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 040 A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529. 12006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导则第1部分:原则与方法Guid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一Part 1 : Principle and method 2006唰10-0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位管理委员会2007-03-01实施发布GB/T 20529.1-2006 目次前言. I 引言.II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企业信息及其分类编码. 2 4. 1 企业信息的范畴 . 2 4. 2 企业
2、信息分类编码. 2 5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3 5. 1 企业信息分类的步骤 3 5.2 构造分类结构的方法.3 5.3 分类结构代码化的方法.E.4 5.4 信息分类编码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86 信息分类编码应用的相关技术.8 6. 1 信息实体提取的原则与方法.86. 2 实体特性表设计原则与方法. 9 6. 3 数据字典技术的应用. 10 6. 4 基于信息分类编码设计信息接口106 5 条形码设计中对企业信息编码的应用.11 附录AC资料性附录)信息分类编码示例与分析u.12 附录职资料性附录)常用代码类型介绍. . . . . . . . . . . . . . 16
3、 参考文献.E.四前GB/T 20529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导则包括以下三部分:一一一第1部分:原则与方法;第2部分分类编码标准体系;第3部分z分类编码的管理与实施。本部分为GB/T20529的第1部分。GB/T 20529. 1 2006 本部分阐述了企业分类编码的概念,提出了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原则、方法,介绍了企业信息分类编码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技术。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第一机床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XIJ植婷、蒋平、鲍仲平、刘国兴、史立武。GB/T 20529.1-2006 51
4、古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尽管由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营内容的不同使得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内容有所区别,但是,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却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信息描述、信息加工、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基础性工作。其研究、发展水平和推广应用程度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国家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分类编码是项复杂并浩大的工程,它既有着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性,又由于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它既包含对企业信息的分类编码过程,也包含着对信息分类编码本身的使用过程;它既要满足企业本身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之间乃
5、至行业之间直至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的经济活动等信息交换的需要。因此,做好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对企业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在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制定了一些指导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现有的相关标准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从信息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以及信息分类编码的实施技术等方面得到系统、规范的指导。所以,从企业经营整体需求出发,系统地制定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标
6、准,加强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化程度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为此,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与处理的整体需求,以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对象为被管理的主体,提出编制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导则系列国家标准。拟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在企业范围内统一明确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概念与认识、应当遵循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和掌握涉及的相关基本技术;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结构的构造,制定企业信息实体分类编码体系及其标准g并对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工作过程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与实施。本标准的制定一方面使得企业在进行信息分类编码工作时有章可循,避免矛盾和不必要的重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将为我国跨行业
