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93.040CCS P 28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4842023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规范2023-07-05 发布2023-08-04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 23/T 3484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35材料.46构件设计.67构件预制与运输.78构件安装连接.129质量验收.14附录 A(资料性)预制构件信息标识.20附录 B(规范性)高性能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21附录 C(资料性)公路预制装配式下部结构质量检验评定表.22DB 23/T 3484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
2、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柯、齐琳、徐徉、于茵、矫震、宋清峻、姜健锋、徐兰钰、刘劲草、邢明明、祖发金、赵国强、李旭、李晶垚、刘佳伟、曲世琦、韩文婷、芮一鸿、郑华、曲世忱、刘长刚、刘召辉、于凤河、张洪亮、李钧、计伟帅、李博、王鹏、杨雪冬、史梁、刘骁、张劲松、刘云友、陈海风、荣梅、杨民、陈春恒、高雪岑、滕野、刘佳
3、晨、曹罡、孙艺强、罗婷婷。DB 23/T 348420231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寒区桥梁装配式下部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寒冷地区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或7度抗震设计的区域,采用装配式下部结构技术的公路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其它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499.1钢筋
4、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T 5044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 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JG/T 225预应力混凝土用
5、金属波纹管JG/T 398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J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27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T 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钢筋套筒灌浆链接应用技术规程JTG B02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DB 23/T 348420232JTG/T 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2231-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
6、久性设计规范JTG 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T 3365-05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T 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CJJ 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6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3.2装配式下部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构造装配形成的混凝土下部结构体系。3.3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插入另一
7、构件的预埋波纹钢管内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3.4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筒,简称灌浆套筒。灌浆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3.5全灌浆套筒两端均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灌浆套筒。3.6半灌浆套筒一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另一端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钢筋的灌浆套筒。3.7套筒灌浆料套筒灌浆料是以水泥为基体,以高强材料为骨料,辅以高流动、防离析、微膨胀等性能外加剂组成的干粉料,现场加水搅拌均匀后用于填充钢筋和套筒或金属波纹管间的空隙。3.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金属套筒的端部插入钢筋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DB 23/T 34842
8、02333.9垫层砂浆填充在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之间的高强无收缩砂浆过渡层,常用于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之间的拼接。3.10环氧拼接缝采用环氧粘结剂进行连接的接缝,常用于立柱节段之间以及盖梁节段之间的拼接。3.11调节设备用于辅助调整预制构件空间位置,确保预制构件安装定位准确的设备。3.12调节垫块设置在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之间的垫块,用于调节构件标高、水平度、垂直度以及控制砂浆垫层的厚度。3.13专用定位板根据预制构件钢筋位置精确钻孔的钢板,用于钢筋笼加工精度检测、构件预制台座钢筋定位或预留钢筋定位。3.14构件实体检验对已进入施工现场的构件,按照进场检验批次,以一定比例进行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
