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240.15 L 64 道B和国国家标准11: _.、中华人民GB/T 28177.2-2011 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Identification cards-Thin f1exible cards一Part 2: Magnetic recording technique (ISO/IEC 15457-2: 2007,孔10D)2011-12-3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6-01实施发布GB/T 28177.2-2011 目次IE11113444455666666677799mmmm口口日P刀类别求是性
2、类要时HU时特码同明HH明磁编i-1 语时磁.磁)晌义制区录HHU录u定录定录录文黯定u规件面合命留记性量性记性特性记住特自附附用义和语口有条性表粘寿性预据特数特据特J特据特J特性性引定语略性绍所境特条条条特条数道道码数道民码数道比码范范性和术缩特介对环的磁磁磁磁磁J磁磁编J磁T编J磁T编付现武围范语12般条陀民民3AI对言言范规术13-u-4.AU磁川UUUUTUn队UTUM川TU。仇。仇录录考前引12345678附附参G/T 28177.2-2011 目。吕GB/T 28177(识别卡柔性薄卡分为以下3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z物理特性;一-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z-一一第3部分:测试方法。本部
3、分为GB/T28177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IEC15457-2: 2007(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本部分与ISO/IEC15457-2: 2007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引言和缩略语。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一增加了引言,将国际标准的范围中对柔性薄卡的用途和采用的记录方法等的描述放在引言中;一为了便于使用,增加了缩略语。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z一-GB/T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ISO4287: 199
4、7 ,ID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深圳市华正联实业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得力电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倩、段霞、严金波、王国升、阎学众、高林、冯敬、赵继红、夏蒂娜、乔申杰。I GB/T 28177.2-20门引柔性薄卡(TFC)通常用于货物或服务通行的自动控制,如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停车场、凭证和储值等。在这些应用中,数据可被采用不同记录技术的机具写人和
5、/或读出,例如磁条、光学字符识别(OCR)、条码、非接触技术等。E 范围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 G/T 28177.2-2011 GB/T 28177的本部分规定了在生命周期内的两个时点上的柔性薄卡上磁条和编码特性的要求:装载到卡发行设备时;一一发行给公众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存储和使用成品卡(包括磁条卡)的相关指引在ISO/IEC15457-1中给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428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CGPS)表面结构:轮廓
6、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CGeometrical Product SpccificationsCGPS)-Surface texture: Profile method-Terms, definitions and surface texture parameters) ISO/IEC 7811-2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低矫顽力CIdentification cards-Recording technique Part 2: Magnetic stripe-Low coercivity) ISO/IEC 7811-6识别卡记录技术第6部分:磁条高矫顽力CIdentification c