7、的信息交换相关标准(如:电子商务中的产品信息标准等)的形成奠定基础。本部分为本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中并不涉及具体的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结构,而是给出企业信息实体的分类结构设计和代码化的原则与方法。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导则第1部分:原则每方法GB20529.1-2006 1 范恿本部分给出了企业开展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相关技术。本部分适用于企业信患化建设,模范各类信怠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飞存储、查询、交换及对念主信怠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指导建立企业内部和行业间所共同遵循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其他需开展信息分类编码栩关业务的单位或部门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伶中必条款通过GB
8、/T20529本部分的引用部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泼吕草草灼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091. 1 事物特饺表定义幸草原理GB/T10091. 1-1995,eqv DIN 4000/Teil !) 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 12403-1990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GB 12伪4商品条码(GB12904-20侃,ISO/IEC15420,2000,NE
9、Q) GB/T l 5425 EAN UCC系统128条码GB/T 16830储运单元条码3 术语和定义3. 1 3. 2 3. 3 3. 4 GB/T 1011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运用于本郊分。企业enterprise 共同承于明确定使命、目标和目的,以提供产品或服务等输出的一个或多个组织。注2该术语包括诸如广义企业、虚拟企业等相关概念。Gll/T18757 2002,定义.3.6 企业信息information for enterprise 企业经苦苦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事物或概念的信息。对象object可以想象或感觉的世界的任一部分。GB18391.12002,)主义3.44 实
10、体entity 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或概念。注信且实体同实体GB/T 20529. 1 2006 3. 5 3.6 3. 7 属性attribute 某个对象或实体的一种特性。GB/T18391. JZ002,定义3.3 实例instance 对实体的具体化,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或概念集合中的单个事物或概念。特性表characteristic-Table 描述实体特性的二维关系表。特性表中的每一列为个属性,描述了实体的一个特性,表中的每行描述实体的二个实例。4 企业信息及其分类编码4. 1 企业信息的范畴企业经营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企业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中从初级市场获取初级资源(人、财、物、知识、
11、服务等),在这些初级资源的支撑下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该活动使得某些资源、获得增值,并将增值了的资源送到增值市场进行转换,从而获取增值利润。按照这一认识,企业信息的范畴可以概括为企业资源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两个方面。4. 1. 1 企业资源信息企业资源信怠是指企业资源对象的特性、状态、处理、需求和供应等方面的信息。包括:人力及组织资源(如:员工、机构等)信息;资金财务资源(如现金、成本、票据等)信息;物质资源(如原材料、半成品、零件、组件、部件、产成品、备品备件、设备等)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如z设计与开发技术、制造技术、质量、标准化等)信息;服务资源(如z咨询服务、维修服务等)信息等。表示企业
12、资源信息的信息实体称为资源实体。4. 1. 2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象的特性、状态、过程等方面的信息。例如:相对于管理的层次性,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包括业务操作信息、管理控制信息和管理决策信息;相对于管理的业务环节性,企业管理信息又可分为设计管理信息、采购管理信息、存储管理信息、生产管理信息、销售管理信息等。表示经营管理信息的信息实体称为业务实体。4.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4. 2. 1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对象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实体。4.2.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工作的主要内容企业信息分类编码E作的主要内容是构造企业信息分类结构并
13、对该分类结构代码化。信息分类结构构造是指根据信息管理与应用的需要,将大量、分散、杂乱无章的企业信息有目的、有次序地加以组织,聚集成信息实体,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抽象层次上对信息实体进行分类,予以主义、命名,确定内容、范围、表示方法等,从而得到实体类的过程;分类结构代码化是指按照定规则对分类结构中的实体类、实体和实体属性赋予代码的过程。通过信息分类编码,使得每种信息在定的分类体系结构中都有一适当的位置和相应的代码,以便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管理上的共同认可和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标识。4. 2. 3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目的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信息的分类管理,杜绝自然语言描述的不规则性和理解
