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4 ,大小:1.33MB ,
资源ID:177560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77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L T 5491-2014 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 规程.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L T 5491-2014 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 规程.pdf

1、ICS 27.100 P60 备案号:J195任2015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491一2014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AC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of power engineering 2014-10-15发布2015-03-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回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the design of AC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of po

2、wer engineering DL/T 5491-2014 主编部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 1 5年3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北京国家能源局1 昌二A E司2014年第11号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压水堆核电厂用碳钢和低合金钢第17部分:主蒸汽系统用推制弯关等33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CNB)71项、电力标准CDL)l22项和石油天然气标准CSY)137项,现予以发布。附件:行业标准目录附件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 DL/T 电力

3、工程交流175 不间断电源系统5491 2014 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能源局2014年10月15日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2014 10 15 2015 03-01 目。自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了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设计实践经验,吸取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特点,并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运行和管理单位的意见,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共10章和4个附录,主要包括总则,术语,系统配置,系统接线,负荷统计与计算,保护和监控,接地,设备参数选择,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布置及环境要求等技术内容

4、。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出,由能源行业发电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5号,邮政编码:100120)。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黄生睿付胜明李倩张丽华周才洋李苇韩琦谭茂强杨莉陈利芳聂晓棠邓应华吴小东陈进发伍广俭李煌东主要审查人:孙旺林孙著李淑芳贾约明薛清余潘海李玉宣沈洪流周卫巍陈萍段宗周陈丽琳陆冠权戴秋华蔡

5、红军张伟汪海霞何平张朝阳于青王继工朱呈曲昕1总则2术语3 系统配置目次( 1 ) ( 2 ) ( 4 ) 3. 1 发电厂UPS配置( 4 ) 3. 2 变电站、换流站UPS配置( 5 ) 4 系统接线( 6 ) 4. 1 UPS接线(6 ) 4. 2 母线接线( 6 ) 4. 3 配电网络设计(7 ) 5 负荷统计与计算( 8 ) 5. 1 负荷分类( 8 ) 5. 2 负荷统计( 8 ) 5. 3 容量选择( 8 ) 6 保护和监控 (10) 6. 1 测量(10)6. 2 保护Cl0) 6. 3 信号u6. 4 通信(11)7接地U们8 设备参数选择 (13) 8. 1 UPS主机(13

6、)8. 2 UPS旁路(13)8. 3 自带蓄电池 Cl 4) 8.4 断路器(14)8. 5 电缆U川9 主要技术指标(16)9. 1 输入参数9. 2 输出参数9. 3 综合指标( 1 6 ) 10 设备布置及环境要求10. 1 设备布置10. 2 环境要求附录A常用不间断电源系统接线图附录B常用UPS负荷附录CUPS容量计算(2 3) 附录D硬接线及通信信息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2 ) 3 System configuration . ( 4 ) 3. 1 UPS se

7、tting of power plant ( 4 ) 3. 2 UPS setting of substation and convertor station ( 5 ) 4 Wiring mode of system ( 6 ) 4. 1 Wiring of UPS ( 6 ) 4. 2 Wiring mode of busbar ( 6 ) 4. 3 Design of network . . ( 7 ) 5 Load statistics and calculation ( 8 ) 5. 1 Load classification ( 8 ) 5. 2 Load statistics (

8、 8 ) 5. 3 Selection of capacity . ( 8 ) 6 Prote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1 0) 6. 1 Measuring (10) 6. 2 Protection (10) 6. 3 Signaling (11) 6. 4 Communication (11) 7 Groundmg (12) 8 Selection of equipment parameter (13) 8. 1 Selection of UPS (13) 8. 2 Selection of bypass (13) 8. 3 Selection of

9、battery . (14) 8. 4 Selection of breaker (14) 3 8. 5 Selection of cable (14) 9 Main techmque parameter (16) 9. 1 Input parameter (16) 9. 2 Output parameter (16) 9. 3 Aggregative indicator (16) 10 Arrangement of apparatus and d巳mandof environment (1 7) 10. 1 Arrangement of equipment (1 7) 10. 2 Deman

10、d of environment (1 7) Appendix A Normal wiring of UPS (19) Appendix B Typical load of UPS ( 2 1) Appendix C Capacity calculation of UPS ( 2 3) Appendix D Output information list ( 2 6)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2 8)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2 9)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

