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3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922023 小麦抗茎基腐病评价技术规范 2023-03-07 发布2023-06-06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39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病原物接种体.2 5 鉴定方法.2 6 病害调查.2 7 抗性评价.3 附录 A(资料性)小麦茎基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5 DB41/T 239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
2、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飞、张国彦、宋玉立、杨共强、冯超红、王俊美、张少伟、白磊、金建猛、李世民、林艳丽、石丽芬、刘娟娟、石瑞杰、韩自行。DB41/T 23922023 1 小麦抗茎基腐病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茎基腐病接种体制备、接种方法、病害调查及抗性评价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小麦、野生小麦和小麦近缘种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小麦茎基腐病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
3、nearum)、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黄色镰孢(F.culmorum)引起(我国黄淮海麦区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孢)。病菌侵染后,苗期发病叶鞘变褐,分蘖减少,植株矮弱,成株期发病茎基部13节变褐,严重时形成枯白穗。3.2 接种体 通过人工培养能够侵染寄主植物引起病害的病原培养物。3.3 病情指数 衡量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1):niiniiiSXSXDI0max0100)(/)(.(1)式中:DI 病情指数;i 病级数(0n);Xi i级的单元数;Si i级严重度的代表值;Smax 严重度的最高级值。3.4 相对病情指数 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病情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
4、(2):RDI=DIiv/DIcv .(2)式中:RDI 相对病情指数;DB41/T 23922023 2 DIcv 对照品种(Control varieties)的病情指数;DIiv 鉴定品种(Identification varieties)的病情指数。4 病原物接种体 病原物的获取 4.1 组织分离得到的病原物,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假禾谷镰孢,进行致病力测定后选择强致病力菌株。也可选择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假禾谷镰孢强致病力标准菌株14LY24-2或WZ-8A(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3.20319和ACCC 38068)作为接种体培养的病原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5、 4.2 将接种菌株活化后,在PDA培养基平板上25 培养7 d,用直径为0.5 cm打孔器把菌块均匀打碎后,挑入4%绿豆汤培养基中,密封,转入在25 振荡培养72 h后,过滤掉残渣,吸取菌液到血球计数板上,测定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然后将浓度调节成每毫升1106个孢子的悬浮菌液。谷粒接种体的制备 4.3 将麦粒或粟粒浸泡12 h后,装入到三角瓶或聚乙烯塑料袋中,放入灭菌锅121 灭菌60 min,放置 2 d后,再次灭菌30 min,冷却后使用。将PDA平板上25 条件下培养3 d菌丝块均匀接入谷粒上。1周后,在超净工作台中混合均匀,2个星期后待菌丝布满整个谷粒时,在通风背光处晾干备用。5 鉴
6、定方法 苗期鉴定 5.1 苗期鉴定可采用滴注法或菌土法。滴注法:将直径为7cm的塑料营养钵装入灭菌土(沙子:蛭石:大田土=1:1:1均匀混合并121 灭菌1 h),浇水备用。将小麦种子催芽露白后种于营养钵中,覆盖1 cm灭菌土,每个品种4钵,每钵10粒。出苗约10 d后,使用移液器吸取10 L浓度为每毫升1106个的孢子悬浮液,在距离土壤表面约0.5 cm的幼苗茎基部滴上菌液。菌土法:将粟粒接种体和灭菌土按0.5%的比例混合制成菌土,待播种后覆盖2 cm菌土。接种后将幼苗放置在温度为25、湿度90%培养箱中,黑暗培养48 h后,再转入温度25、光照12 h、湿度90%人工气候箱或温室中正常管理
7、。田间鉴定 5.2 鉴定圃应设置在人工营造的病圃或病害常发田,具备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地势平坦和地力均匀的地块。鉴定圃不施用任何杀菌剂。病圃内每个品种6行,行长1.5 m2.0 m,行距0.20 m0.25 m。每20个品种种植一组高感对照品种。重复3次。接种方法:播种后覆2 cm的土,撒上谷粒接种体(种子与谷粒接种体质量比1:1方式接种),最后覆土(约1 cm)压实。6 病害调查 苗期调查方法 6.1 接菌30 d35 d后将麦苗轻轻拔出,冲洗干净,调查病级(表1),计算病情指数。DB41/T 23922023 3 表 1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严重度分级及症状描述 严重度分级 症状 0 植株无病