9、度、钢筋数量、几何尺寸以及合同约定项目的检验。4基本规定4.1在装配式下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关系,综合考虑设计、预制、运输、安装等条件,形成结构合理、经济美观、预制简单、运输方便和安装快捷的设计方案。4.2装配式下部结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原则,满足通用性和少规格的要求。应根据本地已有装配式下部结构类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下部结构尺寸和形状,并选择适宜的连接构造和节段划分方式。4.3灌浆套筒连接可用于预制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和立柱节段之间的连接,并可布置在同一断面;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可用于立柱与盖梁之间的连接。4.4装配式下部结构施工前应根据
10、技术特点和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应包括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的施工方案、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等。4.5预制构件宜在符合条件的专业预制厂内加工;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和必要的试验检测设施。4.6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对构件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4.7预制构件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其安全稳定。4.8预制构件施工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上一道施工工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4.9预制构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前应在构件表面明显位置进行标识,包括工程名称、构件编号、生产日期等,宜按附录 A 记录,宜采用二
11、维码、预埋信息芯片等信息化标识。DB 23/T 3484202345材料5.1混凝土5.1.1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除应符合 JTG 3362 和 JTG/T3650 的规定外,具体性能指标还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5.1.2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5.1.3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 JTG 3362 的规定。5.1.4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渗性能,抗冻等级不应小于 F300,抗冻耐久性指数不小于 80%,抗渗等级不应小于 P6。5.2钢筋和钢材5.2.1普通钢筋应采用 HPB300 和 HRB400 级及以上钢
12、筋,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 1499.1 和 GB/T1499.2 规定。5.2.2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 HPB300 钢筋制作,相应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 1499.1 的规定。5.2.3钢材的设计指标等应符合 JTG D64 的规定。5.3套筒灌浆料5.3.1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中所使用的套筒灌浆料,技术性能除应符合 JG/T 408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套筒灌浆料的性能指标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流动度(mm)初始 320JG/T 40830 min 260抗压强度(MPa)1 d 35GB/T 176713 d 6028 d 100竖向膨胀率(%)3
13、 h 0.02JG/T 40824 h 与 3 h 差0.020.40氯离子含量(%)0.03GB/T 8077泌水率(%)0GB/T 50080抗冻等级(抗冻耐久性指数)F300(80%)GB/T 50082抗渗等级 P6氯离子扩散系数 DRCM(28 d 龄期,10-12m2/s)75.3.2套筒灌浆料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5.3.3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表 1 全部项目,型式检验报告由生产商提供,并需按 JGJ 355 提供与之配套的灌浆套筒制成灌浆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5.3.4套筒灌浆料强度和拼接缝砂浆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同条件试块强度均不应
