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100 P60 备案号:J196Q-一2015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 5068一-2014 代替DL/ T 5068 - 2006 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hemistry of power plant 2014-10-15发布2015-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hemistry of power plant DL 5068-2014 代替DL/T5068-2006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5年3月1日中国
2、计划出版社2014北京国家能源局公告2014年第11号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C2009J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压水堆核电厂用嵌钢和低合金钢第17部分:主蒸汽系统用推制弯头等33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71项、电力标准(DL)122项和石油天然气标准(SY)137 项,现予以发布。附件:行业标准目录附件:序号|标准编号DL 169 5068-2014 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2014年10月15日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DL/T 5068-2006 2014-10-15
3、12015-03-01 目。吕根据国家能游、局关于核电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J4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火力发电厂和核电厂常规岛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进行修订。本规范共分18章和1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水的预处理、水的预脱盐、水的除盐、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冷却水处理、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制氢和供氢、烟气脱硝还原剂储存和制备、变压器油净化、药品贮存和计量、管道及阀门、
4、防腐设计、仪表和控制、化验室及仪器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本规范适用范围改为:燃煤、燃气、生物质电厂(含垃圾电站)等发电厂和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化学设计;2.增加了核电厂常规岛化学设计的相关要求;3.增加了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相关设计要求:4.增加了中压、高压机组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热力系统化学加药、水汽取样及监测等的相关设计要求;5.增加了烟气脱硝还原剂储存和制备的相关设计要求;6.新增附录4个,包括不同压力等级汽包锅炉盐类蒸汽携带系数、凝结水精处理工艺选择、水处理系统在线仪表配置、核电厂化验室面积、仪器及辐射分区,将过滤器(池)设计参数放在附录中列出,并对部分附录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
5、订。本规范中第7.1.3、14.4. 7、14.6.4(5、8)、18.0.6(4)条(款) 1 _ 为强制性条文,以黑体字标志,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替代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 5068-2006。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发电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6、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要起草人:袁萍帆蔡冠萍何汉华李承蓉林建中王健关秀彦主要审查人:周军余乐李淑芳姚兴华曹洪宇常爱国周红梅陶逢春董建国李玉磊姜宝财游晓宏张岚王爱玲李国秋杨光文王瑕 2 , 目次1 ,总则( 1 ) 2 术i吾( 2 ) 3 水的预处理( 4 ) 3.1 一般规定( 4 ) 3.2 系统设计( 4 ) 3. 3 设备选择( 6 ) 3. 4 布置要求( 8 ) 4 水的预脱盐( 9 ) 4. 1 一般规定( 9 ) 4. 2 系统设计( 10 )
7、4. 3 设备选择( 11 ) 4. 4 布置要求(12 ) 5、水的除盐( 14 ) 5.1 一般规定( 14 ) 5. 2 系统设计( 17) 5. 3 设备选择( 19 ) 5. 4 布置要求( 21 ) 6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 23 ) 6.1 一般规定 6.2 系统设计( 23 ) 6. 3 设备选择门们6. 4 布置要求( 26 ) 7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 28 ) 7.1 一般规定( 28 ) 1 -7.2 系统设计( 29 ) 7.3 设备选择( 31 ) 7. 4 布置要求( 31 ) 8 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 32 ) 9 冷却水处理U M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
