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4 ,大小:6.92MB ,
资源ID:173731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737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 T 14158-19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 50000).pdf)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 T 14158-19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 50000).pdf

1、. UDC 556+550. 8 D 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 158 - 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 50 000) Synthetical survey code for regional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1993-02-12发布1993-11-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自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 2 引用标准.( 1 ) 3 总则.,. ., .e ( 1 ) 4 设计书的编制., . . . ( 3 ) 5 勘查区

2、类型及精度要求. 0 . . . . ( 3 ) 6综合勘查技术要求.( 9 ) 7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 . . . . . . . . . . . ( 15 ) 8 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与预测.( 18 ) 9 报告编写、验收和成果提交.(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 50 000) Synthetical survey code for regional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GB/ T 1 4 1 5 8

3、- 93 1. 1 本规范规定了1: 50 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设计编写P综合勘查精度要求;综合勘查技术要求;环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及预测;报告编写、成果验收和提交等要求。1. 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1: 50 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工作。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也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GB 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T DlO 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 50 000) DZ 44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 D14 003 工程地质

4、调查规范(1: 25 000 1 : 50 000) DZ 55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3 总则3. 1 1 : 50 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以下简称1: 50 000综合勘查)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应在1: 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3. 2 1 : 50 000综合勘查目的是:提高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程度,为城市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专门性勘查奠定基础;为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管理提出地质依据与建议;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学发展提供资料。3. 3 1 :

5、50 000综合勘查基本任务是:在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灾害的诱发因素、活动规律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护和整治措施。根据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对地质环境作出评价,从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出发,论证工作区适宜的建设发展规模、布局及产业结构。3. 4 1 : 50 000综合勘查区的确定,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近期主要部署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重要经济区,国土综合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勘查区范围应根据查明地质问题的需要,考虑行政单元的完整性以及与城市有联系的地区。同时亦国

6、家技术监督局1993-02-12批准1993-11-01实施GB厅14158-93要顾及1: 50 000图幅的相对完整性。3. 5 勘查工作内容应针对工作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工作内容应包括:3. 5. 1 基本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各类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并罔出具有集中供水前景的富水区范围。3. 5. 2 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3. 5. 3 计算与评价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富水区范围内,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精度应达到D级以上储最要求。并论证开发利用条件。及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3.

7、5.4 基本查明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及时空变化规律。3. 5. 5 初步了解地热、矿泉水的形成、分布及埋藏条件,并论证开发利用条件。3. 5. 6 调查工作区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等,对区域地壳稳定性作出评价。3肿5.7 基本查明地貌形态特征及外动力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发育程度与规模,对区域地表稳定性进行评价。3. 5. 8 基本查明各岩土体岩性、成因类型、地质时代、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工程地质特征,划分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分别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3. 5. 9 基本查明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区域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与趋势预测。3. 5

8、. 10 初步调查天然建筑材料,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对开发前景作出估价。3. 5. 11 对适宜于生活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3. 6 1 : 50 000综合勘查应采用综合手段,尽量使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从综合研究已有的地质资料入手,遵循地质、测绘、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监测、测试等各项工作的施工程序,相互配合。使用工作量应根据不同要求与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有所侧重,要严格控制勘探工作量的投放,凡是通过地面工作可以查明的,就不使用勘探手段,凡是物探可以查明的,就不使用钻探,有目的地布置必要的勘探钻孔和专门试验工作,以查明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3. 7 1 : 50 000

9、综合勘查工作,根据地区研究程度均差别,可采用以下二种形式:3. 7. 1 有一定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但某一方面工作程度不足,可采用编测结合的方法,充分搜集与利用已有资料进行试编,然后根据需要补充野外调查和勘探试验工作。3. 7. 2 仅进行1: 20万以下比例尺普查工作或资料很少的地区,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勘查,规划近期开发地区,适当提高工作精度。3. 8 1 : 50 000综合勘查工作,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疏到密,由己知到未知的原则部署各项工作,工作程序可以缩短,必要时可以交叉,但不能超越。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3. 8. 1 搜集资料,航卫片初步解译,野外踏勘,

