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3.020.01 CCS Z 09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289 2022 山水林田 湖草生态 保护修复 工程设计 导则 2022-07-12 发布 2022-10-10 实施 河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41/T 2289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2 4 总则.3 5 生态 保护 修复 工程 类别.3 6 生态 保护 修复 工程 设计.3 7 设计 文件 编制.16 附录A(规 范性)设 计文 本编制 提纲.18 DB41/T 2289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
2、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河 南省 自然 资源 标准化 技术 委员 会 提 出并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河南 省 自然资 源监 测院、河南 省 地质矿 产勘 查开 发局 第五 地质勘 查院、河南 省有色金属 地质 矿产 局第 二地 质大队、河 南省 有色 金属 地质矿 产局 第六 地质 大队。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 西 平、王现 国、褚 加计、王 道山、任 鸿飞、刘海 风、陈怀玉、商真 平、张 海娇、白世 强、王 沛、王少 辉、王春 晖、王 继华、鲁 劲松、贺 笑余、曾文 青、张冬冬、卢希、喻 广
3、建、姜辉莉、李扬、朱中 道、闫 晋 龙、杨 冬冬、赵煜、钱雨 薇、江雷、王宗 炜、黄 景春、陈昭、吕志 涛、李 华、朱洪生、张 佳俐、关 健、高鹏程、豆 靖涛、王 健、王琦。DB41/T 2289 2022 1 山 水林田 湖草生态 保护修 复工程设 计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山 水林 田湖 草生态 保护 修复 工程 设计 的总则、工 程类 别、工程 设计、设计 文件 编制。本文件 适用 于山 水林 田湖 草生态 保护 修复 工程 的设 计。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4、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838 地表 水环 境质 量 标准 GB/T 14848 地 下水 质量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标准 GB/T 15776 造 林技 术规 程 GB/T 15781 森 林抚 育规 程 GB/T 15781 森 林抚 育规 程 GB/T 18337.3 生态 公益 林建设 技术 规程 GB/T 20203 管 道输 水灌 溉工程 技术 规范 GB/T 21010 土 地利 用现 状分类 GB/T 21141 防 沙治 沙技 术规范 GB/
5、T 28407 农 用地 质量 分等规 程 GB/T 30600 高 标准 农田 建设通 则 GB/T 35822 自 然保 护区 功能区 划技 术规 程 GB/T 38360 裸 露坡 面植 被恢复 技术 规范 GB/T 38509 滑 坡防 治设 计规范 GB/T 39736 国 家公 园设 立规范 GB 50007 建筑 地基 基础 设计规 范 GB 50201 防洪 标准 GB 50286 堤防 工程 设计 规范 GB 50288 灌溉 与排 水工 程设计 标准 GB 51018 水土 保持 工程 设计规 范 GB/T 50290 土 工合 成材 料应用 技术 规范 GB 50330
6、建筑 边坡 工程 技术规 范 CJ/T 24 城市 绿化 和园 林 绿地用 植物 材料 木本 苗 HJ/T 91 地表 水和 污水 监 测技术 规范 HJ/T 164 地下 水环 境监 测技术 规范 HJ/T 166 土壤 环境 监测 技术规 范 HJ 338 饮 用水 水源 保护 区划分 技术 规范 DB41/T 2289 2022 2 HJ/T 433 饮用 水水 源保 护区标 志技 术要 求 HJ 624 外 来物 种环 境风 险评估 技术 导则 HJ 651 矿 山生 态环 境保 护与恢 复治 理技 术规 范(试行)JGJ 147 建筑 拆除 工程 安 全技术 规范 JTG B01 公
