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522.28KB ,
资源ID:1526606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5266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LY T 3257-2021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LY T 3257-2021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pdf

1、 ICS 65.020 CCS 点击此处添加 CCS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林业 行业标准 LY/T XXXXX 2021 LY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benefi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in China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 2021 - XX - XX 发布 2021 - XX - XX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 布 LY/T XXXXX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3.1 荒漠化防治工程 . 3 3.2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 . 3 3.3 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 . 3 3.4 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 . 3 3.5 荒漠化防治工程社会效益 . 3 3.6 贫困人口数 . 3 4 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 4 5 评价方法 . 4 5.1 评价指标及大类权重 . 4 5.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4 5.3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 5.4 综合得分计算 . 4 5.5 评价等级确定 . 5 6 效益监测与评价报告 . 5 LY/T XXXXX 202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

3、标准由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36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 漠林业实验中心、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票市台吉林果服务站 、 内蒙古华 洪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浩、崔向慧、宋爱云、 刘伟、 郭翠萍、周金星、卢琦、辛智鸣、潘晓明、熊 伟、时忠杰、却晓娥、李瀚之。 LY/T XXXXX 2021 3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界定了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 的 监测 指标、监测方法、 评价 指标 和评价方法

4、 等 内容 。 本 标准 适用于 按照行政单元进行的 荒漠化防治工程 效益的 监测与评价 工作 ,其他行政单元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75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荒漠化防治工程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

5、程、生物、农业和综合的 技术措施和手段。 3.2 荒漠化防治工程 效益 benefi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荒漠化防治工程 实施后取得 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3 荒漠化防治工程 生态效益 ecological benefi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后 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对人类生存 和发展 状态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3.4 荒漠化防治工程经济效益 economic benefi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后取得的

6、直接 和 间接经济收益 。 3.5 荒漠化防治工程 社会效益 social benefi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roject 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后 在 推进 社会文明 进步 、 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 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 用 ,为 对人类社会整体有益的、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外的那部分效益。 3.6 贫困人口数 poverty-striven population LY/T XXXXX 2021 4 年均收入低于当年国家贫困人口数,按照评价时国家最近发布的 国家扶贫标准 调查统计。 4 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

7、包括 10 个评价指标、监测指标包括 34 个指标 (见表 1)。 5 评价方法 5.1 评价指标 及大类 权重 采用专家赋值法,按照 LY/T 1756 中 7.2 执行。 5.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根据荒漠化防治工程评价单元,按照表 1 给出的监测指标和评价公式,通过计算获得各评价指标 的实际值。 5.3 数据归一化处理 根据评价指标及其要求,获得评价指标上限值和下限值,按照功效系数法计算各项指标得分。计 算公式为: Bi=(指标实际值 -下限值) /(上限值 -下限值) 40+60 ( 1) 式中 Bi 为第 i 项评价指标功效系数得分。 上限值和下限值选择按照 LY/T 1756 中

8、7.2 执行。 5.4 综合得分计算 5.4.1 评价大类得分 评价公式为: i n i ik fBA = 1 ( 2) 式中 Ak 为第 k 类评价大类得分; Bi 为第 i 个评价指标值; fi 为第 i 个评价指标权重; i 为评价指标 顺序标号; n 为评价指标数量。 5.4.2 评价单元综合得分 评价公式为: kK k fAD = 3 1 ( 3) 式中 D 为评价单元综合得分; Ak 为第 k 类评价大类得分; fk 为第 k 个评价大类权重; k 为评价大 LY/T XXXXX 2021 5 类数量, k=1, 2, 3。 5.5 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综合得分将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划

9、分为三级,即优秀、良好和一般。具体分级标准为:得分 为 90 分以上为优秀(含 90 分); 80-90 分为良好(含 80 分); 80 分以下为一般。 6 效益监测与评价报告 根据监测与评价结果撰写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报告,建立监测数据和效益监测与评价 报告档案。监测数据调查应专人负责,准确及时填写。档案以行政单元为单位统一管理,技术负责人审 查归档,长期保存 LY/T XXXXX 2021 6 表 1 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指标体系 指 标 类 别 评 价 指 标 评 价 公 式 监 测 指 标 A1 生态效益 ( 50%) B1 林草覆盖变化率 ( 25%) (报告期林

10、草面积 -基期林草面积) /基期林草面积 100% 1)森林面积、 2)草地面积 B2 生物多样性变化率 ( 25%) (报告期香农威纳指数 -基期香农威纳指数) /基期香农威 纳指数 100% 3)香农威纳指数 B3 风(水)蚀模数变化 率( 25%) (基期风(水)蚀模数 -报告期风(水)蚀模数) /基期风 (水)蚀模数 100% 4)风蚀深度、 5)土壤侵蚀量 B4 荒漠化程度变化率 ( 25%) (基期荒漠化程度 -报告期荒漠化程度) /基期荒漠化程度 100% 6)植被盖度、 7)土壤质地、 8)覆沙 厚度、 9)地表形态、 10)作物产量、 11) 土壤质地、 12)有效土层厚度、

11、 13)坡度、 14)侵蚀沟面积、 15)工程措施、 16)盐碱 斑占地率、 17)植物类型、 18)土壤含盐量、 19)荒漠化程度 B5 沙化土地变化率 ( 25%) (基期沙化土地面积 -报告期沙化土地面积) /基期沙化土 地面积 100% 20)沙化土地类型、 21)植被盖度、 22)作物缺苗率、 23)风沙活动次数 A2 经济效益 ( 30%) B6 林草收益变化率 ( 34%) (基期林草收益 -报告期林草收益) /基期林草收益 100% 24)粮食收入、 25)林产品收入、 26) 饲草收入、 27)政策性补贴收入 B7 投入产出比( 33%) (工程总投资 -报告期净利润) 100% 28)总投资、 29)净利润 B8 农牧民人均收入变化 率( 33%) (基期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 -报告期农牧民年人均纯收 入) /基期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 100% 3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A3 社会效益 ( 20%) B9 就业率变化( 50%) (基期就业人数 /基期劳动力总人数 -报告期就业人数 /报告期劳动力总人数) 100% 31)就业人数、 32)劳动力总人数 B10 贫困人口变化率 ( 50%) (基期贫困人口数量 -报告期贫困人口数量) /基期贫困人 口数量 100% 33)贫困人口数量、 34)总人口数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