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lagn帽ticcriteria and prlndpl目。rE回国ae-ntd饵cupat如nalasthma GB 16377一1996职业性哮喘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致喃物后引起的以间歇发作性喘息、哮鸣等为特点的气道狭窄性疾病脱离致喘物后哮鸣可缓解1 主.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璋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唾峭的诊断及处理2 引用标准GB 7804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3诊断原则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哮喘史,结合劳动卫生与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啧或呼吸道疾患后,方可诊断
2、4诊断及分级标准4. 1 观察对象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并有发作性哮喘,两肺可闻及哮鸣膏,但缺少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者,或在体检中仅发现有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而临床上缺少典型的发作性哮喘症状、体征者。4.2轻度肆喘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轻度璋喘sa. 经数月或数年潜伏期后,出现胸闷、气短、发作性哮喘,两肺哮鸣音,可伴有咳嗽、咳痰。脱离有害物质,症状可在短期内自行缓解,再次接触后,可再发并具备任何一项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b. 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气道反应性增强的实验室指征如乙院甲胆碱或组Mi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具备任何一项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4.3重度障喃在轻度哮喘基础上出现
3、反复罐喘发作,具有明显的气道离反应性表现,伴有肺气肿,并有持久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期应尽速脱离作业现场,对症治疗,如吸氧,给予平喘药、抗过敏药及中药等,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慢性反复发作者,除给以上处理外,尚需配合适当的支持治疗Bil技术监督局1996-05-23批准1996-12-01实施296 6劳动能力鉴定6. 1 观察对象GB 16377-1996 应注意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尽速确立症状与职业因素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暂脱离原作业环境,或进行“脱离一恢复”试验,并对症治疗6. 2职业性哮喘确立诊断后应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适当休息和治疗恢
4、复后可安排其他工作对重度哮喘患者可考虑改变生活、工作环城,对症治疗,并根据健康状况,安排适宜的无害轻工作7健康幢蠢的要求接触致喘物的作业工人应作就业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体俭的重点内容是z间诊(呼吸道症状及其他过敏症状,心、肺部体栓,掏透,肺功能(VC、FEV1.o等)以及血嗜酸细胞计数等。重点观察者应进步做实险室特异指标的检查B职业穰思证a. 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体质者sb. 具有明显的心、肺疾患者297 Al 斑贴试验按GB7804附录A(补充件施行A2皮肉试验A2.1 操作步骤A2. 1. 1 受试者上臂外侧常规消毒。GB 16377-1996 附豪A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补充
5、件A2. 1. 2 用已消毒的1mL结核菌素注射器及2627号皮内注射针头抽取皮试液,注入皮内约0.02 0.1 mL,局部皮肤呈苍白色和圆形隆起,直径为34mm,不应出血A2. 1. 3 子另一侧上臂同时作抗原溶媒对照试验A2. 2观察与判断注射后1520min观察反应结果,其判定标准为B受试局部皮肤无反应,或仅出现与对照类似的小丘彦或红斑反应一)受试局部皮肤出现直径小于O.5 cm的丘掺和不太明显的红斑反应土受试局部皮肤丘诊直径。.5 1. 0 cm,有红斑反应(+受试局部皮肤丘殇直径1.1 1. 5 cm,有明显的红斑反应忡受试局部皮肤丘彦直径大于1.5 cm,有明显的红斑反应,并出现伪