7、路 工程 技术 标 准 LY/T 1755 国 家湿 地公 园 建设规 范 LY/T 2241 森 林生 态系 统 生物多 样性 监测 与评 估规 范 NB/T 35082 水 电工 程陡 边坡植 被混 凝土 生态 修复 技术规 范 NY/T 1233 草 原资 源与 生 态监测 技术 规程 SL 219 水 环境 监测 规范 TD/T 1012 土 地整 治项 目 规划设 计规 范 TD/T 1036 土 地复 垦质 量 控制标 准 SL/T 800 河湖 生态 系统 保护与 修复 工 程 技术 导则 建标196 湿地 保护 工程 项 目建设 标准 建标195 自然 保护 区 工 程 项目建
8、 设标准 DB41/T 2112 山水 林田 湖 草生态 保护 修复 数据 库建 设与空 间制 图技 术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与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山水林 田湖 草生 态保 护修 复工程 按照山 水林 田湖 草是 生命 共同体 理念,依 据国 土空 间 规划以 及国 土空 间生 态保 护修复 等相 关专 项 规划,在 一定 区域 范围 内,为提升 生态 系统 自我 恢复 能力,增强 生态 系统 稳定 性,促 进自 然生 态 系 统 质 量的整体 改善和 生态 产品供 应能力 的全面 增强,遵循 自然生 态系统 演替 规律和 内在机 理,对 受损、退 化、服务功 能下
9、 降的 生态 系统 进行整 体保 护、系统 修复、综合 治理 的过 程和 活动。3.2 生态修 复 协助退 化、受损 生态 系统 恢复的 过程。3.3 自然恢 复 对生态 系统 停止 人为 干扰,以减 轻负 荷压 力,依靠 生 态系统 的自 我调 节能 力和 自我组 织能 力使 其 向有序的 方向 自然 演替 和更 新恢复 的活 动。一般 为生 态系统 的正 向演 替过 程。3.4 保护保 育 保护单 一生 物物 种或 者不 同生物 群落 所依 存的 栖息 地、生态 系统,以及 保护 和 维系栖 息地(自然 生态保护 区域 内)原住 民文 化与传 统生 活习 惯,以达 到维持 自然 资源 的可
10、 持续 利用与 永续 存在 的活 动。3.5 生态流 量 为维持 河流 基本 形态 和生 态功能、防 止河 道断 流、避 免河流 水生 态系 统功 能遭 受无法 恢复 的被 破 坏的河道 内最 小流 量。DB41/T 2289 2022 3 4 总则 生态保 护优先,自 然恢复 为主 结 合人工 修复,以治 理主要 生态问 题为 轴线进 行统筹 规划,满足绩 4.1 效目标 考核 的要 求,使 综 合效益 最大 化,安 全第 一,以人为 本,体 现针 对性、整 体性、系 统性 和协 调 性。生态保 护修复 工程 设计应 以工程 勘查资 料为 基本依 据并参 考收集 到的 与工程 设计相 关的资
11、 料,同 4.2 时考虑 工程 施工 可能 引起 的生态 环境 问题,开展 多 种方案 优化 比选,优先 选 择技术 先进 适用、生态 改 善效果良 好、工程 管理 经济 方便、建设 成本 相对 较低 的方案,因 地制 宜,科学 设计。依据勘 查成 果,按照 国土 空间管 制要 求 和 相关 技术 标准 进 行工 程设 计。4.3 山水林 田湖草 生态 保护修 复工程 设计过 程中 应有健 全的 质 量管理 体系,严守 生态保 护红线、永 久 4.4 基本农 田、城镇 开发 边界 三条控 制线,按 照规 划确 定的用 途分 区分 类开 展生 态保护 修复。根据区 域(或 流域)、生 态系统、场
12、地 等不 同的生 态修复 尺度、层级 和限制 性因素 阈值,设 定 生 4.5 态保护 修复 总体 目标 和具 体目标,确定 保护 修复 标 准,提出 分级 分期 的约 束 性指标 和引 导性 指标,实 现目标定 量化。5 修复工 程类 别 生态保 护修复 工程 包括地 质灾害 防治工 程、矿山生 态修复 工程、土地 综合整 治工程、水土 保 持 工 5.1 程、河湖 水生 态环 境保 护修 复工程、森林 保护 修复 提质 工程、湿 地生 态 与 野生 动植 物生境 保护 修复 工 程、生物多 样性 与重 要生 态系 统保护 保育 工程、监 测工 程,不 包括 以安 全为 目的 的防洪 调蓄、