10、编制普查设计书。3. 8. 2 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开展物探、化探工作。3. 8. 3 进行钻探施工与野外试验,动态观测工作。3“ 8. 4 进行地质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编制成果图件与综合勘查报告。3. 9 1 : 50 000综合勘查工作应以同比例尺地质图件作为底图。3. 10 1 : 50 000综合勘查工作应结合工作区的特点,可有所测重,并在设计书中应有体现。成果验收按批准的设计进行。必要时各勘查单位可按本规范的基本原则,结合工作区的实际,制定工作细则或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并报主管部门备案。3. 11 1 : 50 000综合勘查成果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

11、勘查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对地质环境条件作出评价。a. 地质环境各组成要素对建设设施的适宜性pb . 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2 GB/ T 14158- 9 3 c. 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1 : 50 000综合勘查成果包括报告和图件;成果图件采用自由分幅出版。3. 12 1 : 50 000综合勘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工作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在研究程度较高,但存在某些不足的地区,应尽量缩短工作周期。4 设计书的编制4. 1 1 : 50 000综合勘查任务书,由主管部门下达。根据下达的任务,由勘查单位编制1: 50 000综合勘查设计。设计书

12、必须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部署合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4.2 编制设计书,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明确任务要求后,要有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试、物探、化探、地下水长期监测、地形图和航卫片等有关资料,并进行航卫片初步解译,草编有关图件,进行野外踏勘,充分了解工作区的工作条件、地质条件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与当地政府的具体要求。4.3 设计书,由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批准。设计书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未经批准不得施工,若工作中出现与设计不尽符合的情况时,勘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并将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批准

13、。4.4 设计书一般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和图件4. 4. 1 基本内容a. 前言:包括目的任务,自然地理概况,国民经济建设现状与规划,地质工作研究程度;b. 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概况及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c.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根据设计的目的与要求,结合工作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布置、工作方法、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时间安排等zd. 预期地质成果包括专题任务的成果;. e. 组织管理及经费预算。4.4. 2 基本附图a . 研究程度图;b. 工作区建设现状及规划略图;c. 水文地质略图sd. 工程地质略图;e. 工作部署图。5 勘查区类

14、型及精度要求5. 1 勘查区类型的划分:a. 平原区;b. 丘陵山区:包括部分平原和山间盆地;c. 滨海地区:包括沿海岛屿、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的llJ前台地Ed. 岩溶地区pe. 黄土地区Ff. 冻土地区。5.2 勘查区复杂程度分区5. 2. 1 简单地区含水层结构简单,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清楚,不存在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现代地质作用不发育。3 GB/T 1 41 5 8- 9 3 5. 2. 2 中等地区岩相变化明显,含水层层次多,具有一定的规律,地下水化学类型多样,不存在突出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有新构造活动踪迹,现代地质作用不太强烈。5. 2. 3 复

15、杂地区含水层结构复杂,且空间分布不稳定,地下水形成、水动力、水化学规律均较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活动断裂较为明显,现代地质作用广泛发育,已建工程常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形。5. 3 各类勘查区应勘查的主要地质问题,可参照表1执行。表1各类勘查区应勘查的主要地质问题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平1.第四系厚度、岩性变1.查明不同地层的透水1.对30米深度范围内土1.对于因人类工程、经济原化,并确定地质时代、成回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体进行工程地质类型划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地质区因类型及其岩相变化规律,并进行含水层(组划分,分层分段给出各土层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律,分;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面沉降等应

16、进行专门调2.地貌的成因形态类型2.获得主要含水层组)价地基稳定性;查,初步查明其分布、规和形态组合类型及微地的水文地质参数z2.要特别重视对软弱粘模、程度,分析其主控因貌形态特征、分布、组成3.查明各含水层(组)水性土、粉质土胀缩性土、素,作出初步评价预测3物质、形成时代:侧重调理性质、水力联系及水化淤泥质土、易液化饱和土2.调查地方病的发生及查阶地形态特征、结构与学变化规律;等特殊性质土体调查其分布范围,提出防病措类型,水文网的发育变4,查明局部和区域性隔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评施s迁,古河床,牛领湖埋藏水层的分布、埋深和厚度价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3.对天然水质不良区进谷的分布与埋藏情况;变化