6、足(惜受试局部皮肤反应向骨),而同时出现周身反应如皮痒、潮红、憋气、哮哺等症状情A2. 3 注意事项a. 皮试应在病情缓解期进行,b. 有明显皮肤划痕症者不宜皮试,c. 试前应停用抗组织胶药物,条件许可时应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 所用抗原应无菌,浓度合适试验操作要准确,不应出血,e. 应注意有无全身反应,并备有应急药物,以防万一A3划痕试验A3. 1 操作步骤A3. 1. 1 受试者上臂外侧或前臂内侧皮肤常规消莓,并用蒸偏水或生理盐水洗净A3. 1. 2待皮肤干燥后,用针尖作一直接划痕,每条划痕长35mm,严防出I自L.A3. 1. 3将皮试液滴在划痕上A3. 1. 4用抗原滚媒进行对照试验
7、A3. 2观察与判断划痕后1520min观察反应结果,其判定标准为gtJ痕局部皮肤与对照试验相同(一划痕局部皮肤稍隆起,周边有淡红斑(+划痕局部皮肤有丘彦样隆起,其妖度超出划痕的长度,并在丘掺周边绕以明显的红斑钟)划痕局部皮肤丘殇隆起并有伪足,并绕以明显的不规则红斑反应(骨划痕局部皮肤丘房有两个以上伪足,发瘁,四周皮肤红肿明显幡298 GB 16377-1996 A3. 3 注意事项同A2.3. 如皮试后不到15min BP出现强烈皮肤反应,则可用棉花蘸蒸饱水将抗原拭去,以兔反应进一步发展A4 点刺试验A4. 1 操作步骤A4. 1. 1 受试着前臂内侧或上臂外侧皮肤常规消毒A4. 1. 2
8、于皮试部位先滴上一滴皮试液A4. 1. 3 用特和j点刺针(或用普通注射针头代替)在滴有皮试液的皮肤中央沿皮面平行刺入0. 5 1 mm,然后将针尖稍抬高,使皮试液流入皮内,随即迅速退针。点刺后1min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皮试液,整个操作不宜出血A4. 1. 4 用抗原溶媒进行对照试验A4. 2 观察与判断点刺后1520min观察反应情况其判断方法可直接记录风团和红斑的直径大小,并与对照比较,判定是否阳性(正常对照应无风团或仅有直径小于3mm的小皮丘,周围无红晕A4. 3注意事项同A2.3, B1 原理附录B抗原特异性lgE测定一一放射变应原吸附试蜷(RAST)补充件将变应原交联到固相聚合体,如
9、葡萄糖凝胶、纤维素粮子或纸片上,然后加入被检血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JgE等)与变应原结合,洗去多余的血清,加入!标记的抗lgE结合物,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后,最后形成团相载体变应原特异性IgE抗lgE、I复合物洗去多余的标记抗体用Y射线计数仪测定留在纸片上的放射素含量,便可知血清中特异性IgE的含量B2 器材新华滤纸或瓦特曼I号滤纸、微量加液器、布氏滤纸、Y射线计数糖、负压吸引器、磁力搅拌糖、pH计或试纸B3试11Ja. 变应原pb. 澳化佩,c. 0. 01 mol/L(pH7. 4)磷酸缓冲液,d. 5 mol/L磷酸饵溶液,e. 0. 005 mol/L、0.1 mol/L碳酸氢销溶液$f
10、. 马抗人IgE-IgG,g. 丙酣gb. 1 m。,1/L、O.05 mol/L乙醇胶,299 GB 16377-1996 I. o. 1 mol/L (pH4. o)乙酸乙酸销缓冲液sj. 牛血清白蛋白,或人血清白蛋白(HSA)。B4 方法B4. 1 itJtj备澳化佩活化滤纸片华特曼I号或新华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6mm纸片(100片约300mg) o 称取4g澳化佩加80mL双蒸水,水浴溶解,搅拌称4g纸片放入带塞三角瓶中,并用冷双蒸水浸泡30min。吸净蒸馆水并加入5%澳化氟液80mL。用5mol/L预冷的磷酸盐调整pH在11左右,搅拌8 min,不断调整pH值然后用0.005 m
11、ol/L的碳酸氢锅800mL,分5次连续洗,再用400mL双蒸水连续洗34次最后用400mL丙翻连续洗4次,放入大平皿中抽干,B4.2制备抗原(根据抗原种类而异B4. 3 偶联蛋白s称取30mgHSA用0.1 mol/L碳酸氢销60mL溶解。每200片纸片放入HSA液15 mL,在8条件下转鼓转动48ho用0.1 mol/L碳酸氨销洗3次,0.01 mol/L(pH7. 4)的PBS洗3次。B4. 4 偶联抗原z配制适当浓度的抗原,加入纸片后,转鼓848h,之后用0.01 rn。l/L(pH7.4)的PBS液洗3次。B4.5 封闭g将以上纸片加入0.25 mol/L乙醇胶15mL,8,转鼓8h