13、污 染 治 理、灾害防治 等基 础先 导工 程。地质灾 害防治 工程 一般包 括滑坡 防治工 程、崩塌防 治工程、泥石 流防 治工程、地面 塌陷及 地 裂 缝 5.2 防治工 程。矿山生 态修 复工 程一 般包 括地貌 景观 恢复 治理 工程、植被 恢复 工程、含 水层 修复治 理工 程。5.3 土地综 合整治 工程 一般包 括土地 平整工 程、灌溉与 排水工 程、田 间道 路工程、农田 防护与 生 态 环 5.4 境保持 工程、废 弃场 地复 垦工程、退 化土 地修 复工 程。水土保 持工 程一 般包 括 梯 田工程、淤 地坝 工程、拦 沙 坝工程、塘 坝和 滚水 坝、沟 道滩岸 防护 工程
14、、5.5 坡面截 排水 工程、弃 渣场 及拦挡 工程、土 地整 治工 程、支 毛沟 治理 工程、固 沙工程、林 草工 程 和 封育工程。河湖水 生态环 境保 护修复 工程一 般包括 河湖 地貌形 态保护 与修复 工程、河道 整治工 程、河 湖 水 质 5.6 保护与 改善 工程、河 湖生 态流量 保障 工程。森林保 护修 复提 质工 程一 般包括 森林 保护 修复 工程 和森林 提质 增效 工程。5.7 湿地生 态 与野 生动 植物生 境 保护 修复工 程一 般包括 湿地生 态修复 工程 和野生 动植物 生境 恢 复 工 程。5.8 生物多 样性与 重要 生态系 统保护 保育工 程一 般包括
15、生物多 样性保 护工 程和重 要生态 系统保 护 保 育 5.9 工程。监测工 程一 般包 括水 环境 监测工 程、土 地资 源与 土 壤环境 监测 工程、森林 草 地环境 监测 工程、湿 5.10 地环境 监测 工程。6 修复工 程设 计 地质灾 害防 治工 程 6.1 6.1.1 一般规 定 DB41/T 2289 2022 4 6.1.1.1 在地质 灾害勘 查有 困难地 区,或 不能及 时提 供地质 灾害勘 查资料 的应 急治理 工程,可根 据 经验采用 工程 类比 法,按 最 不利条 件,进 行应 急治 理 工程设 计,再 通过 应急 治 理工程 施工 及地 质灾 害勘 查收集地 质
16、资 料,进行 符合 实际的 设计 变更。6.1.1.2 地质灾 害防治 工程 设计包 括:地 质灾害 设计 平面图、剖面 图、设 计结 构图、大样图 及相 应 文字说明;其 它与 治理 工程 设计有 关的 资料。6.1.1.3 位于水 库区或 河岸 边的地 质灾害 治理工 程设 计,应 考虑地 表水位 及地 下水位 变化对 灾害 体 及地质灾 害治 理工 程的 影响。6.1.1.4 地质灾 害防 治工 程设 计应 考虑地 震作 用影 响。6.1.1.5 对防治 工程等 级为 级和 级的 工程、无区 域防治 工程经 验的工 程 和 采用新 材料或 新处 理 工艺的工 程,应在 有代 表性 的区段
17、 进行 现场 试验 和试 验性施 工,并应 校核 设计 参数和 施工 工艺。6.1.2 滑坡 防 治工 程 6.1.2.1 滑坡防 治工程 级别 划分,根据受 灾对象、受 灾程度、施工 难度和 工程 投资等 因素进 行综 合 划分。6.1.2.2 滑坡荷 载及 强度 标准、滑 坡稳定 性 分 析以 及设 计安 全系数 等应 符 合 GB/T 38509 规定。6.1.2.3 滑坡治 理可采 用清 理滑坡 体以恢 复场地,或 者修筑 截 排水 工程和 支挡 工程防 止形成 新的 滑 坡体;对 于滑 坡隐 患应 根据 滑坡体 特征、场 地环 境条 件、地 质条 件、气 象条 件,综合 分析 其发
18、展趋 势、危害程度 等,采取 截排 水沟、挡墙、抗 滑桩、削 方减 载、锚 杆(索)、格 构和 植被防 护等 工程 措 施 消 除 隐患。6.1.2.4 滑坡治 理设计 一般 选用综 合治理 方案,设计 治理工 程措施 应针对 主要 引发因 素和滑 坡的 力 学特征进 行选 择。6.1.2.5 滑坡支 挡结 构岩 土荷 载应 视为支 挡结 构重 要性 系数 作用后 的荷 载设 计值。6.1.2.6 滑面深 度不同 时,滑坡支 挡结构 设计应 充分 考虑相 应支挡 结构岩 土荷 载大小、分布 范围 和 作用点位 置的 不同。6.1.2.7 滑坡支 挡结构 设计 应采用 最不利 的岩 土 荷载,当