14、小于 35 MPa 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在养护期间,应避免对构件产生振动或碰撞等影响,保持安全稳定要求。DB 23/T 3484202355.4垫层砂浆5.4.1不同类型构件拼接缝间的垫层砂浆,应采用微膨胀水泥基砂浆,技术性能除应符合 GB/T 5044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 2 的规定。5.4.2垫层砂浆宜采用早强型,初凝时间不应低于 2 h。5.4.3垫层砂浆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应小于 2.6,含泥量不应大于 1%,且不应有泥块存在。表 2垫层砂浆的性能指标检测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流动度(mm)初始 290JG/T 40830 min 260抗压强度(MPa)
15、1 d 30GB/T 1767128 d 60,且大于被连接构件强度等级10 MPa竖向膨胀率(%)3 h 0.02JG/T 40824 h 与 3 h 差0.020.10氯离子含量(%)0.03GB/T 8077泌水率(%)0GB/T 50080抗冻等级(抗冻耐久性指数)F300(80%)GB/T 50082抗渗等级 P6氯离子扩散系数 DRCM(28 d 龄期,10-12m2/s)75.5灌浆套筒5.5.1灌浆套筒性能指标应符合 JG/T 398 的规定。5.5.2灌浆套筒按钢筋连接方式可制作成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5.5.3灌浆套筒与套筒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符合 JGJ 107 中 I
16、 级连接接头的规定。5.5.4灌浆套筒与套筒灌浆料组合体系性能应经过国家专门质检部门试验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合格报告。5.5.5灌浆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为 30 mm50 mm。5.5.6灌浆套筒在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抽取灌浆套筒检验外观质量、标识和尺寸偏差,并对连接接头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检验方法及要求应符合 JGJ 355 的规定。5.6金属波纹管5.6.1金属波纹管应为圆形不锈钢波纹管,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JG/T 225 的规定。5.6.2下端压浆口应连接压浆管,上端出浆口应连接出浆管或直接由端部出浆,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为 30 mm50 mm。
17、5.7环氧粘结剂5.7.1同类构件拼接缝采用环氧树脂胶粘结剂,其基本性能应符合 GB 50367、GB 50728 和 JTG/T J22的相关规定。DB 23/T 3484202365.7.2环氧粘结剂 12 h 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大于 40 MPa,1 d 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大于 60 MPa,7 d 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大于 80 MPa,7 d 抗剪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 12 MPa,混凝土与混凝土的拉弯断裂破坏应发生在混凝土内部。5.7.3环氧粘结剂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能力、耐冻融能力、耐应力作用能力、耐盐雾作用等特性,长期使用性能和耐介质浸蚀性能应符合 GB 50728 的规定。5.7.4同类
18、构件之间环氧粘结剂初步固化时间不应小于 1 h,粘结时应在规定的两面涂抹厚度条件下,发生均匀的挤出量,并仅有滴挂而无流淌现象。6构件设计6.1一般规定6.1.1满足本文件规定的灌浆套筒、金属波纹管、套筒灌浆料以及砂浆垫层等连接材料和构造要求时,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静力分析可同现浇混凝土下部结构。6.1.2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可按 JTG D60、JTG 3362、JTG/T 3365-05 和 CJJ 11 的规定进行验算。6.1.3抗震分析、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 JTG/T 3365-05、JTG/T 2231-01 和 CJJ 166 的规定。6.1.4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特点、使用年
19、限、环境条件、施工条件按 GB/T 50476 和 JTG/T 3310 设计。6.1.5构造设计应遵循预制及安装过程的质量精度控制要求和方便施工原则。6.2计算规定6.2.1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计算应包括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构件接缝位置应力计算三部分内容。6.2.2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计算时作用(或荷载)效应按 JTG 3362 和 JTG/T 3365-05 的规定执行。6.2.3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接缝位置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应符合 JTG/T 3365-05 的规定。6.2.4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分段安装时,节段间的环氧固化过