17、规律p筑物地基适宜性;行划分3.新构造运动性质与特5.威水体空间分布范围3.注意天然斜坡或人工征,根据地震活动性地形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边坡可能对建筑物的影变特征,地貌差异及水热触关系g响,评价其稳定性;活动等判定活动构造6.基本掌握地下水动态4.在分析地震活动及地变化规律;震地质资料基础上,对区7.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域地壳稳定性作出评价流、排泄条件和地下水系统4 GB/T 1415 8-9 3 续表l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丘陵1.查明不同地层的岩性1.查明不同地层岩性的1.查明不同地层岩性组1.着重调查由于人类工山区组合与变化规律;透水性,富水性及变化规合的工程地质特性,特别程经

18、济活动引起的环境2.判定测区所属构造体律;划分含7.) 400 1. 5 l. 4 o. 15 o.so 纵波速度Ckm/s) 稳定性评价2 稳定1 2 基本稳定17 . GB/ T 14 158-93 续表5计算强度干容重(t/m)卓越周期纵波速度地基类别0. 6 12 8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与预测8. 1 在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角度深入研究工作区经济建设发展的规模和布局,为规划提供依据,使建设发展的规模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发展潜力相适应,探求符合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合理开发条件,经济上又较为合理的规模和布局。8.2 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分两步

19、进行a. 2. 1 进行现状评价。对工作区现有人口、用地状况、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地下水资顿、地质环境的现实需求和相应建设的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利用程度与合理性及其存在的潜力或问题,探讨潜力充分发挥的途径,存在的问题能否通过调整布局或采取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加以补救或消除。s.2. 2 进行预测评价。依据工作区的发展规划,包括人口增长、用地扩大、产值和产业规模的发展与现状评价阶段所得出的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的开发潜力进行相关分析,评价其适应性,提出合理的布局和调整产业规模、结构的建议。8. 3 从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的角度论证工作区经济建设发展规模

20、。s. 3. 1 收集与工作区经济建设规模和布局有关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包括建设范围、人口、耕地、工农业总产值、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规模和港口吞吐量,建设对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需求程度、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物质成分等资料进行分区行政区域)统计。8.3. 2 分区评价地下水资源、建材资源、土地资源及港口资源等的数量、质量、开采条件。8 . 3. 3 评价地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地基稳定性)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等。8.3. 4 对生活和工业废物处置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8.4 论证的工作要求和方法:8. 4. 1 水资源的论证要从整体规划出发,要

21、考虑全流域上、中、下游用水的合理性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综合评价的方式。按照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现状和预测将来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平衡,圈定出水资源有潜力的地区,供需基本平衡地区和需跨区调水地区,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使工业布局按客观地质条件来考虑。18 GB/T 141 5 8一938. 4. 1. 1 对耗水量大或污染程度严重的行业应分类统计,对其它耗水量不大,污染程度不严重的工业可集中统计,统计内容包括用水部门、历年用水量、万元产值用水量、重复利用率、污染状况、水量供需平衡状况、供水水源及用水存在问题等;并根据工业发展规划分区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预测将来用水量。a. 4. 1.

22、 2 生活用水在历史和现状分析基础上,根据人口增长率,采取合理提高用水定额的办法作出预测。a. 4. 1. 3 农业用水量应根据当地水资源丰富程度和紧缺情况考虑灌溉技术改善,灌溉定额降低或考虑农业结构的改变等,结合发展规划进行预测。8.4.2 分区对各类建筑材料资源的数量、质量、开采条件作出初步评价,并与建设发展规模的需求量进行平衡。但对于留作旅游地质资源的部分资源和埋藏于建筑物下部的,不能统计在可开发利用之列。a. 4. 3 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工作区不同地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规划建设布局对地质环境要求,作出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8.4.4 在对环境基础评价或现状

23、评价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规划,预测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危害f并对不同地段岩土体抗污染和自净能力作出评价,为垃圾处置场地选择提供规划依据。8.5 在分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最终作出地下水资漉保证程度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既符合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合理开发条件,经济上又合理的建设规模、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具体建议。9 报告编写、验收和成果提交9. 1 编写报告的基本要求:9. 1. 1 充分综合利用普查所取得的资料;9. 1. 2 阐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和规律,作出正确的综合评价;9. 1. 3 突出工作区的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特征,从地下水资

