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329.83KB ,
资源ID:172523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72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pdf

1、GB 19211-2003 前言本标准第5章的第5.5条和第5.6条,以及第8章的第8.2.3条和第8.4.2.2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集装箱是当今国际、国内货物运输的主要装载工具之一,用于检查集装箱内所装货物的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检查装置。本标准适用于集装箱及集装单元货物的检查装置,规定了检查系统的基本功能、技术性能及安全要求,旨在确保z一一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g一一产品的可用性;一一产品技术性能的先进俭,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g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工

2、程物理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李国祥、李君利、傅晓渔、薛昕、桂立明。GB 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组成、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运输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也适用于对各类集装货物、运输车辆、货运列车及其所载货物进行检查的辐射型检查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中子类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3、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ISO 780 ,1997) GB/T 2423. 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s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纳溶液)(idtIEC 60068 2-52: 1996) GB/T 4797. 6-1995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尘、沙、盐雾GB/T 5033-1985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箱GB 5172-1985 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GB/T 6543-1986 瓦楞纸箱GB/T 8993 1998 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GB 11806-1989 放射性物

4、质安全运输规定GB/T 12464-2002 普通木箱(neq1IS Z 1402) GB/T 17799.1-1999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6-1: 1997) GB 17799. 3-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idtCISPR/ IEC 61000-6-3: 1996) GBZ 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cargo/vehicle radiographic insp配tionsystem 带有X或Y辐射源

5、和辐射探测器等装置及设施,利用辐射成像原理获得集装货物及车辆等被检物透射图像的检查系统(以下简称检查系统)。3.2 X辐射检查系统X-ray inspection system 利用产生X射线的设备作为辐射源的检查系统。3.3 辐射检查系统gamma radioactive sources inspection system GB 19211-23 3.4 3.5 利用密封Y放射源作为辐射源的检查系统。固定式检查系统stationaryCfixed) inspection system 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的检查系统。移动式检查系统moveable inspection system 可以在不同

6、检查场地问移动的检查系统。3.5.1 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mobile iosp配tionsystem 可由一个场地自行驶往另一个场地的检查系统。3.5.2 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relocatable inspection system 可反复拆装,并可在不同检查场地之间迁移的检查系统。3.6 货运列车检查系统train ca咆oinspection system 可对货运列车及其所载货物进行在线检查的检查系统。3.7 辐射控制区controlled area 在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以便:a)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b) 防止

7、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3.8 辐射监督区supervised area 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3.9 穿透力CSP)steel penetration(SP) 在规定的扫描速度下,检查系统所能显示的置于钢板吸收体后全吸收体(如铅砖的最大钢板吸收体厚度。3.10 丝分辨力CWDJwire detectabilityCWD) 在规定的扫描速度下,检查系统所能显示的置于一定厚度的钢板吸收体后的最小钢丝直径与钢板吸收体厚度之比。3.11 反差灵敏度CCI) contrast indicatorCindex) C CI) 在规定的扫

8、描速度下,检查系统所能显示的置于一定厚度的钢板吸收体后的最小钢片厚度与钢板吸收体厚度之比。3.12 3.13 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CAK)air kerma per scanCair kerma) (AK) 空箱条件下,集装箱内规定点经一次扫描后的空气比释动能。扫描速度CSS) scanning speed C SS) 辐射源与被检物的相对运动速度。3.14 通过率(TP)throughput TP) 单位时间内检查系统所能检查的12.192m(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最大数量。4 系统组成和产晶分类4.1 系统组成检查系统通常应包括下列组成部分za) 辐射源;b) 射线探测及成像系统;c) 扫

