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5 ,大小:695.42KB ,
资源ID:154505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545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36 T 820-2023 茶树菇固体菌种.pdf)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36 T 820-2023 茶树菇固体菌种.pdf

1、ICS 67.080.20CCSB 31备案号: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8202023代替 DB36/T 8202015茶树菇固体菌种solid spawn of agrocybe cylindracea2023-09-18 发布2024-03-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8202023I目 次前 言.II引 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质量要求.25试验方法.56检验规则.67包装贮存.6附录 A(资料性附录)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8附录 B(资料性附录)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料配方.9DB36/T 820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

2、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36/T 8202015茶树菇菌种,与 DB36/T 820201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文件名称由茶树菇菌种修改成茶树菇固体菌种;b)修改了引言的部分内容(见修改版);c)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 1 章,DB36/T 820-2015 的第 1 章);d)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的相关内容(见第 3 章,DB36/T 820-2015 的第 3 章);e)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相关内容(见第 3 章,DB36/T 820-2015 的第 3 章);f)修改了表

3、格 1、表格 3、表格 5 相关内容(见第 4 章,DB36/T 820-2015 的第 4 章);g)章节名称抽样改成了试验方法(见第 5 章,DB36/T 820-2015 的第 5 章);h)调整并修改第 6 章节中部分顺序和内容(见第 6 章,DB36/T 820-2015 的 5.1、6.5、6.6);i)修改了微生物学指标的部分内容(见 5.2.3,DB36/T 820-2015 的 5.4.3);j)修改了留样的相关内容(见 6.3,DB36/T 820-2015 的 6.6);k)删除了标签、运输两节内容(DB36/T 820-2015 的第 7 章);l)修改了包装的相关内容

4、(见第 7 章,DB36/T 820-2015 的 7.2);m)修改了贮存的相关内容(见第 8 章,DB36/T 820-2015 的 7.4);n)修改了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料配方的相关内容(见附录 B,DB36/T 820-2015 的附录 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广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答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昌县福兴食品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云辉、戴建成、高志斌、孙鹏、何守文、廖妍玲、罗嗣龙、杨建平。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

5、情况为:DB36/T 820-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6/T 8202023III引 言栽培茶树菇(又名茶薪菇、杨树菇、柱状田头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使用的菌种是通过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培养基的混合体。国内通常采用三级扩大繁育程序,即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种)培育茶树菇菌种。为了规范我省茶树菇菌种生产、经销和使用,促进江西省茶树菇生产健康绿色、持续发展,特制定此标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内原有的部分生产技术或内容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件略显滞后,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实地考察,结合茶树菇生产现状,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改,因此本文件更具有先进性和

6、可操作性,对江西省茶树菇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具有指导意义。DB36/T 82020231茶树菇固体菌种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树菇固体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茶树菇固体菌种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 62 号3术语和定义NY/T 528-2010 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7、本文件。3.1母种stock cul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3.2原种mother spawn由母种菌丝体转接、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3.3栽培种spawn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可直接用于栽培,也称三级种、生产种。3.4高温抑制线high temperatured line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和通气不足的不良条件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现象。3.5DB36/T 82020232活力dynamism菌种的生长能力,包括:菌种生长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

8、3.6角变sectoring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3.7脱壁debonding因生长条件不适(包括菌龄过长、培养基水分过低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培养料萎缩、脱水而脱离菌种容器壁的现象。3.8拮抗现象antagonism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3.9积水 ponding因培养时间过长、生长条件不适(包括培养料过湿)或生理原因引起的菌种在培养容器壁或底部产生液体的现象。3.10菌种退化 spawn degradation菌种在传代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引起的原有的优良性状消失或变坏,出现长势

