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接入型光传送网( OTN)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equipment of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ICS33.040.20 M 33 YD YD/T XXXXXXXX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D/T XXXX-XXXX I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缩略语 .4 4 网络定位 .5
2、5 接入型 OTN 设备系统结构 .5 5.1 设备功能模型 .5 5.1.1. 设备形态 .5 5.1.2. 固定盒式接入型 OTN 设备 .6 5.1.3. 插板式接入型 OTN 设备 .6 5.2 设备功能要求 .6 5.2.1. ODUk 适配功能 .6 5.2.2. VC 适配功能 .6 5.2.3. OTUk 线路接口处理功能 .6 5.2.4. OTN OAM 功能 .7 5.2.5. 分组处理功能 .7 5.2.6. 分组交换功能 .7 5.2.7. VC 交叉调度功能 .7 5.2.8. ODUk 交叉调度功能 .7 5.2.9. 业务接入能力 .7 5.2.10. 支持交流
3、供电掉电事件上报功能 .8 5.3 设备物理特性要求 .8 5.3.1. 设备尺寸要求 .8 5.3.2. 设备电源及功耗要求 .8 5.3.3. 环境温度、湿度 .8 5.3.4. 电磁特性 .8 5.3.5. 抗震特性 .8 5.3.6. 防雷击特性 .8 5.3.7. 环境噪声要求 .8 6 接口适配和映射复用要求 .9 6.1 ODUK 的映射复用结构 .9 6.2 客户信号的映射复用 .9 7 分组功能要求 .10 7.1 以太网功能要求 .10 7.1.1. 支持的以太网业务类型 .10 7.1.2. 以太网交换处理基本功能要求 .10 7.1.3. 业务转发 .11 7.1.4.
4、 VLAN 处理功能 .11 7.1.5. 以太网 OAM .11 7.1.6. QoS 处理 .11 7.2 MPLS-TP 交换处理功能 .11 8 同步要求 .11 9 设备性能要求 .12 9.1 OTN 性能要求 .12 II 9.2 以太网性能要求 .12 9.3 MPLS-TP 性能要求 .12 9.4 SDH 性能要求 .12 9.5 CPRI 性能要求(可选) .12 10 保护要求 .12 10.1 设备级保护要求 .12 10.2 线路保护要求 .13 10.3 客户侧保护要求 .13 11 网元管理要求 .13 11.1 插板式接入型 OTN 设备网元管理要求 .13
5、11.2 固定盒式接入型 OTN 设备网元管理要求 .1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接入型 OTN 应用 场景 .15 A.1 高品质专线场景 .15 A.2 基站接入 .15 A.2.1 宏站拉远 场景 .15 A.2.2 室分拉远场景 .15 A.3 数据中心接入 .16 YD/T XXXX-XXXX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 YD/T 1990-2009光传送网( 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YD/T 2484-2013分组增强 型光传送网( OTN)设备技术要求、 YD/T 1022-1999 SDH设备功能要求等标准。 请
6、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 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霍晓莉、满祥锟、李时星、王雅琴、汤瑞、古渊、张金旗、曹世伟、王海军、张 源斌、涂勇、陈江峰。 4 接入型光传送网( OTN)设备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入型 OTN 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系统结构、接口适配
7、和映射复用要求、分组功 能要求、同步、性能、保护和网元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 接入型 OTN 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82-2008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 15941-2008 同步数字体系 (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GB/T 19286-2015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系 YD/T 1022-1999 SDH设备功能要求 YD/T
8、1238-2002 基于 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YD/T 1948.3-2010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 EoT)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以太网业务框架 YD/T 1948.4-2010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 EoT)技术要求 第 4 部分:以太网 OAM YD/T 1948.5-2011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 EoT)技术要求 第 5 部分:以太网专线( EPL)业务和 以太网虚拟专线( EVPL)业务 YD/T 1990-2009 光传送网( 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YD/T 2374-2011 分组传送网( PTN)总体技术要求
9、 YD/T 2397 -2012 分组传送网 (PTN)设备技术要求 YD/T 2484-2013 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 OTN)设备技术要求 YD/T 2713-2014 光传送网( OTN)保护技术要求 YD 5083-2005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IEC61000-6-2 电磁兼容性 (EMC).第 6-2部分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的抗扰度 (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6-2:Genericstandards-Immunityforindustrialenvironments) IEC61000-6-4 电磁兼容性 (EMC)
10、.第 6-4部分 :工业环境用发射标准 (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6-4:Generic standards-Emission standard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IEEE802.1AX-2014 局域网和城域网 .链路聚合(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Link aggregation) ETSI EN 300 019 通讯设备的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tests f