7、ards Recording t巳chnique-Part6: Magnetic stripe-High coercivity) ISO/IEC 15457-1识别卡柔性薄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CIdentificationcards-Thin flexible cards-Part 1 :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O/IEC 15457-3识别卡柔性薄卡第3部分:测试方法CIdentificationcards-Thin flexible cards-Part 3: Test methods)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 1 术语和定义ISO/IEC 15457
8、-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1 磁道track 由单通道磁记录读/写界面编码的数据所占据的磁条表面区域。3. 1.2 中心磁条central stripe 位于卡横向轴中心的磁条。3. 1. 3 旁侧磁条lateral stripe 任何不位于卡横向轴中心的横向磁条。GB/T 28177.2-2011 3. 1. 4 重复使用的卡re-usable card 可从现场(通常由自动设备操作)被恢复和被重复发行的耐用卡。3. 1. 5 未编码未使用的卡unused unencoded card 具有预期用途所要求的全部组件,未进行过任何个人化或测试操作,并且被保存在清洁
9、的环境中,在5oC30 oC的温度和10%90%的湿度条件下并且暴露在日光下的时间不超过48h,也未遭受过热力冲击的卡。3. 1.6 己编码未使用的卡unused encoded card 根据3.1.5,为了将来的应用,只是数据已被编码(例如,磁编码、印刷等)的卡。注:在IS07811-2中使用的涉及凸印和电子编码的定义没有在本标准中解释。然而,在柔性薄卡的应用中,发行印刷(相对于预印刷经常伴随磁条编码。3. 1. 7 返回的卡returned card 根据3.1.6,在它被发放给持卡人后为了测试的目的又返回的卡(如可重复使用的卡被返回以能重复发行)。注:在柔性蹲卡的某些应用中,测试返回的
10、卡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其是否适合重复发行重复使用。此类测试一般由批量分类/编码设备自动完成。3.1.8 R. ,R. 按ISO4287定义的表面不规则测量值。3. 1. 9 最大磁场maximum field Hm皿按测试方法描述的被施加的最大磁场强度的绝对值。3. 1. 10 矫顽力coercivity H cM =HcJ 连续作用的磁场把磁性材料从先前的饱和磁化状态,沿相反方向把磁化减小到零时,在与磁条纵轴平行的方向测量到的磁场强度。3. 1. 11 纵向矩形比longitudinal squareness SQ=MrlM(当H皿)沿磁条纵轴方向测量到的剩磁(M,)与磁场强度最大值(Hmax)
11、对应的磁化强度(M)的比值。3. 1. 12 开关场分布switch field by derivative SFD 静态磁化曲线M(H)的微分曲线的半高宽度除以同一曲线上矫顽力的值。3. 1. 13 2 开关场斜率switch field by slope SFs 在静态磁化M(H)回路上截取M(H)=O.5M,和M(H)=一O.5M,时的磁场强度的差值,除以矫GB/T 28177.2-2011 顽力。表示如下:SFs=(IHzl一IHll)/H,其中M(一IH11)=O.5Mr,M(一IHzl)=一O.5Mro3. 1. 14 记录技术recording technique 用于在卡上存储
12、数据的技术,如磁编码或光编码。3. 1. 15 标称位密度nominal bit density DR 一个磁道上规定的编码密度。3. 1. 16 最大测试电流maximum test current l lJUU 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写电流中较大的测试电流。3. 1. 17 最大测试密度maximum test density D . 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记录密度中较大的测试密度。3. 1. 18 最小测试电流minimum test current I血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写电流中较小的测试电流。3. 1. 19 最小测试密度minimum test density
13、 D础用于测试TFC磁条的两个测试密度中较小的测试密度。3. 1. 20 单个信号幅度individual signal amplitude Ui 单个读出信号脉冲的基-峰值幅度。3. 1. 21 平均信号幅度average signal amplitude UA 读出波形中出现的多个单信号幅度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U边UA=主三L一(n为单个信号幅度的个数)n 3. 1. 22 调制modulation m uimax - U imin 由公式m=定义的读出信号变化范围。式中,Uj为以Dmax和Imax条件下记录的单个读2 XUA 出信号幅度,UA为相同条件下记录的平均读出信号幅度。3.2