14、的二义性,便于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nGB/T 20529.1-2006 通过对企业中的各类信息实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统一协调各使用部门的信息收集工作,可以减少对信息进行重复采集、加工、存储的情况,最大程度地消除因对信息的命名、描述、分类和编码不一致所造成的误解和分歧,逐步杜绝一名多物,一物多名,对同一名称的分类和描述不同,以及同一信息,内容具有不同代码的混乱现象;使事物名称和术语含义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并确立代码与事物或概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适用性,使之真正成为连接系统各组成环节的纽带。4. 2. 4 企业信息分类代码的作用在信息分类编码过
15、程中对信息实体类、信息实体和实体属性进行代码化所产生的代码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 标识作用:实体类、实体或属性的唯一性标识,可作为信息管理系统中业务模型层面信息对象的标识。起标识作用的代码被称作标识码。b) 分类作用:对实体类、实体进行类别划分,可用作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对象分类检索的导航。起分类作用的代码被称作分类码。对于具体的代码而言,可能是某个实体类的标识码,同时也是该实体类中具体实体的分类码。5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方法与原则有关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见GB/T7027,以下阐述的是针对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具体方法与原则。5. 1 企业信息分类的步骤5. 1
16、. 1 确定分类角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管理的信息实体和分类目的的不同,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实体进行分类,从而得到信息实体的多个分类结构。如2针对产品信息实体管理的产品分类结构g针对设备信息实体管理的设备分类结构,针对部门信息实体管理的部门分类结构等。应根据企业对信息管理和应用的需要,系统地考虑所需要设立的分类角度及其所覆盖的信息实体,并使得各个分类角度之间具有协调、统一的合理关系。5. 1. 2 确定分类属性分别从每一个分类角度所覆盖的信息实体的属性中,选择与分类角度相关的属性作为分类属性。分类属性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所希望的分类管理角度,也影响分类的效率。5. 1. 3 构造分类结
17、构分类结构是指分类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构造分类结构是指确定分类属性之间相E关系的过程。5. 2 构造分类结构的方法5. 2. 1 线分类法5. 2. 1. 1 线分类法概述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i茎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逐级展开的层级类目,各个类目之间形成并列或父子隶属关系。一个类目相对于由它直接划分出来的下层级的类目而言,称为上位类,由上位类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层级的类日,相对于上位类而言,称为下位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即下位类从属于上位类。由一个类目直接区分出来的各类日,彼此称为同位类,同位类类目之间为并列关系,既不重复也不交义
18、。5. 2. 1. 2 采用线分类法构造分类结构的过程a) 确定一个分类属性;b) 确定该分类属性的分类值,这些分类值构成了该分类层次的分类类目;GB/T 20529. 1-2006 c) 针对每一个分类类目:如果该分类类目不需要再进一步划分子类,则转d)步,否则确定该分类类目进行子类划分的分类属性,转b)步;d) 所有分类类目均不需进一步划分,则分类结构构造完毕。上述过程完成后,将形成一棵分类结构树。分类结构树的叶节点为最终的分类项,通常称为基本类曰:其余节点为中间类目。示例:采用线分类法的示伊J参见A.LI.5.2.1.3 线分类法的特点a) 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能较好地反映类之间的隶属关
19、系,是人们习惯使用的分类方式,既符合子工操作的习惯,也易于被计算机处理。b) 结构弹性较差,如果需要在一个线分类结构中增加或删除个中间类(非基本类),将引起该类所属的直接下位类和间接下位类的结构变化。此外,如果为了实现相同的分类层次,可能会造成某些分类的冗余,降低分类效率。5.2.2 面分类法5. 2. 2. 1 面分类法概述面分类法是把给定的分类对象,依据其本身固有的各种属性,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独立)的面,每个面中都包含了一组类目。将某个面中的一种类目和另外的一个或多个面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复合类目。5. 2. 2. 2 采用面分类法构造分类结构的过程a) 确定分类对象
20、的若干个特征(面)即分类属性,每个分类属性构成一个分类面。b) 确定分类面的排列顺序。按照代码由左向右的处理习惯,分类属性应当按照分类面的重要性或使用频率的高低由左向右进行排列。c) 划分每一个分类属性的分类类目。为每一个分类属性确定一个分类规则,并按此规则划分各个分类属性的分类类目。d) 必要时,确定复合类目表,表中列出具有应用意义的各种类目的组合。通过上述步骤所得到的各个面的类目和由类日组合而成的复合类目将分类对象划分成了若干个对象类。示例采用面分类法的示例见GB12403 1990及A.6、A.2.1和B.2. 2. 5. 2. 2. 3 面分类法的特点a) 分类结构有较大的柔性,在分类
21、属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类目组合规则的变化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b) 当参与组合的分类属性较多时,组合值数量会急剧增加;同时难以避免的存在大量的无应用意义的组合值,影响分类结构的清晰性。5. 2. 3 混合分类法混合分类法是将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混合使用,从而克服这两种基本分类方法的不足,得到更为合理的分类结构。在实际的混合分类应用中,通常将线分类法作为主要的分类方法,将面分类法作为某个分类层次的辅助分类方法。所得到的是以层次结构为主体,而在某些分类层次上存在组合结构的混合分类结构。示例,A. 4中描述了一个棍告分类法的示例。5. 3 分类结构代码化的方法分类结构代码化包括代码体系设计、代码