11、or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TSI EN 300 132 电源接口输入端的电信设备( Power Supply Interface at the Input to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ETSI EN 300 386 电磁兼容性和无线电频谱管理( ERM),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quipment; ElectroMagnetic
12、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ETSI EN 60950 信息技术设备(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ATIS-060005 声学测量( Acoustic Measurement) CPRI 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YD/T XXXX-XXXX 5 3 缩略语 下列 缩略语 适用于本文件。 ACL:访问控制列表( Access Control List) AMP:异步映射规程( Asynchronous Mapping Procedure) BIP: 比特
13、间插奇偶校验 ( Bit Interleaved Parity) BMP: 比特同步映射规程 ( Bit-synchronous Mapping Procedure) CBR: 固定比特速率 ( Constant Bit Rate) CBS:承诺突发长度( Committed Burst Size) CIR:承诺信息速率( 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 CPRI: 通用公共射频接口 (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BS:额外突发尺寸(
14、 Excess Burst Size) EIR:额外信息速率( Excess Information Rate) EPL:以太网专线( Ethernet Private Line) EVPL:以太网虚拟专线(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 FC:光纤通道( Fiber Channel) GCC:通用通信信道( Gener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 GFP-F:成帧的通用成帧规程(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 Framed) GMP:通用映射规程( Generic Mapping Procedure) IGMP
15、 Snooping: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窥探(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Snooping) MAC:媒质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PLS-TP: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应用(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MTU:最大传输单元(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OAM:操作管理和维护(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DU:光数据单元( Optical Data Unit) ODUk
16、:光数据单元 k( Optical Data Unit-k) OPU:光净荷单元( Optical Payload Unit) OPUk:光净荷单元 k( Optical Payload Unit-k) OTN:光传送网络(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U:光传送单元( Optical Transport Unit) OTUk:完全标准化光传送单元 -k( Completely Standardized Optical Transport Unit-k) PDH:准同步体系(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QoS:服务质量(
17、Quality of Service) TTT:定时透明代码转换( Timing Transparent Transcoding) UNI:用户网络接口( User-to-Network Interface) VLAN: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4 网络定位 接入型 OTN 设备是指主要部署在城域网 /本地网综合业务接入节点以下的 OTN 设备 , 与客户设备直接 相连,主要放置在客户机房或边缘的局端接入局所。 该设备主要提供 100Mbit/s 及以上较大带宽业务的接 入和承载, 特殊要求下兼顾 100Mbit/s 以下(如: E1 等)小颗粒业务
18、的接入。 接入型 OTN 设备通过线路侧 OTN 接口与放置在局端综合业务接入 节点的 OTN 设备相连,实现对接 入业务的汇聚、整合和 疏导 ; 接入型 OTN 设备支持经由综合业务接入 节点的 OTN 设备接入网管,实现网 管对两种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接入业务的端到端管理。 接入型 OTN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 几种典型场景说明见附录 A, 5G 前传场景下的应用待 研究。 6 图 1 接入型 OTN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5 接入型 OTN 设备系统结构 5.1 设备功能模型 5.1.1. 设备形态 接入型 OTN设备由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组成。其中传送平面包括业务适配
19、、交叉调度、 OAM、 保护 、 同步等模块 ; 管理平面采用管理接口与设备相连 , 执行传送平面 、 以及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 , 它同时提供平面之间的协同操作。 管理平面执行的功能包括 : 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 等。控制平面本标准暂不涉及。 接入 型 OTN 设备按形态可分为固定盒式和插板式两种。其中固定盒式 接入型 OTN 设备分为 OTN 终 端复用设备(无电交叉调度功能)和 分组增强型 OTN 设备(需支持分组交换功能);插板式 接入型 OTN 设备同样支持以上两种设备形态, 通过选择配置 OTN 透传板卡,分组板卡或混合功能板卡等支持不同设 备形态的应用。 5.1.