11、1) 4 , 1总则1. o. 1 为了使发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要求,统一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设计原则,特制定本标准。1. 0. 2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机容量为lOOOMW级及以下新建或扩建火力发电厂、lOOOkV及以下变电站、换流站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也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常规部分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本标准不适用于发电厂应急照明专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1. 0. 3 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的发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应设置交流不间断电源。对间断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容量的非计算机负荷不应由UPS供电。1. 0. 4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应贯彻安全可靠

12、、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便于安装及运行维护。1. 0. 5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2. 0.1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由变流器、开关和储能装置(蓄电池)等组合构成的,在输入电源故障或消失时能维持负载供电连续性的电源设备。2. 0. 2 在线式UPSon line UPS 由变流器、静态转换开关和储能装置(蓄电池)等组成的一种电源设备,这种电源设备不管交流输入电源中断与否、电压或波形符合要求与否,都能向负载提供符合要求的电源。2. o. 3 旁路bypass 在U

13、PS设备故障、临时过载或停运检修期间,为保证向负载供电而设置的供电回路。一般由隔离变压器、调压器、静态转换开关以及手动维修开关等组成。2. o. 4 并联parallel 一种UPS连接方式,由2台或多台UPS主机组成,其交流输出端连接在一起作并联运行,交流输入端可并联也可不并联。2.0.5 并联冗余parallel redundant 由2台或多台并联UPS主机来分担负载,当其中1台或几台UPS主机故障时,其余UPS可以承担全部负载。2.0.6 双重化冗余dual redundant 为满足冗余配置的控制系统或双电源负载的需要,设置的2套相互独立的UPS系统,每套系统均由UPS主机、旁路和配

14、电柜等组成,能为负载提供2路互为备用的电源。2.0.7 静态转换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 UPS中实现由逆变器向旁路或旁路向逆变器转换的电子式快速转换开关,其切换时间一般不大于5ms0/4周披)。 2 也2.0.8 逆止二极管blocking diode 阻止电流从UPS整流器流向蓄电池但允许电流从蓄电池流向UPS逆变器的器件,在UPS与其他系统共用蓄电池时使用。2. 0. 9 电流峰值系数current peak factor 当UPS输出电流为周期性非正弦波电流时,非正弦波电流的峰值与其有效值之比。峰值系数的大小反映了UPS为非线性负载供电的能力。2. 0.10 切

15、换时间transfer time 从逆变器供电切换到旁路供电或从旁路供电切换到逆变器供电所需要的时间。2. 0.11 功率校正系数(K1)power correction factor 负载功率因数偏离UPS额定功率因数时,UPS实际能带负载容量与额定容量比值。2. 0.12 降容系数(Kd)derating factor 当设备安装地点大于海拔lOOOm时,UPS实际能带负载容量与额定容量比值。 3 3系统配置3.1 发电厂UPS配置3.1. 1 采用计算机监控的火力发电厂UPS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机容量为ZOOMW级及以下机组的火力发电厂,当采用单元制控制方式时,每台机组宜配置1套

16、UPS;2 单机容量为300MW600MW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每台机组宜配置1套UPS,当控制系统需要2路互为备用不间断电源时,每台机组可配置2套UPS;3 单机容量为lOOOMW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每台机组应配置2套UPS;4 采用非单元制控制方式的火力发电厂,当全厂机组总容量为lOOMW及以上时,宜配置2套UPS,其他情况下可配置1套UPS。3.1. 2 采用单元控制方式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公用控制系统的不间断负荷宜采用由不同机组UPS供电的方式,也可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设置全厂公用UPS供电。3. 1. 3 压水堆核电厂常规部分UPS应根据堆型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设置,宜采用与核岛共

17、用UPS方式,也可设置独立的UPS。3. 1. 4 网络继电器室的UPS宜与网络直流系统合并考虑,采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也可设置独立的UPS。3.1. 5 远离主厂房的辅助车间或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宜根据负荷情况设置独立的UPS。3.1. 6 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 MIS)宜装设独立UPS。3.2 变电站、换流站UPS配置3. 2.1 变电站、换流站UPS应根据变电站、换流站电压等级、建设规模、二次设备布置方式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设置,采用全站集中设置或按区域分散设置方式,UPS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750

