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9020A 21 a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9752008代替GBT 47975 199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分类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nature-Precipitation and wind(IEC 60721-22:1988,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Part 2:Environmental con
2、ditions appearing in naturePrecipitation and wind,MOD)2008-1230发布 20091101实施宰瞀嬲紫瓣訾糌瞥翼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11GBT 479752008目 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概述4特性参数5;类附录NA(规范性附录)我国各气候类型对应的降水和风条件刖 昌GBT 479752008GBT 4797目前包括以下8个部分:GBT 47971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GBT 47972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海拔与气压、水深与水压GBT 47973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生物一GBT 47974电
3、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与温度GBT 4797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GBT 47976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尘、沙、盐雾GBT 4797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地震振动和冲击一一GBT 4797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火灾暴露本部分为GBT 4797的第5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EC 6072122:1988100 30 68 GBT,1798给出的降雨强度是短时的峰值强度;b微量表示降雨强度小于1 mmh。42冰雹冰雹一般通过以下参数描述:一直径;密度;降落速度;碰撞能量。本部分仅考虑了直径较大的冰雹,因为它们具有破坏作用,
4、但是最经常发生的还是直径较小的冰雹。冰雹的密度约为900 kgm3,降落速度由下式计算:口一516i式中:。一一降落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d冰雹直径,单位为毫米(mm)。碰撞能量可以由质量(直径,密度)和降落速度计算。表2给出了直径20 mm以上冰雹的特性。表2冰雹特性直径 质量 降落速度 碰撞能量mm g (ms)20 4 23 1S0 59 36 3960 102 40 8170 162 43 15i80 241 46 25790 344 49 411100 471 52 627注:表中的数值是经过圆整以后的数据。43降雪降雪通常为直径为几个毫米的雪花,密度较低,但如果遭受强风,雪花
5、就会破碎成平均直径为3GBT 47975200880 pm,小至20 pm的小冰晶。降落到地面的雪的密度差异较大,新降落的雪的密度范围为70 kgm3150 kgm3,陈雪的密度一般为200 kgm3400 kgm3。44风风速受地面以上局部地貌和海拔的影响很大,地表越粗糙,靠近地面的风速被降低的程度越大,因此,地面附近的风速和远离地面的风速通常差别较大,表3表明了这种影响。我国气候类型的瞬时最大风速见表NA2。表3高度和表面状况对风速的影晌不同地区的相对风速,以500 m高处风速的百分数计离地面的高度 城市中心,高楼区域 郊区,森林地区 平地,海面500 100 】00 100300 82
6、92 100100 53 68 S630 32 48 7110 21 36 603 13 25 495分类雨水、冰雹和风对产品产生不同影响,单独影响,联合影响,或者跟其他环境因素综合影响。下面给出了单个以及组合参数的例子。51 正常降雨降雨强度随纬度、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差别较大。一般来说,最大的降雨强度出现在热带的暴风雨以及飓风类的暴风雨中。世界记录到的最大降雨强度为30 mmmin,这种降雨往往是短时的,例如雷暴雨通常不会超过05 h。一般降雨包括不同尺寸和速度的雨滴。雨滴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温度和水分含量,这些特性会使得降落中的雨滴部分或者全部汽化,一般来讲,在较高的地面温度和较高的相对湿
7、度下,雨滴的直径中值较大。因此,热带地区雨滴的直径一般比例如北欧地区的要大(见图2)。52大风雨大风雨是风和雨的组合。风使雨滴在降落速度上又增加了一个水平的速度,还可能会给封装件造成负压。由于降雨温度低造成的冷却,降雨本身也会形成负压。在热带地区,降雨强度130 mmh和风速30 ms的组合是一个小时内平均值的最大预期值。降雨强度在1 min内的峰值可能会超过上述的1 h内的最大平均值,热带地区达到20 mm,其他地区达到10 mm。53结冰雨水降落到0以下的表面上,或者过冷雨滴的碰撞形成结冰。在天线塔以及相似高度的建筑上出现的结冰的厚度可达75 ram。531雾凇当湿润空气接触到0以下的表面