22、结构设计和代码形式设计三主个步骤。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若需了解代码的种类及其有关编码规则和优缺点等可参见附录B。5. 3. 1 代码体系设计代码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怎样对分类结构进行代码化,包括设置怎样的代码以及各个代码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GB/T 20529.1-2006 5. 3. 1. 1 代码的设置代码设置的基本方法是:为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信息对象设定一个标识码,为信息分类中的每个分类结构设置一个分类码;必要时对非独立信息对象设置分类码。对此方法进步解释如下的在信息系统中,信息实体是对事物或活动的信息描述,而信息实体实例是对信息实体中的一个具体事物或活动的描述,它们都是独立存在
23、的,所以应当对其设置标识码以便于对其进行区别。b) 在分类体系构造过程中已经确定了一个或多个分类结构,应当针对每一个分类结构设置一个分类码,以便于在信息系统中使用这些分类结构。c) 信息实体属性是对信息实体特性的描述,是依赖于信息实体的,是非独立的,所以一般不需要为其设置标识码。出于消除二义性或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可以考虑对一些属性进行代码化。但是应当认识到,由于信息系统中目前广泛采用了数据字典技术,所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属性值二义性问题。因此不是确实需要的话,不要对属性代码化,以免增加工作量,也影响属性的可读性。5.3.1.2 代码关系的设计代码关系设计是指确定具有所属关系的信息对象代码之间
24、的结构关系,主要包括:同一分类体系中下位类目与所属上位类目之间、实体与所属实体类之间、实例与所属实体之间的代码关系。5. 3. 1. 2. 1 通常所采用的代码关系包括以下两种:a) 复合关系如果信息对象A属于信息对象B,并且当A的标识码基于日的标识码而产生时,则A与B之间具有复合代码关系。复合关系直接在代码中蕴涵了所属信息,具有紧凑、简练的特点,但同时,使得代码之间具有强的祸合性。b) 平行关系如果信息对象A属于信息对象B,并且当A与B的标识码均独自产生、相互无关时,则A与B之间具有平行代码关系。平行代码关系中,代码之间相互独立;但由于代码中没有蕴涵所属信息,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表示所属关系。5
25、. 3. 1. 2. 2 可以根据信息管理的需求和各种代码关系的特点来确定各个代码之间采用复合关系或者平行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参照以下的做法:a) 同一分类结构中下位类日代码与上位类目代码之间的关系同分类结构中下位类目代码与上位类目代码的代码关系应当采用复合结构。人1中所描述的可运输产品的分类代码结构就采用了复合结构的分类代码。在这种结构下,下位类目的代码是在其上位类目代码的基础上增加下位分类层次的代码而形成的。b) 实体标识码与实体分类码之间的关系个实体的分类码实际上是该实体所属实体类的标识码。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管理系统中,实体标识码与实体分类码之间通常采用复合关系,使得实体标识码的代码紧
26、凑并易于操作者理解。但在大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实体标识码与实体分类码之间应当尽可能采用平行关系,以便于系统自动生成和维护实体的标识码cc) 实例标识码与实体标识码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应用中实例对实体之间所属关系的强弱程度来确定采用怎样的结构关系如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先指定)个实体对象再指定该实体对象中的个实例时,则实例对实体GB/T 20529. 1 2006 具有强所属关系。此时,实例标识码与实体标识码之间尽吁能采用复合结构。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对个实例进行操作时并不总是先确定其所属的实体,而是直接指定实例,则实例对所属实体具有弱所属关系。此时,实例标识码与实体标识码之间应当采用平行结构。5.
27、3. 2 代码结构设计代码结构设计是指确定代码的码位及其码位之间的关系。5. 3. 2. 1 分类码代码结构的设计在分类码代码结构设计中,要尽可能使得分类代码的结构与分类结构相一致,这样不但方便代码化,也易于理解。5. 3. 2. 1. 1 分类码代码结构设计的具体步骤a) 为每个分类属性确定一个代码段该代码段所包含的码位可以是固定的(称为刚性码位)或是可变的(称为柔性码位)。b) 按照各个分类属性之间的关系确定各个代码段之间的关系。如果分类属性之间为隶属关系,则相关代码段之间也为隶属关系从而构成层次分类代码;如果分类属性之间为组合关系,则相关代码段之间也为组合关系,从而构成组合分类代码。c)
28、 根据需要,确定代码段之间的分隔符。如果分类属性的代码段采用了柔性码位的方式,就需要为各个代码段确定个代码段分隔字符,以便能够分割各个代码段。如果采用了刚性码位的方式,可以根据固定的码位长度对各个代码段进行分割,故不需要设置代码分隔字符。显然,刚性码位代码比柔性码位代码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但柔性码位代码比刚性码位代码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5. 3. 2. 1. 2 分类码代码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 代码段容量代码段容量是指代码段所包含的代码值的数量。代码容量与代码段的码数及各个码位的代码字符类型有关。在设计时,代码段的容量一定要适当地夫于相应分类属性所具有类目的数量。代码容量过小,不能满
29、足分类项代码化的要求,代码容量过大,代码结构不紧凑,可能会影响代码使用效率。b) 对类目扩展的适应方式代码容量需要根据类目数量来确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某一分类属性所具有的类目数量可能随着应用的发展而变化。如:产品的类别可能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而增加。所以,在确定代码容量时,应充分考虑对类目扩展的适应性。对于类目扩展有着两种适应策略:一是容量预留策略,即在确定码位容量时根据对类目可能扩展的估计增大相应的容量空间。这种策略被用在分类属性的代码段为刚性码位的场合。三是采用柔性码位策略,代码段的码位数不固定,为容量的扩展留下充分的空间。这种策略被用在类吕扩展可能性大、难以估计的场合。示例,儿l和A.