12、,O. 1 mol/L碳酸氢纳洗3次,0, 1 m。l/L(pH4.0)乙酸,乙酸纳洗3次,0.01 mol/L(pH7. 4)PBS洗3次。4保存备用。B4. 6 RAST试验步骤B4. 6. 1 将偶联过抗原及蛋白的纸片放入试管底部,每管1张。B4. 6. 2 将待检血清按一定稀释浓度(一般为1I 5)每管加入50fLL于滤纸圆盘上,另取缓冲液和阴性血清各50,.L,分别加入滤纸圆盘上作为对照,加盏,室温孵育3ho B4. 6. 3用负压吸引帮除去各管液体后,再用含0.3%马血清的0.05 m。l/L(pH7.4)PBS洗3次。B4. 6. 4 在每管滤纸圆盘上加入I标记的马抗人lgE抗体
13、50fLL(约580OOOCMP)。室温过夜,之后按上法洗3次。B4. 6. 5 吸干后用计数仪测放射强度(CPM/min),与正常人对照,分数大于正常均值的两个标准差(2SD)为阳性。C1 原理附录C抗原特异性IgE测定一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T)(补充件)将变应原结合到固相载体一一回孔聚苯乙烯板上,加入待检血清,使之发生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第二抗体(马抗人lgE),便成抗原抗体抗抗体的复合物,经底物显色后,通过酶标免疫检测仪测定其OD值,可知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含量C2 器材凹孔聚苯乙烯板、微量加液器、酶标免疫检测仪、pH试纸、恒温箱、冰箱、洗瓶、湿盒、常用玻
14、璃仪器等。C3试ft!Ja. 人血清白蛋白(HSA)(O.05%) I 30骨GB 16377-1996 b. 变应原gc. 0. 02 mol/L(pH7. 4)确酸盐缓冲液(P因),d. 吐温20(Tw回n-20)(每100mLPBS液中加0.05 mL,制成PBS-T)I e. 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小牛血清(10%)1r. o. 05 m。l/L(pH9.6)碳酸盐缓冲液,g. pH5. o磷酸盐拧橡酸缓冲液,h. 邻苯二胶(OPD)I I. 30%过氧化氢,j.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马抗人IgE1k. 2 mol/L硫酸。C4方法C4. 1 包被HSA,37C,2 h. C4. 2
15、 PBS-T洗3次。C4. 3加变应原4c过夜C4. 4 PBS-T洗3次。C4. 5 加入待栓血清(稀释液为PBS-T,含1%BSA,l 5稀释)37,90min. C4. 6 PBS-T洗6次C4. 7加入酶标抗体,37,90min, C4. 8 PBS-T洗8次C4. 9加入底物液o.02%0PD,含1L/10 mL过氧化氢,37C,30min. C4. 10 2 mol/L硫酸终止反应C4. 11 用酶联免疫监测仪测定OD值,波长为492nm. C4.12结果判定g大于正常均值ZSD为阳性D1 童内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D1. 1 受试前准备及基础条件附录D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补充件D1
16、. 1. 1 于哮喘缓解期(无症状下进行飞、D1. 1. 2受试前812h停用自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受试前1824h停用磷酸酣酶抑制剂,受试前24h停用色苦酸销及抗组织胶药物,受试前35天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1. 1. 3 受试前6h内停止吸烟及食用刺激性食物、饮料,避免过度运动D1. 1. 4 受试者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D1. 1. 5 准备好安全急救措施,如氧气、药品等。D1. 2方法本试验方法国内尚未完成标准化,因此,在做法上至少应遵循下述原则g01. 2. 1 选择一种合适、有效的支气管激发试验方法通常应用的方法有2a. Devilbi国646喷雾器,于功能残气位
17、上深吸气5次,在每次吸入开始的0.6 s释放定量气溶胶,b. 用Wrights喷雾器潮气呼吸2mini 301 GB 16377一1996c. 由日本生产的气道过敏仪(Astograph)亘接测定气道反应性。除上述三种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合乎要求的方法及喷雾楞,并能确定雾化量的装置进行试验雾化器所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直径应平均小于5mo D1. 2. 2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抗原量应以患者接触的最小剂量而能引出支气管反应者为标准。点刺试验出现3mm皮丘(忡,或200蛋白氮单位mL,或10斗10(W月的抗原浓度均可作为吸入抗原浓度的参考在确定每种抗原量时,应遵循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吸入量的原则进行D1.