8、变 1 植株胚芽鞘或第 1 叶鞘明显褐变 3 植株第 1 叶鞘褐变且第 1 叶鞘下的根冠部分褐变 5 植株第 2 叶鞘有明显褐变且第 2 叶鞘下的根冠完全褐变 7 植株第 3 叶鞘有明显褐变且第 3 叶鞘下的根冠完全褐变 9 整株枯死 成株期调查方法 6.2 在小麦乳熟至蜡熟期充分发病后进行调查。每个重复5点取样,每点查20茎,剥去叶鞘调查记载病级(表2),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病情指数。表 2 小麦茎基腐病成株期严重度分级及症状描述 严重度分级 症状 0 茎基部无病变 1 茎基部褐变至第 1 节 2 茎基部褐变至第 2 节 3 茎基部褐变至第 3 节 4 茎基部褐变至第 3 节以上但未形成枯白穗
9、 5 枯白穗或因病未抽穗 7 抗性评价 鉴定有效性的判断 7.1 当高感对照品种达到相应的感病程度:苗期病情指数45,成株期病情指数30,该批次鉴定视为有效。建议使用矮抗58或国麦301为高感对照品种。抗性评价标准 7.2 7.2.1 苗期抗性鉴定标准 小麦茎基腐病苗期抗病类型划分为 5 个级别(表 3)。表 3 小麦苗期茎基腐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DI=0 免疫 Immune(I)0DI25 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DB41/T 23922023 4 表3 小麦苗期茎基腐病抗性评价标准(续)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25DI35 中抗 Moderately re
10、sistant(MR)35DI45 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MS)DI45 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7.2.2 成株期抗性鉴定标准 依据相对病情指数确定其对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评价标准见表4。表 4 小麦成株期茎基腐病抗性评价标准 相对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RDI=0 免疫 Immune(I)0RDI0.20 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0.20RDI0.50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0.50RDI0.80 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MS)RDI0.80 高感 High
11、ly susceptible(HS)抗性评价 7.3 根据两年抗性鉴定结果,以最高相对病情指数为准。A DB41/T 23922023 5 附录A (资料性)小麦茎基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 从田间采集发病小麦植株样品,将其发病茎段剪下,无菌条件下,依次用70%乙醇处理10 s,3%NaClO溶液消毒1 min,无菌水冲洗3次,灭菌滤纸片吸干水分;最后将病组织置于含有抗生素(150 g/mL硫酸链霉素 和 75 g/mL氨苄青霉素)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上,于25 培养箱中培养2 d3 d,待病组织周围长出菌丝,挑取至新的PDA上生长。每个病茎分离1个菌株。连续3次挑取边缘菌丝进行纯化。
12、形态学鉴定:将纯化菌株转入康乃馨叶片培养基中进行诱导产孢。测定分生孢子形态和大小。无性态为假禾谷镰孢 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ODonnell and T.Aoki,属半知菌类镰孢属(Fusarium)。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黏稠状,大小为(29.549.2)m(3.04.9)m,平均大小为40.3 m4.1 m。有性态为Gibberella coronicola,属子囊菌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Hyp
13、ocreaceae),赤霉属(Gibberella)。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黑褐色或墨绿色或紫色,直径大小为(286.5360.7)m(204.95341.5)m,平均大小为320.0 m281.3 m;子囊大小为(74.296.7)m(7.111.8)m,平均大小为86.2 m8.9 m;子囊孢子镰刀状,3个分隔,大小为(24.132.4)m(4.17.1)m,平均大小为27.1 m5.6 m。分 子 生 物 学 鉴 定:收 集 菌 丝 并 提 取 DNA,然 后 用 假 禾 谷 镰 孢 特 异 性 引 物(Fp1-1:5-CGGGGTAGTTTCACATTTC(C/T)G-3,Fpl-2:5-GAGAATGTGATGA(C/G)GACAATA-3)进行扩增,条 带 大 小 为 523 bp 526 bp;或 用 EF-1 (EF1:5-ATGGGTAAGGA(A/G)GACAAGAC-3,EF2:5-GGA(G/A)GTACCAGT(G/C)ATCATGTT-3)扩增测序,序列比对参照GenBank登录号:AF212468(假禾谷镰孢菌株NRRL2806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