14、缩略语TFC:柔性薄卡(ThinFlexible Card) 3 G/T 28177.2-2011 NRZ:非归零电平编码CNon-Returnto Zero) 4 一殷特性4. 1 介绍TFC.O、TFC.1和TFC.5三种卡的规格在ISO/IEC15457-1中定义。每种规格的卡的共同物理特性及几何外形特性在ISO/IEC15457-1中规定。在本部分,每种规格的卡的磁条及磁道的物理特性在单独的章条中规定。共同的特性在第4章中规定。允许的磁特性和编码特性在附录中规定。本标准所有部分的全部条款适用于成品卡或可得到这些卡的卷筒/包装。然而某些条款,如耐久性,是卡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涉及到的特性。考
15、虑到方便性和实用性,只要能被证明其特性在随后的处理中没有大的变化,某些测试可以在非成品卡上进行。4.2 对所有规格的共同要求4.2.1 一般要求柔性薄卡根据其应用系统要求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成。本部分规定了带有磁条的柔性薄卡。根据本部分,磁条可以被磁化编码。磁条和磁条编码的增加不应影响成品卡符合本标准的其他部分。当卡带有磁条时,应不存在可能会影响使用的缺陷,如连接、不连续、微粒缺失、嵌入碎片、折痕、压痕和严重污染。它们不应与卷筒或包装上相邻的卡胶着或在相邻卡上留下压痕。4.2.2 参考边一旦认定卡片符合ISO/IEC15457-1定义的准则,相同卡的正面和参考边将唯一确定,并且贯穿使用于
16、本标准的所有相关部分,包括本部分。注1:对于一个中心磁条而言,在参考边和编码信息起始间有一种唯一关系的约束。注2:例如,对旁侧磁条而言,参考边和磁条的唯一约束关系见图1。参考边由黑色三角标出。图1旁侧磁条的参考边4.3 环境条件4.3.1 测试环境本部分规定的特性的测试环境在ISO/IEC15457-3中已规定。4.3.2 存储环境和包装按照ISO/IEC15457-1规定的存储环境和包装条件进行存储后的磁条应始终符合本部分的规定。4 G/T 28177.2-20门4.3.3 使用环境在ISO/IEC15457-1规定的使用环境中使用的磁条应保持结构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5 磁条的特性5. 1
17、磁条表面5. 1. 1 凸起为了适应磁条(如磁带)的生产过程,本部分定义了以下两种类型的凸起:类型1.基材表面磁条的表面最大凸起应不小于0m不大于12m。类型2:基材表面磁条的表面最大凸起应不小于0m不大于25mo类型2凸起只允许在纸质或复合材质制成的TFC.1卡上存在。5. 1. 2 轮廓偏差穿过大于3mm宽度磁条的直线与磁条轮廓的偏差,应小于8m。5.1.3 粗糙度沿与磁条的高度和宽度平行的方向测量到的磁条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磁条粗糙度编码密度R.(最大)R,(最大):;3 bit/mm 主二1.6主103 bit/mm 骂王1.4军二85. 1.4 磁条区域翘曲单位为微米由于
18、磁条应用导致的卡片材料的最大变形应为:当卡的背面平放在一个平面上,在其正面均匀地施加一个2.2N的力,从磁条上任意一点测量到的与平面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不得超过80m。5. 1. 5 磁条区域卷曲卡的正面平放在一个平面上,当在磁条的下边缘和卡的下边缘之间的区域施加一个4.9N的力,单张卡的卷曲不应超过1mm(见图2)。磁条下边缘重iJ:被测卡图2磁条区域的卷曲5 GB/T 28177.2-2011 5.2 磁条粘合在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磁条都应与卡片材料保持牢固的粘合。在不剥离部分卡片材料的情况下,磁条不能被去除。磁条材料与卡片表面的粘合应为:不论使用何种方法,磁条都不能被完整去除。而且,去除磁条
19、的任何部分都会导致卡片表面肉眼可见的损坏。5.3 磁条寿命5.3.1 磁条磨损经过适当的磨损测试后,磁条被磨损的部分应仍然符合在人1中给出的返回的卡的性能要求。5.3.2 其他要求所有磁条,应能抵抗卡在正常使用时暴露于光线及其他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的劣化影响。对于可能影响到预期寿命的非常规要求条件,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方法时应予以考虑。5.4 磁特性附录A规定了磁特性分为三种类型。类型L和类型H可用于任何TFC规格。类型S只可用于使用TFC.O格式的现有应用。5.5 磁条预留区磁条区域应延伸到覆盖卡片背面的全部宽度。磁条的位置和尺寸直接决定可使用的磁道数量(磁道高度和位置在下面的章条中定义)。
20、除非对卡的规格和磁道位置做出特别声明,磁道高度应覆盖包含所有已使用的磁道的区域,并且覆盖到距离它们上下边界至少O.8mm的位置,如图3所示。M坦问HJ咽锺说明:a二三o.8 mm;bO. 8 mm. 图3最小磁条区域6 TFC.O数据记录6. 1 磁道特性6.2 磁道数量TFC.O卡应具有一个中心磁道。6 GB/T 28177.2-20门6.2. 1 磁道位置磁道位置应如图4所示。磁道应占据磁条的全部高度。注:实际上,写磁道的高度(也即写头磁道的高度)会大于以上定义的磁条高度。因此,磁道高度由磁条高度决定。背面巳3- 说明:对于A型磁条:a=14.20 mm最小/14.30mm最大;b=15.