8、并升华时会形成雾凇,当风速比较低的时候往往会形成雾凇。雾凇由针状结晶体组成,表面的附着力比较低。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雾凇最大直径见表NA3。532霜霜是通过风携带的过冷水滴反复地跟物体碰撞和结冰形成的,由于附着在物体上的点非常小而且4GBT 479752008迎风生长,非常典型的外观特征是呈现“虾尾”状。颜色呈白色,角型结构。在山区,霜在物体上的生长速率可达30 mmh或者一晚上30 cm。霜可能会与雪同时发生,导致物体大面积被雪覆盖。地面附近的最大厚度为150 mm,离地面100 m高度增长至500 mm,密度约200 kgm3。533纯结冰当过冷水滴在某表面上结冰时会形成纯结冰,坚硬且透明,一
9、般为透明的层状结构或者中间有小气泡的透明层状结构。纯结冰一般没有特定的结构,结构紧凑,密度较大,附着力较强。当温度较低风速较高时,会形成纯结冰。534雨凇”由过冷却雨或毛毛雨降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和地物上冻结而成的均匀而透明的冰层n。雨凇的密度和附着力都比较大,没有气泡。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雨凇最大直径见表NA4。535结冰过程结冰类型主要取决于:空气温度;风速;过冷水滴的直径;液态水含量。图3和图4,给出了结冰形态跟水滴直径、风速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圆柱表面的结冰取决于:圆柱半径;风速;一一水滴尺寸。以上的每个风速和水滴尺寸都对应一个极限圆柱半径,大于此半径则没有或几乎没有结冰产生。54冰雹在
10、世界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直径在20 mm以下的冰雹,直径超过50 mm的冰雹发生的概率较小。55雪载最大雪载一般出现在冬季比较寒冷时的南方地区(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正好相反)”,特别是海洋性气候区域。这些地区的雪载强度一般为2 kPa,相当于高度为2 m的新降雪或者07 m的陈雪。在山区雪载强度可能达到10倍之多。注:此上所列的气候条件是世界范围的,不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各气候类型的最大积雪深度见表NA5。56吹雪吹雪是风和雪的综合作用。吹雪时雪可分成非常细小的粒子,足以侵入到产品的狭缝和接口。雪的水平流量随着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大雪水平流量值在表4中给出。表4最大雪水平流量离地面高度
11、最大雪水平流量Eg(m2s)10 3lO1 56005 8000 1 3 0001)雨凇也叫冻雨,附着于地面和物体表面的冰状冻结物。2)此处为针对全球范围的气候划分,对于我国的南方、北方定义并不适用GBT 47975200857风力作用在物体上的风力取决于平均风速、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对于一个垂直于风向的平板,风的作用力可以通过下式计算:F一065v2A式中:F风力,单位为牛顿(N);”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A平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阵风会产生短时力的冲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周期性的,当与物体固有响应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大的振幅。这类阵风的频率一般低于1 Hz。一个特殊的现象是
12、,迎风的圆柱体,由于风力的作用,后方释放出双排涡旋,它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力反作用在垂直风向的圆柱上,该力的频率通过下式计算:f一0195詈式中:,频率,单位为赫兹(Hz);”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d圆柱体的直径,单位为米(m)。台一埘删鼙(堪雨滴直径him图1在气压为1013 kPa,气温为20下,静止空气中雨滴最终速度三 4辎避 3云滴一50,H一一一90PH雨滴直径rata图2不同相对湿度下因蒸发引起的雨滴大小随高度的变化E堪利蜒挂温度图3 以气温和微滴直径为函数的三种冻结类型GBT 479752008GBT 4797520088j硭删摆菇E一瑙匿温度图4 以气温和风速为函数的三种冻结
13、类型 、 卜 冬锄 弋 Coo 。 、 、。 风速(ms)图5 圆柱极限半径(R。),超过此值不会结冰或很少结冰附录NA(规范性附录)我国各气候类型对应的降水和风条件NA1 我国气候类型的降水强度见表NA1。表NA1我国各气候类型一分钟最大降水量GBT 479752008一分钟最大降水量气候类型寒冷 5 7寒温I 72寒温 3o暖温 8 7亚湿热 10o湿热 98干热 2 0注:气候类型采用GBT 47971中的分类。NA2我国气候类型的瞬时最大风速见表NAz。表NA2我国各气候类型最大风速(距地10 m处)最大风速气候类型ms)寒冷 40寒温I 40寒温 35暖温 49亚湿热 53湿热 60干热 27NA,3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雾凇最大直径见表NA3。表NA3我国各气候类型雾凇最大直径雨凇最大直径气候类型寒冷 69寒温I 69寒温 46暖温 53亚湿热 72湿热 0干热 OGBT 479752008NA4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雨凇最大直径见表NA4。表NA4我国各气候类型雨凇最大直径雨凇最大直径气候类型寒冷 7寒温I 56寒温 7暖温 160亚湿热 6Z湿热 0干热 0NA5我国各气候类型的最大积雪深度见表NA5。表NA5我国各气候类型最大积雪深度最大积雪深度气候类型寒冷 73寒温I 81寒温 89暖温 70亚湿热 S2湿热 O干热 2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