8、水处理门门口制氢和供氢门们11. 1 一般规定门们11. 2 系统设计(38 ) 11. 3 设备选择(40 ) 11. 4 布置要求(41 ) 12 烟气脱硝还原剂储存和制备13 变压器油净化(43 ) 14 药品贮存和计量(44 ) 14. 1 一般规定(44) 14. 2 石灰系统(45 ) 14. 3 混凝剂及助凝剂系统(45 ) 14. 4 酸、碱系统( 46 ) 14. 5 氯化纳系统(46 ) 14. 6 杀菌剂系统(47 ) 14. 7 超/微滤、反渗透加药及清洗系统( 48 ) 14. 8 稳定剂系统(49 ) 14.9 凝汽器铜管成膜系统(49 ) 15 管道及阀门15.1
9、 一般规定15. 2 管道及阀门设计( 51 ) 15. 3 布置要求(52 ) 16 防腐设计(54 ) 17 仪表和控制(55 ) 2 E 18 化验室及仪器.附录A水质全分析报告格式附录B澄清池设计参考数据附录C过滤器(池)的设计参数附录D水处理除盐工艺的选择附录E不同压力等级汽包锅炉盐类蒸汽携带系数(73 ) 附录F离子交换器设计参数附录G凝结水精处理工艺选择. 附录H凝结水精处理过滤器设计参数.(84) 附录J凝结水精处理离子交换设备设计参数(86 ) 附录K热力系统水汽取样点及在线仪表配置(90 ) 附录L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水质的控制指标(95 ) 附录M旁流过滤及软化除盐处理水量
10、计算(96 ) 附录N氢冷发电机氢气系统参数附录P设备、构筑物及管道材质与内防腐(99 ) 附录Q水处理系统在线仪表配置(103)附录R核电厂化验室面积、仪器及辐射分区(111 )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3 -战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Water pretreatment . ( 4 ) 3. 1 General req山rements.( 4 ) 3. 2 System design ( 4 ) 3. 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6 ) 3. 4 Layout requ
11、irements . ( 8 ) 4 Water pre-desalination(川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9 ) 4. 2 System design ( 10 ) 4. 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 . . . (11) 4. 4 Layout requirements ( 12 ) 5 Water demineralization (14 )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4 ) 5. 2 System design ( 17 ) 5. 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19 )
12、5. 4 Layout requirements . (21) 6 Condensate polishing of steam turbine ( 23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3 ) 6. 2 System design . . . . . . . . . ., . . . . (23) 6. 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25 ) 6. 4 Layout requirements ( 26 ) 7 Chemical dosing for thermal cycle system ( 28 ) 7.1 General requir
13、ements ( 28 ) 4 叫.7. 2 System design ( 29 ) 7.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31 ) 7.4 Layout requirements ( 31 ) 8 Water-steam sampling and monitoring for thermal cycle system ( 32 ) 9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 34 ) 10 Treatment of heating network makeup water and industrial return water ( 37 ) 11 Hydro
14、gen generation and hydrogen supply ( 38 ) 11. 1 General req uirements ( 38 ) 11. 2 System design ( 38 ) 11. 3 Selection of equipment . (40) 11. 4 Layout requirements ( 41 ) 12 Reductant storage and generation for flue gas denitration . (42) 13 Purification of transformer oil ( 43 ) 14 Chemicals stor
15、age and metering ( 44 ) 1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4 ) 14.2 Lime system ( 45 ) 14. 3 Coagulant and coagulant aid system C 45 ) 14. 4 Acid and alkali system ( 46 ) 14. 5 Sodium chloride system ( 46 ) 14.6 Disinfectant system . (47) 14.7 Dosing and cleaning system for UF/MF and RO ( 48 ) 14.8 Stabi