21、80 mm最小/15.90mm最大。对于B型磁条:a=12.60 mm最小/12.90mm最大;b=17.60 mm最小/17.90mm最大。图4TFC.O磁道位置6.3 编码特性6.3.1 编码数据中心磁道具有读和写的功能。6.3.2 编码方式和位密度TFC.O应以1.35 bit/mm或3bit/mm的位密度进行编码,采用F/2F或分相的编码方式(见附录白。6.3.3 编码区距离任何卡边缘1.5mm之内的磁条区域不包含在编码区内,此区域应用零进行填充。在其余区,信息应从最靠近卡参考边的位置开始编码。编码区应允许的记录为:-一至少8个前导和后导零位用于同步;一一应用数据。7 TFC.1数据记
22、录7. 1 磁道特性7. 1. 1 磁道数量TFC.l卡应对一个位于中心或旁侧的单一磁道或者最多四个旁侧磁道进行编码。7. 1. 2 中心磁道的位置单一中心磁道的位置应如图5所示。7 GB/T 28177.2-20门-上参考边卡二:才-:r项目中心磁道 最大25.59mm b 最大28.39mm C 标称26.99mm 圄5TFC.1中心磁道的位置7.1.3 多磁道的位置多个旁侧磁道的位置应如图6所示。L上参考边项目磁道1磁道2磁道3磁道4最小8.33mm 最小11.63 mm 最小15.82mm 且最大5.79mm 最大9.09mm 最大12.65mm 最大16.21mm 最小8.33mm
23、最小11.63 mm 最小15.19mm 最小18.75mm b 最大9.09mm 最大12.65mm 最大15.82mm 最大19.51mm C 标称7.06mm 标称10.36mm 标称13.92mm 标称17.48mm 图6TFC.l卡多个旁侧磁道的位置8 G/T 28177.2-2011 7.1.4 单一旁侧磁道的位置单一旁侧磁道的位置应为图6所示的4个磁道中的任意一个的位置。7.2 TFC.1特定磁条要求TFC卡在被公开发行后,其磁条预留区不应被印刷或任何机器处理所干扰。然而,如果有需要,未使用的磁道占据的区域在发行时可被预印刷或印刷。因此根据磁条区的定义(见7.3),最小磁条区能够
24、容纳如图7所示的同一张卡上的全部可能的磁道。卡背面., U 磁道1-4飞说明:a=5. 39 mm;b=19. 68 m皿二23.59mm;d二30.59mm. 注:最小磁条预留区的最大值,为将来的磁道位置(如位于上参考边和旁侧磁道1之间的磁道的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上边缘向下一直扩展到中心磁条的下边界。图7TFC.1磁条预留区7.3 编码特性7.3.1 编码数据中心磁道和所有旁侧磁道均具有读和写的功能。7.3.2 编码方式和编码密度TFC.1卡上的磁道应以1.35 bit/mm或3bit/tnm的位密度使用F/2F的方式进行编码(见附录白。同一张卡上不同的磁道允许使用不同的密度进行编码。7.3.
