2、桥梁桥头搭板无明显跳车,搭板接缝充填应无空洞、虚填,伸缩 装置无渗漏、变形、开裂,护栏线形无异常弯折、突变,焊缝表面不得有 裂纹、焊瘤、夹渣。 3、桥梁基础无冲刷、淘空,支座无断裂、错位,墩台无滑动、倾斜 或下沉,台背填土无沉降、隆起,锥坡、翼墙保持良好,无开裂、沉陷。 4、涵洞各结构件无异常变形,各接缝、沉降缝位置应正确,填缝应 无空鼓、开裂、漏水现象,对预制构件,接缝与沉降缝应在同一平面内。 5、涵洞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
34、、杂物,进出口、洞身、与沟槽衔接处 无阻水现象,涵体侧墙及拱顶无开裂、变形。 6、隧道洞边坡、仰坡应无落石,隧道混凝土衬砌无蜂窝、无空隙、 无裂缝,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做好防水处理。 7、隧道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无渗水现象,隧道内照明设施完 善,视线通透。 满足 5项及以 下不得分 满足 6项得 12 分 满足 7项得 14 分 实地查看; 桥涵隧道定期 检查报告; 其他相关证明 材料。 DB 3417/T 001 2019 13 表 B.1 美丽公路评分表 (续) 中央分 隔带( 8 分) 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构造物前后,以及整体式路 基、分离式路基的分离(
35、汇合)处,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其设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视需要而定,最小间距应不小于 2km。 2、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不宜大于 40m;八车道及以上车道数的高速公路 开口长度可适当增长,但不应大于 50m。 3、中央分隔带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开口设于曲线路段时, 该圆曲线的超高值不宜大于 3%。 4、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 3m时,其开口端部的形式可采用半圆形;当 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 3m时,宜采用弹头型。 5、中央分隔带绿化应具有防眩作用,且不能遮挡视野,满足停车视距。 满足 3项及 以下不得分 满足 4项得 6 分 满足 5项得 8 分 (若参加评 定的公路无 中
36、 央分隔 带,则此项 以满分计 算) 实地查看; 实景影像; 施工图设计文 件;其他相关 证明材料。 安全 设施 ( 8分) 1、交通标志在安装后标志面与金属构件涂层无损伤,夜间在车灯照射 下标志版面清晰美观,易于识别,标线表面平整、边缘整齐,具有一定的色 彩饱和度,突起路标与地面的粘结应牢固,表面无污损。 2、公路在急弯、长下坡、易积水、易结冰等危险路段上,根据实际条 件,采取有利于减速、抗滑的安全措施,并合理选择地点设置警告标志。 3、公路交叉口按照“安全五小工程”的要求做好交通安保措施。 4、高填方、高落差、临水临崖等车辆驶出路外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危 险路段设置路侧护栏,防撞等级符合要求
37、。 5、交通标线线性应流畅,曲线圆滑,与道路线性协调;反光标线玻璃 珠应撒布均匀,附着牢固,反光均匀;标线表面不应出现网状裂缝、断裂裂 缝、起泡现象;标线不得污染路面。 满足 3项及 以下不得分 满足 4项得 6 分 满足 5项得 8 分 实地查看; 实景影像; 交通组织设计 方案; 应 急 管 理 预 案; 其他相关证明 材料。 交叉 工程 ( 8分) 1、新建平面交叉口不得出现超过 4叉的多路交叉口、错位交叉口、畸形 交叉口以及交角小于 70(特殊困难时为 45)的斜交交叉口。已有的错位 交叉口、畸形交叉口应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并应加以改造。 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渠化方式应根据相交道
38、路等级、功能定位、 交通量、交通管理条件等因素确定。信号交叉口平面设计应与信号控制方案 协调一致,渠化设计不应压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 3、交叉口应考虑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视频监控建设;交叉口视 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存在任何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4、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 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畅,交叉 口进口道纵坡不宜大于 2.5%,困难情况下不宜大于 3%,山区城市道路等特殊 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 5、公路与架空送电线路、原油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相交时,为正交, 管道与各级公路采用下穿方式相交时,设置了地下通道(涵)或套管;交叉 口应预留过路管道,并不小于
39、 100mm。 满足 3项及 以下不得分 满足 4项得 6 分 满足 5项得 8 分 实地查看; 实景影像; 施工图设计文 件; 其他相关证明 材料。 DB 3417/T 001 2019 14 表 B.1 美丽公路评分表 (续) 景观与文 化 ( 18分) 1、公路增设的绿化植物应与原静态自然景观相协调、相包容、互支撑, 以达到静态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2、公路增设的建筑景观,观景摄影点以及人文景观应间距适中,并充 分考虑行驶人员的感受和实用性,既能缓解疲劳,又不使行车信息负荷过 大。 3、为营造景观效果,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地形进行回填土或造型设计。 4、公路沿线无损伤的断枝、枯枝、严重病虫害枝等外观缺陷的树木。 5、桥梁景观宜做整体规划与设计,其建筑形式符合形式美与功能美的 要求。 6、隧道洞口景观应充分体现乡土风情、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隧道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