16、lizer system ( 49 ) 14. 9 Film formation system of condenser brass tube ( 49 ) 15 Pipes and valves ( 51 ) 1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51 ) 15. 2 Pipes and valves design ( 51 ) 5 15. 3 Layout requirements ( 52 ) 16 Anticorrosion design ( 54 ) 17 Instrument and control . (55) 18 Laboratory and instru
17、ment ( 56 ) Appendix A Table of water analysis report ( 57 ) Appendix B Reference parameter of clarifier design ( 59 ) Appendix C Design parameter of filter ( 64 ) Appendix D Selection of demineralization process ( 70 ) Appendix E Carryover coefficient of salt in steam for various pressure drum boil
18、ers ( 73 ) Appendix F Design parameter of ion exchanger ( 75 ) Appendix G Selection of condensate polishing system ( 82 ) Appendix H Design parameter of condensate filtration ( 84 ) Appendix J Design parameter of condensate polisher ( 86 ) Appendix K Water-steam sampling point and on-line instrument
19、 for thermal cycle system ( 90 ) Appendix L Water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for opened recirculation cooling water system ( 95 ) Appendix M Water quantity calculation of side-stream filtration , softening and demineralization treatment ( 96 ) Appendix N Reference parameter of generator hydrogen syste
20、m ( 98 ) Appendix P Material and inner anticorrosion of equipment, structure and pipeline ( 99 ) Appendix Q On-line instrument of water treatment 6 -、-写system (103) Appendix R Laboratory area, instrument and radiation zoning of nuclear power plant (11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17) List
21、 of quoted standards (118)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19) 7 -町守飞j 飞-1总则1. 0.1 为了使火力发电厂、核电厂常规岛的化学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燃煤、燃气、生物质电厂(包括垃圾电站)等发电厂和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化学设计。1. O. 3 化学各系统的工艺选择及设备布置应按发电厂规划容量全面考虑,其设施应根据机组分期建设情况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分期建设还是一次建成。化学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应做到合理选用水源、节约用水、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并便于安装、运行和维
22、护。1. O. 4 化学水处理设计前应取得全部可利用水源的水质全分析资料,所需份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表水、再生水为近年的逐月资料,共12份;2 地下水、矿井排水、海水为近年的逐季资料,共4份;3 设计时应对所取得的水质全分析资料进行分析、验证,并提出设计水质和校核水质;4 水质全分析报告格式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1. O. 5 发电厂化学系统设计时,应了解机组型式、装机容量、热力系统、有关辅机的情况和结构特点,以及发电机冷却方式和参数等情况,还应掌握发电厂供热负荷、回水量、回水水质、回水水温、外供化学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资料,并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中关于用水和排水的要求。1.
23、 O. 6 对扩建和改建工程,还应了解原有各化学系统配置、设备布置和运行等情况。1. O. 7 发电厂化学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E-2术语2.0.1 电除盐electrodeioniza tion 利用电能,通过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除去水中离子的水处理除盐技术,简称EDI。2.0.2 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 VTCR) all-yolatile treatment Creduction) 锅炉给水加氨和还原剂的处理。2.0.3 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 VT (0) all-yolatile treatment C oxidation) 锅炉给水只加