25、3 编码区距离任何卡边缘2.9mm之内的磁条区域不包含在编码区内,此区域应用零进行填充。在其余区,信息应从最靠近卡参考边的位置开始编码。编码区应允许的记录为:至少10个前导和后导零位用于同步;一-应用数据。作为选择,指定为最大可用位区的磁道部分可被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编码区,称为块。可对这些独立的块进行写人,每个块都应有前导零和后导零。注2独立块的编码可能会导致伪读出信号被写入块与块之间的空隙。9 GB/T 28177.2-2011 8 TFC.5数据记录8. 1 磁道特性8. 1. 1 磁道数量TFC.5卡最多可有4个旁侧磁道。8. 1. 2 磁道的位置磁道的位置如图6所示。8.2 TFC.5特
26、定磁条要求当全部4个磁道都被使用时,磁条位置应如图8所示。卡背面-:) 磁道1-4说明:=5.39 mm;b=19. 68 mm. 图84个磁道的磁条位置和高度8.3 编码特性8.3. 1 编码数据所有4个磁道均具有读和写的功能。8.3.2 编码方式和编码密度TFC.5卡上的磁道应以3bit/mm, 6 bit/mm或8.3bit/mm的位密度使用F/2F的方式进行编码(见附录助。同一张卡上不同的磁道允许使用不同的密度进行编码。8.3.3 编码区距离任何卡边缘2.9mm以内或者距离穿孔线A和C1. 5 mm以内的磁条区域,不包含在编码区内,此区域应用零进行填充。在其余的两个区内,对应于卡的第1
27、部分和第2部分(见ISO/IEC15457-1) , 信息应从最靠近卡参考边的位置开始编码。每个编码区的内容应为:一一一第1部分:在应用数据前和后至少应有21个零位用于同步;一第2部分=在应用数据前和后至少应有21个零位用于同步。作为选择,指定为最大可用位区的磁道部分可被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编码区,称为块。可对这些独立的块进行写入,每个块都应有自己的前导零和后导零。注:独立块的编码可能会导致伪读出信号被写入块与块之间的空隙。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磁特性类别本附录规定了在本标准的分类表中指定的S、L和H类别磁条的磁特性。类别S只用于支持已有的应用,不宜再用于新的应用。A.1 信号幅度要求A. 1
28、. 1 新的、未编码未使用的卡新的、未使用、未编码的磁条的信号幅度特性要求见表A.l。表A.1信号和躁声要求符号测试密度b测试电流b类别S类别LO.4URUA1 O.8URUA1 UA1 Dmin Imin UA1三O.65URUA1三1.3UR Un mn Imin Un0.7UR Un 1. 36UR UA2 D血1= O.4UR主UA2O. 8URUA2 UA3 Dmax lmax O.7UA2UA3 0.7UA2 UA3 U 。ooax1max O.33URUi2 0.65UR豆Ui2M Dmx 1m= 主三0.150.15 UA4 。(dc)Imin UA4王三0.02URUA40.
29、03UR 一Ui4 O(dC) lmin Ui40.03UR Ui4主主).05URUAS O(dc) 14 无规定元规定UiS 。(dc)I盏元规定元规定UA6 3(75) 1mxx 元规定无规定Ui6d 3(75) 1m . 无规定元规定注:100in和Imax之间饱和曲线的斜率不应为正值。GB/T 28177.2-2011 类别H0.8URUA1 UA11. 2UR Un1. 26UR 0.8UR三UA20.7UA2 UA3 0.65UR豆U王三0.15UA4二0.03URU i4 0.05UR 0.8UR三UAS0.7URUiS 元规定U i6 0. 07 U A6 a由符号U代表的测
30、量量值在第3章中定义,但为了完整地理解,它应被相关连的测试方法读出见ISO/IEC15457-3)。b这些量值在测试方法中定义(见ISO/IEC15457-3)。e此要求可适用于有需要的应用。这对于ID-1型卡(见ISO/IEC7811-2和ISO/IEC7811-6)的相应要求是附加的。d此要求只适用于塑料基材的TFC卡(见ISO/IEC15457-1)。对于使用其他材料为基材的卡,建议其限值由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协商。11 GB/T 28177.2-2011 A. 1.2 己编码未使用的卡o. 64URUj运1.36UR 注:此标准也适用于重复使用的卡,该卡在重复发行点上刷新其编码。A. 1.