30、4中所描述的分类码均采用丁刚性码位方式而A.3中所描述的例子采用了柔性码位的方式。5.3.2.2 标识码代码结构的设计5. 3. 2. 2. 1 复合结构标识码代码结构的设计复合结构标识码是基于被标识对象的一个分类码而牛成的,一般由”分类码”、“序号”两个部分构成。a) “分类码”指被标识对象所属分类的类标识码,“序号”是按照编码顺序所确定的自然数序列。如果“分类码”为柔性码位方式,则应在“分类码”和“序号”之间加入一个分隔字符,如f. b) 在进行复合结构标识码代码结构设计时,“序号”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容量及其容量的可扩展性。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刚性代码或柔性代码两种方式。GB/T 20529.
31、 1-2006 c) 由于复合结构标识码中蕴涵有被标识对象所属分类的信息,所以,复合结构标识码属于“有含义代码”。示例:A.2和A.3都是采用复合结构构成标识码的例子其中公民身份号码的序号部分为刚性代码,而国际贸易告同代码的序号部分是柔性代码。5. 3. 2. 2. 2 平行结构标识码代码结构的设计平行结构标识码是独立生成的,般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唯一性的前题下,尽可能简单,易于汁算机自动生成和维护。常用的代码结构为顺序码和随机码两种。a) 顺序码以顺序码作为标识码是最为通用的方式,设计时需要根据所需要的容量确定代码所具有的码位,还需要确定顺序码的起始数、变化步长、空位表示方法(如采用。补齐)。
32、b随机码为了避免顺序码所隐含的一些商业信息被泄露,也可以采用随机码来作为平行结构标识码。此时,也需要根据所要求的容量来确定代码所具有的码位、随机码的范围等因素。显然,随机码的实现比顺序码要复杂,所以,只有在有着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才采用随机码。无论是顺序码或者随机码代码本身都不具有任何应用方面的含义,所以都属于“无含义代码”。5. 3. 3 代码形式设计无论对于分类码还是标识码,代码形式设计的主要内容都包括确定各个码位的有效字符和代码取值方式两个方面。5. 3. 3. 1 码位字符的确定5. 3. 3. 1. 1 鼓字码数字码是采用数字字符集(O创作为各个码位的有效字符。由于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3、,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以整型数或字符串两种方式来实现,更是增强了操作的效率,因此被广泛的采用。示例,A. 1.A.2和A.4均采用了数字码的代码形式。5. 3. 3. 1. 2 字母码字母码是采用大写或小写英文字母字符集CAZ,az)作为各个码位的有效字符,通常情况下大小写字符不混合使用。字母码在实现时,只能采用字符串方式,这对于操作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相比数字码,字母码具有容量大(一个数字码位的最大容量为10,而一个字母码位的最大容量为26)、易于人工记忆等优点,使用也较广泛。5. 3. 3. 1. 3 混合码混合码是同时采用数字字符集和字母字符集混合作为各个码位的有效字符,它兼有上述数字
34、码、字母码的特点,设计得当,可以得到合理的结构和良好的直观性。但由于混合码组成代码的形式复杂,使得计算机输入不便,录入效率低,易于出错。所以,混合码的使用一定要注意使得数字与字母的混合具有明显的规律并且要避免形状相近的数字与字母(如:数字1与字母I、数字。与字母0等)j昆合使用。示例A.3采用丁混合码的代码形式。5. 3. 3. 2 代码取值方式代码取值是指确定代码及其含义的过程。根据取值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取值方式和动态取值方式。5. 3. 3. 2. 1 静态取值方式采用静态取值方式是在确定了代码字符后,根据应用的需要确定所具有的所有有效代码值的集合并且确定各个代码所表示的应用含义。通
35、常采用代码表来表示该有效代码集合以及所代表的应用含义。传统的人工分类编码中,分类码基本采用静态取值方式。按照这种方式,在完成了分类代码的设计后,需要根据分类规则以及代码化方法编制分类代码表,表中描述了该分类体系中所有的类目及其代GB/T 20529. 1-2006 码。该分类代码表将作为后续分类编码实施过程中具体执行的规则。可以看出,采用静态取值方法时,代码及其含义的确定与代码的实施是分作两个阶段进行的。示例zA. 4采用的是完全静态取值方法,而A.l,A. 2和A.3中的部分代码采用了静态取值方法。5.3.3.2.2 动态取值方式采用动态取值方法在确定了代码字符后并不立刻确定有效代码集合,而
36、是在编码实施过程中,伴随编码的进行逐步确定有效代码及其应用含义。显然,采用动态取值方式不需要在编码实施之前编制完整的代码表,并且在代码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具有易于扩充的优点。在应用中,标识码通常采用动态取值方式,即事先只确定标识码的代码结构及编码规则,在应用中,每当一个被标识对象需要加入系统时,就根据标识码的编码规则生成一个新的有效代码并赋于该对象。传统的手工编制分类代码基本上采用的是静态取值方法,但是随着应用需求的复杂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中,分类代码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动态取值方法,以便于实现复杂分类应用的代码化以及获得更好的可扩展性。需要指出的是,在采用动态取值方法进行分类代码编制时,每一个新