20、程中,节段间压应力不应小于0.3MPa。6.2.5拼接缝处无特殊防护时,其耐久性设计可根据桥梁运营和所处环境的要求,同时在作用(或荷载)的频遇组合和荷载准永久组合下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拉应力应小于预制构件材料和连接材料的允许设计拉应力。6.3构造规定6.3.1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设计钢筋、预埋吊点构造、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应合理布置,并在设计图中予以说明。6.3.2装配式混凝土立柱纵向钢筋宜对称布置且采用大直径钢筋,纵向钢筋之间的中心距宜小于350mm,且至少每隔一根宜用箍筋或拉筋固定。6.3.3套筒间净距不宜小于:25 mm、骨料最大粒径的 1.4 倍、被连接纵向钢筋的直径 d
21、s 三个条件中的大值。6.3.4套筒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 JTG 3362 的规定,当预制构件中预埋灌浆套筒后导致纵向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 50 mm 时,宜在保护层内增设置直径不小于 6 mm,间距不大于 100 mm 的钢筋网。6.3.5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应在灌浆套筒压浆口下缘处设一道箍筋。套筒与箍筋应采用绑扎连接,不应采用焊接连接。6.3.6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中的圆形金属波纹管净距不应小于 50 mm,且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 1 倍,净保护层厚度应符合 JTG 3362 的规定。6.3.7金属波纹管下端应设置压浆口连接压浆管,上端应设置出浆口,连接出浆管或直接由端部
22、出浆;DB 23/T 348420237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 30 mm。6.3.8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中立柱与承台、立柱与盖梁不同类型构件之间的拼装接缝砂浆填充层厚度宜为 10 mm30 mm,同类型构件之间采用环氧拼装接缝时厚度宜为 1 mm3 mm。6.3.9灌浆套筒设置在墩身且其位于潜在塑性铰区域内时,箍筋的配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不应小于灌浆套筒的高度加 5 d(灌浆套筒外径)范围;b)灌浆套筒高度加 5 d(灌浆套筒外径)范围外箍筋量应逐渐减少。6.3.10墩柱和台身的纵向套筒钢筋应延伸至盖梁顶面和承台底面附近,锚固长度应在 JTG 3362 的基础上增加
23、10 ds(ds 为纵向钢筋的直径)。6.3.11桥墩柱身塑性铰加密区域配置的箍筋应延伸到盖梁和承台内,距离不应小于灌浆套筒或波纹管的高度。6.3.12预制装配式盖梁采用沿盖梁长度方向分段预制拼接时,预制构件的拼接面宜采用剪力键方式,剪力键尺寸(见图 1)应满足下列规定:a)腹板剪力键的布置范围不宜小于梁高 h 的 75%,剪力键横向宽度宜为盖梁宽度的 75%;b)剪力键应采用梯形或圆角梯形截面;剪力键的高度 h1 应大于混凝土最大集料粒径的 2 倍且不应小于 35 mm;剪力键的高度 h1 与其平均宽度 b1 比宜取为 1:2。图 16.3.13位于水中的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其拼接缝位置应
24、避开冬季水线冰冻区域。6.3.14预制构件重量宜小于 150 t,其截面尺寸高度不宜大于 3.0 m,宽度不宜大于 3.5 m。6.4抗震设计6.4.1本文件适用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 g 及以下地区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的抗震设计。6.4.2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应符合 JTG B02 和 JTG/T 2231-01 的规定。6.4.3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在 E1 和 E2 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应按照 JTG/T 2231-01 的规定建立桥梁结构的空间动力计算模型,并应对接缝的力学特性进行模拟。6.4.4装配式混凝土墩柱、系梁可作为延性构件设计,桥梁盖梁、支座、和节点宜
25、作为能力保护构件,墩柱的抗剪强度宜按能力保护原则设计。6.4.5装配式混凝土下部结构抗震验算应按 JTG/T 3365-05 的规定执行。7构件预制与运输7.1一般规定7.1.1构件预制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包含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DB 23/T 348420238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运输方案及吊点设计等生产方案。7.1.2构件预制前构件制作单位应熟悉设计文件,掌握设计意图,完成施工图深化设计,并根据深化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模板设计。7.1.3预制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7.1.4预制构件的预埋件、吊点
26、等应由施工单位进行验算,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复核。7.1.5运输前应对运输路线实地勘察并优选运输路线,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根据构件大小、重量选择合理的吊装设备及运输车辆。7.1.6预制构件用混凝土的性能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除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文件外,还应符合 JGJ 55、JGJ/T 283、JTG/T 3365-05 和 JTG/T 3650 等的相关规定。7.1.7预制构件用的钢筋、钢筋笼加工、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安装定位、预埋件埋设、台座标高等精度控制应按照本文件及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1.8下部结构