19、最 不利的 岩土荷 载不 明确时,支挡 结构 设 计应检验 在不 同滑 面的 岩土 荷载作 用下 支挡 结构 是否 满足要 求。6.1.2.8 当滑坡 治理工 程设 计涉及 地形和 地表荷 载的 改变且 地形和 地表荷 载的 改变可 能造成 新的 致 灾地质体 时,应进 行相 应稳 定性计 算。6.1.2.9 滑坡支 挡结构 位置 应选在 所需支 挡力较 小、滑体厚 度较小 或抗滑 地段,但应 避免滑 坡 体 一部分从支 挡结 构后 方或 上方 滑出。6.1.2.10 滑坡支 挡结 构级 数与 位置 应根据 地质 情况 和控 制变 形需求 的差 异,通过 技术 经 济比较 择 优 确定。6.1
20、.2.11 滑坡沿 滑向 的地 质情 况变 化大时,支 挡结 构级 数与 位置宜 通过 计算 确定。6.1.2.12 滑坡治 理工 程设 计应 进行 稳定性 验算。6.1.2.13 地下排 水工 程包 括渗 水盲 沟、排 水廊 道、排(泄)水孔等:a)渗水盲 沟,应 用 不含 泥的 块石、碎石 填实,两 侧和 顶部做 反滤 层;b)横向拦 截排 水隧 硐修 于滑 坡体后 缘滑 动面 以下,与 地下水 流向 基本 垂直;纵 向排水 疏干 隧硐,可建在 滑坡 体(或老 滑坡)内。6.1.3 崩塌防 治工 程 DB41/T 2289 2022 5 6.1.3.1 崩塌按 破坏方 式主 要分为 滑移式
21、 崩塌、倾倒 式崩塌 及坠落 式崩塌 三大 类,荷 载与计 算、稳 定性评价、治 理设 计 等 应符 合 有关 规定。6.1.3.2 崩塌防 治工 程设 计应 做到 安全适 用,经济 合理、技 术先进。6.1.3.3 应根据 崩塌区 域的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环境、地震、地下 水、地层岩 性 等,制定 相 应的安全 施工 技术 和环 境保 护措施,确 保施 工安 全和 防止水 土污 染流 失。6.1.3.4 崩塌防 治工 程设 计措 施应 根据崩 塌破 坏模 式选 择:a)滑移式 崩塌 宜采 取清 除、抗滑桩(键)、挡土 墙、锚杆(索)、挡 石墙、拦 石网 等 措施;b)倾倒式 崩塌 宜采
22、 取清 除、支撑与 嵌补、上 部锚 杆(索)加固、封 闭顶 部裂 隙等 措 施;c)坠 落 式崩 塌,可 采取 浅 层加 固 措施,如挂 网喷 浆 与锚 固,也 可 采取 防护 网、拦 石 墙等 措施;崩 塌 体易 产 生错 落破 坏 后坠 落 的,可 采取 清除、支撑 与 嵌补,上部 锚杆(索)加 固等 措施;直接产 生坠 落破坏 的,可 采取岩 腔嵌 补与 支撑;d)崩塌体 清除 后应 进行 表面 加固防 护处 理,不应 形成 次生灾 害。6.1.3.5 在有建(构)筑物 的崩塌 地区进 行防治 工程 设计时,拟采 用的工 程措 施不应 危及建(构)筑物的安 全和 正常 使用。其 防治工
23、程等 级应 不低 于影 响区范 围内 建(构)筑物 的安全 等级。6.1.3.6 位于水 库区或 江河 岸边的 崩塌防 治工程 设计,应考 虑水位 变化对 崩塌 的影响 以及防 治工 程 对环境的 影响。6.1.3.7 崩塌防 治工程 设计 应根据 施工过 程反馈 的地 质信息 及施工 监测数 据及 时调整 设计措 施及 施工方案,做到 动态 设计 指导 安全施 工以 满足 信息 化施 工的要 求。6.1.4 泥石流 防治 工程 6.1.4.1 泥石流 防治工 程安 全等级 按照 受 威胁对 象的 险情或 受灾对 象的灾 情划 分。泥 石 流灾 害防 治 工程 的 设计 使 用年 限 根据 安
24、全 等 级确 定,一、二级 安全 等 级 按 五十 年 考 虑,三、四 级安 全 等级 按 不低于20 年 考虑。当 遭遇 超设计 标准灾 害或 者使 用条 件改 变时应 进行 安全 性鉴 定,特 殊工程 应进 行专 门 论 证。6.1.4.2 防治工 程设计 需明 确总体 工程及 分项工 程的 安全系 数,以 及泥石 流重 度、流 量、流 速、冲 击力、冲 起高 度与 爬高、弯 道超高、坝 下深 度等 参数。6.1.4.3 泥石流 治理,可采 用清理 堆积物 以恢复 场地,或者 修筑拦 档工程 防止 形成新 的泥石 流物 源;泥石流 隐患 的治 理可 采用 疏导、拦挡 或固 化泥 石流 物源