37、代码的编制都与系统目前的编码状态相关。由于靠人工是不能可靠地掌握系统编码状态的,只能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来掌握,所以,动态取值方式只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示例,A. l,A.2和A.3中的部分代码位采用了动态取值方法。5. 4 信息分类编码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分类编码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而进行,没有统一的定式。但以下原则是在进行信息分类编码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5. 4. 1 系统性原则在对企业信息进行分类时要根据企业整体需求系统地确定分类的角度,由不同分类角度所构造的分类结构之间要协调、吻合,不应当有空档,也不应当有重叠。在代码体系设汁过程中,要系统地考虑代码的设置及其关系的设计。5
38、.4.2 稳定性原则在确定分类对象时,应依据科学的方法,选择信息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所赋代码也不宜频繁变动,以保证在较长时间范围内不对已确定的分类结构和代码结构进行改变。5.4.3 标准化原则在分类结构设计和代码结构设计过程中,应与有关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接轨,要注意充分利用己有的分类和代码标准,一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分类编码的工作量。5.4.4 唯一性原则除了要求信息对象的标识码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之外,某一信息实体在一个分类结构中的分类结果以及所编血的分类代码也应是唯一、无二义的。5.4.5 可扩展性原则应能够方便地对巳确定的分类结构和代码结构进行扩展,包括分
39、类类目的扩展、分类属性的扩展和分类代码的扩展等。5.4.6 适用性原则分类属性、分类结构及其分类代码应尽可能符合已经形成的分类和编码习惯,并且便于各应用部门使用。6 信息分类编码应用的相关技术6. 1 信息实体摄取的原则与方法从大量的企业信息中归纳和提取信息实体是构造实体模型以及进行企业信息分类编码的第一步工作。实体提取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而影响企业信息管理的质量和GB/T 20529. 1-2006 效率。6. 1. 1 信息实体提取的原则从信息处理角度看,实体是信息系统中具有完整业务含义的最小信息集合。根据对实体的这理解可以提出以下提取实体的一般原则。6. 1.
40、 1. 1 把握“具有完整业务含义的最小信息集合”,合理的确定实体抽象层次。实体的确定首先与实体概念的抽象层次有关。不同的抽象层次,所得到的实体是不同的。在实际中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来确定合理的抽象层次。6. 1. 1. 2 根据“高内聚、低纲合”原则合理地划分实体。确定了合理的抽象层次后,需要在该抽象层次上将具有各种复杂关系的信息进行划分,形成若干实体。尤其是在提取反映业务操作的业务实体对象时,掌握“高内聚、低精合”原则对于合理地划分实体对象是十分重要的。高内聚、低祸合原则为2a) 实体对象内部高内聚实体对象内部的各个信息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而无法分离;b) 实体对象之间低搞合z实体对象之间
41、的联系应尽量少并且简单。6. 1. 2 信息实体提取的方法6. 1. 2. 1 资源实体提取方法提取资源实体、对企业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尽管不同的企业所涉及的资源有所差别,但资源实体的提取可以按照主营业务资源实体(如:制造业的产品、原材料、半成品等号教育企业的学生等人经营环境资源实体(如仪器、设备,工作场所等)、知识资源实体(如: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技术、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标准化技术等人人员与组织资源实体(如员工、部门等)、资金与财务资源实体(如z成本、现金、票证等)分类并提取。6. 1. 2. 2 业务实体提取方法业务实体提取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业务流程来归纳业