24、氨而不加还原剂的处理。2.0.4 加氧处理C OT) oxygenated treatment 锅炉给水加氧的处理。2. O. 5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recycled water 指经污水处理厂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2.0.6 超滤ultrafiltration 膜的筛分过滤技术,过滤精度一般在0.01mO.lm之间。2.0.7 微滤microfiltration 膜的筛分过滤技术,过滤精度一般在0.1m1.Op.m之间。2. O. 8 氢气钢瓶集装格bundle of hydrogen gas cylinders 由专用框架固定,采用集气
25、管将多只气体钢瓶接口并联组合的气体钢瓶组单元。2. O. 9 氢气汇流排hydrogen gas manifolds 将多个氢气盛装容器,如高压钢瓶、贮氢罐等的气源汇集起来并减压到一定的使用压力,实现集中供氢气的装置。、E 2.0.10 长管拖车tube trailer 在半挂车或集装框架内装有若干大型钢制无缝气瓶的高压气体运输设备,通常用配管和阀门将气瓶连接在一起,并配有安全附件。2.0.11 控制区controlled area 需要或可能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的区域,以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放射性照射及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2.0.12 监督区supervised area 不需要专
26、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需要定期对职业放射性照射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区域。 3 一、3 水的预处理3. 1一般规定3. 1. 1 水源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1 电厂应有可靠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海水及矿井排水等均可作为电厂的水源。当有几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 采用单一水源可靠性不能保证时,应另设备用水源。水源水质出现季节性恶化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另设备用水源或设置处理设施。3 缺水地区或有环保要求时,循环水的排污水可作为锅炉补给水及热网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3. 1. 2 对地表水,应了解历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以及可能被污染的情况,取得相应的水质全分
27、析资料;对受海水倒灌或农回排灌影响的水源,应掌握由此而引起的水质变化情况;对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应了解其水质的稳定性;对于再生水、矿井排水等回用水,应掌握其来源组成,了解其处理设施的情况;对于海水,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19的要求掌握相关资料。3. 1. 3 预处理工艺应根据水师、水质、后续处理工艺对水质的要求、处理水量和试验资料,并参考类似工程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3. 1. 4 当来水水温影响预处理效果时,应采取加热或降温措施。3.2系统设计3.2.1 预处理方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写i1 地表水、海水预处理宜采用1昆凝、澄清
28、、过滤。悬浮物含量小于20mg/L时,可采用接触混凝、过滤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过滤处理可采用膜过滤工艺。2 当地表水、海水悬浮性固体和泥沙含量超过所选用澄清池的进水要求时,应设置降低泥砂含量的预沉淀设施。澄清池的进水浊度或含沙量宜满足本规范附录B的要求。3 对于再生水及矿井排水等回收水源,应根据水质特点选择生物反应处理、混凝澄清处理、过滤、杀菌处理等工艺,对于水处理容量较大、碳酸盐硬度高的再生水宜采用石灰混凝澄清处理。石灰处理系统出水应加酸调整pH值。4 当原水非活性硅含量高,影响机组蒸汽品质时,可采用接触棍凝、过滤处理或渴凝澄清、过滤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过滤处理可采用膜过滤工艺。5 地下
29、水宜经过滤后使用,当地下水含砂时,应有除砂措施。6 原水有机物含量超过后续系统进水要求时,可采用氧化、棍凝澄清、活性炭吸附、吸附树脂等处理工艺。3.2.2 水中碳酸盐硬度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石灰、弱酸离子交换等处理;水中的硅酸盐含量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石灰镜剂沉淀处理。3.2.3 地下水铁、锺含量不满足后续水处理工艺进水要求时,应设置除铁、除锺设施。除锺宜采用接触氧化法,除铁可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曝气装置应根据原水水质及曝气程度的要求选定。3.2.4 预处理后水中游离余氯含量超过后续处理系统进水要求时,宜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加亚硫酸锅等处理方法除氯。3.2.5 反渗透预脱盐