25、等 措施。6.1.4.4 泥石流 治理 应以 流域 为单 元进行 生物 措施 与工 程治 理相结 合的 治理 设计 方案。6.1.4.5 在形成 区采 用恢 复植 被、建 造 乔灌 草结 合 的 立体 防护 林、设 置坡 面截 水沟、沟 谷 区的谷 坊群、导流堤、护 岸工 程等 治理 设计方 案。6.1.4.6 在流通 区宜采 用导 流、护 岸、护 底、清 障等 治理方 案进行 疏导,保证 流路通 畅;在 地形 较 好的地区,采 用拦 渣坝、停 淤场、导流 堤、护岸 等治 理方案 控制 流量。6.1.4.7 对规模 巨大、势能 大的泥 石流,宜采取 防撞 墩、平 面绕避 改道、立面 绕避(渡槽
26、、隧道、桥梁)等 治理 方案。6.1.4.8 对泥石 流水、沙 集中 的区 域,宜 采用 停淤 场、导流 工程等 治理 方案 进行 停淤、分流。6.1.4.9 视地形 条件,在 堆积 区停 淤 减沙或 停淤 束水 攻沙,增 大 搬运能 力,使泥 沙顺 利直 接 排入河 流。6.1.4.10 对汇入 河流的 泥石 流,采 用导流 堤、丁 坝等 措施,加大大 河排沙 能力,稳定 主流切 割扇 缘,降低泥 石流 沟侵 蚀基 准面。6.1.5 地面塌 陷及 地裂 缝防 治工 程 DB41/T 2289 2022 6 6.1.5.1 地面塌 陷防 治工 程分 级及 设计安 全系 数,按 照 GB/T 4
27、0112、GB 50007 的 相关 要 求,根 据受 威胁对象 的险 情或 受灾 对象 的灾情,以 及防 治工 程施 工 难度和 工程 投资 因素,划 分 采空塌 陷防 治工 程等 级。6.1.5.2 对于水 利坝基 及库 区的地 面塌陷 防治工 程设 计,除 了满足 坝基的 稳定 性要求 外,还 应满 足 坝体渗透 变形 破坏、渗 漏的 相关要 求,应列 专题 研究。6.1.5.3 采空塌 陷防治 工程 设计前,应进 行采空 塌陷 防治工 程勘查,以判 断采 空塌陷 场地的 稳定 性 及对工程 建设 的危 害性 和适 宜性。勘查 及评 价结 论应 作为采 空塌 陷防 治工 程设 计的主 要
28、依 据。6.1.5.4 地面 塌 陷防治 工程 设计应 遵循“预防为 主、防治结 合、综 合治理”的 基本原 则,对 于条 件 复杂的地面 塌 陷区 应采 取避 让措施。6.1.5.5 地面 塌 陷防 治工 程设 计应 以防治 后地 表不 发生 非连 续变形 破坏 为基 本要 求。6.1.5.6 采空塌 陷防治 工程 设计应 积极采 用和推 广可 靠的新 技术,新工艺 和新 材料,宜优先 考虑 利 用工程所 在地 广泛 分布 存在 的工程 材料,合 理利 用矿 渣尾 矿等 废弃 物,并应 遵守国 家现 行安 全 生 产 和 环境保护 等有 关规 定。6.1.5.7 地面 塌 陷防治 措施 主要
29、有 搬迁避 让、灌 注充 填、开 挖回填、砌筑 支撑、桩基 穿(跨)越、井下巷道 加固、井 下防 水闸 门、设 置变 形缝 与缓 冲沟、跟踪 监测 等。矿山生 态修 复工 程 6.2 6.2.1 一般规 定 6.2.1.1 收集与 工程设 计相 关的气 象、水 文、地 形、地质、水文地 质、土 地规 划、矿 产资源 开发、社会经济 概况 等资 料,作为 防治工 程设 计的 依据。同 时,应 考虑 到场 地可 能发 生的自 然灾 害(如 暴 雨、洪水、崩 塌、滑坡 等)和矿 区 工程建 设可 能引 起的 新的 矿山生 态问 题,确定 具体 工程实 现步 骤和 有关 工 程参数,提出 施工 技术、
30、施 工组织 和安 全措 施。6.2.1.2 应定性 和定量 分析 相结合。在取 得详实 资料 的基础 上,运 用成熟 的理 论和行 之有效 的新技术和新方 法,进行 充分 论证,在多 方案 比较 的基 础上 优选出 最佳 设计 方案。6.2.1.3 地貌景 观和土 地资 源恢复 治理应 与周围 自然 景观相 协调,应尽量 恢复 为原地 形地貌,地貌景观恢复 治理 工程 的平 面布 置和立 面设 计应 考虑 对周 边环境 的影 响,做到 美化 环境,体现 生态 保护 要求。6.2.1.4 应与当 地社会、经 济和环 境发展 相适应,与 当地规 划、环 境保护、矿 产开发、土地 管理 和 开发相结
31、 合,因 地制 宜,宜建 则建,宜 耕则 耕,宜渔 则渔,并 在安 全、经济、适用 的 前提下 尽量 做到 美 观。6.2.1.5 植被恢 复应 宜 乔 则乔、宜 灌则灌、宜 草则 草、宜 藤植 藤,乔 灌草 结合,根据 不同 的地形 地 势,采取不 同的 植被 恢复 措施。6.2.1.6 地表排 水工程 的设 计 要求,应根 据防护 对象 的等级 所确定 的防洪 要求 予以确 定,并 以此 确 定排水工 程建 筑物 的级 别、安全超 高和 安全 系数;防 洪 要求 应符 合GB 50201 的 规定。地表 汇水 流量 计算,可根据 地区 经验 公式 执行。6.2.2 地貌景 观恢 复治 理工