20、2. 固定盒式接入型 OTN 设备 固定盒式 接入型 OTN 设备基于具体需求 , 选择 支持 FE、 GE、 10GE LAN、 STM-1、 STM-4 等客户业 务的固定数量接入和 OTN 承载,并传送到放置在接入局所或综合业务接入节点 的 OTN 设备 ; 该设备的管 理应简单,可实现开局免调测, 其管理信息应通过 GCC 通道传递到 部署在局端的 OTN 设备。 固定盒式 接入型 OTN 设备功能模型见 图 2。两个主光通道通常情况下为一主一备应用。 图 2 接入型 OTN 设备 固定盒式 功能模型 5.1.3. 插板式接入型 OTN 设备 插板式 接入型 OTN 设备 支持 FE、
21、 GE、 10GE LAN、 STM-1、 STM-4、 STM-16 等客户业务接入和 OTN 承载, 兼顾 E1(可选)业务接入, 支持通过 OTU1/OTU2 接口与固定盒式 OTN 设备互联,支持与综合接 入节点及以上层次网络的 OTN 设备混合组网 。 插板式 设备功能模型见 YD/T 2484-2013 的 4.1 节,集中型 和板卡型均可,波分功能为可选。 YD/T XXXX-XXXX 7 5.2 设备功能要求 5.2.1. ODUk 适配功能 接口适配功能支持 FE/GE/10GE 以太网业务, STM-1/4/16 TDM 业务, 以及 FC-100/200/400/800/
22、1200 (可选 ) 、 CPRI(可选 ) 等客户业务接入, 经过 ODUk 适配功能模块封装、映射、 复用处理后产生 ODUk ( k=0, 1, 2, 2e, flex, 4(可选)通道信号。 5.2.2. VC 适配功能 VC 适配功能模块支持将 FE/GE 以太网业务经过 GFP-F 协议封装、 速率适配到 SDH 虚容器( VC12、 VC12-Xv 、 VC3、 VC3-Xv、 VC4、 VC4-Xv) , 可选择支持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 , 具体要求见 YD/T 1238-2002 第 4.2 节 。固定盒式设备不做要求,插板式设备可选支持。 5.2.3. OTUk 线路接口处理
23、功能 OTUk 线路接口处理功能 遵循 YD/T 2484-2013 的 4.2.2, 可选支持 ODUflex 的无损调整功能。 该功能 提供了一种无损调整 ODUflex(GFP)连接带宽的控制机制。为了完成无损调整, ODUflex 连接中的所有的 节点应支持无损调整功能。 ODUflex 链路配置的修改应通过管理或控制平面下发。 5.2.4. OTN OAM 功能 OTN OAM 功能主要通过 OTN 的各层的开销完成对应功能: 应具有 OPU/ODU/OTU 层的开销处理监 测功能 , 支持 OTU SM 段层 、 ODU PM 通道层监测管理 , 包含连续性监测支持光通道 LOS/
24、LOF 检测 , 连 通性监测支持 SM、 PM 的 TTI 检测及告警上报, 信号质量检测支持 SM、 PM 的 BIP-8 处理及误码块上报 功能。插板式 接入型 OTN 设备应 提供 6 级 TCM 连接监视功能,对于多运营商 /多设备商 /多子网环境,可 以实现分级和分段管理。 ODU 层开销需支持时延测试以及 PRBS 测试功能。 5.2.5. 分组处理功能 分组处理模块包括以太网处理模块或 /和 MPLS-TP 处理模块 ,固定盒式接入型 OTN 设备 对 MPLS-TP 处理模块可选 , 提供业务适配 、 QoS、 OAM 等功能 , 考虑到接入型设备低成本 、 易操作的特点 ,
25、 功能被简 化: a) 业务适配功能完成以太网业务的接入、映射封装处理。 b) QoS 功能支持流分类、流量监管等功能。 c) OAM 功能支持 故障管理并可 对网络丢包率、时延、 时延 抖动等性能进行监控、检测和测量。 d) 支持以太网业务的 C-VLAN、 S-VLAN 的透传、交换、添加、剥离处理。 5.2.6. 分组交换功能 分组交换模块提供分组业务报文的无阻塞转发功能,包括以太网交换或 /和 MPLS-TP 交换。固定盒式 接入型 OTN 设备 对 MPLS-TP 功能可选。 5.2.7. VC 交叉调度功能 插板式接入型 OTN 设备 , 应 支持 VC12 和 VC4 交叉调度功