9、描及其运行控制系统;d) 图像检查系统;e) 安全联锁装置和辐射防护设施。4.2 系统功能检查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za) 能够实时显示完整且可辨的被检物的图像pb) 能够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c) 具有有效而可靠的安全保护功能。4.3 产品分类4.3.1 按辐射源类型分类a) X辐射检查系统zb) 辐射检查系统。4.3.2 按产品结构分类a) 固定式检查系统gb) 移动式检查系统,包括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和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4.3:3 按检查对象分类a) 用于检查各类集装货物及运输车辆的检查系统gb) 用于检查货运列车及所载货物的检查系统。5 技术要求5.1 结构与外观5. 1. 1

10、 检查系统的设计及操作程序应符合人因工程的基本要求,便于操作与维护。GB 19211-2003 5. 1. 2 所有控制柜、控制箱、控制台及附属部件应安装正确,外观完好:系统各部分表面应元明显机械损伤;所有控制面板和显示面板上的标记和字迹应清晰可辨。5. 1. 3 所有装置的外盖板应便于安装和拆卸。框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正常搬运中不应产生变形。5. 1. 4 检查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防沙尘的需要,并应便于定期除尘维护。5.2 性能特性5.2.1 穿透力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扫描速度为0.1m/s.检查系统的穿透力应按表1分类。GB 19211-2003 类别穿透力/mm5.2.2

11、丝分辨力表1穿透力分类A类B类50SP150 150SP运250C类250SP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扫描速度为0.1m/s.钢板吸收体厚度为100mm.检查系统的丝分辨力应按表2分类。类别丝分辨力/%5.2.3 反差灵敏度表2丝分辨力分类A类4.0;WD8.0 B类2.0;WD4.0 C类WD2.0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扫描速度为0.1m/s.钢板吸收体厚度为100mm.检查系统的反差灵敏度应按表3分类。表3反差灵敏度分类类别A类B类C类反差灵敏度/%2. C4.0 1.02.0 Cl1. 0 5.2.4 扫描速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检查系统(不包括货运列车检查系统的扫描速度不应小于0.

12、1m/s. 货运列车检查系统的扫描速度由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确定。5.2.5 通过率由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确定。5.2.6 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规定扫描速度为0.1m/s.检查系统的最大平均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功能应按表4分类。表4最大平均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分类类别A类最大平均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Gy10AK;100 B类AK;10 5.3供电检查系统在AC/380(1土10%)V/三相五线制/50Hd:l Hz的供电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4 环境适应性在表5所列环境条件下,检查系统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制造厂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产品所属的环境适用类别。表5检查系统环境条件分类环境条件固定式检查

13、矗统|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A类-40C -40C .不大于95%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B类 25 C -40C.不大于95%C类一5C-55C.不大于95%大气压力60 kPa-106 kPa 盐雾应能在GB/T4797. 6-1995表9中严酷的等级盐雾环境(即沉降量为8mg/(md)90 mg/(md)下使用降水|应能在小雨或小雪条件下使用道路要求l应能在三级中以上公路上行驶5.5 辐射安全5.5.1 检查系统的电离辐射安全应符合GBZ143中的相应要求。5.5.2 检查系统的微波辐射安全应符合GB5172中的相应要求。5.6 电气安全5.6.1 设备保护接地GB 19211

14、-2003 检查系统应设有保护接地,其设备金属表面与接地端子间的电阻应不大于0.10。5.6.2 绝缘电阻在表8所列环境条件下,检查系统中各独立供电电气设备电源各相线及零线对地(PE线)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O。5.6.3 介电强度检查系统内实施5.6.1中要求的保护接地措施的电气设备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并应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元击穿或重复飞弧现象(不适宜经受该试验电压的电气设备在试验期间可以断开)。亵6检查系统在基本绝缘条件下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V试验持续时间/s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峰值的直流电压1 000 二三1检查系统内工作电压超过1000V的电路应通过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设计保证介