42、务实体,一般步骤如下za) 整理业务流程清晰地确定构成业务流程的各个业务环节;确定各个业务环节所包含的业务活动$确定各个业务活动的内容、要求、条件等。b) 根据业务活动提取业务实体针对业务流程整理所得到的每个业务活动进行业务实体对象的提取。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业务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业务单据、账表的归纳和整理,因为这些业务单据和账表往往应当被归纳为相应的业务实体。6. 2 实体特性表设计原则与方法实体特性表通常被用来描述资源实体特性,此时每个资源实体都对应一个实体特性表。GB/T 10091. 1中所表述的事物特性表的定义方法适用于资源实体特性表的设计。在确定资源实体特性表的属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43、面加以考虑6. 2. 1 实例标识码属性为了区分实体所包含的各个实例,应当确定实例标识属性来对实例进行标识。为了便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处理,最好设置单一的“实例标识码”属性。实例标识码最好采用元含义标识码。实例标识码属性的作用是对实例进行标识,具有唯性。当知道了实例标识码后,可以直接实现实例的定位。6. 2. 2 关键属性关键属性是指用来区分同一实体中不同实例的那些特性属性。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资源实体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功能和性能属性作为关键属性。关键属性值应当具有唯一性。关键属性的作用是根据给出的关键属性值对实例进行匹配检索。GB/T 20529. 1-2006 6.2.3 代码属
44、性为了便于资源信息的管理,需要考虑设置资源代码属性。这包括各种分类体系的分类代码、为了实现代码体系的过渡而设置的依然使用的旧代码等。6.2.4 其他属性指其他需要设置的描述资源特性的属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己有些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了一些资源的属性、实例及实例的属性值,在确定实体属性的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标准的约束和借鉴作用。A. 5描述了某企业凿岩机组的产品事物特性表结构。6.3 数据字典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字典是一项将系统中所涉及的术语、概念、代号等的解释从程序中分离,形成独立的管理、维护、使用子系统的技术。在信息系统中数据字典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za) 规范实体属性的取
45、值;b) 对系统的在线帮助提供支持;c) 方便系统在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移植,支持系统的国际化。其中,利用数据字典技术规范实体属性取值对于企业实体信息模型的构造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实体特性表中,方便并且无二义地确定那些具有业务含义属性的值,对于减少手工输入工作量和输入错误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是对这些属性进行代码化,通过属性代码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在系统中大量使用属性代码会降低可理解性,而采用数据字典技术可以比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基本思路为将具有业务含义的属性值采用简短的术语来进行描述,并可以根据需要对术语提供解释信息。把属性名称、值及其解释信息定义在数据字典中。当系统操作需要输入属性值的时候
46、,系统列出数据字典中该属性的术语表(也就是该属性的取值表)并进行交互选择,从而方便的实现了规范的属性值输入。此外,由于数据字典是独立于系统程序的,在系统开发完成后,用户可以方便地增加和维护各个属性的术语表和解释信息,实现了属性值的动态扩展。6. 4 基于信息分类编码设计信息接口信息接口是指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信息传递而制定的信息交换协议,在该协议中通常需要在表达方式、传输特性和信息内涵等方面对所交换的信息作出规定。信息按口技术被广泛用于不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同一企业不同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基于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可以系统地考虑信息转换方式、设计出规范的信息接口。6. 4. 1 信息实体转换表的
47、设计在基于企业信息分类编码所设计的信息接口中,信息交换是以信息实体为基础的,通过信息实体的转换实现信息在不同系统中的交换。所以,信息实体转换表的设计是信息接口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假设在系统A与系统B之间设计信息接口,信息实体转换表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 被转换信息实体在系统A中的标识码。b) 被转换信息实体在系统B中的标识码。c) 信息实体的关键属性。一或多个关键属性对被转换信息实体进行了唯一性划分。这里所包含的关键属性应当是被转换信息实体在系统A和系统B的实体属性表中都包含的关键属性。d) 交换信息。指信息实体中需要交换的其他特性信息。如果交换信息的结构复杂而不便于放在转换表中,可以设计另外的数据模型并与转换表相关联。e) 如果需要与其他编码体系进行转换(如电子商务所要求的信息交换代码等),可以在转换表中增加其他编码体系中对该信息实体的标识码。6.4.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