26、能 , 具备 VC12 和 VC4 通道交叉处理能力 , 并支持高阶通道 VC4 级别的虚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 具体要求应符合 YD/T 1022-1999 和 YDN 099-1998 中的相应规定。 VC 交叉调度功能支持的 SDH 业务接口类型包括 STM-1/4/16。 固定 盒式接入型 OTN 设备对 VC 交叉调度功能不做要求。 5.2.8. ODUk 交叉调度功能 ODUk 调度功能应支持: a) ODUk( k=0, 1, 2, 2e, flex)交叉连接,可根据网络层次要求选择单个或多个具体调度颗粒, 插板式 接入型 OTN 设备 交叉容量不小于 80G; 固定盒式 接入型
27、OTN 设备的时隙应采用固化方式 , 不要求支持任意调度,客户侧接口标号同时隙号一一对应,例如设备 第一个 FE/GE 接口对应 ODU2 中的第一个 ODU0, 或者设备第一个 FE/GE 接口和第二个 FE/GE 接口经过分组处理 对应 ODU2 的第一个 ODU0; b) 应支持以下交叉连接方式:单向、双向、环回和广播。 8 5.2.9. 业务接入能力 插板式接入型 OTN 设备 的线路接口数量不少于 4 个 , OTU1/OTU2 应支持 , OTU4 可选支持 。 业务侧 接口数量不做要求。 为了降低设备成本,固定盒式 接入型 OTN 设备的不同业务接入能力可被固化,典型模型可包括:
28、 a) 以太网接入盒式 OTN 设备: 1) 2 个 FE/GE 光 /电接口的( GE 默认为光接口)盒式设备, 线路侧接口为 OTU1; 2) 8 个 FE/GE 光 /电接口的( GE 默认光接口)盒式设备, 线路侧接口为 OTU2; 3) 1 个 10GE 接口的盒式设备, 线路侧接口为 OTU2(e)。 b) 以太网和 SDH 混合接入盒式 OTN 设备: 6 个 GE/FE 光 /电接口( GE 默认为光接口) 和 2 个 STM-1/STM-4 接口, 线路侧接口为 OTU2。 c) 以太网和 SDH、 CPRI 等业务 混合接入盒式 OTN 设备: 9 个或以上客户业务接口,
29、线路侧 OTN 接 口为 OTU2 或 OTU4。其中盒式设备在 接入 CPRI 业务时,需支持客户侧上下行时延补偿,支持线路 侧主备路径时延差测量和自动补偿功能, 以保证 CPRI 业务的精度。 5.2.10. 支持交流供电掉电事件上报功能 使用交流供电场景下 , 支持设备的掉电事件或告警上报功能 , 记录掉电网元脱管原因 。 以便从网管中 心即可方便地识别出远端 接入型 OTN 设备掉电导致的脱管事件,有效界定故障原因和责任,避免运维工 程师的无效下站( 对功耗 200W 以上的设备可选支持该功能) 。 5.3 设备物理特性要求 5.3.1. 设备尺寸要求 插 板式接入型 OTN设备 高度可为 2U及以上, 支持 19英寸机柜和 ETSI机柜安装 ; 固定盒式接入型 OTN设备 高度 要求 小于 2U,支持 19英寸机柜、桌面或挂墙安装。 机架高度为 2000mm 和 2200mm 两种, 深度宜为 300mm, 宽度为 120mm 或 120mm 的整数倍,但最 宽不超过 600mm。所供设备机架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当机架或子架提供整体盖板时除外。 5.3.2. 设备电源及功耗要求 接入型 OTN设备不同 设备类型的电压和功耗要求如下: 插板式接入型 OTN设备 : 支持直流供电,电压范围 : -40V -57V( 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