30、工艺进水经混凝澄清等预处理后,可采用细砂过滤或超/微滤膜过滤等工艺。3.2.6 各类过滤器进水水质应符合表3.2.6-1的规定,超/微滤装置进水宜符合表3.2.6-2的规定。 5 表3.2.6-1过滤器进水水质要求细砂双介质石英砂纤维活性炭项目过滤器过滤器过滤器过滤器过滤器悬浮物(mg/L)3-5 三三20主三20浊度(NTU)一20 三二3注:活性炭过滤器进水余氯不宜大于lmg/L。表3.2.6-2超/微滤系统的进水要求项目进水水质水温(C)10-40 pH值(25C)2-11 压力式DL/T582的要求,纤维过滤器用纤维应机械强度好、化学稳定性好并易清洗。3.3.3 超/微滤装置的设计应根
31、据进水水质特点、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选择膜材质、膜组件形式和装置的运行方式。超/微滤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超/微滤装置的套数不应少于2套。2 超/微滤装置的设计膜通量应根据水源水质及前处理4情况合理确定,压力式超/微滤膜通量宜按照40L/Cm2 h) 65L/ Cm2 h)设计,浸没式超/微滤膜通量宜按照30L/Cm2 h) 40L/ Cm2 h)设计。-一-一3 超/微滤装置的自用水率应根据来水水质及膜厂商推荐数据设计,也可按照下列数值计算:1)压力式超/微滤:10%;2)浸没式超/微滤:5%。4 超/微滤装置运行方式、反洗方式和反洗强度的选择应根据膜的性能、进水水质特性及类似的工程
32、经验确定。5 超/微滤装置应按照全自动运行方式设计。3.3.4 预处理系统的各种水箱(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按系统自用水量、前后系统出力配置及系统运行要求设计,宜为1h2h用水量。3.4布置要求3.4.1 澄清池、过滤池、清水箱(池)宜布置在室外,过滤器宜布置在室内。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过滤池宜布置在室内,澄清池上部应加顶盖封闭或布置在室内。3.4.2 相邻澄清池的顶部应有连接通道及防护栏杆。3.4.3 过滤池应设检修爬梯及顶部防护栏杆。3.4.4 超/微滤装置应布置在室内,并应为超/微滤膜更换留出足够的空间。3.4.5 水泵宜布置在室内,风沙大的地区风机宜布置在室内;风机布置应远离运行值班室,并
33、应采取消音措施。 8 . 飞4 水的预脱盐4.1一般规定4. 1. 1 水的预脱盐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水源类型、水质特点、机组参数及厂址条件等因素确定。工艺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1 原水含盐量高于400mg/L时,宜采用反渗透预脱盐工艺。2 对于有机物及活性硅含量高的水源或对给水品质有特殊要求时,或根据补水率经核算机组水汽品质无法满足要求时,宜采用反渗透预脱盐工艺。3 采用反渗透预脱盐时,应根据水源含盐量和后续除盐工艺要求选择一级反渗透或两级反渗透处理。4 海水淡化工艺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海水谈化工程设计规范)GB/T50619的有关规定。5 当海渗透预脱盐4. 1. 2 当水4. 1
34、. 3 反渗的设计导则式复合膜,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水系统的水源时,是否采用二级反t艺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源的温度低于100C,反渗透装置给水应采取加热措施。透装置要求的进水应根据所选膜的种类,结合膜厂商5求以及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反渗透装置宜选用卷式复合膜的进水要求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 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项目指标,H值C25C)P 7虫度CNTU)密度指数SDhs浊淤泥4l1C运行)2-11(清洗)5mg/L)锺(mg/L)GB50160的规定。12. O. 2 液氨的储存和输送应按照火灾危险性乙类标准设计。 42 -,. 一二一一, 13 变压器油净化13. 0.1 变
35、压器油净化设施的选择应根据油量及净化后应达到的指标要求确定。13.0.2 全厂直设置1套移动式变压器油净化装置,可不配备变压器油贮油箱。13.0.3 变压器油净化设施的出力宜满足4h内循环净化1次全厂最大1台变压器油量。13. O. 4 500kV及以上的变压器油净化装置应选用双级真空净化装置。 43 14 药品贮存和计量14.1一般规定14. 1. 1 化学药品储存和计量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DL5454和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的规定。14. 1. 2 化学药品贮存量应根据药品性质、药品消耗量、供应、运输和贮存条件等因素
36、确定,宜符合下列设计要求:1 非易燃、易爆化学药品贮存量宜按15d30d的耗量设计,当药品采用槽车运输时,还应满足贮存1槽车加10d的耗量;但次氯酸铀药品贮存量不宜超过7d。2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贮存量应按时7d的耗量设计。14. 1. 3 固体药品贮存应设置装卸设施,药品堆放高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袋装药品为1.5m2m; 2 散装药品为1.Om1. 5m; 3 桶装药品为O.8m1. 2m,且不宜超过2层。14. 1. 4 化学危险品仓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定。14. 1. 5 药品贮存设施宜靠近厂区