15、电强度要求。5.6.4 前电击检查系统内电气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备防电击功能,设备的可触及零部件不应危险带电。可触及零部件与安全接地端子之间,或同一设备上距离在1.8 m(经表面或空气中范围内的任意两个可触及零部件之间的电压不应超过30V有效值及42.4V峰值或60V直流。X辐射检查系统,应在其高压设备附近醒目处设置高压危险的警示标志。5.7 电暗兼容性检查系统中各相关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应符合GB17799. 3中规定的发射限值要求。检查系统中各相关设备应具备GB/T17799. 1中规定的抗扰度要求。对于与安全联锁装置有关的设备及部件,在试验期间和试验后,应按预定方式连续工作;其他设

16、备及部件允许暂时丧失功能,只要这种功能可自行恢复或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器来恢复。6 试验方法6.1 参考试验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参考试验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见表7。表7参考试验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环境条件参考试验条件标准试验条件环境温度20 C 15 C 35C 相对湿度65% 45%.-.-75% 大气压强10 1. 3 kPa 84 kPa 106 kPa 供电电压(交流)220/380 V (!:l: I%)220/380 V 供电频率(交流)50 Hz (!土1%)50Hz 环境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0.1Gy/h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0.25Gy/hGB 19211-2003 环搜条件外界电磁场干扰外

17、界磁感应6.2 试验用仪器设备试验用仪器设备见表8,试验项目穿透力丝分辨力反差灵敏度表7(续参考试验条件可忽略可忽略表B仪器设备名称及技术要求仪器设备名称穿透力测试装置丝分辨力测试装置反差灵敏度测试装置标准试验条件小于引起干扰的最低值小于地磁场引起干扰的2倍精度等级要求见图1见图2见图3钢卷尺测量误差不超过5mm 扫描速度秒表0.1 s 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环境空气比释动能率仪灵敏度运lGy/h.测量误差不超过士10%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测试仪毫欧(mJ)级,测量误差不超过土3%.土5个字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表(兆欧表)不低于500V.测量误差不超过土10%介电强度交直流耐电压测试仪5000 V, 1

18、50 mA以上,测量误差不超过:1:5%嘈土5个字防电击电压表测量误差不超过=2.5%6.3 结构与外观检查采用目测及手动等方法将实物与5.1的要求核对,应符合5.1的要求。6.4 性能指标试验6.4.1 试验用具及样品试验用具及样品见表9,表9试验用具及样品序号样品名称用具及样品规格要求数量1 钢板吸收体500 mmX500 mmX20 mm 若干2 钢板吸收体500 mmX 500 mmX 10 mm 若干3 钢板吸收体500 mmX 500 mmX 5 mm l 4 全吸收体(铅块)90 mmX90 mmX90 mm 1 5 钢片长边不大于100mm的矩形若干6 钢丝长度不大于300rn

19、m 若干注表中所列钢制用具或样品的材质均为45#钢。6.4.2 试验方法6.4.2.1 穿透力试验穿透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图l所示的要求固定钢板吸收体及全吸收体,全吸收体的边缘与钢板吸收体边界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b) 将试验装置放置于检测区的中心位置,并使钢板平面垂直于辐射射线主束。GB 19211-2003 c) 在不小于0.1m/s的扫描速度下,测量仍能使检查系统显示出钢板后全吸收体(铅块)的钢板吸收体的最大厚度,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图1穿透力试验装置6.4.2.2 丝分辨力试验丝分辨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图2所示,选择厚度为100mm的钢板吸收体及相应的试验样品。

20、试验样品的边缘与钢板吸收体边界的距离以及试验样品的间距均不应小于50mm,摆放角度如图2所示。b) 将试验装置放置于检测区的中心位置,并使钢板平面垂直于辐射射线主束。c) 在不小于0.1m/s的扫描速度下,测量仍能使检查系统显示出钢板吸收体后的钢丝的最小直径,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WD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嗣盐铜植吸收体图2丝分辨力试验装置6.4.2.3 反差灵敏度试验反差灵敏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ga) 按图3所示,选择厚度为100mm的钢板吸收体及相应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边缘与钢板吸收体边界的距离以及试验样品的间距均不应小于50mm,摆放角度如图3所示。b) 将试验装置放置于检测区的中心