24、源地质环境出发,对建设区人口、用地、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等规划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对建设区的规划建设提出有关建议,以提高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p9. 1. 4 报告的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论证充分,结论明确,附图附件齐全,主要图件符合编图要求,文图表统一,元错误和矛盾。9.2 综合普查报告的内容要求:9. 2. 1 序言:概要阐明综合普查的目的任务,概述经济地理及经济建设发展规划,地质研究程度,勘查方法及完成主要工作量,所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质量评述;9. 2. 2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概述:概述工作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气象和水文特征,叙述地层和主要地质构造的分布及特征;9. 2. 3 区域水文地

25、质条件:叙述地下水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的划分,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论述供水水文地质条件;9. 2. 4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叙述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与特征,外动力地质现象,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概述建筑材料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条件等。9.2.5 环境地质问题论述:论述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使之产生一些新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的分布,叙述其形成、规模、类型、分析其诱发机制、活动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特别应着重论述某些地质作用和现象产生的地质灾害。9.2.6 地质环境评价:地下水资源

26、计算与评价、环境水文地质分区与评价、环境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9. 2. 7 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与预测:在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区(段)党展规划对地下水资糠的需求程度和规划建设对地质环境的要求,作出资源保证程度和环境适宜性的19 GB/T 1 4 1 5 8-9 3 评价和对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进行预测,并应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具体建议;9.2.8 结论:阐述本次普查工作所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瓶、地质环境出发,对工作区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管理提出建议,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9.3 综合普查报告应多采用插图、插表说

27、明,尽可能减少文字阐述。9.4 综合普查报告书应与图系配套,因系也是普查工作的主要成果,它综合反映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地质依据。编制图系应力求科学性、针对性、目的性;图系的组成要根据工作区特点有所区别,大致可分为主类:9.4. 1 基础图件:a. 实际材料图;b. 第四纪地质图;c. 地貌及外动力地质现象图;d. 水文地质图:e. 工程地质图;f. 环境地质图。9.4.2 专门性因件,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的某些专门用途需要以及特殊岩土和环境地质问题等有针对性地编制专门性图件。9. 4. 3 评价图件,具有综合性和预测性的特点,为建设规划布局提供地质依据。如地F水资源条件

28、及分区供需平衡评价图、环境水文地质分区评价图、工程地质环境分区评价图、土地开发潜力图、建筑地基评价图、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图等。9.4. 4 必编图件为: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比例尺为1: 50 000。其他图件为选编图件,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酌情编制,依据实用选定比例尺。有的专门性图件,也可作为1日、编图件的镶图或综合普查报告的插图。9. 5 综合普查报告应附下列原始成果资料:a. 钻孔综合柱状图表:b. 抽水试验成果表;c. 水质分析成果表;d. 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表;e. 野外原位测试成果表;f .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各真他。9.6 野外资料验收由勘查单位负责,主管

29、部门派人参加,签署验收意见书后方可转入报告编写工作。若野外资料有重大缺陷,必须责成勘查单位补作相应的工作。野外资料验收内容包括:a. 设计执行情况;b. 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c. 原始资料质量及其完备程度;d. 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问题解决的程度。9. 7 最终成果资料验收由主管部门负责。主要审查2a. 各项实际资料的综合整理程度;b. 各项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c. 报告、图件与实际资料是否相符;d . 报告中的结论是否论据充分,内容是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20 GB/ T 14158- 93 c. 各种因件的内容、要素是否准确齐全,因面

30、结构是否合理,图式图例是否规范。9. 8 凡进行1: 50 000综合普查所提交的最终成果资料,符合设计要求的,予以验收。由主管部门签署验收决议书。最终成果资料,经审查发现有较多的质量问题,通过补作仍达不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不予验收。对验收决议书提出的各项问题,勘查单位应及时组织专人修改补充,经复审下达批准书后方可安排清绘出版。一般要求在验收后半年内进厂。9. 9 综合普查文字报告要铅印出版。必编图件以国际分幅为基础,按自由分幅彩印出版。选编图件可彩印也可素色印刷出版。最终成果向主管部门、委托单位或使用单位提交。基础图件中的实际材料图以及各项原始成果资料由勘查单位归档不汇交。附加说明:本规范由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提出。本规范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由地质矿产部地质环珑管理司、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培善、张粱。(京)新登字0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 50 000) GRIT 14158 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外三里河)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即开亘在88012301/ 16 印张U字数12千字1993年8月第一l扳1993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3000 4民书号:155066 l 9693 定价2.70元4同标目219-5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