37、道路。卸药地点及其内部通道应满足药品装卸及车辆通行的要求。14. 1. 6 药品贮存和计量区域应根据药品性质、贮存及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并应设置通风、冲洗等设施。14. 1. 7 单台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按不小于8h的正常消耗量设计。连续加药系统的计量箱或溶液箱应设备用设备。 44 )10-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14. 1. 8 连续加药的计量泵应设备用设备。计量泵入口宜设过滤装置,出口应设安全阀和脉冲阻尼器。靠近加药点的加药管应安装逆止阀和隔离闹。14. 1. 9 药品贮存和加药设施宜相对集中并靠近加药点布置,室外布置时应设置顶棚。14.2石灰系统14.2.1 石灰药剂宜采
38、用消石灰粉,其品质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工业氢氧化钙HG/T4120规定的合格品要求。14.2.2 采用高纯度消石灰粉时,应采用气力输送、干法贮存和计量;厂房内应设置除尘设施o14.2.3 配制石灰乳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的搅拌桨宜设置上、下两层,并采用耐磨材料;配制的石灰乳浓度宜为2%5%。14.2.4 石灰乳宜采用泵输送,并设备用泵,设备、管道应设置冲洗设施。14.2.5 石灰加药量可根据给水流量或橙清池出水pH值控制。14.3 混凝荆及助凝荆系统14.3.1 混凝剂及助凝剂的品种、加药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及运行要求经试验确定,也可按照以下数据计算:硫酸亚铁(以FeS04 7HzO计)
39、:42mg/L97mg/L; 三氯化铁(以FeC13 6HzO计):27mg/L63mg/L; 硫酸铝以AlzCS04)3.18HzO计:33mg/L77mg/L; 聚合铝(以Alz03计):5mg/L8mg/L; 聚合铁(以Fe3十计):5mg/L10mg/L; 聚丙烯酷胶:0.5mg/L1. 5mg/L。14.3.2 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榕解可采用机械搅拌或水力循环搅拌方式。14.3.3 泪凝剂及助凝剂宜采用计量泵加药,加药泵应设备用。 45 14.3.4 t昆凝剂及助凝剂加药量应根据橙清设备进水流量自动控制。14.4 酸、础系统14.4.1 装卸浓酸、碱液体宜采用泵输送或重力自流,不应采用压
40、缩空气压送。采用铁路运输时,宜在厂区铁路附近设置贮存、转运设施。当采用固体碱时,还应有起吊设施和榕解装置,溶解装置宜采用不锈钢材质。14.4.2 全厂树脂再生用酸、碱贮存设备应分别不少于2台。14.4.3 酸、碱再生液宜采用喷射器输送,也可采用计量泵。硫酸计量宜采用计量泵输送。14.4.4 酸、碱计量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台计量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一台离子交换器一次最大再生剂用量。2 同类再生设备的台(套)数应根据离子交换器的数量、再生频率等因素确定。3 tl昆合离子交换器宜专设再生设备。14.4.5 浓硫酸、浓碱液贮存设备应有防止低温凝固的措施。14.4.6 盐酸贮存罐及计量箱的排气应
41、引至酸雾吸收装置,浓硫酸贮存罐排气口应设置除湿器,碱贮存罐和计量箱排气口宜设置二氧化碳吸收器。14.4.7 酸、碱贮存和计量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通道、淋浴装置、围堪等安全防护设施。14.4.8 酸、碱贮存和计量区域的围堪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贮存设备的容积,当围堪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14.5 氧化铀系统14.5.1 再生用氯化铀溶解槽不宜少于2台(格),电解用氯化铀溶解槽可只设1台(格)。14.5.2 氯化铀计量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一台锅离子交换器一次一一一K町、, 最大再生用量。14.5.3 氯化饷、溶液应采用软化水配制,并应进行无烟煤或石英砂过滤。14.6 杀菌剂系统14.6.1 冷却水
42、杀菌剂加药量应经试验确定,宜控制凝汽器冷却水出口中余氯量为o.1mg/LO. 5mg/L,或按下列数据设计:1 对于海水直流冷却系统,宜连续投加氧化性杀菌剂,加药量宜按1mg/L设计,当配合冲击加药时,宜为每天1次3次,冲击加药量宜按2mg/L4mg/L设计,每次持续时间宜为o.5h 1h;当采用间断加药时,宜为每天1次3次,加药量宜按2mg/L4mg/L设计,每次持续时间宜为2h拙。对于循环冷却系统,宜采用间断加药方式,宜为每天1次3次,循环水加药量宜按1mg/L2mg/L设计,每次持续时间宜为o.5hlh,采用二氧化氯杀菌时加药量可适当降低。2 非氧化性杀菌剂与氧化性杀菌剂联合使用时,宜每月投加1次2次。3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非氧化性杀菌剂应根据微生物生长情况定期投加,宜为3d5d投加一次,加药量可按在系统保有水量中为5mg/L6mg/L计算。14.6.2 次氯酸铀可由电解氯化铀溶液或海水制取,也可直接外购。电解氯化铀榕液或海水制取次氯酸铀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入次氯酸铀发生器的氯化铀搭液或海水应经过滤处理,次氯酸铀发生器可不设备用;2 配合冲击加药或采用间断加药时,次氯酸锅发生器出力及贮存罐容积应满足一次投加量的要求;3 次氯酸铀贮存罐应有可靠的排氢措施,保证罐内氢气与空气体积比浓度低于1%; 47 4 次氯酸铀发生器应配置酸洗设施;5 电气及控制设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