9、差、出菇迟、产量变低、质量变差等现象。3.11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次生菌丝的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两个核之间处产生一个短小弯曲的分枝,一个核进入弯枝,一个留在菌丝体内,菌丝中二个核一个向前移,一个向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并与细胞壁接触融化,分枝基部产生分隔膜,在原分支处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保留一个桥形结构。3.12两级抽样two-stage sampling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群,再从所抽中的群中随机抽取样本,整个抽样过程称为两级抽样。4质量要求4.1母种DB36/T 820202334.1.1容器规格容器规格应符合 NY/T 528-20

10、10 中 4.7.1.2 规定。宜使用 18mm180mm、20mm200mm 等标准玻璃试管。4.1.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表 1茶树菇母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容器洁净、完整、无破损棉塞或橡胶塞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培养基灌装量试管总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培养基斜面长度顶端距棉塞或橡胶塞 40 mm50 mm接种块大小(3 mm5 mm)(3 mm5 mm)菌种外观菌丝生长量菌丝刚长满斜面或占斜面 2/3 以上菌丝体特征菌丝直径 1.6 mm2.5mm,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呈绒毛状菌落边缘均匀、整齐角变无拮抗现象无原基无脱壁无斜面背面外观颜色均匀气味有茶

11、树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注:发菌程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提前或推后。4.1.3微生物学要求微生物学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表 2茶树菇母种微生物学要求项目要求锁状联合有霉菌和细菌等其他微生物不得检出4.1.4菌丝生长速度要求在 232下,菌丝在 PDA 培养基上 12d14d 长满斜面。4.2原种4.2.1容器规格容器规格应符合 NY/T 528-2010 中 4.7.1.3 规定。宜使用 750mL(或 850mL)标准菌种瓶。4.2.2感官要求DB36/T 82020234感官要求符合表 3 规定。表 3茶树菇原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容器洁净、完整、无破损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干燥

12、、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培养基表面距瓶口的距离50 mm5 mm菌种外观菌丝生长量长满培养基菌丝体特征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均匀,无高温抑制线角变无脱壁无拮抗现象无原基无培养物表面分泌物无,允许局部少量淡褐色水珠气味有茶树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注:发菌程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提前或推后。4.2.3微生物学要求微生物学要求应符合表 4 规定。表 4茶树菇原种微生物学指标项目要求锁状联合有螨虫不得检出霉菌和细菌等其他微生物不得检出4.2.4菌丝生长速度在 232下,菌丝 35d45d 长满培养基。4.3栽培种4.3.1容器规格容器规格应符合 NY/T 528-

13、2010 中 4.7.1.4 规定。宜使用(120mm130mm)280mm、150mm300mm等折角聚丙烯菌种袋。4.3.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5 规定。DB36/T 82020235表 5茶树菇栽培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容器洁净、完整、无破损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菌种外观菌丝生长量长满培养基菌丝体特征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均匀,无高温抑制线角变无脱壁无拮抗现象无原基无培养物表面分泌物无,允许局部少量淡褐色水珠气味有茶树菇菌种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注:发菌程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提前或推后4.3.3微生物学要求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 6

14、 的规定。表 6茶树菇栽培种微生物学指标项目要求锁状联合有螨虫不得检出霉菌和细菌等其他微生物不得检出4.3.4菌丝生长速度在 232下,菌丝 35d45d 长满栽培种培养基。5试验方法5.1感官指标容器、棉塞、无棉塑料盖、培养物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菌丝生长量、菌丝体特征、拮抗现象、原基发生情况、培养物表面颜色、培养物和菌丝脱壁情况通过肉眼观察。5.2微生物学指标5.2.1菌丝生长状态和锁状联合用光学显微镜进行镜检,放大倍数不低于 1040 的光学显微镜对培养物的水封片进行观察,每一检样应观察不少于 50 个视野。5.2.2霉菌取少量疑有霉菌污染的培养物,按无菌操作接种于 PDA 培养基中,