32、 程 6.2.2.1 边坡整 治 6.2.2.1.1 填方边 坡 工 程要 求:a)一般土 质填 方边 坡(高度 不大 于 8 m)取 1:1.50。当边坡 高度 超 过 8 m 时,其下部 边坡(高度不大 于 12 m)取用 1:1.75。高 度超 过 12 m 的边 坡,一般 应设 计台 阶;b)对于浸 水土质 填 方边 坡,设计水 位以 下部 分视 填料 情况,边坡 坡度 宜采 用 1:1.75 1:2.00。在 正常 水位 以下 部分,边 坡坡度 宜采 用 1:2.00 1:3.00,并视 水流 情况 采取 加固措 施;DB41/T 2289 2022 7 c)岩质边 坡根 据填 石种
33、 类(岩 石硬度),其高 度一 般不 超 过 12 m,边坡 坡度 可 取1:1.00 1:1.75;d)砌石边坡 应 采用 当地 不易 风化的 开山 片石 砌筑,基 底以 1:5 的坡 率向 内侧 倾 斜,砌 石高 度 一般不大 于 15 m。6.2.2.1.2 挖方边 坡 工 程要 求:a)土 质 挖方 边 坡坡 度应 根 据边 坡 高度、土的 密实 程 度、地 下水 和 地表 水情 况、土 的 成因 及生成时代等 因素 确定。一般 情 况下,具 有一 定黏 性土 质 的挖方 边坡 坡度,取值 为 1:0.50 1:1.50,个别情 况下 可放 缓 至 1:1.75;b)岩 质 挖方(开采
34、)边 坡 形式 及 坡率 应 根据 工程 地 质与 水 文地 质 条件、边 坡 高度、施工 方法,结合自 然稳 定边 坡和 人工 边坡的 调查 综合 确定;c)边坡高 度大 于 20 m 的坡 面,宜采 用分 层防 护和 坡脚 加固等 技术 措施。当 开采 边坡较 高时,可根 据 不同 的 岩石 性质 和 稳定 要 求开 采 成折 线式 或 台阶 式,台 阶 式边 坡的 中 部应 设 置边 坡平台(护坡 道),边 坡 平 台的 宽度 宜3 m 4 m,并可 根 据工程 施工 机械 作业 需要 适当放 宽;d)整治后 使用 要求 为建 筑边 坡时,应符合 GB 50330 的 规定。6.2.2.
35、2 边坡防 护 6.2.2.2.1 边坡防 护形式 有实 体式护 面墙、干砌片 石护 坡、浆 砌片石 护坡、混凝 土预制 块护坡、植 物护坡、土 工模 袋工 程护 坡 等。在确 保安 全的 工况 下,优先采 用干 砌片 石、植 物 护坡、土 工模 袋工 程护 坡。6.2.2.2.2 实体式 护面墙 多用 在一般 土质边 坡,以 及易 风化的 岩质边 坡与其 他风 化严重 的软质 岩层 和较破碎 的岩 石地 段。其所 防护的 边坡 坡度 一般 不大 于 1:0.50,且 应自 身稳 定。6.2.2.2.3 干 砌 片 石 护 坡 用 于 防 护 受 到 水 流 冲 刷 等 有 害 影 响 的 部
36、 位,被 防 护 的 边 坡 坡 度 一 般 应 为1:1.50 1:2.00。6.2.2.2.4 浆砌片 石护坡 适 用于 边坡 缓于1:1.00 的 土质 边坡 或 易风化 的岩 质边 坡,一般 与 浸水挡 土墙或护面 墙等 组合 使用。6.2.2.2.5 混凝土 预制 块护 坡适 用于 防护临 水且 具有 较大 的流 速和波 浪的 冲击 边坡。6.2.2.2.6 植被护 坡 工程 宜与 格构、格栅等 防护工 程结 合使用;植被 护坡工程 设 计前,应先进 行边 坡稳定性 评价,在 边坡 坡体 稳定的 基础 上进 行植 被绿 化护坡。6.2.2.2.7 土工模 袋工 程护 坡应 设置 在洪
37、水 最高 水位 线以 上的 边坡,受洪 水影 响的 区域 应 采用预 制块、浆砌石 等刚 性结 构护 坡。土工模袋 工程 护 坡适 宜边 坡坡度 不宜 陡 于1:1,水 流流速 不宜 大 于1.5 m/s。6.2.2.3 地形整 治 6.2.2.3.1 对废弃 的矿 井及 矿洞 应进 行封堵。6.2.2.3.2 对于地 势较高 的矿 山,必 须评估 排土场 有无 可能形 成泥石 流,若 不符 合安全 要求必 须进 行清理或 建坝 拦挡。6.2.2.3.3 对存在 崩溃(塌)、滑坡、泥石 流等 地质 灾害 隐患 的排土 场 和 煤矸 石堆 场,按照 6.1 条款要求进 行治 理工 程设 计。6.