27、预制构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前应检查标识信息,确保清晰完整。7.1.9预制构件的运输及安装设备应满足节段重量、运输条件、架设安装工艺等要求。安装设备、支撑等临时结构的安装、调试、使用、拆除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7.2预制场地要求7.2.1预制场地选址应充分考虑场内、外运输条件,预制场地规划和布置应便于构件预制、移运、存放、养护及外运的施工作业,应根据各功能区划分进行专项设计,并符合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7.2.2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场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充分考虑冬季土体冻胀力对地基的影响。7.2.3预制台座、修整区台座、存放台座及
28、场内移运道路等设施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台座应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制作,且应保证其坚固、稳定、不沉陷;当用于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时,宜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的地基进行特殊加固处理;b)台座的间距应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 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2 mm,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 mm。7.3墩柱预制7.3.1墩柱预制长度应考虑拼接缝处砂浆的厚度。7.3.2墩柱钢筋应在专用胎架上制作加工成型,胎架上支撑定位体系应保证主要受力钢筋不变形,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应用专用定位板进行复测。钢筋笼绑扎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CJJ 2 的规定
29、。7.3.3墩柱模板应进行专项设计,宜采用定型模板,其厚度不小于 10mm,对拉螺杆宜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7.3.4墩柱钢筋笼应满足构件设计图要求,宜采用专用定位板,钢筋笼应符合下列要求:a)墩柱钢筋笼中的灌浆连接套筒应采取可靠限位措施,吊装及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发生变形或移位;b)应在专用胎架上制作,各向尺寸允许偏差均为5 mm;c)钢筋的弯配加工宜采用高精度专用数控设备;钢筋下料长度应严格控制,允许偏差为2 mm,插入套筒的主筋端部应打磨平整;d)墩柱钢筋笼中灌浆连接套筒安装施工技术按 7.5 规定执行;DB 23/T 348420239e)主要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其连接接头质量
30、应符合 JGJ 107 中 I 级连接接头要求;f)制作完成后,应采用专用定位板进行复测。7.3.5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安装定位允许偏差为2 mm。7.3.6墩柱钢筋笼内应安装成品所需的吊点预埋件、现场调节设备用的预埋件、支座预埋件等各类预埋件并采取固定措施,同时吊点处应局部加强。7.3.7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对墩柱钢筋笼、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定位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均为2 mm;台座表面标高及水平度应进行复测,标高允许偏差1 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 mm/m。7.3.8墩柱的预制节段宜竖向预制,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优先浇筑灌浆套筒处的混凝土。7.3.9墩柱预制完成后应对墩柱尺寸进行复
31、测,灌浆套筒定位或钢筋定位各向允许偏差均为2 mm。7.4盖梁预制7.4.1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应与固定钢筋制作成整体模块后,再置于盖梁钢筋笼内,必要时模块应进行加固。7.4.2预制构件宜采用钢模板,并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模板专项设计;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满足多次重复使用不变形的要求。模板在出厂前应进行拼装验收,模板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7.4.3预制构件模板安装位置应准确,各部位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对拉螺杆宜采用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对拉螺栓位置应对称均匀;接缝应严密且不漏浆。7.4.4盖梁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成,浇筑时宜先行浇筑灌浆套筒