31、3 返回的卡0.52URUj:!;豆1.36UR 注z上述要求说明对每一个以指定位密度编码的磁道位置上可交换信号的幅度限制。表人1规定的信号幅度要求反应了在指定记录频率和记录测试电流条件下对磁介质的限制。A.2 静磁特性如果应用要求了磁条的静态特性规格,它们应如表A.2所示,或者对于更多的应用要求,参见GB/T 15120. 6附录C。表A.2静磁特性量值a类别S类别L类别H矫顽力HCM!(kA!m)19-22.5 22.5-32 200-335 矩形比SQ二三0.7注0.7;?0.8 开关场SFo主三0.7主二0.7O. 7 开关场SFs元规定无规定0.5 a这些量值对不同的解释是开放的,并
32、且其数值也会因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为建立此标准的一致性,只能使用在ISO!IEC15457-3中定义的确切的解释和测量条件。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编码类别本附录定义了主体为本部分的TFC磁条的磁编码方式和特性要求。B.1 编码方式TFC磁条应使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一种进行编码。注z对于新的应用建议使用F/押。B. 1. 1 F/2F 一个F/2F位流由一个如下NRZ位流构成,见图B.1:在相同位间隔内插人了极性翻转;一一在每位1的中间点插入额外的极性翻转。注:F/2F编码对磁化极性不敏感,即与磁通翻转的方向无关。NRZ信号F 2 F 2 F F F F2F2F2F F/2F信号图
33、B.lF/2F编码B. 1.2 分相一个分相位流由如下NRZ位流构成,见图B.2:一一插入相同间隔的极性翻转,每位一个,0位和1位极性相反;位翻转间的中间必需插入额外的极性翻转。注:分相编码对磁化极性敏感,即与磁通翻转的方向有关。NRZ信号分相信号图B.2分相编码GB/T 28177.2-2011 。F 。13 GB/T 28177.2-2011 B.2 编码位密度TFC编码位密度应为如下一种:一一-1.35 bit/mm(34 bit/in)士5%;一一-3bit/mm(75 bit/in):!:5%; 6 bit/mm050 bit/in)士5%;8.3 bit/mm(210 bit/in
34、)土5%。B. 2.1 磁通翻转角度已记录的磁通翻转应与卡的横向参考边垂直,角度容差如下:平均位密度为1.35 bit/mm(34 bit/in):士1.30; 一一平均位密度为3bit/mm(75 bit/in) :士0.80; 一一平均位密度为6bit/mm050 bit/in) :士0.50; 一一平均位密度为8.3bit/mm(210 bit/in):土0.50。B.2.2 磁通翻转间距密度为3bit/mm的第2磁道的磁通翻转间距应符合1SO/1EC7811-2 (类别L和类别S)或1SO/1EC 7811-6(类别H)中给出的要求。密度为8.3bit/mm的第3磁道的磁通翻转间距应符
35、合1SO/1EC7811-2(类别L和类别S)或1SO/1EC 7811-6(类别H)中给出的要求。对标称位密度为1.35 bit/mm和6bit/mm的磁道,卡磁通翻转间距变化对巳编码未使用的卡见表B.l,对返回的卡见表B.2。表B.1己编码未使用的卡的磕通翻转间距变化术语描述要求变化B. 时钟磁通翻转间的平均长度o. 95/DRB.1. 05/DR 土5%Bn 时钟磁通翻转间的单个长度o. 93/DRBn1. 07/DR 土7%Bn札相邻位与位间的变化0.90BnBn+l 1. 10Bin 士10%S皿子间距的长度o. 45/DRSn三0.55/DR士10%Sn斗1相邻子间距的长度o. 4
36、4Bn Sn+l o. 56Bn 土12%注:Bin+l或Sn+l是紧邻Bin的下一个磁通翻转间的距离。表B.2返回的卡的磁通翻转间距变化术语描述要求变化B. 时钟磁通翻转间的平均长度0.95/DR三B.l.05/DR 土5%Bin 时钟磁通翻转间的单个长度O. 85/DRBin三1.15/DR 土15%Bin+l 相邻位与位间的变化O. 85BnB叩1.15Bin 土15%Sin 子间距的长度O. 40/DRSn主0.60/DR土20%Sin+l 相邻子间距的长度0.35Bn三Sn+lO. 65Bn 土30%Bn+l或Sn+l是紧邻Bn的下一个磁通翻转间的距离。注:本表只对具有正常功能的卡做
37、出了限定,并不表尔对已发行的卡整个有效期内磁通翻转间距的任何保证。一一一一一14 GB/T 28177.2-2011 参考文献lJ IEC 50(221),国际电工词汇第221章:磁性材料和组件-FON|N.hhFNH阁。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识别卡柔性薄卡第2部分:磁记录技术GB/T 28177.2-2011 白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导印张1.25 字数33千字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12年4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1-44990定价21. 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28177.2-2011 打印H期:2012年5月4HF002A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