15、2528培养 5d7d,菌落出现白色以外的杂色者,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物。DB36/T 820202365.2.3螨虫仔细观察菌种瓶壁或菌种袋壁的菌丝,可以发现菌丝被取食的痕迹。如有此迹象,又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可以取若干菌种放在阳光下直晒 0.5h1h,使菌种瓶或菌种袋内温度上升,如果菌种带螨,螨虫会从培养料内爬至菌种瓶壁或菌种袋壁,可准确判定菌种带螨,或目测后挑样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5.2.4细菌取少量疑有细菌污染的培养物,按无菌操作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液中,2528振荡培养 1d2d,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培养液混浊,为有细菌污染。培养液澄清,为无细菌污染。5.2.5其它微生物感官无法检查时

16、,若为不同菌株或不同品种的杂菌类,应做镜检和同工酶图谱分析,必要时进行染色体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基因图谱)试验。5.3生长速度5.3.1母种按资料性附录 A.1、A.2 培养基配方任选其一配制培养基,在 232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5.3.2原种和栽培种按资料性附录 B.1、B.2、B.3、B.4、B.5 培养基配方任选其一配制培养基,在 232培养,计算长满所需天数。6检验规则6.1抽样抽样应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进行。母种按品种、培养条件、接种时间分批编号;原种、栽培种按菌种来源、制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号。母种、原种、栽培种按批次随机抽样,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 5%、2%和 1%,但

17、每批抽样数不能少于 10 支(瓶、袋),超过 100 支(瓶、袋)的可以进行两级抽样。6.2判定规则按照第四章的要求进行,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时,为合格菌种,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均为不合格菌种。6.3留样各级菌种都要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应保证每个批号菌种 35 支(袋、瓶),于 04下贮存,母种和原种留样七个月,栽培种留样五个月;在留样保存期内,不得动用样品。7包装贮存7.1包装DB36/T 820202377.1.1包装标志应注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包装日期以及小心轻放、防湿、防晒、防潮、防压等图文标志。7.1.2母种外包装采用木盒或有足够强度的纸材制作的纸箱,内部用棉花、碎纸、报纸等

18、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充。7.1.3原种、栽培种外包装采用木箱、塑料筐或有足够强度的纸材制作的纸箱,菌种间用碎纸、报纸等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满。纸箱上部和底部用 8cm 宽的胶带封口,并用打包带捆扎两道,箱内附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包括菌种名称、种性、培养基配方及适用范围)。7.2贮存7.2.1母种在 04保存,贮存期不超过 90d。7.2.2原种菌丝长满后,若短期不用,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避光、清洁卫生的室内贮存。原种在 010下贮存,贮存期不超过 30d。7.2.3栽培种应尽快使用,14d 内可在温度不超过 25、清洁、通风、干燥(相对湿度 50%70%)避光的室内存放。在 46下

19、贮存时,贮存期不超过 35d。DB36/T 82020238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A.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 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 20g,琼脂 20g,水 1000mL,pH 值自然。A.2CPDA培养基(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 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 20g,磷酸二氢钾 2g,硫酸镁 0.5g,琼脂 20g,水 1000mL,pH 值自然。DB36/T 82020239BB附录B(资料性附录)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料配方B.1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 78%、麸皮 15%、玉米粉 6%、石膏 1%,含水量 58%2%。B.2木屑棉籽壳培养基阔叶树木屑 37%、棉籽壳 36%、麸皮 20%、玉米粉 5%、茶籽饼粉 1%、石膏 1%,含水量 58%2%。B.3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 54%、木屑 15%、麸皮 20%、玉米粉 8%、石膏粉 1%、石灰粉 1%2%,含水量 58%2%。B.4玉米芯棉籽壳培养基玉米芯 40%、棉籽壳 40%、麸皮 10%、玉米粉 5%、大豆粉 4%、石膏 1%,含水量 58%2%。B.5玉米芯莲子壳培养基玉米芯 30%、莲子壳 20%、麸皮 18%、玉米粉 8%、豆粕 1%、石膏 1%、轻钙 1%、石灰粉 1%2%。不同产地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上述参考配方配制培养料。_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