21、位置,并使钢板平面垂直于辐射射线主束。c) 在不小于0.1m/s的扫描速度下,测量仍能使检查系统显示出钢板吸收体后的钢片的最小厚GB 19211-2003 度,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CI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铜片国3反差灵敏度试验装置6.4.2.4 扫描速度试验测量检查系统与被检物相对运动的距离及所用的时间,根据实测值计算相对运动的速度,取三次测量和计算的平均值,应符合5.2.4的要求.6.4.2.5 通过率试验通过率的试验方法由生产厂家与用户协商确定。6.4.3 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试验将热释光剂量i十放置于被检集装箱箱体内表面距辐射源最近位置,检查系统以不大于0.1m/s的扫描速度连续扫

22、描不少于10次,所得空气比释动能的均值即为最大平均单次扫描空气比释动能,其数值应符合5.2.6的要求。6.5 环境适应性试验检查系统为大型机电产品,在不具备对整机进行环境试验的条件时,允许对相应环境条件敏感且具有独立功能的电气部件分别按其实际的工作环境条件进行试验。6.5.1 温度及湿热试验对不同的部件,应根据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按表10中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高、低温及湿热试验,试验样品经试验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系统要求。亵10温度及湿热试验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持续时间/h高温最高工作环榄温度GB 8993附录B4 低温最低工作环境温度GB 8993附录A4 恒定湿热工作环境的温湿度GB 89

23、93附录D4 低温贮存5C GB 8993附录A8 高温贮存40C GB 8993附录B8 注1对湿度的允许偏差为士%;温度的允许偏差为土3C。注2不同的部件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工作环境条件确定恒定湿热试验条件。GB 19211-2003 6.5.2 盐雾试验对系统中对盐雾敏感的电气元件或接插件,应按照GB/T2423. 18-2000中第6章严酷等级(2)及相关的试验方法及条件进行盐雾试验。样品经试验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系统要求。6.5.3 淋雨试验对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应进行淋雨试验。推荐的加速淋雨试验条件见表ll.亵11加速淋雨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试验分类降草等级降水强度/(mm/24h) 持续

24、时间/min工作状态大雨25. 049. 9 注20运输状态暴雨50. 099. 9 二三10按表II中所述条件对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进行淋雨试验。检查系统经试验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5.1和5.2的要求。6.5.4 运输试验对检查系统具有独立功能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整体包装件,根据GB/T8993-1998附录H中提供的试验条件及方法进行公路运输试验,试验样品经试验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5.1和5.2的要求。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在三级公路上,以25km/h30 km/h的速度,累计行驶250km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5.1和5.2的要求。6.6 辐射安全试验应按照GBZ143中的要求对检查系统进行辐射安全

25、试验。6.7 电气安全试验6.7.1 设备接地电阻用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25A的测试电流,测量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5.6.1 的要求。6.7.2 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电阻表,检测相线对地和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6.2的要求。6.7.3 介电强度按照表7中规定的电压值及加压时间对被检设备进行电压试验。试验时,试验电压应在10s内逐渐升至1000 V,保持1s,观察试验结果,不应出现击穿或重复飞弧现象。6.7.4 防电击用2000n电阻并联交流电压表,直接测量待测可触及零部件与安全接地端子两端的电压值。结果应符合5.6.4的要求。6.8 电磁兼容性试验按GB17

26、799. 3-2001中第6章和第9章规定的试验条件,在辐射监督区外10m处,对检查系统进行电磁骚扰发射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7的要求。按照GB/T17799. 1-1999中第6章和第9章规定的试验条件及试验要求,对检查系统进行电磁抗扰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7中的要求。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12.GB 19211-2003 表12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 外观 5.1 6.3 2 穿透力 5. Z. I 6.4. Z. 1 3 丝分辨力 5.2. Z 6.4.2.2 4 反差灵敏度 5.2.3 6.4