32、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范围内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确保金属波纹管不发生挤压变形和损伤。7.4.5盖梁钢筋笼应满足构件设计图要求,宜采用专用定位板,钢筋笼应符合下列要求:a)筋笼尺寸应准确,钢筋笼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钢筋笼产生变形;b)钢筋笼合模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文件及国家现行相关验收标准的规定。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同强度混凝土垫块,且应与钢筋笼或网片绑扎牢固;垫块宜按梅花状布置,间距应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c)钢筋笼合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d)钢筋的加工宜采用高精度专用数控设备;钢筋下料长度应严格控制
33、,允许偏差为2mm,插入套筒的主筋端部应打磨平整;e)应按构件设计图纸安装好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连接件、预埋件、进浆管和出浆管等;f)盖梁钢筋笼主要受力钢筋纵筋和箍筋连接宜采用气体保护电弧焊;g)主要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7.4.6盖梁钢筋笼内应安装成品所需的吊点预埋件、现场调节设备用的预埋件、支座预埋件等各类预埋件并采取固定措施,同时吊点处应局部加强。7.4.7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对盖梁钢筋笼、灌浆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定位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均为2 mm;同时应对台座表面标高及水平度进行复测,标高允许偏差1 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 mm/m。7.4.8盖梁预制完成后应对盖梁空间尺
34、寸进行复测,灌浆套筒定位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定位各向允许偏差均为2 mm。7.4.9灌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安装定位允许偏差为2 mm。7.5灌浆套筒安装7.5.1灌浆套筒预制厂内安装前应按厂家提供的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及产品说明书检查套筒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配件等。DB 23/T 34842023107.5.2半灌浆套筒的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 JTG/T 3650 的有关规定。钢筋机械接头性能应符合 JGJ 107中 I 级连接接头要求。7.5.3全灌浆套筒预制端和钢筋连接接头应放入止浆塞,并确保密封牢固。7.5.4灌浆套筒压浆管、出浆管和对应的压浆口、出浆口连接应密封牢固,压浆管、出浆管长度应根据承台
35、、墩柱或盖梁尺寸预留准确,并用止浆塞塞紧。出浆口位置应高于套筒顶部不小于 50 mm,采用下位孔进行压浆,宜采用智能压浆。7.5.5灌浆套筒现场装配端应采用装有定位销的定位板定位,安装允许偏差为2 mm。7.5.6灌浆套筒预制安装端及现场拼装端钢筋伸入长度均不应小于10 ds(ds为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套筒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 30 mm;套筒制作允许偏差为2 mm;安装时套筒方向应正确放置。7.5.7灌浆套筒与箍筋应进行绑扎固定,不应采用焊接。7.5.8预制构件拆模后,应及时全数检查灌浆套筒内腔是否干净通畅,确保无水泥浆等杂物,如有漏浆或杂物,
36、应及时清理干净。7.6灌浆金属波纹管安装7.6.1金属波纹管安装前应按 JG/T 225 的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7.6.2金属波纹管应内应采用足够刚度的内衬措施保证其预制过程中不变形。7.6.3压浆管、出浆管和对应的金属波纹管压浆口、出浆口连接应密封牢固,压浆管、出浆管长度应根据承台或盖梁尺寸预留准确,并用止浆塞塞紧;如直接由上端出浆,端部应采取密封保护措施。7.6.4金属波纹管全长不应小于 24 ds(ds 为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得拼接;内径不宜小于 ds(ds 为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40mm,内径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对于内径不大于 10cm 的波纹管,其钢带厚度(壁厚)不应小
37、于 0.45 mm,波纹管肋高不应小于 3.10 mm。7.6.5金属波纹管应与箍筋进行绑扎固定,不应采用焊接。7.6.6预制构件拆模后,应全数检查灌浆金属波纹管管道内是否干净通畅,如有漏浆或杂物,应及时清理管道。7.7构件混凝土养护7.7.1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水泥品种、外加剂、施工进度要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并严格实施。7.7.2当气温低于 5 时,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而应覆盖保温。7.7.3预制构件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覆盖浇水和塑料薄膜覆盖的自然养护、化学保护膜养护和蒸汽养护方法。墩柱、盖梁等体积较大预制混凝土构件宜采用自然养护方式。冬期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38、,宜采用蒸汽养护方式。7.7.4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养护阶段。混凝土成型后的静停时间不宜少于 2h,升温速度不宜超过 25/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 20/h,最高和恒温温度不宜超过 65;混凝土构件或制品在出池或撤除养护措施前,应进行温度测量,当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大于 20时,构件方可出池或撤除养护措施。7.8构件场内移运7.8.1预制构件在场内的移运、装车宜采用轮胎式搬运机或框架式起重机,且应预设相应的移运通道。7.8.2框架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等大型吊装设备应进行专项性能检测并出具有效安全检验合格证。吊具、吊架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和维护。吊装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使用