18、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UPS应全站集中设置;2 直流换流站UPS宜按区域分散设置;3 lOOOkV电压等级变电站UPS应按区域分散设置。3. 2. 2 llO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宜配置1套UPS。ZZO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应配置2套UPS,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每个区域宜配置2套UPS。 5 4系统接线4.1 UPS接线4.1.1 UPS宜由一路交流主电源、一路交流旁路电源和一路直流电源供电。4.1. 2 发电厂主厂房内UPS交流主电源和交流旁路电源应由不同厂用母线段引接。对于设置有交流保安电源的发电厂,交流主电源应由保安电源引接。变电站、换流站或发电厂其他UPS交流主电源可由就近站

19、用或厂用电源引接。4.1. 3 发电厂主厂房内UPS直流电源宜由机组的直流系统引接。变电站、换流站内UPS直流电源宜由站内直流系统引接。当直流电源由机组或站内直流系统引接时,UPS输入输出回路应装设隔离变压器,直流回路应装设逆止二极管。4.1. 4 冗余配置的2套UPS的交流电源宜由不同厂用或站用电源母线引接。4.1. 5 UPS旁路应设置隔离变压器,当输入电压变化范围不能满足负载要求时,旁路还应设置自动调压器D4.1. 6 双重化冗余配置的2套UPS宜分别设置旁路装置,2台并联或并联冗余的UPS宜共用1套旁路装置。4. 2母线接线4. 2.1 发电厂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母线应采用单母线接线,其

20、母线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台或2台并联UPS构成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宜采用单母线接线;2 双重化冗余配置的2套UPS构成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应 6 采用2段单母线。4. 2. 2 变电站、换流站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母线接线方式应根据变电站、换流站电压等级及负荷要求设置,其母线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变电站宜采用单母线接线;2 换流站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也可采用单母线接线。4. 2. 3 UPS应经隔离电器接入交流母线。常用不间断电源系统接线可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执行。4. 3 配电网络设计4. 3. 1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宜采用辐射供电方式。4. 3. 2 当发电厂内不间断负荷供电距离较远且

21、相对集中时,可就近设置分配电柜(箱)供电。4. 3. 3 变电站、换流站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可按负荷要求设置分配电柜(箱)供电。 7 5 负荷统计与计算5. 1负荷分类5.1.1 UPS负荷分为计算机负荷和非计算机负荷。5. 1. 2 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常用UPS的负荷特性宜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5.2负荷统计5. 2. 1 计算UPS容量时,应对不间断负荷进行统计,按UPS负荷可能出现的最大运行方式计算,统计计算应遵守下列原则:算;1 连续运行的负荷应予以计算;2 当机组运行时,对于不经常而连续运行的负荷,应予以计3 经常而短时及经常而断续运行的负荷,应予以计算;4 由同一UPS供电的互

22、为备用的负荷只计算运行的部分;5 互为备用而由不同UPS供电的负荷,应全部计算。5.2.2 当UPS采用三相输出时,单相负荷应均匀分配到UPS三相上,分别计算每相负荷。5.2.3 负荷计算宜按本标准附录C的方法进行。5.3容量选择5. 3.1 UPS容量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5.3.2 当负载综合功率因数与UPS额定输出功率因数不同时,直按制造厂提供的负载能力进行容量校正,也可按照本标准附录C表c.2-1的数值进行容量校正。5. 3. 3 当UPS安装地点海拔高度大于lOOOm时,应降容使用,, 宜按制造厂提供的降容要求或本标准附录C表c.2-2的数值进行容量校正。5.3.4 当单元机组、变电站

23、或换流站装设2台UPS时,2台UPS容量宜一致,并按计算容量较大的I台UPS选择。5. 3. 5 三相输出型UPS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应按最大相负荷选择UPS容量。5. 3. 6 UPS容量宜按本标准附录C的方法进行计算。 9 6 保护和监控6.1测量6.1. 1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测量仪表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的有关规定。6.1. 2 UPS主机宜采用数字式多功能仪表显示各种运行参数,测量内容应包括下列参数:1 交流输入电压;2 直流输入电压;3 输出电压;4 输出频率;-5 输出功率。6.1. 3 UPS旁路宜测量交流输入电压、频率及输出