27、.2.3 5 扫描速度 5. Z. 4 6.4.2.4 6 通过率。5.2.5 6.4.2.5 7 单次检查空气比释动能 5.2.6 6.4.3 8 环境适应性 5.4 6.5 9 辐射安全 5.5 6.6 10 设备接地电阻 5.6.1 6.7.1 11 绝缘电阻 5.6.2 6.7.2 12 介电强度 5.6.3 6.7.3 13 防电击 5.6.4 6.7.4 14 电磁兼容性 5.7 6.8 注表示必选项目,0表示可选项目.7.3 检验应按照表12中所列检验项目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应按照表12中所列出厂检验项目对产品逐台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报告及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4 判

28、定规则型式检验中如发现不合格项,允许对产品的相关部件或分系统进行不超过两次的调整或更换,并重新检验。如仍不合格,则应改进设计。出厂检验中如发现不合格项,允许对产品的相关部件或分系统进行不超过两次的调整或更换,并重新检验。如仍不合格,则应判为不合格品。8 标志、包装、随行文件、运输及贮存8.1 标志每套检查系统必须在显著位置设置字迹清楚的永久性标志或标牌,其内容应包括ga) 制造厂名称,b) 系统及分系统名称;c) 系统及分系统型号;d) 制造日期及出厂编号pe) 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警示标志应符合GB11806中规定的放射性符号及标志); f) 产品标准编号;g) 注册商标。8.2 包装8.2

29、.1 对分系统尽量采用整体独立包装g功能部件采用整体包装,对各组件及零部件应采用内、外分别包装,并应在包装箱内固定,外包装应采用箱装。8.2.2 分系统或独立功能部件的包装应采用符合GB/T12464中规定的木箱J组件和零部件的包装应10 GB 19211-2003 采用符合GB/T6543或GB/T5033中规定的瓦楞纸箱。8.2.3 密封放射源的包装及其标志应符合GB11806的要求。8.2.4 系统及组件的外包装上应标明运输条件、温湿度要求、堆码高度、负重强度及起吊位置等图示标志。标志的图形、颜色、尺寸及使用方法应符合GB/T191中的相关要求。8.3 随行文件产品的包装箱内应装有以下随

30、行文件ga) 使用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z技术说明书z产品特点、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简要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参数,辐射安全保障措施、产品的工作条件、使用环境条件等$操作手册:操作及使用中的安全、辐射安全防护说明及注意事项,操作程序、方法、防范措施及误操作的防止等,运行中的操作记录等要求;维修手册z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日常运行时的维护、保养,正常维修程序,周期检修程序、方法,长期存放时的维护及保养等。b) 产品合格证,应包含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号,检验结果及结论,产品编号及生产日期,检验员或检验部门的签章等内容。c) 备品备件清单。d) 包装箱目录及装箱单。8.4 运输8.4.1

31、 运输方式经包装的分系统或部件应适用于所需的运输方式。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还应适用于公路自运。8.4.2 运输条件8.4.2.1 应严格按照分系统或部件包装箱上标明的运输条件进行装运。8.4.2.2 放射源和含放射源装置的运输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GB11806-1989中第6章的相关规定。8.4.2.3 对在公路自运状态下的车载移动式检查系统,应提供防止自然气候(如降雨和大风等)侵袭的防护措施。8.5 贮存8.5.1 对需要长期存放的检查系统、分系统或部件等,应有良好的贮存条件z通风良好、储存温度为5C40C、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室内,且室内无腐蚀性气体、强烈机械振动、冲击及强磁场的作用。8.5.2 包装件贮存放置方法应符合各包装件外包装上注明的堆码高度和堆放重量等要求。8.5.3 密封Y放射源的贮存设施应具有防盗功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