39、前应检查机具的性能、使用、检验记录。DB 23/T 34842023117.8.3预制构件用运输车辆进行转场时,宜按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和形状选择不同放置方式,进行受力验算,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7.8.4预制构件在移运、存放或吊装时,混凝土或预应力孔道压浆体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 80%。7.8.5构件移运、吊放应匀速、缓慢,保护预制构件成品不受损伤。7.9构件场内存放7.9.1应根据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预制构件场内运输与存放计划。7.9.2预制构件应按照其刚度及受力情况选择对应的堆放方式。构件水平向存放时,其支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位置,竖向存放时应有必要的
40、支护措施。7.9.3构件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a)构件吊离预制台座移至存梁场后,尚未满养护龄期的应继续养护;b)构件存放宜采用枕木、橡胶板等弹性支撑物支承,构件支点位置应得到设计认可;c)当重叠堆放构件时,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每层构件间的垫木或橡胶板应上下对齐;叠放的高度宜按构件的强度、存放台座地基的承载力、垫木强度及堆放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大型构件叠放的层数不宜超过 2 层,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的措施;d)构件存放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未规定时,不宜少于 14 d。7.9.4雨季或春季融冻期间,应对存放台座沉降进行定期观测,当发现问题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台座不均匀沉降而造
41、成构件损坏。7.9.5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进行存放,且要有一定的移运通道,标识宜朝向有通道的一侧。7.10吊装7.10.1吊装方案应符合 GB 6067.1、JGJ 33、JGJ 276、JTJ F90 的规定。7.10.2吊装体积、重量较大的装配式桥墩等大型构件,其吊装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方案经有关单位审批合格后方可实施。7.10.3起重设备等大型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有关规定。7.10.4吊装前,应检查复核使用的吊架、吊索、卡具、起重设备等安全操作状态。7.10.5构件运输前和工地现场安装前都应进行试吊装。7.10.6构件吊装就位时,应缓慢平稳,防止撞伤。7.10.7构件临时固定措施就位后,
42、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方案实施。7.11构件场外运输7.11.1运输路线应平坦、通畅,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最小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运输车的允许转弯半径。7.11.2预制构件运输宜选用低平板车,并采用专用托架,构件与托架绑扎牢固。运输保护及固定方案应进行专项设计。7.11.3运输车装载构件时,应再次检查构件运输顺序、装车方向、支承点设置、构件固定措施和外露钢筋保护措施。7.11.4运输过程中,构件必须有可靠支撑且绑扎牢固。7.11.5运输车起步和运行应缓慢,平稳前进,严禁突然加速或紧急制动;当运输车接近目的地时应减速徐停。7.11.6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构件与钢丝绳等刚性物件之间需放置橡胶垫等,防止
43、损伤构件棱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构件变形。DB 23/T 34842023127.12临时堆放7.12.1工地临时堆放场地应压实和平整,构件宜按安装顺序存放。7.12.2构件应水平向存放,支点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7.12.3应采取成品堆放保护措施。7.12.4堆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机械覆盖范围内,以避免起吊盲点及二次转运。堆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且不受其它施工作业影响。8构件安装连接8.1一般规定8.1.1构件安装连接前应建立满足安装精度要求的施工测量控制网。8.1.2构件安装连接前应根据不同环境、气候特点对预制构件现场安装制定专项技术方案、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8.1.3构件安