24、电压。6.1. 4 UPS主配电柜宜测量进线电流、母线电压和频率。6.1. 5 UPS分配电柜宜测量母线电压。6.1. 6 UPS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和输出功率或电流应能在控制室进行监视。6.1. 7 UPS主机柜上测量仪表精度不应低于1.0级。当旁路柜、配电柜上的测量仪表采用常规仪表时,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 5级。6.2保护6. 2.1 UPS的交流输入侧、直流输入侧应装设保护电器。6. 2. 2 UPS配电各馈线回路应装设保护电器。6. 2. 3 保护电器宜采用断路器,也可采用熔断器。 10 , 11 6. 2. 4 各级保护装置的配置,应根据其装设地点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保证上下级断路器

25、或熔断器之间具有选择性。6.2.5 各级保护装置可根据安装位置配置瞬时电流速断、短延时电流速断、过电流和接地保护等。6.3信号6. 3.1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时应发出信号,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136的有关规定。6.3.2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应具有交流输入电压低、直流输入电压低、逆变器输入输出电压异常、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静态开关故障、风机故障、馈线跳闸等故障报警及旁路运行、蓄电池放电等异常运行报警功能。6.3.3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综合故障等重要信号应采用干接点输出,并采用硬接线接入监控系统。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硬接线信息宜符

26、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6. 4通信6. 4.1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应具有与厂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6.4.2 变电站和换流站UPS与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宜采用以太网口,通信协议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系列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接口单元之间需要经过高压配电装置区域时,应采用光缆进行连接。6.4.3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信息宜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一一一7接地7. 0.1 交流不间断电源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也可采用IT系统。7. 0. 2 当交流不间断电源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

27、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应设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其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可共用接地装置;2 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宜采用安装于主配电柜内的截面积不小于l00mm2接地铜排作为接地装置。UPS输出端的零线(N)应在主配电柜内与接地铜排可靠连接。7.0.3 当交流不间断电源配电系统采用IT系统时,宜装设绝缘监察装置。7.0.4 当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换流站)共用接地网时,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接地装置应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换流站)的主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的有关规定。7.0.5 当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专用接地网时,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工作接地宜与计

28、算机专用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应符合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 12 . 叫8 设备参数选择8.1 UPS主机8.1. 1 发电厂、变电站和换流站的UPS应采用在线式。8.1. 2 UPS宜采用单相输出。8.1. 3 当UPS直流电源由电厂直流系统引接时,其直流电压允许变化范围应适应直流系统变化的要求;直流输入回路应配置逆止二极管,逆止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不应低于输入直流额定电压的2倍。UPS内部与直流有直接电气联系的回路应浮空。8. 1. 4 当UPS设置独立蓄电池组时,蓄电池组的标称电压不宜高于500V。8.1. 5 UPS交流主电源输入宜采用380V三相三线制输入,容量小于lOkV A的UPS交

29、流输入可采用220V单相输入。交流输入端的开关设备应满足厂用电系统的动、热稳定性要求。8.1. 6 UPS交流输入侧产生的电压谐披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8.1. 7 当采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时,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1074的有关要求。8. 2 UPS旁路8. 2.1 旁路隔离变压器及自藕调压器应采用干式自然风冷结构。8. 2. 2 当UPS为单相输出时,旁路宜采用380V二相二线制输入,也可采用220V单相输入;当UPS输出为三相时,其旁路应采用380V三相输入。8.2.3 自祸

30、调压器宜配置自动调压装置,电压调节范围应满足输 13 人电压变化范围的要求。8.2.4 选择隔离变压器短路阻抗时,应校验UPS配电系统上下级断路器(或熔断器)之间的选择性。8. 2. 5 旁路静态开关宜采用电子和机械混合型转换开关,其切换时间不应大于5ms。8.2.6 于动维修旁路开关应具有同步闭锁功能。8.3 自带蓄电池8. 3.1 UPS蓄电池宜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或防酸式铅酸蓄电池。8. 3. 2 蓄电池事故放电电流宜按UPS额定容量计算,与电力系统连接的火力发电厂,蓄电池的备用时间宜按0.5h计算;孤立发电厂,蓄电池的备用时间宜按lh计算。8. 3. 3 蓄电池的个数应根据蓄电池单