38、2.2.3.4 地形整 治 前 须按 照有 关规 定进行 表土 剥离 和表 土合 理存放,以 备覆 土时 使用。6.2.2.3.5 地形整 治 一 般采 用挖 高填 低的方式 进 行。宜结 合废 弃地场 地整 治,将废(尾)矿(土、石、渣)、煤矸 石 等 用于 场地 平整与 低洼 区域 回填 以及 高陡边 坡坡 脚区 域的 回填 压脚。6.2.2.3.6 废弃地 低洼区 域及 采坑等 进行回 填与压 实 时,应 合 理安排 岩土排 弃次 序,尽 量将含 不良 成分的岩 土堆 放在 深部,品 质适宜 的土 层包 括易 风化 性岩层 可安 排在 中上 部,富含养 分的 土层 宜 安 排 在 排土场
39、顶 部或 表层。DB41/T 2289 2022 8 6.2.2.3.7 平整后 的场 地应 有 控 制水 土流失 的措 施,特别 是控 制边坡 水土 流失 的措 施。6.2.2.3.8 挖填方、整 理后 的场 地地 面应达 到 相 应的 规划 用地 要求。6.2.3 植被恢 复工 程 6.2.3.1 植被恢 复效果 应与 周边环 境相协 调,优 先采 用本土 植物、适宜当 地生 长植物,不得 选用 可 造成生态 危害 植物。6.2.3.2 植被恢 复应根 据场 地具体 情况,采取平 整、覆土、整形 等 工程措 施进 行整治,达到 相应 植 被生长要 求。6.2.3.3 有一定 厚度 土层 的
40、坡 面植 被恢复 应与 造林 护坡 和种 草护坡 结合,宜 优先 采用 人 工直接 种植 灌、乔木和 草本 植物 恢复 植被,没有 特殊 景观 要求 时,宜乔草、灌 草或 乔灌 草相 结合。6.2.3.4 在坡比 小 于 1:0.3 岩质 陡 坡面上 可采 用穴 植灌 木、藤本植 物恢 复植 被。应沿 边坡等 高线 挖 种植穴(槽),利用 常绿 灌 木的生 物学 特点 和藤 本植 物的上 爬下 挂的 特点,在 穴(槽)内栽 植,从而 发 挥其生态 效益 和景 观效 益。6.2.3.5 边坡植被恢复工程设计应符合 GB/T 38360 的 规 定;矿 区 废 弃 地 植 树 造 林 要 求 应
41、符 合 GB/T 15776 的 规定。6.2.3.6 矿区废 弃地治 理后 作为旅 游风景 区时,应配 置观赏 价值高、有地 方特 色的植 物。在 植物 配 置上应相 互配合,并 应协调 空间层 次、树 形组 合、色 彩搭配 和季相 变化 的关系。其绿 化应结 合自 然环 境,突出自 然景 观特 色。6.2.3.7 植被养 护工 程应 充分 利用 已有水 利工 程设 施,并应 与矿山 排水、道 路、植被 类 型、数 量位 置、供电等 工程 设计 统筹 安排,经过 多方 案技 术经 济比 较确定。6.2.3.8 矿山植 被养护 宜采 用节水 灌溉工程。节 水灌 溉工程 的规划 应根据 当地 自
42、然和 社会经 济条 件、水资源 承载 能力 和节 水灌 溉发展 水平,因 地制 宜合 理选择 节水 灌溉 工程 的类 型和规 模。6.2.3.9 矿山植 被养 护应 因地 制宜 设置 养 护水 塘 或 高位 水池 作为灌 溉水 源,应符 合以 下要求:a)依 据 矿山 地 形条 件或 林 地养 护 需求,可在 露采 场 底盘 布 设养 护 水塘。对 于 露天 采 空区 形成较深、大的 矿 坑,为减 少 开挖 取 土填 方 对采 空区 周 边生 态 的破 坏,可 采用“挖深 垫 浅”的方法整 治,挖 掘 深水 区使 之 为蓄 水 塘库。也可 利用 地 形在 露 采场 坡 顶修 筑高 位 水池,达
43、到 蓄水和林地灌 溉的 需求;b)露 采 场底 部 养护 水塘、露采 场 坡顶 高 位水 池的 设 计多 见 于大 面 积采 煤塌 陷 修复 单 元修 复为耕地的情 况。对矿 山面 积较 大的林 地修 复区,也 可以 实际情 况而 设。6.2.3.10 灌溉设 计保 证率 应符 合 GB 50288 的 规定,管 道输 水 灌溉工 程应 符 合 GB/T 20203 的 规定。6.2.4 含水层 修复 治理 工程 6.2.4.1 对于含 水层顶 底板 结构破 坏的治 理,可 采用 防渗帷 幕、防 渗墙 工 程措 施封堵 含水层 顶底 板 破坏处周 围的 含水 层,避免 含水层 结构 地下 水的
44、 流失,治理 恢复 其隔 水层 功能。6.2.4.2 对于地 下水水 位下 降、水 量减少(或疏 干)的治理,可采 用防渗 帷幕 拦截主 要导水 通道 和 对自然溢 水井 口封 堵等 堵截 工程措 施治 理。6.2.4.3 地下含 水层 修复 治理 工程 设计应符合 HJ 651、HJ 2015 的 规定。土地综 合整 治工 程 6.3 6.3.1 一般规 定 DB41/T 2289 2022 9 6.3.1.1 土地综 合整治 工程,应合 理确定 各类用 地的 布局与 范围。应优化 土地 利用结 构与布 局,节 约集约利 用土 地;增加 有效 耕地面 积,提高 耕地 质量;完善 农田 基础