18、 2. 3试前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0)测定,作为基础值,两次结果相差不大于5%1如抗原加入某种稀释液,在吸入抗原前,也应进行稀释液吸入后的测试,作为对照值,该值改变不应超过基础值的10%。D1. 2. 4 可用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测定指标,也可用气道传导率(Sgaw)等其他指标。观察的间隔时间在吸入第1小时内应不长于1530mino D1. 2. 5 除注意观察吸入变应原后2h内(多在1030min)的反应外,还应注意观察46h内发生的迟缓型或双向反应,因此,全部观察时间应达24ho D1. 3 阳性反应标准D1.3.1 FEV1.o较吸入抗原前下降大于1
19、5%。其计算方法为z激发前FEV1.0值激发后FEV,.O值 100 激发前FEV川值D1. 3. 2 如激发后出现明显症状、体征,如胸闷、气短、剧咳、肺部哮鸣音等,应放宽上值,(10%以上)判为阳性。D1. 4 注意事项a. 变应原吸入浓度不应过高,以免产生刺激反应,b. 对于某些强变应原(如青霉素等或患者既往有高敏感状态史(如过敏休克)以及有其他明显的全身疾患,不宜进行试验sc. 心肺功能状况极差,FEV,.,lL者,不宜进行本试验,d. 鉴于本试验需要一定的设备与技术条件,在试验过程中,个别病例又可能出现过度反应,因此本试验应在有条件的医院内进行,e. 不宜在试验前或试验中进行暗示,精神
20、不能过于紧张D2职业型(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D2. 1 受试前准备及基础条件同Dl.1 o D2. 2方法D2. 2. 1 进入工作现场后第1小时内,每15min测通气功能(FEVi.o)一次第2小时,每半小时测通气功能一次根据情况可在现场停留12h0 D2. 2. 2 脱离接触后,每1小时测肺功能一次,并注意和记录临床症状、体征连续观察至少8h,24 h 应再测定一次。D2. 2. 3 如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并有呼吸道症状、体征,可终止激发试验,即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如舒喘灵喷雾吸入,并观察肺功能指标恢复情况。D2. 3 阳性反应标准同Dl.3o D2. 4 注意事项同Dl.4o 302 GB 1
21、6377 1996 附:fltE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E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z仅限于直接接触下列职业性致喘物(职业性变应原的人员,a. 异氨酸葡类g甲苯二异氟酸爵(TDI)、二苯甲撑二异氟酸冒冒(MDI)、六甲撑二异氨酸醋(HDI)、茶二异,民酸酣(NDI)等,b. 苯盲于1类B邻苯二甲酸哥(PA)、1.2 .4苯三酸醉(TMA),四氯苯二酸盲干(1CPA)等,c. 多胶固化剂s乙烯二胶、二乙烯三胶、三乙烯四胶等,d. 钳复合盐,& 剑麻E2确切的职业史及病史是指ga. 工作中接触以上范围的职业致喘物(职业性变应原hb. 从事该项工作前无哮喘病,c. 从事该项工作后出现发作性或可逆性唾
22、喘,伴有肺部哮鸣音,d. 有可靠证据,证明哮喘发作与其职业密切相关,即接触后出现哮喘,而节、假日症状改善或消失,再接触后可复发,e. 速发型变态反应介质阻滞剂、抗组织胶药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均有预防及治疗效果gf. 作业工龄一般在半年以上E3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目前仅限于2. 职业型现场支气管激发试跄阳性,b. 室内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 抗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查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一RAST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ELIST)阳性,d. 变应原皮肤试验(皮内、点刺或j)J痕法重复阳性E4诊断本病时应与上呼吸遭感巍、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原性尊喘、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以及非职业原住支气管哮晴等病进行鉴别附加说明g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负责起草,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院、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贵州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协作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30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