31、体电压和UPS直流输入电压允许范围确定。8.3.4 蓄电池放电试验装置可由厂(站)直流系统统一设置。8. 4断路器8. 4.1 断路器或熔断器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的有关规定。8.4.2 当UPS采用单相输出时,电源及馈线回路应采用二极断路器,当UPS为主相输出时,电源及三相负载回路应采用四极断路器,单相负载回路宜采用二极断路器。8.5电缆8. 5.1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8. 5. 2 发电厂UPS配电回路宜选用铜芯耐火电缆。8. 5. 3 电缆截面应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回路允许电压降两

32、 14 个条件选择,且其热稳定电流应与断路器或熔断器配合。电缆截面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UPS主机或旁路至主配电柜的电缆截面,电流宜按UPS额定电流选择,电压降不宜超过系统标称电压的o.5%; 2 主配电柜至分配电柜的电缆截面,应根据回路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压降不宜超过系统标称电压的1%;3 主配电柜及分配电柜馈线回路电缆,应根据回路最大负荷电流、并按用电设备允许电压降选择。8.5.4 当UPS为单相输出时,馈线回路宜采用三芯电缆;当UPS为三相输出时,三相负载馈线回路宜采用五芯电缆,单相负载馈线回路宜采用三芯电缆。 15 9 主要技术指标9. 1输入参数9.1. 1 交流输入电压允许范围:

33、一15%15%。9. 1. 2 直流输入电压允许范围:一20%十15%。9.1. 3 输入频率允许范围:士5%。9.1. 4 输入电流谐波失真:不应大于5%。9.2输出参数9. 2.1 输出电压稳定性:稳态2%,动态士5%09.2.2 输出频率稳定性:稳态1%,动态士2%。9.2.3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非线性负载不应大于5%09. 2. 4 输出额定功率因数:0.8(滞后)。9. 2. 5 输出电流峰值系数:不宜小于309. 2. 6 过负荷能力:不应低于125%/lOmin,150% / lmin, 200 % / 5s a 9.3综合指标9. 3.1 旁路切换时间:不应大于5ms09.3

34、.2 整机效率:不宜小于90%。9. 3. 3 噪声:不宜大于65dBCA)。9. 3. 4 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20。9.3.5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不应小于25000h0 16 10 设备布置及环境要求10.1设备布置10. 1. 1 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的布置应结合主厂房、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的布置予以确定,以节省电缆用量和便于运行维护,并避开潮湿和多灰尘的场所。10. 1. 2 发电厂单元机组UPS的主机柜、旁路柜和主配电柜宜设置专用的UPS配电室或与直流屏共用配电室,辅助系统UPS可布置于相应电子设备间或控制室内。10. 1

35、. 3 变电站(换流站)的UPS屏柜宜与直流屏共用配电室,也可布置于临近的控制保护设备室。10. 1. 4 独立配置的蓄电池组可组屏与UPS主机柜共同布置在配电室内,也可采用与机组直流系统蓄电池相同的安装方式布置于蓄电池室内,蓄电池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的有关规定。10.1. 5 UPS分配电柜(箱)应布置在不间断负荷的中心附近。10.1. 6 按单元机组配置的不同机组的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宜布置在不同的配电室内。10.1. 7 UPS配电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防火门,并装有内侧不用钥匙可开启的锁。相邻配电室之间的门,应能双向开启。10.1. 8 UP

36、S柜前应留有运行和检修通道。通道宽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 的有关规定。10.2环境要求10. 2.1 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布置应避开有水、汽、导电尘埃或强电磁干扰的场所。10.2.2 交流不间断电源配电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温度变化率不宜大于10h,相对湿度宜为30%80%,任何情况下无凝露。当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与阅控铅酸蓄电池不同室布置时,室内温度宜为535。当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与阅控铅酸蓄电池同室布置时,室内温度宜为1530。10.2.3 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的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

37、 5035的有关规定。 18 咱附录A常用不间断电源系统接线图: UPS配制巨: 俨毛一:: l.1 - SE盒,曾W中剧ltltfu.li电话,400-R7nno : 网蜻www.刮目崎町gl 副涂层指刽码章写伪J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91-2014 会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网址:www.jhpress. 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50mm 1168mm 1/32 2. 125印张49千字2015年2月第1版2015年2月第1次印刷印数1-5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242 574 定价:20.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