45、设施,增 强防灾 减灾 能力;构 建 生 态景观,保护 生物 多样 性。实现土 地资 源的 可持 续利 用,保 障粮 食生 产能 力。6.3.1.2 田间基 础设 施占 地率 不应 高于 8%,田间 基础 设施 涉 及的地 类的按照GB/T 21010 的规 定执行。6.3.1.3 应根据 当地经 济社 会发展 水平、基础设 施的 重要程 度和相 关设施 的关 联程度,确定 基础 设 施设计适 用年 限,不应 低 于15 年。6.3.1.4 耕 地 质 量 等 别 应 达 到 所 在 县 同 等 自 然 条 件 下 耕 地 的 较 高 等 别,耕 地 质 量 等 别 应 按 照 GB/T 28
46、407 的 规定 执行。6.3.1.5 复垦后 的耕 地土 壤环 境质 量应符 合 GB 15618 规定 的 类土 壤环 境质 量标 准。复垦后 的 土 地应满足 TD/T 1036 质量 控制 标准。6.3.1.6 工程设 计应积 极采 用新技 术、新 材料、新设 备和新 工艺,做到因 地制 宜、经 济实用、节 约 资源、安 全环 保、方便 管理。6.3.2 土地平 整工 程 6.3.2.1 土地平 整应满 足灌 溉、排 水和田 间耕作 等要 求,有 利于提 高水肥 利用 效率和 灌水均 匀度,促进作物 生长 及防 止水 土流 失,便 于生 产管 理。6.3.2.2 土地平 整时,应 先进
47、 行单 元划分,并 应符 合以 下原 则:a)平 原 地区 宜 以末 级固 定 道路 或 沟渠 控 制的 田块 作 为平 整 单元,山地 丘陵 区 宜以 一 个梯 田台面作为平 整单 元;b)渠道自 流灌 区宜 以满 足末 级灌水 单元 及其 水位 衔接 条件的 格 田 作为 平整 单元;c)对 于 低(洼)地 回填 或 高地 降 低高 程 的,可将 该 区域 内 土方 量 实现 自身 平 衡的 局 部低(洼)地或局 部高 地作 为平 整单 元。6.3.2.3 应先对 布局不 合理、零散 的田块 进行归 并和 集中,需要合 并的田 块,应通过 挖高填 低,实 现田块内 部土 方的 挖填 平衡
48、和工程 量最 小,当不 能实 现田块 内部 土方 挖填 平衡 时,应 按照 就近 原 则 进 行 土方调配。6.3.2.4 土地平 整时应 保护 表土。确需表 土剥离 的,应先将 表土单 独堆放,待 平整完 成后,再均 匀 摊铺。6.3.2.5 耕作田 块规模 应根 据地形 条件、耕作方 式、作物种 类和种 植习惯 等综 合确定,平原 区不 宜 低于200 亩,丘陵 山区 可适 当减少。6.3.2.6 地面平 整时耕 作田 块应实 现田面 平整,横向 坡降应 尽量小,纵向 坡降 应根据 土壤条 件和 灌 溉方式确 定。6.3.2.7 土地平 整工 程设 计应 符 合TD/T 1012 的规 定
49、。6.3.3 灌溉与 排水 工程 6.3.3.1 灌溉与 排水工 程总 体设计 应符合 规划要 求,遵循以 节水增 效为中 心,以水资 源总量 控制、提高农田 灌和 生产、生 活用 水利用 率和 水功 能区 水质 达标率 为目 标,水土 资源 合理、高效、持 续 利 用,经济、资 源、环境 协调 可持 续发展 的原 则。6.3.3.2 灌区工 程设计 应确 定设计 水平年、灌溉 设计 保证率、灌溉 水利用 系数;确定 工程等 级、洪 水标准、灌区 农田 排涝 标准、排渍 标准,土 壤改 良和 防治盐 碱(渍)化 的排 水标 准。DB41/T 2289 2022 10 6.3.3.3 应在水 土
50、资 源平 衡分 析的 基础上,确 定灌 溉方 式、灌 区规模 和总 体布 局,并应 确 定水源 工程、灌溉与 排水 工程 规模 和主 要设计 参数;进行 田间 工 程典型 设计,制定 灌溉 节 水和用 地措 施;根 据灌 区 规模进行 灌区 监测、信 息化 及管理 设施 设计,提 出工 程实施 意见 和管 理办 法。6.3.3.4 灌溉方 式应根 据灌 区气象、作物、地形、土 壤、水 源、水 质,农 业生 产及发 展、管 理和 经 济社会等 条件 综合 分析 确定。6.3.3.5 排水方 式应根 据灌 区涝、渍、碱 的成因,结 合地形、降水、土壤、水 文地质 条件,因地 制 宜地选择 水平 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