44、装连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并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复核构件位置及临时支撑方案,现场环境 应满足吊装施工要求。8.1.4构件安装连接前应对安装方案中的材料、设备、机具到场情况、吊装区域地基处理情况进行严格检查,最大限度的保证吊装施工安全。8.1.5构件安装连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安装方案对各级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安全操作及环境保护交底。8.1.6构件安装连接前宜对代表单元构件进行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8.1.7调节设备宜采用千斤顶等工具,预埋件应在构件预制时安装。8.1.8砂浆垫层施工环境温度宜为 5 35;低于 5 时不应施工。8.1.9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低于 5 或最
45、低气温低于-3 时,不应进行预制构件现场安装连接施工。8.2承台预埋件安装8.2.1承台钢筋笼中的灌浆连接套筒应采取加固措施,钢筋笼吊装及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发生变形和位移。8.2.2承台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预埋件、套筒位置、套筒压浆管、出浆管、模板进行检查,并检查套筒密封性。8.2.3两个相邻套筒间应采用专用定位器进行位置定位。8.2.4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完成后须对定位器纵横向中心距离进行复测,以免造成偏差。8.2.5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预留钢筋、灌浆连接套筒或灌浆金属波纹管定位进行检查,允许偏差为2 mm。8.3立柱与承台安装连接8.3.1立柱与承台安装连接工艺流程:拼接缝测量铺设挡浆模
46、板调节垫块找平充分湿润拼接缝表面铺设砂浆垫层墩柱吊装就位调节设备安放垂直度、标高测量调节墩柱垂直度灌浆套筒连接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8.3.2安装连接前应对立柱与承台拼接面的坐标、标高和水平度进行复测。8.3.3墩柱与承台安装连接前,应对外露连接钢筋进行除锈。8.3.4拼接缝位置的承台上应布置调节垫块,总高度宜不大于 3 cm,宜选择不锈钢材质。DB 23/T 34842023138.3.5立柱安装就位后应设置临时安全措施。8.3.6垫层砂浆在拌浆时应制作试件,每个拼接部位不应少于 3 组,且与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8.3.7垫层砂浆应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8.4立柱间节段安装连接8.4.1安装
47、连接前应对立柱节段拼接缝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无水及无可见灰粉。8.4.2立柱间节段安装连接工艺流程:拼接缝测量铺设挡浆模板调节垫块找平充分湿润拼接缝表面铺设砂浆垫层墩柱吊装就位调节设备安放垂直度、标高测量调节墩柱垂直度灌浆套筒连接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8.4.3拼装前应对墩柱节段拼接缝表面进行复测,标高允许偏差为2 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 mm/m。8.4.4环氧树脂胶应均匀涂刷,厚度宜不大于 3 mm,涂刷时间应小于 30 min,涂刷前后均应采取防雨雪措施。8.4.5墩柱安装就位后,应设置临时防倾倒支承措施。8.5立柱与盖梁安装连接8.5.1盖梁安装连接工艺流程:拼接缝测量铺设挡
48、浆模板调节垫块找平充分湿润拼接缝表面铺设砂浆垫层盖梁吊装就位调节盖梁空间坐标灌浆套筒连接或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8.5.2安装前应对立柱与盖梁拼接缝表面进行复测,标高允许偏差为5 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1 mm/m。8.5.3盖梁与立柱安装前应进行匹配拼装,同时对外露钢筋的锈蚀、位置等情况进行检查,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和片状老锈。8.5.4在拼接面位置,立柱上应布置调节垫块;调节垫块的材质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8.5.5盖梁安装就位后应设置临时安全措施。8.5.6垫层砂浆在拌浆时应制作试件,每个拼接部位不应少于 3 组,且与施工现场同条件养护。8.5.7垫层砂浆应及
49、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8.6盖梁间节段安装连接8.6.1盖梁间节段安装前,应对拼接面进行预处理,清除尘土、油脂等污染物及松散混凝土与浮浆后并应进行冲洗和干燥处理。8.6.2环氧树脂胶应均匀涂刷,覆盖匹配面,厚度宜不大于 3mm,涂刷时间应小于 30min,施加临时预应力时,环氧树脂胶应在全断面挤出,同时应对孔道口做好防护。8.6.3临时预应力的布置、预应力钢筋类型、张拉顺序、张拉力应按设计方案执行,当设计对张拉力无规定时,匹配面的混凝土压应力不应小于 0.3 MPa。8.6.4盖梁节段拼装时,需设置临时支撑结构的应对支撑结构和基础进行检验,确保其安全稳定。8.7灌浆连接工艺8.7.1灌浆连接宜采
50、用以下工艺流程:灌浆料倒入搅拌设备计算用水量并精确称重水灰初拌(不少于 30s)专用设备高速搅拌(不应小于 5min)浆料倒入灌浆设备并连接压浆口压浆出浆口出浆或端部出浆持续出浆后(不少于 2 s)停止压浆并塞入止浆塞下一个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压浆。8.7.2水泥基灌浆料宜在连接前测试其抗压强度,满足规定后方可进行现场拼装连接。8.7.3连接部位压浆实施前,应现场模拟构件连接部位的压浆方式,对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 3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试压浆,压浆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压浆作业。8.7.4灌浆前应再次清理套筒或金属波纹管,检查进、出浆管,确保内腔通畅无杂物。8.7.5拌浆设备应采用大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